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這就是結婚的福報。
我00後,有錢有愛,就不戀愛 作者:果凍凍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慧芳這邊,看著彎腰駝背的弟媳婦兒,她心裏也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羨慕。
兒子沒結婚,她還是自由身,想去幹什麽就能幹什麽。
這要是兒子結婚了,她應該也是要過這種生活。
她心裏肯定是希望兒子盡快結婚生孩子。
趁著她現在年紀還不算太大,身體也行,還能幫他們帶帶孩子。
但是吧,帶孩子還要幹家務,也確實累。
“你都不知道,我現在一天天都快累死了。”弟媳婦兒抱怨道,“家裏這麽多事,都指望我一個人。”
“甭管是家務活,還是地裏的活,都是我一個人幹,老陳是一點兒家務活都不幹。”
“兒子和兒媳婦也是有樣學樣,都隻等著吃,還指望我帶孩子。”
“自己不做飯,還挑食,整天嫌我做的飯菜不合胃口。”
“我現在就盼著孫子趕緊長大吧。”
“這些人我是一天都不想伺候了。”
弟媳婦兒抱怨著。
她這一輩子幾乎沒上過班,從年輕的時候就是全職媽媽,準確的說是家庭婦女。
以前她老公外麵上班,幹苦力掙錢,家裏的事兒,他一點兒也管不了。
她是又當爹又當媽,一個人拉扯孩子。
好不容易,現在孩子都長大了,她老公也迴來上班了。
她以為能清閑點兒了,但他依然還是什麽都不幹,家裏家外還都是她操持。
現在兒子結婚了,兒子也跟他爸一樣,家裏的活兒一點兒也不幹。
兒媳婦兒就更別提了。
別說做飯了,連碗都不刷。
她還不能說,一說就是我在娘家的時候就什麽都沒幹過,我嫁到你家不是來當免費保姆的。
於是,他們家所有的活兒就都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好不容易,見到了張慧芳。
她就跟張慧芳抱怨了起來,她真的太累了。
張慧芳聽了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人家的家務事,她也不好插嘴。
而且,他們那個年代好多的農村都是這樣的。
男主外女主內,男的在外麵掙錢,女的操持家裏。
男的都有那種大男子主義的思想,不管上不上班都當甩手掌櫃。
他們覺得家裏的活兒都是女的該幹的。
“唉,女人這輩子也挺辛苦。”張慧芳歎口氣,“熬著吧。”
“什麽時候是個頭呢。”
“別想了,大過年的,這樣唉聲歎氣的不好。”
“對別人來說是過年,對我來說就是受罪。”弟媳婦兒抱怨道,“從明天開始就要串親戚了,家裏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吃飯,我就更累了。”
張慧芳沒吭聲。
因為她知道這是實話。
“他們家親戚多,每天都要招待人,每次都是我一個人在廚房裏忙,他們倒是都喝酒吃菜,我甚至連口熱菜都吃不上。”
“實在不行就去飯店吃吧?”張慧芳建議道。
“去飯店多貴啊,他們又舍不得出錢。”
弟媳婦兒幽怨的說道。
“別人都盼著過年,我一點兒也不想過年。”
張慧芳...
其實吧,她也不想過年。
他們家也是相同的情況。
【跟我媽一樣,但是其他人都看不見我媽的辛苦。】
【老一輩的女人太可憐了。】
【反正我是做不到像他們那樣任勞任怨,讓我伺候一大家子,我會發飆的。】
【這是過年嗎?這明明是過勞動節。】
【我們家也是,來人都是我媽在廚房忙碌,現在我長大了,我能幫我媽打下手。】
【我們家就厲害了,都是在飯店待客。】
【看我媽的婚後生活,我是不想結婚了。】
【我家是全家人一起做飯,每個人做兩三道菜。】
【過年期間,女性長輩真的很累。】
【女的幹家務活不是應該的嗎?】
【建議取消過年串親戚的習俗。】
【不就是做飯洗碗嗎?能有那麽累?】
...
直播間裏的網友們侃侃而談。
因為現在大部分都放假了,直播間裏的觀眾就更多了。
年輕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會心疼張慧芳和她弟媳婦,真的覺得他們不容易。
畢竟很多的家庭都是這樣的,家務活都指望女的幹。
但有些年長的人都習以為常了,還覺得張慧芳兩個人矯情,不賢惠。
一群人在直播間裏吵吵鬧鬧。
而演播廳裏的人呢?
何但不認為女的就該幹家務,他覺得家務活就要大家一起幹。
他認識的一些女人工作能力也不弱,掙錢也不少,也是高學曆,高能力高收入的。
她們自然不會在家裏當家庭主婦,就算是結婚生子了,他們依然活躍在職場。
她們自然不會在家裏做家務,帶孩子。
所以,何但覺得現在社會發展的很好,女孩子也能闖出一片天。
但周建華心裏卻覺得女的就應該幹家務。
他們那個年代很多都是這種相處模式。
不過,周建華這兩天也被家裏的孩子們給教育過了。
讓他直播的時候少說話,不要在外麵闖禍,省得連累了他們。
他就識趣的閉嘴了。
“看到這,我突然想起來,我們小時候,年夜飯也是我媽張羅。”何但說道,“那時候小,光顧著玩,從來也沒想過媽媽累不累,也沒幫過忙。”
“是啊!”周建華附和道。
“何老師,您家現在年夜飯都怎麽安排?”張嫻問道。
“我們都是出去吃,我媽媽年紀大了,我不想讓她這麽辛苦。”何但說道,“跨年夜,我一般都有工作,我都會提前訂好年夜飯,忙完了工作,就趕迴去陪我媽吃年夜飯。”
“我們現在也是,主要是做飯太累了。”張嫻說道,“我覺得有條件的家庭還是出去吃飯。”
周建華點點:“在外麵吃年夜飯比較省心,不用做飯,也不用刷鍋洗碗,也不用打掃衛生。”
他們都是高收入的人群,這些年他們都是在外麵吃年夜飯。
“是這樣的。”何但說道,“如果要在家裏吃呢,我建議家裏的人每人做幾道菜,全家都上手,不能總讓一個人做。”
“對,所以廣大的男同胞們,心疼一下你們老婆、媽媽,女兒,做年夜飯的時候也參與進來。”
周建華默默地沒吭聲。
【對呀,這才對啊!】
【我們家就是這樣,全家都參與。】
【我反正不做,有媽在媽做,我媽不在了,我老婆會做的。】
【我不會做飯,我還是多掙點錢,出去吃吧。】
【我就不喜歡去飯店吃,我就喜歡在家熱熱鬧鬧。】
【我們這邊不一樣,我們這邊都是男的下廚。】
【說男的下廚的,報一下地址,我爭取嫁到那邊去。】
兒子沒結婚,她還是自由身,想去幹什麽就能幹什麽。
這要是兒子結婚了,她應該也是要過這種生活。
她心裏肯定是希望兒子盡快結婚生孩子。
趁著她現在年紀還不算太大,身體也行,還能幫他們帶帶孩子。
但是吧,帶孩子還要幹家務,也確實累。
“你都不知道,我現在一天天都快累死了。”弟媳婦兒抱怨道,“家裏這麽多事,都指望我一個人。”
“甭管是家務活,還是地裏的活,都是我一個人幹,老陳是一點兒家務活都不幹。”
“兒子和兒媳婦也是有樣學樣,都隻等著吃,還指望我帶孩子。”
“自己不做飯,還挑食,整天嫌我做的飯菜不合胃口。”
“我現在就盼著孫子趕緊長大吧。”
“這些人我是一天都不想伺候了。”
弟媳婦兒抱怨著。
她這一輩子幾乎沒上過班,從年輕的時候就是全職媽媽,準確的說是家庭婦女。
以前她老公外麵上班,幹苦力掙錢,家裏的事兒,他一點兒也管不了。
她是又當爹又當媽,一個人拉扯孩子。
好不容易,現在孩子都長大了,她老公也迴來上班了。
她以為能清閑點兒了,但他依然還是什麽都不幹,家裏家外還都是她操持。
現在兒子結婚了,兒子也跟他爸一樣,家裏的活兒一點兒也不幹。
兒媳婦兒就更別提了。
別說做飯了,連碗都不刷。
她還不能說,一說就是我在娘家的時候就什麽都沒幹過,我嫁到你家不是來當免費保姆的。
於是,他們家所有的活兒就都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好不容易,見到了張慧芳。
她就跟張慧芳抱怨了起來,她真的太累了。
張慧芳聽了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人家的家務事,她也不好插嘴。
而且,他們那個年代好多的農村都是這樣的。
男主外女主內,男的在外麵掙錢,女的操持家裏。
男的都有那種大男子主義的思想,不管上不上班都當甩手掌櫃。
他們覺得家裏的活兒都是女的該幹的。
“唉,女人這輩子也挺辛苦。”張慧芳歎口氣,“熬著吧。”
“什麽時候是個頭呢。”
“別想了,大過年的,這樣唉聲歎氣的不好。”
“對別人來說是過年,對我來說就是受罪。”弟媳婦兒抱怨道,“從明天開始就要串親戚了,家裏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吃飯,我就更累了。”
張慧芳沒吭聲。
因為她知道這是實話。
“他們家親戚多,每天都要招待人,每次都是我一個人在廚房裏忙,他們倒是都喝酒吃菜,我甚至連口熱菜都吃不上。”
“實在不行就去飯店吃吧?”張慧芳建議道。
“去飯店多貴啊,他們又舍不得出錢。”
弟媳婦兒幽怨的說道。
“別人都盼著過年,我一點兒也不想過年。”
張慧芳...
其實吧,她也不想過年。
他們家也是相同的情況。
【跟我媽一樣,但是其他人都看不見我媽的辛苦。】
【老一輩的女人太可憐了。】
【反正我是做不到像他們那樣任勞任怨,讓我伺候一大家子,我會發飆的。】
【這是過年嗎?這明明是過勞動節。】
【我們家也是,來人都是我媽在廚房忙碌,現在我長大了,我能幫我媽打下手。】
【我們家就厲害了,都是在飯店待客。】
【看我媽的婚後生活,我是不想結婚了。】
【我家是全家人一起做飯,每個人做兩三道菜。】
【過年期間,女性長輩真的很累。】
【女的幹家務活不是應該的嗎?】
【建議取消過年串親戚的習俗。】
【不就是做飯洗碗嗎?能有那麽累?】
...
直播間裏的網友們侃侃而談。
因為現在大部分都放假了,直播間裏的觀眾就更多了。
年輕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會心疼張慧芳和她弟媳婦,真的覺得他們不容易。
畢竟很多的家庭都是這樣的,家務活都指望女的幹。
但有些年長的人都習以為常了,還覺得張慧芳兩個人矯情,不賢惠。
一群人在直播間裏吵吵鬧鬧。
而演播廳裏的人呢?
何但不認為女的就該幹家務,他覺得家務活就要大家一起幹。
他認識的一些女人工作能力也不弱,掙錢也不少,也是高學曆,高能力高收入的。
她們自然不會在家裏當家庭主婦,就算是結婚生子了,他們依然活躍在職場。
她們自然不會在家裏做家務,帶孩子。
所以,何但覺得現在社會發展的很好,女孩子也能闖出一片天。
但周建華心裏卻覺得女的就應該幹家務。
他們那個年代很多都是這種相處模式。
不過,周建華這兩天也被家裏的孩子們給教育過了。
讓他直播的時候少說話,不要在外麵闖禍,省得連累了他們。
他就識趣的閉嘴了。
“看到這,我突然想起來,我們小時候,年夜飯也是我媽張羅。”何但說道,“那時候小,光顧著玩,從來也沒想過媽媽累不累,也沒幫過忙。”
“是啊!”周建華附和道。
“何老師,您家現在年夜飯都怎麽安排?”張嫻問道。
“我們都是出去吃,我媽媽年紀大了,我不想讓她這麽辛苦。”何但說道,“跨年夜,我一般都有工作,我都會提前訂好年夜飯,忙完了工作,就趕迴去陪我媽吃年夜飯。”
“我們現在也是,主要是做飯太累了。”張嫻說道,“我覺得有條件的家庭還是出去吃飯。”
周建華點點:“在外麵吃年夜飯比較省心,不用做飯,也不用刷鍋洗碗,也不用打掃衛生。”
他們都是高收入的人群,這些年他們都是在外麵吃年夜飯。
“是這樣的。”何但說道,“如果要在家裏吃呢,我建議家裏的人每人做幾道菜,全家都上手,不能總讓一個人做。”
“對,所以廣大的男同胞們,心疼一下你們老婆、媽媽,女兒,做年夜飯的時候也參與進來。”
周建華默默地沒吭聲。
【對呀,這才對啊!】
【我們家就是這樣,全家都參與。】
【我反正不做,有媽在媽做,我媽不在了,我老婆會做的。】
【我不會做飯,我還是多掙點錢,出去吃吧。】
【我就不喜歡去飯店吃,我就喜歡在家熱熱鬧鬧。】
【我們這邊不一樣,我們這邊都是男的下廚。】
【說男的下廚的,報一下地址,我爭取嫁到那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