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謀定天下:從一首詩震驚長安開始 作者:軍師在流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日縣衙公開斷案結束,百姓們還有些意猶未盡。
平日裏的生活枯燥乏味,相比於茶樓戲曲和說書先生的故事,吳縣令的斷案更精彩。
不僅能見識到很多奇葩的案件,最重要的是享受吳縣令推理的過程。
通過蛛絲馬跡,進行抽絲剝繭,最終得出案件結論,實在讓人歎為觀止。
縣衙內的當事人,無不心服口服,有些甚至當眾握手言和,一笑泯恩仇。
這裏發生的事情,迅速在城中傳開,讓一些還沒見過吳縣令的百姓越發的好奇。
“大人,您真是斷案如神啊,要知道以前的焦縣令,一天都審不完一個案件。”
“有些明明隻是簡單的糾紛,也要拖上一些時日,導致案件積弊已久。”
郭曹掾臉上滿是敬佩之意,對眼前的吳縣令那是越來越滿意。
除了有一顆謀逆之心,其餘基本都是優點。
“老郭啊,當一個人在官場待久了,就會開始摸魚,我能夠理解焦縣令的做法。”
“距離太陽落山還有一些時間,跟我去城外看看情況。”
看到老郭那一頭霧水的模樣,吳眠有些好笑,並沒有解釋摸魚的意思。
他現在想看看這三五日時間,開墾荒地的進度如何了。
現在正值春耕,城外的田間地頭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吳眠來到城東,站在田埂上,看著田間地頭的農夫彎著腰,用的農具都是簡陋的耒耜。
所謂耒耜,就是一根彎曲的木棍,前端綁著一塊小鐵片。
每次隻能翻一小塊土地,效率十分低下,吳眠不禁皺起了眉頭。
“農民現在都是用這些耒耜耕種土地?”
“是的,不隻是南荒,整個雲國都是在用這種耒耜耕地。”
這些老農佝僂著背,黝黑幹瘦的皮膚全身是汗,在陽光下泛著光。
他們手臂青筋暴起,每翻幾下就要大口喘著粗氣,汗水填滿了臉上的溝壑然後滑落。
吳眠看著這一幕,有些揪心,農民太辛苦了。
饒是如此,焦縣令依舊中飽私囊,還增加許多賦稅。
難怪這裏的百姓都不敢開墾荒地,不僅辛苦,還要被剝削。
他們寧願選擇做苦力,也不願相信種田能夠養家糊口。
吳眠蹲在地上,手中抓起一把泥土揉搓了一下。
他發現土質鬆軟肥沃,隻要有合適的農具,耕種的效率就會大幅度提高。
產量也會成倍的增長,看來是時候改良一下農具了。
城西和城南之處,荒地已經開墾了十分之一。
五六百位勤勞的農民,再加上縣衙配發的耕牛,一天能夠開墾二百五十畝荒地。
吳眠掐指一算,等開墾完萬畝荒地,估計也到三月底了,基本錯過了耕種的最佳時間。
“快看,是吳縣令……”
正在辛勤勞作的農民看到吳眠正在視察情況,都熱情的向他打招唿。
晌午的米粥吃得很飽,開荒再辛苦,他們都任勞任怨。
太陽落山了,大家都井然有序的排隊領工錢。
領到三十文工錢的那一刻,他們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這是一天之中最開心的時刻。
路過吳眠身旁的時候,都會鞠躬道謝。
迴到府中,吳眠第一時間來到書房,憑借著前世的記憶,將改良的農具畫了出來。
在紙上標注尺寸,每一筆都畫得很仔細,甚至每個部件的名字都注明在一旁。
吃飯時間,吳眠是最後一個到的,大家都等待了許久。
“哥,再忙也要先吃飯,別累壞了身子。”
“哎呀,其實大家不用等我的,動筷吧。”
許蝶滿眼心疼的看著吳眠,她雙手還纏著紗布,不過已經可以自己動手吃飯了。
看到吳眠動筷,石杵幾人才開始大口吃飯。
紅燒肉百吃不厭,他們跟著將士們一起訓練,消耗很大,這道硬菜太下飯了。
就連衛青梅吃了紅燒肉,也對它心心念念,礙於身份不好表露出來。
“我讓香兒在後院弄了一間工坊,工具跟材料也都準備好了。”
“你也該兌現承諾了。”
大家吃飽之後,公輸蘭看了一眼吳眠,大家都有事情做,就她最閑。
什麽承諾,明明是你死皮賴臉跟來的,吳眠在心中暗自腹誹。
“剛好,有件事需要麻煩公輸小姐,幫我把這個弄出來。”
“鐵小姐,上邊一些部件需要你幫忙。”
吳眠從懷中掏出了一份圖紙,公輸蘭一把搶了過來,目光逐漸變得熱切。
“妙啊,這曲轅犁若是做出來,必將是農具發展中最偉大的創新。”
“這犁頭角度設計得很人性化,調節裝置也設計得很精妙。”
隻要與木工有關,公輸蘭仿佛就變了一個人,喋喋不休的說著話。
鐵花花也好奇的看了一眼圖紙,眼中滿是好奇之色。
作為鐵匠世家,她一眼就明白了這個曲轅犁的妙用。
兩女直接拿著圖紙走到後院,鐵花花開始打造零件。
後院打鐵的聲音,刨木的聲音不絕於耳。
經過一天的努力,第一架曲轅犁終於完工。
吳眠帶著這個造型新穎的農具來到城西之處。
他將牛軛套在牛脖子上,在眾人好奇的目光中,他趕著牛開始犁地。
“這東西……竟然如此輕鬆的就破開了泥土。”
“有這東西犁地,那也太省力。”
“吳縣令,如此神奇的農具,您從哪裏弄來的?”
周圍的百姓都好奇的圍了過來,表情盡是激動之色。
“這是我發明的曲轅犁,使用它比這個耒耜耕地更效率。”
“你們放心,等縣衙大批量打造之後,每戶免費發一個曲轅犁。”
聽到吳縣令的話,大家激動得手舞足蹈,以後犁地就不用那麽辛苦了。
吳眠現場教學,將調節裝置、曲轅、犁壁、犁鏵、犁頭等部件介紹了一遍。
根據土壤硬度調節犁頭深淺,硬一些的土壤可調深一些,軟一些的土壤可調淺一些。
站在犁後,手握曲轅,通過調節曲轅角度和牛的行走方向,控製好路線。
曲轅犁的出現,直接傳遍了整個不韋,讓那些世代耕作土地的農民看到了希望。
隻是,人群中有一道陰翳的目光瞥向了吳眠。
“巫王說的對,此子不可留,馬上就讓你體驗絕望的滋味……”
平日裏的生活枯燥乏味,相比於茶樓戲曲和說書先生的故事,吳縣令的斷案更精彩。
不僅能見識到很多奇葩的案件,最重要的是享受吳縣令推理的過程。
通過蛛絲馬跡,進行抽絲剝繭,最終得出案件結論,實在讓人歎為觀止。
縣衙內的當事人,無不心服口服,有些甚至當眾握手言和,一笑泯恩仇。
這裏發生的事情,迅速在城中傳開,讓一些還沒見過吳縣令的百姓越發的好奇。
“大人,您真是斷案如神啊,要知道以前的焦縣令,一天都審不完一個案件。”
“有些明明隻是簡單的糾紛,也要拖上一些時日,導致案件積弊已久。”
郭曹掾臉上滿是敬佩之意,對眼前的吳縣令那是越來越滿意。
除了有一顆謀逆之心,其餘基本都是優點。
“老郭啊,當一個人在官場待久了,就會開始摸魚,我能夠理解焦縣令的做法。”
“距離太陽落山還有一些時間,跟我去城外看看情況。”
看到老郭那一頭霧水的模樣,吳眠有些好笑,並沒有解釋摸魚的意思。
他現在想看看這三五日時間,開墾荒地的進度如何了。
現在正值春耕,城外的田間地頭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吳眠來到城東,站在田埂上,看著田間地頭的農夫彎著腰,用的農具都是簡陋的耒耜。
所謂耒耜,就是一根彎曲的木棍,前端綁著一塊小鐵片。
每次隻能翻一小塊土地,效率十分低下,吳眠不禁皺起了眉頭。
“農民現在都是用這些耒耜耕種土地?”
“是的,不隻是南荒,整個雲國都是在用這種耒耜耕地。”
這些老農佝僂著背,黝黑幹瘦的皮膚全身是汗,在陽光下泛著光。
他們手臂青筋暴起,每翻幾下就要大口喘著粗氣,汗水填滿了臉上的溝壑然後滑落。
吳眠看著這一幕,有些揪心,農民太辛苦了。
饒是如此,焦縣令依舊中飽私囊,還增加許多賦稅。
難怪這裏的百姓都不敢開墾荒地,不僅辛苦,還要被剝削。
他們寧願選擇做苦力,也不願相信種田能夠養家糊口。
吳眠蹲在地上,手中抓起一把泥土揉搓了一下。
他發現土質鬆軟肥沃,隻要有合適的農具,耕種的效率就會大幅度提高。
產量也會成倍的增長,看來是時候改良一下農具了。
城西和城南之處,荒地已經開墾了十分之一。
五六百位勤勞的農民,再加上縣衙配發的耕牛,一天能夠開墾二百五十畝荒地。
吳眠掐指一算,等開墾完萬畝荒地,估計也到三月底了,基本錯過了耕種的最佳時間。
“快看,是吳縣令……”
正在辛勤勞作的農民看到吳眠正在視察情況,都熱情的向他打招唿。
晌午的米粥吃得很飽,開荒再辛苦,他們都任勞任怨。
太陽落山了,大家都井然有序的排隊領工錢。
領到三十文工錢的那一刻,他們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這是一天之中最開心的時刻。
路過吳眠身旁的時候,都會鞠躬道謝。
迴到府中,吳眠第一時間來到書房,憑借著前世的記憶,將改良的農具畫了出來。
在紙上標注尺寸,每一筆都畫得很仔細,甚至每個部件的名字都注明在一旁。
吃飯時間,吳眠是最後一個到的,大家都等待了許久。
“哥,再忙也要先吃飯,別累壞了身子。”
“哎呀,其實大家不用等我的,動筷吧。”
許蝶滿眼心疼的看著吳眠,她雙手還纏著紗布,不過已經可以自己動手吃飯了。
看到吳眠動筷,石杵幾人才開始大口吃飯。
紅燒肉百吃不厭,他們跟著將士們一起訓練,消耗很大,這道硬菜太下飯了。
就連衛青梅吃了紅燒肉,也對它心心念念,礙於身份不好表露出來。
“我讓香兒在後院弄了一間工坊,工具跟材料也都準備好了。”
“你也該兌現承諾了。”
大家吃飽之後,公輸蘭看了一眼吳眠,大家都有事情做,就她最閑。
什麽承諾,明明是你死皮賴臉跟來的,吳眠在心中暗自腹誹。
“剛好,有件事需要麻煩公輸小姐,幫我把這個弄出來。”
“鐵小姐,上邊一些部件需要你幫忙。”
吳眠從懷中掏出了一份圖紙,公輸蘭一把搶了過來,目光逐漸變得熱切。
“妙啊,這曲轅犁若是做出來,必將是農具發展中最偉大的創新。”
“這犁頭角度設計得很人性化,調節裝置也設計得很精妙。”
隻要與木工有關,公輸蘭仿佛就變了一個人,喋喋不休的說著話。
鐵花花也好奇的看了一眼圖紙,眼中滿是好奇之色。
作為鐵匠世家,她一眼就明白了這個曲轅犁的妙用。
兩女直接拿著圖紙走到後院,鐵花花開始打造零件。
後院打鐵的聲音,刨木的聲音不絕於耳。
經過一天的努力,第一架曲轅犁終於完工。
吳眠帶著這個造型新穎的農具來到城西之處。
他將牛軛套在牛脖子上,在眾人好奇的目光中,他趕著牛開始犁地。
“這東西……竟然如此輕鬆的就破開了泥土。”
“有這東西犁地,那也太省力。”
“吳縣令,如此神奇的農具,您從哪裏弄來的?”
周圍的百姓都好奇的圍了過來,表情盡是激動之色。
“這是我發明的曲轅犁,使用它比這個耒耜耕地更效率。”
“你們放心,等縣衙大批量打造之後,每戶免費發一個曲轅犁。”
聽到吳縣令的話,大家激動得手舞足蹈,以後犁地就不用那麽辛苦了。
吳眠現場教學,將調節裝置、曲轅、犁壁、犁鏵、犁頭等部件介紹了一遍。
根據土壤硬度調節犁頭深淺,硬一些的土壤可調深一些,軟一些的土壤可調淺一些。
站在犁後,手握曲轅,通過調節曲轅角度和牛的行走方向,控製好路線。
曲轅犁的出現,直接傳遍了整個不韋,讓那些世代耕作土地的農民看到了希望。
隻是,人群中有一道陰翳的目光瞥向了吳眠。
“巫王說的對,此子不可留,馬上就讓你體驗絕望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