第151章 緊急軍情,黃河決堤
我,賈蓉,不做綠帽王 作者:夜泊秦淮初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林妹妹和薛寶琴等人,暫時先住在林妹妹家,他需要先將稅銀和糧食押迴京都,才能迴轉繼續做他欽差沒做完的事。
直到一百七十艘大船在三千京營的護衛下,沿著大運河再次北上,賈蓉才鬆了一口氣。
皇帝要求八月底要先押解中原四省和江南兩省的稅銀,至少山東,河南,安徽和江蘇,浙江五省的已經啟運。
至於金陵一地的,從昨天收到的信息來看,他們這一百七十艘船到了石頭城,到達石頭城後匯合金陵水師,押著金陵的稅銀一起北上京都。
八月初的江南雨霧彌漫,有時甚至由小雨轉為大雨,一天就是一整天。
這給行船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好在大運河河麵平靜,若是在海上或是黃河上,這種天氣可不敢行船。
可就是在大運河上,一百七十多艘五百料以上的貨船行走,在這種天氣裏也極為緩慢。
加上沿途要管製水道,讓他們優先通過也要耗費時間。
等他們一行到了金陵的石頭城,已經八月初七了。
這天賈蓉正在看著金陵的三十七條船裏的稅銀和糧食,一匹快馬衝破了雨霧,迅速的朝著石頭城的碼頭飛馳而來。
還沒到軍寨,就被拒馬和數名哨兵舉槍拉弓喝住。
“站住,軍營重地,擅闖............”
還沒等這值守軍士說完,來人已經舉起手上的銅牌吼叫道:“錦衣軍辦差,速速搬開!
某乃欽差大人的錦衣軍,有十萬火急軍情要稟報大人,快快引某前去見大人!”
值守的伍長聽到後連忙讓人將拒馬搬開。
這個時候他已經看清了馬上來人的服飾,果真是錦衣軍的飛魚服,腰上還綁著繡春刀。
手裏舉著的銅牌乃是一隻巨大的邊緣鏨刻卷草紋,頂部乃是虎頭狀的令牌,令牌正麵隱隱刻著錦衣軍總旗五個大字。
看到這裏,值班的哨伍連忙叫道:“快,騎馬帶這位大人去找校尉,讓校尉帶大人去找欽差大人,快!”
一邊說邊急忙將腰間的令牌摘下來遞給身邊的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
催著他騎馬帶著這位冒雨前來報信的錦衣軍進入軍營。
賈蓉此時正在跟駐石頭城的水師督統一起檢查這二百一十條要北上的船隻情況。
三千京營軍兵正跟著水師的軍士將航行所需要的物資搬到船上。
賈蓉計劃從金陵往上,一路隻在山東和河北停靠補給,除此之外,不再停留。
剛檢查到一半,幾匹快馬就從營門方向飛馳而來,沿著河道向著他們這邊急速的飛奔而來。
不多時,一位錦衣軍打扮的漢子穿著雨布仍讓人看出他神色疲憊,滿眼血紅色,渾身濕透。
到了賈蓉等人的近前十步突然滾鞍下馬,踉蹌幾步跑到賈蓉單膝跪地急報:
“將軍!八百裏加軍情,請將軍驗收!”
說完將抱在懷裏的一個銅盒從包裹中取出,遞到賈蓉麵前。
賈蓉臉色一變,銅盒傳遞,就不是八百裏加急的事,而是十萬火急的大事。
旁邊的水師督統及一眾水軍軍官看到這個銅盒,也是臉色大變。
賈蓉陰著臉下令道:“封閉軍營,沒有本將軍手令,所有人不許進出!
水師大營內全員待命進入戰時狀態,同時安排錦衣軍值守中軍!
派斥候護送值官馬上進入金陵大營傳本欽差官令,金陵大營即時進入戰備狀態!
所有軍官十二時辰內歸營,全軍二十四個時辰內做好撥營的準備,違令者,斬!”
他身邊的水軍步驟統和錦衣軍等官員跪下聽令,隨後分散開來,安排各自的親隨馬上將將令傳達下去。
賈蓉對著身邊的護衛道:“領這位兄弟下去休息,賞銀五兩!”
說完又道:“走,送我迴中軍!”
在趙勇等京營軍官的護衛下,賈蓉被錦衣軍和他自己護衛護在中間,一行近四十人迅速返迴中軍大帳。
迴到大帳,所有人都候在大帳外。
賈蓉則迴到大帳內,拿過禮部和內閣下發的各類印信對著銅盒仔細查驗。
確認沒有被人在漆封後再次打開後,才取來小刀,將封印的漆切開,再取出貼身攜帶的鑰匙打開銅盒。
銅盒裏有四個銅筒,都是用漆印封,其有兩個銅筒有紅色絲帶,讓賈蓉的心情更沉重三分。
仔細查驗這四個銅筒中的三個都是來自他派出的三支錦衣百戶,一個是河南道巡撫的銅筒。
賈蓉先拆開河南道巡撫的銅筒,看著上麵的內容臉色又陰沉了三分。
看完連忙拆開了三個錦衣百戶的銅筒。
看完後整個人都顫抖了起來。
賈蓉無聲的將四份簡報放到大帳的桌案上,緊張的在帳裏連忙踱步走了幾十步才將心緒平複下來,這時也將簡報上的內容消化得差不多了。
雖然他心中早也有了準備,但當事情真的發生時,他寧願自己想的是錯的。
如今看來,比他心中預料的更嚴重幾分,而他早幾個月的準備現在也算是派上了用場。
又仔細看了一遍後,賈蓉不再耽擱,立刻拿起筆,將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寫成奏折。
加上四份銅筒裏的信息,他將自己的奏折一起放到自己攜帶的另一個新的銅盒裏,再親自漆上自己的欽差大印章。
做完一切也快過了半個時辰,才叫道:“來人!”
兩名錦衣軍的軍士和他的護衛迅速進來。
賈蓉抱著銅盒,道:“走軍驛!八百裏加急,將這個銅盒迅速送到宮裏,呈給陛下!”
“諾!”
兩名軍士迅速將銅盒包裹起來,綁到自己身上後朝賈蓉躬身行禮,賈蓉隨手遞出兩張銀票道:“傳本將軍令,帶一標錦衣軍隨行,你們換馬不換人,辛苦了!”
“諾!”
兩位錦衣軍軍士也不客氣,將銀票接過收到懷裏,也不再說什麽,轉身就跑步朝帳外而去!
“傳眾將入帳,本將軍有軍務交辦!”
“諾!”
不過幾個唿吸,京營三十六名校尉等軍官依次進入大帳,還有駐地的水軍督統等十六人。
賈蓉接受眾將參拜後才說道:“剛剛收到錦衣軍和河南道巡撫的軍情,河南道黃河段出現三處決堤。
四州六府數十萬戶百姓被洪水圍困,洪水正朝山東,河北兩道湧去。
已經實際的影響了運河的水勢!
如今我們不能再按原計劃走運河迴京都,因此,本將考慮走海路。
宋督統,你帶著人檢查金陵水師的戰船,本欽差已經八百裏加急向陛下請示。
陛下旨意會直接下達到金陵大營。
從現在起石頭嘰和吳淞口水師本欽差調用了,將軍你需要馬上調本營所有水師戰艦和海船隨時聽從。
首先馬上將二百艘河船上的稅銀和糧草搬到如今空置的三千料海船上,兩日後走水路迴京都!
另外,你馬上安排快船持本欽差命令到吳淞口通知水師,調四艘千料海船隨行,並再安排兩艘戰艦護送。
我們的船最多五天後就到達吳淞口,讓他們務必做好準備,若有懈怠,斬!”
直到一百七十艘大船在三千京營的護衛下,沿著大運河再次北上,賈蓉才鬆了一口氣。
皇帝要求八月底要先押解中原四省和江南兩省的稅銀,至少山東,河南,安徽和江蘇,浙江五省的已經啟運。
至於金陵一地的,從昨天收到的信息來看,他們這一百七十艘船到了石頭城,到達石頭城後匯合金陵水師,押著金陵的稅銀一起北上京都。
八月初的江南雨霧彌漫,有時甚至由小雨轉為大雨,一天就是一整天。
這給行船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好在大運河河麵平靜,若是在海上或是黃河上,這種天氣可不敢行船。
可就是在大運河上,一百七十多艘五百料以上的貨船行走,在這種天氣裏也極為緩慢。
加上沿途要管製水道,讓他們優先通過也要耗費時間。
等他們一行到了金陵的石頭城,已經八月初七了。
這天賈蓉正在看著金陵的三十七條船裏的稅銀和糧食,一匹快馬衝破了雨霧,迅速的朝著石頭城的碼頭飛馳而來。
還沒到軍寨,就被拒馬和數名哨兵舉槍拉弓喝住。
“站住,軍營重地,擅闖............”
還沒等這值守軍士說完,來人已經舉起手上的銅牌吼叫道:“錦衣軍辦差,速速搬開!
某乃欽差大人的錦衣軍,有十萬火急軍情要稟報大人,快快引某前去見大人!”
值守的伍長聽到後連忙讓人將拒馬搬開。
這個時候他已經看清了馬上來人的服飾,果真是錦衣軍的飛魚服,腰上還綁著繡春刀。
手裏舉著的銅牌乃是一隻巨大的邊緣鏨刻卷草紋,頂部乃是虎頭狀的令牌,令牌正麵隱隱刻著錦衣軍總旗五個大字。
看到這裏,值班的哨伍連忙叫道:“快,騎馬帶這位大人去找校尉,讓校尉帶大人去找欽差大人,快!”
一邊說邊急忙將腰間的令牌摘下來遞給身邊的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
催著他騎馬帶著這位冒雨前來報信的錦衣軍進入軍營。
賈蓉此時正在跟駐石頭城的水師督統一起檢查這二百一十條要北上的船隻情況。
三千京營軍兵正跟著水師的軍士將航行所需要的物資搬到船上。
賈蓉計劃從金陵往上,一路隻在山東和河北停靠補給,除此之外,不再停留。
剛檢查到一半,幾匹快馬就從營門方向飛馳而來,沿著河道向著他們這邊急速的飛奔而來。
不多時,一位錦衣軍打扮的漢子穿著雨布仍讓人看出他神色疲憊,滿眼血紅色,渾身濕透。
到了賈蓉等人的近前十步突然滾鞍下馬,踉蹌幾步跑到賈蓉單膝跪地急報:
“將軍!八百裏加軍情,請將軍驗收!”
說完將抱在懷裏的一個銅盒從包裹中取出,遞到賈蓉麵前。
賈蓉臉色一變,銅盒傳遞,就不是八百裏加急的事,而是十萬火急的大事。
旁邊的水師督統及一眾水軍軍官看到這個銅盒,也是臉色大變。
賈蓉陰著臉下令道:“封閉軍營,沒有本將軍手令,所有人不許進出!
水師大營內全員待命進入戰時狀態,同時安排錦衣軍值守中軍!
派斥候護送值官馬上進入金陵大營傳本欽差官令,金陵大營即時進入戰備狀態!
所有軍官十二時辰內歸營,全軍二十四個時辰內做好撥營的準備,違令者,斬!”
他身邊的水軍步驟統和錦衣軍等官員跪下聽令,隨後分散開來,安排各自的親隨馬上將將令傳達下去。
賈蓉對著身邊的護衛道:“領這位兄弟下去休息,賞銀五兩!”
說完又道:“走,送我迴中軍!”
在趙勇等京營軍官的護衛下,賈蓉被錦衣軍和他自己護衛護在中間,一行近四十人迅速返迴中軍大帳。
迴到大帳,所有人都候在大帳外。
賈蓉則迴到大帳內,拿過禮部和內閣下發的各類印信對著銅盒仔細查驗。
確認沒有被人在漆封後再次打開後,才取來小刀,將封印的漆切開,再取出貼身攜帶的鑰匙打開銅盒。
銅盒裏有四個銅筒,都是用漆印封,其有兩個銅筒有紅色絲帶,讓賈蓉的心情更沉重三分。
仔細查驗這四個銅筒中的三個都是來自他派出的三支錦衣百戶,一個是河南道巡撫的銅筒。
賈蓉先拆開河南道巡撫的銅筒,看著上麵的內容臉色又陰沉了三分。
看完連忙拆開了三個錦衣百戶的銅筒。
看完後整個人都顫抖了起來。
賈蓉無聲的將四份簡報放到大帳的桌案上,緊張的在帳裏連忙踱步走了幾十步才將心緒平複下來,這時也將簡報上的內容消化得差不多了。
雖然他心中早也有了準備,但當事情真的發生時,他寧願自己想的是錯的。
如今看來,比他心中預料的更嚴重幾分,而他早幾個月的準備現在也算是派上了用場。
又仔細看了一遍後,賈蓉不再耽擱,立刻拿起筆,將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寫成奏折。
加上四份銅筒裏的信息,他將自己的奏折一起放到自己攜帶的另一個新的銅盒裏,再親自漆上自己的欽差大印章。
做完一切也快過了半個時辰,才叫道:“來人!”
兩名錦衣軍的軍士和他的護衛迅速進來。
賈蓉抱著銅盒,道:“走軍驛!八百裏加急,將這個銅盒迅速送到宮裏,呈給陛下!”
“諾!”
兩名軍士迅速將銅盒包裹起來,綁到自己身上後朝賈蓉躬身行禮,賈蓉隨手遞出兩張銀票道:“傳本將軍令,帶一標錦衣軍隨行,你們換馬不換人,辛苦了!”
“諾!”
兩位錦衣軍軍士也不客氣,將銀票接過收到懷裏,也不再說什麽,轉身就跑步朝帳外而去!
“傳眾將入帳,本將軍有軍務交辦!”
“諾!”
不過幾個唿吸,京營三十六名校尉等軍官依次進入大帳,還有駐地的水軍督統等十六人。
賈蓉接受眾將參拜後才說道:“剛剛收到錦衣軍和河南道巡撫的軍情,河南道黃河段出現三處決堤。
四州六府數十萬戶百姓被洪水圍困,洪水正朝山東,河北兩道湧去。
已經實際的影響了運河的水勢!
如今我們不能再按原計劃走運河迴京都,因此,本將考慮走海路。
宋督統,你帶著人檢查金陵水師的戰船,本欽差已經八百裏加急向陛下請示。
陛下旨意會直接下達到金陵大營。
從現在起石頭嘰和吳淞口水師本欽差調用了,將軍你需要馬上調本營所有水師戰艦和海船隨時聽從。
首先馬上將二百艘河船上的稅銀和糧草搬到如今空置的三千料海船上,兩日後走水路迴京都!
另外,你馬上安排快船持本欽差命令到吳淞口通知水師,調四艘千料海船隨行,並再安排兩艘戰艦護送。
我們的船最多五天後就到達吳淞口,讓他們務必做好準備,若有懈怠,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