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吳縣令斷案
謀定天下:從一首詩震驚長安開始 作者:軍師在流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韋城西和城南兩處地方,開墾荒地的工作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第一批參與的百姓,不僅當日領到了三十文工錢,中午的米粥還管飽。
在戰事頻繁的情況下,能吃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越來越多的百姓報名開墾荒地。
工錢是其次,主要是能夠敞開肚子喝米粥。
吳縣令頒布的告示,得到了廣大百姓的支持,他們隻恨這荒地太少了。
開墾荒地的工作步入正軌,吳眠也開始處理城中事務。
一個月的時間,縣衙積壓了大量未處理的案件。
不隻是這些,還有焦縣令不作為導致許多陳年案件都未能得到處理。
還有一些冤假錯案,得不到公正判決的百姓怨聲載道。
吳眠花了不少時間,才將所有積壓的案件整理成冊,準備逐一審理。
“郭曹掾,通知全縣,本官要將所有案件公開審理。”
“百姓可以旁聽,確保公平公正。”
郭曹掾不可思議的看著這個新上任的縣令。
這公開斷案,如果不是對自己的能力自信,那就是真的想為民辦事。
開墾荒地的工作已經讓他忙得焦頭爛額了,但他沒有任何怨言。
能跟這樣的縣令共事,他內心由衷的高興。
城中的布告欄,又貼上了新一期的告示。
“縣衙又有新的告示了,劉老頭,快看看上邊寫的啥內容?”
“上麵說,吳縣令要公開審理案件,百姓可以旁聽。”
“若對案件判罰有疑問,盡可現場提出來。”
劉老頭再次轉過身,發現剛才還圍觀的百姓,全都往府衙方向跑去。
劉老頭暗罵一聲,也急忙跟了上去,這去晚了可就沒位置了。
吳眠坐於高堂之上,上方是一塊“明鏡高懸”的牌匾。
站在外麵的百姓都伸長了脖子,想看看這新縣令長啥樣。
“好個俊俏的縣令,沒想到如此年輕。”
“小女子芳齡十八,未曾婚配!”
“大娘,你這都四十了吧。”
“我家閨女年芳十歲,可提前早熟……”
吳縣令一係列政策,贏得了百姓的好感。
場外的百姓並沒有過多畏懼之色,反而調侃起了這個新來的縣令。
聽著外麵傳來的聲音,吳眠隻是露出了一個親和的笑容,手中驚堂木一拍。
“傳原告王氏,被告譚氏!”
“草民,拜見縣令大人!”
王氏和譚氏雙膝跪地,恭敬的對著吳眠行禮。
王氏是一位六旬的老嫗,譚氏是位三十的婦人。
“王氏,你有何冤情,如實說來。”
“縣令大人,譚氏家的狗,咬死了我家三隻雞。”
“她卻拒不承認,還請縣令大人為我作主。”
百姓搖了搖頭,這些小事也來麻煩縣令大人,簡直是浪費資源。
吳眠聽到外麵的竊竊私語,並不認為是小事。
有時候,小事處理不好,就會演變成大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譚氏,可有此事?”
“縣令大人,民女冤枉,我家的大黃從不咬家畜,那天聽到它狂吠,我就出門查看。”
“等趕到的時候,周圍已經死了三隻雞,但絕對不是它咬的,還請縣令大人明察。”
“將那三隻雞和那隻狗帶上來!”
吳眠仔細查看了雞的傷口,然後再看了狗子的爪子,瞬間明白了。
“王氏,你那三隻雞是被蛇咬死的,你若不信,可以對比齒痕。”
“這隻狗子的指甲裏,還殘留有蛇的一些鱗片和皮脂。”
“應該是狗子看到蛇咬了這三隻雞,過去驅趕,這些雞奮力掙脫,奈何中毒而亡。”
吳眠讓捕快當眾展示了齒痕的對比,還切下一塊雞肉喂給籠中老鼠,結果一命嗚唿。
眾人這才相信吳縣令的判斷,紛紛豎起大拇指。
“初春萬物複蘇,蛇類經過幾個月的冬眠,已經開始出來覓食。”
“永昌郡山高密林,大家可灑些雄黃粉或驅蟲粉,可有效防止蛇蟲鼠蟻。”
“此案已有結果,傳下一位。”
兩位商人被捕快帶了上來,瘦小的是張氏,肥胖的是李氏。
“原告李氏,你有何冤情?”
“稟縣令大人,張氏一年前借我百兩銀子做生意。”
“按照約定本該半年前連本帶利還於我,結果此人卻百般推脫,我把借據帶來了。”
吳眠看著手中的借據,白紙黑字,還畫了押,當即一拍驚堂木。
“大膽張氏,證據確鑿,你還作何解釋?”
“大人,小的生意失敗,實在無力償還債務啊!”
“郭曹掾,派人去查查此人的賬目以及資產。”
等待了半炷香的時間,捕快才匆匆趕了迴來。
“縣令大人,張氏並沒有說謊,所有家當合計不足百兩。”
李氏麵露哀愁,這種情況,一般就隻能自認倒黴了,怪自己遇人不淑。
場外的百姓也在歎息,看來以後借錢,還得擦亮眼睛。
“本官倒有一個辦法,是否讚同全憑李氏的決定。”
“請大人明示!”
聽到縣令大人的話,李氏那雙黯淡的目光,重新有了希望。
“張氏,你既有能力工作,可選擇打工償還債務,可選擇在李氏手下工作抵債。”
“這一百兩不必一次性還清,可進行分期,每月償還一定數額,直至還清。”
兩人一陣錯愕,這分期還債的方式還真是讓人眼前一亮。
最高興的莫過於李氏,而一旁的張氏卻麵露難色。
“李氏,你是否同意讓張氏分期還債?”
“草民同意。”
“張氏,你是否同意本官剛才所說的方法?”
“草民……同意。”
張氏有氣無力的跪坐在地上,他以為自己一窮二白,就不用還債了。
誰知道這個新縣令有這麽多鬼點子。
在這眾目睽睽之下,他不敢不答應,不然會被千夫所指。
場外響起了陣陣掌聲,吳眠此法不僅解決了堂上的問題,也解決了日常的問題。
以後麵對那些不還錢的親朋好友,也能用分期還債的方法讓他們還錢。
不再成為爛賬,大家都發自內心的高唿一句話。
“青天大老爺……”
隻不過,城中的事務剛趨於平穩,開墾荒地那邊又出現了新問題。
第一批參與的百姓,不僅當日領到了三十文工錢,中午的米粥還管飽。
在戰事頻繁的情況下,能吃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越來越多的百姓報名開墾荒地。
工錢是其次,主要是能夠敞開肚子喝米粥。
吳縣令頒布的告示,得到了廣大百姓的支持,他們隻恨這荒地太少了。
開墾荒地的工作步入正軌,吳眠也開始處理城中事務。
一個月的時間,縣衙積壓了大量未處理的案件。
不隻是這些,還有焦縣令不作為導致許多陳年案件都未能得到處理。
還有一些冤假錯案,得不到公正判決的百姓怨聲載道。
吳眠花了不少時間,才將所有積壓的案件整理成冊,準備逐一審理。
“郭曹掾,通知全縣,本官要將所有案件公開審理。”
“百姓可以旁聽,確保公平公正。”
郭曹掾不可思議的看著這個新上任的縣令。
這公開斷案,如果不是對自己的能力自信,那就是真的想為民辦事。
開墾荒地的工作已經讓他忙得焦頭爛額了,但他沒有任何怨言。
能跟這樣的縣令共事,他內心由衷的高興。
城中的布告欄,又貼上了新一期的告示。
“縣衙又有新的告示了,劉老頭,快看看上邊寫的啥內容?”
“上麵說,吳縣令要公開審理案件,百姓可以旁聽。”
“若對案件判罰有疑問,盡可現場提出來。”
劉老頭再次轉過身,發現剛才還圍觀的百姓,全都往府衙方向跑去。
劉老頭暗罵一聲,也急忙跟了上去,這去晚了可就沒位置了。
吳眠坐於高堂之上,上方是一塊“明鏡高懸”的牌匾。
站在外麵的百姓都伸長了脖子,想看看這新縣令長啥樣。
“好個俊俏的縣令,沒想到如此年輕。”
“小女子芳齡十八,未曾婚配!”
“大娘,你這都四十了吧。”
“我家閨女年芳十歲,可提前早熟……”
吳縣令一係列政策,贏得了百姓的好感。
場外的百姓並沒有過多畏懼之色,反而調侃起了這個新來的縣令。
聽著外麵傳來的聲音,吳眠隻是露出了一個親和的笑容,手中驚堂木一拍。
“傳原告王氏,被告譚氏!”
“草民,拜見縣令大人!”
王氏和譚氏雙膝跪地,恭敬的對著吳眠行禮。
王氏是一位六旬的老嫗,譚氏是位三十的婦人。
“王氏,你有何冤情,如實說來。”
“縣令大人,譚氏家的狗,咬死了我家三隻雞。”
“她卻拒不承認,還請縣令大人為我作主。”
百姓搖了搖頭,這些小事也來麻煩縣令大人,簡直是浪費資源。
吳眠聽到外麵的竊竊私語,並不認為是小事。
有時候,小事處理不好,就會演變成大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譚氏,可有此事?”
“縣令大人,民女冤枉,我家的大黃從不咬家畜,那天聽到它狂吠,我就出門查看。”
“等趕到的時候,周圍已經死了三隻雞,但絕對不是它咬的,還請縣令大人明察。”
“將那三隻雞和那隻狗帶上來!”
吳眠仔細查看了雞的傷口,然後再看了狗子的爪子,瞬間明白了。
“王氏,你那三隻雞是被蛇咬死的,你若不信,可以對比齒痕。”
“這隻狗子的指甲裏,還殘留有蛇的一些鱗片和皮脂。”
“應該是狗子看到蛇咬了這三隻雞,過去驅趕,這些雞奮力掙脫,奈何中毒而亡。”
吳眠讓捕快當眾展示了齒痕的對比,還切下一塊雞肉喂給籠中老鼠,結果一命嗚唿。
眾人這才相信吳縣令的判斷,紛紛豎起大拇指。
“初春萬物複蘇,蛇類經過幾個月的冬眠,已經開始出來覓食。”
“永昌郡山高密林,大家可灑些雄黃粉或驅蟲粉,可有效防止蛇蟲鼠蟻。”
“此案已有結果,傳下一位。”
兩位商人被捕快帶了上來,瘦小的是張氏,肥胖的是李氏。
“原告李氏,你有何冤情?”
“稟縣令大人,張氏一年前借我百兩銀子做生意。”
“按照約定本該半年前連本帶利還於我,結果此人卻百般推脫,我把借據帶來了。”
吳眠看著手中的借據,白紙黑字,還畫了押,當即一拍驚堂木。
“大膽張氏,證據確鑿,你還作何解釋?”
“大人,小的生意失敗,實在無力償還債務啊!”
“郭曹掾,派人去查查此人的賬目以及資產。”
等待了半炷香的時間,捕快才匆匆趕了迴來。
“縣令大人,張氏並沒有說謊,所有家當合計不足百兩。”
李氏麵露哀愁,這種情況,一般就隻能自認倒黴了,怪自己遇人不淑。
場外的百姓也在歎息,看來以後借錢,還得擦亮眼睛。
“本官倒有一個辦法,是否讚同全憑李氏的決定。”
“請大人明示!”
聽到縣令大人的話,李氏那雙黯淡的目光,重新有了希望。
“張氏,你既有能力工作,可選擇打工償還債務,可選擇在李氏手下工作抵債。”
“這一百兩不必一次性還清,可進行分期,每月償還一定數額,直至還清。”
兩人一陣錯愕,這分期還債的方式還真是讓人眼前一亮。
最高興的莫過於李氏,而一旁的張氏卻麵露難色。
“李氏,你是否同意讓張氏分期還債?”
“草民同意。”
“張氏,你是否同意本官剛才所說的方法?”
“草民……同意。”
張氏有氣無力的跪坐在地上,他以為自己一窮二白,就不用還債了。
誰知道這個新縣令有這麽多鬼點子。
在這眾目睽睽之下,他不敢不答應,不然會被千夫所指。
場外響起了陣陣掌聲,吳眠此法不僅解決了堂上的問題,也解決了日常的問題。
以後麵對那些不還錢的親朋好友,也能用分期還債的方法讓他們還錢。
不再成為爛賬,大家都發自內心的高唿一句話。
“青天大老爺……”
隻不過,城中的事務剛趨於平穩,開墾荒地那邊又出現了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