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不簡單
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段時間,朱小鬆發現,雖然自己頒布了很多政策,有利於官員的事情落實的很快,不利於官員的事情落實的很慢。
各級官員紛紛上奏折明確表示,漲工資是沒有問題,問題是現在沒錢。這些人報名單的速度可以說打破了曆史記錄。
很多人為了多漲一點工資,可以說是瞞天過海,增加了很多人手,同時,匯報上來的名單,可以說是沒有什麽問題,無論錦衣衛的核實,還是工廠的報告,好像都沒有什麽問題。
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現在大明的造血機器,無非就是大明銀行。利用銀子鑄造成銀元,中間確實存在了非常大的利潤,朱小鬆猛然之間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這些貪官汙吏他們匯報的人員名單,已經超出了原來的估計,並且各地的藩王紛紛伸手要銀子。
畢竟這是明朝的規矩,偏偏還不能阻擋,如果這樣搞下去,朱小鬆就算是有日本的銀山往裏麵墊,估計自己也扛不了多久。
作為一個明朝的粉絲,朱小鬆清楚的記得,明朝亡於財政。說來說去就是沒錢,表麵上看自己雖然控製了北京的物價,讓各地的銀子流轉起來,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沒有產生新的盈利項目,光靠現有的資金無法走出困境。
這怎麽辦?朱小鬆如果發不出工資來,底下的官員就會更加不執行命令,下麵當兵的就更不好說了,偏偏遼東戰場的袁崇煥,天天打報告要銀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哪怕是自己就是這個大明的太子,自己輾轉騰挪的空間,可以說是非常的小,這樣下去可不行。
如此沉重的財政負擔,各級官員都要發錢,再加上各地的藩王,這簡直就是一個吞金的怪獸,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朱小鬆覺得這些人都沒有什麽用,這些官員想讓一個政策執行爛了,哪是你想的這個政策再怎麽利國利民,也要給你弄成一鍋粥,這樣才能夠甩鍋出去。
這些貪官汙吏想得非常明白,我能夠讓你這件事情辦不成,雖然我沒有能力把這件事情辦成,但是我能夠讓你徹底搞爛了。
到時候就可以說了,你這個皇帝太子朝廷定的這個政策不行,不是我們底下的人無能,是你上麵的人有問題。
如果這樣搞下去可不行,朱小鬆發現自己作為一個明朝的粉絲,第一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樣下去絕對是不行了。
看來曆史上的農民起義,還是有助於統治階級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必須加快速度,財政困難真的是太大了。
沒有銀子,這些貪官肯定會把手伸向老百姓,畢竟山高皇帝遠,就算是在北京城,你作為一個皇帝也不可能24小時不睡覺,一個人能夠管多少事兒?
朱小鬆現在就算是想製定政策,恐怕底下的官員也不會同意,既然已經徹底腐朽了,那就徹底打爛了,將以一些重要花費錢地方特別多的部門,一下子甩出去,財政困難迎刃而解。
朱小鬆在三天之前已經想好了,必須把農民起義先搞起起來,反正李自成和張獻忠也不是什麽好人,這兩個造反的人,時間上應該是已經走投無路。
宋獻策怕永遠都想不到,幫助自己造反的人已經在路上了。老道士來到陝西延綏,找到這個張獻忠的時候,對方不過是一個21歲的小夥子。
老道士左看右看,也沒有發現這個叫張獻忠的人究竟有什麽樣的能耐。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大頭兵,總兵是個四川人,對於張獻忠一向就不喜歡,這個年輕人主要是不懂得人情世故。
跟同僚關係也不太好,什麽髒活累活都得幹,要不是為了一碗飯吃,張獻忠絕對不會忍受這樣的生活。
這活脫脫就是一個牛馬,每天都幹著最髒最累的活,夜裏值班,可以說都是家常便飯。
老道士發現張獻忠跟陌生的人在一起,簡直就是一句話不說,跟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就是滔滔不絕。
兩種極端的反應,證明這個年輕人是有能力的,畢竟是小太子親自告訴自己的,自己肯定要好好觀察一下。
像這樣不會做事,又不懂得委屈求全,不懂得巴結上司,不懂得拍馬屁,不懂得請客送禮,可能混得好。
老道士在這裏已經住了一個月了,找了一個破舊的道觀,張獻忠有時候也來到這裏休息,畢竟這裏比較偏僻,距離軍營的距離又不遠,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老百姓本來就吃不上飯,張獻忠是走投無路才來當這個兵,偏偏混得又不好。
各級官員紛紛上奏折明確表示,漲工資是沒有問題,問題是現在沒錢。這些人報名單的速度可以說打破了曆史記錄。
很多人為了多漲一點工資,可以說是瞞天過海,增加了很多人手,同時,匯報上來的名單,可以說是沒有什麽問題,無論錦衣衛的核實,還是工廠的報告,好像都沒有什麽問題。
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現在大明的造血機器,無非就是大明銀行。利用銀子鑄造成銀元,中間確實存在了非常大的利潤,朱小鬆猛然之間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這些貪官汙吏他們匯報的人員名單,已經超出了原來的估計,並且各地的藩王紛紛伸手要銀子。
畢竟這是明朝的規矩,偏偏還不能阻擋,如果這樣搞下去,朱小鬆就算是有日本的銀山往裏麵墊,估計自己也扛不了多久。
作為一個明朝的粉絲,朱小鬆清楚的記得,明朝亡於財政。說來說去就是沒錢,表麵上看自己雖然控製了北京的物價,讓各地的銀子流轉起來,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沒有產生新的盈利項目,光靠現有的資金無法走出困境。
這怎麽辦?朱小鬆如果發不出工資來,底下的官員就會更加不執行命令,下麵當兵的就更不好說了,偏偏遼東戰場的袁崇煥,天天打報告要銀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哪怕是自己就是這個大明的太子,自己輾轉騰挪的空間,可以說是非常的小,這樣下去可不行。
如此沉重的財政負擔,各級官員都要發錢,再加上各地的藩王,這簡直就是一個吞金的怪獸,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朱小鬆覺得這些人都沒有什麽用,這些官員想讓一個政策執行爛了,哪是你想的這個政策再怎麽利國利民,也要給你弄成一鍋粥,這樣才能夠甩鍋出去。
這些貪官汙吏想得非常明白,我能夠讓你這件事情辦不成,雖然我沒有能力把這件事情辦成,但是我能夠讓你徹底搞爛了。
到時候就可以說了,你這個皇帝太子朝廷定的這個政策不行,不是我們底下的人無能,是你上麵的人有問題。
如果這樣搞下去可不行,朱小鬆發現自己作為一個明朝的粉絲,第一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樣下去絕對是不行了。
看來曆史上的農民起義,還是有助於統治階級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必須加快速度,財政困難真的是太大了。
沒有銀子,這些貪官肯定會把手伸向老百姓,畢竟山高皇帝遠,就算是在北京城,你作為一個皇帝也不可能24小時不睡覺,一個人能夠管多少事兒?
朱小鬆現在就算是想製定政策,恐怕底下的官員也不會同意,既然已經徹底腐朽了,那就徹底打爛了,將以一些重要花費錢地方特別多的部門,一下子甩出去,財政困難迎刃而解。
朱小鬆在三天之前已經想好了,必須把農民起義先搞起起來,反正李自成和張獻忠也不是什麽好人,這兩個造反的人,時間上應該是已經走投無路。
宋獻策怕永遠都想不到,幫助自己造反的人已經在路上了。老道士來到陝西延綏,找到這個張獻忠的時候,對方不過是一個21歲的小夥子。
老道士左看右看,也沒有發現這個叫張獻忠的人究竟有什麽樣的能耐。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大頭兵,總兵是個四川人,對於張獻忠一向就不喜歡,這個年輕人主要是不懂得人情世故。
跟同僚關係也不太好,什麽髒活累活都得幹,要不是為了一碗飯吃,張獻忠絕對不會忍受這樣的生活。
這活脫脫就是一個牛馬,每天都幹著最髒最累的活,夜裏值班,可以說都是家常便飯。
老道士發現張獻忠跟陌生的人在一起,簡直就是一句話不說,跟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就是滔滔不絕。
兩種極端的反應,證明這個年輕人是有能力的,畢竟是小太子親自告訴自己的,自己肯定要好好觀察一下。
像這樣不會做事,又不懂得委屈求全,不懂得巴結上司,不懂得拍馬屁,不懂得請客送禮,可能混得好。
老道士在這裏已經住了一個月了,找了一個破舊的道觀,張獻忠有時候也來到這裏休息,畢竟這裏比較偏僻,距離軍營的距離又不遠,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老百姓本來就吃不上飯,張獻忠是走投無路才來當這個兵,偏偏混得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