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咬咬牙
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小鬆發現這些南方的官員基本上不聽話,自己現在就是想動手腳,估計也很困難,海盜鄭芝龍這次絕對會報複自己,唯一的辦法就是上沿海的城市搶劫,這對於當地的老百姓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可是現在能怎麽辦?這些人跟海盜勾結在一起,甚至主動交保護費,有了關乎海盜身家性命的消息,那肯定是樂不其乎的出賣自己,生怕自己跑得慢了,別人先給舉報了。
朱小鬆在煩惱的時候,皇後張嫣又帶著一名江南大儒過來,看來又是準備給自己找老師,朱小鬆可是接受過現代化九年義務教育,可不想再當學生了。
又是東林黨支持的一個人,這群人不往自己身邊安插一個釘子,恐怕是絕對不會放棄的,這次怎麽斷了東林書院的根基,才是最為關鍵的。
可是如果把東林黨的人,全部抓起來不現實,想到昨天晚上的匯報,宋獻策偶然之間抓住了一個東林學子吳豐,而且還是一名舉人,因為偶然之間迴家,在自己一個同為秀才的同學家裏居住,這才偶然之間被抓住了。
秀才一家是被滅門了,宋獻策突然之間靈光一閃,終於想到一個好主意主,最終就把這個叫吳豐的人留了下來。
“母後,國家現在事情非常多,孩兒處理國家政務還非常頭痛,老百姓現在日子過得並不好,遼東戰場簡直就是一個吞金獸,沒有銀子,什麽都做不了,母後如果能夠解決銀子的問題,孩兒一定好好讀書,不知道老師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皇後張嫣聽到這些問題就頭疼,你一個小孩子現在就是讀書學習的時間,國家大事應該交給你的父皇處理,你在這瞎操什麽心?
但是這話自己沒辦法說,江南大儒在江南可是非常有名氣,但是這個老先生心裏也有數,你如果讓我說教學讀書,這絕對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我能夠解決這些國家大事,我早就去當官了,何必在這裏做學問。
洪承疇突然之間過來匯報,“不好了,太子殿下,出大事兒了。”
朱小鬆感覺非常意外,“有什麽事兒?”
“從北京來的聖旨,八百裏加急,皇上在七天前,跟魏忠賢和客巴巴,在湖裏劃船的時候突然翻船了,上現在生病了,要你馬上就迴去。”
皇後張嫣一聽皇上出事兒了,立馬眼睛就紅了,自己內心對於這個男人還是非常有感情的,畢竟兩個人還有一個孩子,如果不是這個男人親自出手護著自己和家人,一家老小估計現在都涼了。
看著自己的兒子,“皇兒事發突然,咱們還是趕緊迴北京吧。”
朱小鬆覺得現在的自己,是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自己的計劃還沒有實現,這就要麵臨這樣錯綜複雜的問題。
如果皇上在北京出事兒了,自己這個在南京的太子怎麽辦?要知道還有一個信王朱由檢在虎視眈眈,萬一那群東林黨的人突然之間擁護,直接讓這個人當皇帝,自己這個太子恐怕就不好做了,返迴北京的途中一定麵臨巨大的風險。
朱小鬆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年紀太小了,很多事情都做不到,不過眼下的事情還得繼續安排下去,第二批去遼東的官兵今天就上船,要走也得明天走,明天還得安排一下,沿海的人怎麽處理。
如果留下這個洪承疇,自己是真的非常擔心,對付農民起義軍,和對付海盜可是兩迴事,自己手底下的大將沒幾個,能把誰留在南京呢?
心裏就開始盤算,徐光啟第一個被排除了,這個人做科研還行,抓技術是沒問題,要是打仗恐怕是不行。
盧象升留在這裏倒是可以,這個人足夠優秀,忠心耿耿,再加上鎮守太監是自己人,兩個人相互配合,無論是東廠還是錦衣衛,應該問題也不大。
自己本來還想繼續搞下去,東林學子現在還沒有背黑鍋,還沒有徹底瓦解東林黨的根基,如果就這麽走了,自己說實話是真不甘心。
“這件事情,孤知道了,現在考慮一下。”
皇後張嫣也隻能先送江南的大儒走,畢竟自己的丈夫現在最重要,兒子還在考慮這麽重要的事情,自己也得趕緊迴去收拾了,畢竟從南京去北京,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朱小鬆拿出一張紙,開始寫下自己的目標,李岩和紅娘子在遼東已經準備好了,一道秘密的聖旨到了登州和萊州水師,估計進攻日本指日可待。
可是現在能怎麽辦?這些人跟海盜勾結在一起,甚至主動交保護費,有了關乎海盜身家性命的消息,那肯定是樂不其乎的出賣自己,生怕自己跑得慢了,別人先給舉報了。
朱小鬆在煩惱的時候,皇後張嫣又帶著一名江南大儒過來,看來又是準備給自己找老師,朱小鬆可是接受過現代化九年義務教育,可不想再當學生了。
又是東林黨支持的一個人,這群人不往自己身邊安插一個釘子,恐怕是絕對不會放棄的,這次怎麽斷了東林書院的根基,才是最為關鍵的。
可是如果把東林黨的人,全部抓起來不現實,想到昨天晚上的匯報,宋獻策偶然之間抓住了一個東林學子吳豐,而且還是一名舉人,因為偶然之間迴家,在自己一個同為秀才的同學家裏居住,這才偶然之間被抓住了。
秀才一家是被滅門了,宋獻策突然之間靈光一閃,終於想到一個好主意主,最終就把這個叫吳豐的人留了下來。
“母後,國家現在事情非常多,孩兒處理國家政務還非常頭痛,老百姓現在日子過得並不好,遼東戰場簡直就是一個吞金獸,沒有銀子,什麽都做不了,母後如果能夠解決銀子的問題,孩兒一定好好讀書,不知道老師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皇後張嫣聽到這些問題就頭疼,你一個小孩子現在就是讀書學習的時間,國家大事應該交給你的父皇處理,你在這瞎操什麽心?
但是這話自己沒辦法說,江南大儒在江南可是非常有名氣,但是這個老先生心裏也有數,你如果讓我說教學讀書,這絕對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我能夠解決這些國家大事,我早就去當官了,何必在這裏做學問。
洪承疇突然之間過來匯報,“不好了,太子殿下,出大事兒了。”
朱小鬆感覺非常意外,“有什麽事兒?”
“從北京來的聖旨,八百裏加急,皇上在七天前,跟魏忠賢和客巴巴,在湖裏劃船的時候突然翻船了,上現在生病了,要你馬上就迴去。”
皇後張嫣一聽皇上出事兒了,立馬眼睛就紅了,自己內心對於這個男人還是非常有感情的,畢竟兩個人還有一個孩子,如果不是這個男人親自出手護著自己和家人,一家老小估計現在都涼了。
看著自己的兒子,“皇兒事發突然,咱們還是趕緊迴北京吧。”
朱小鬆覺得現在的自己,是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自己的計劃還沒有實現,這就要麵臨這樣錯綜複雜的問題。
如果皇上在北京出事兒了,自己這個在南京的太子怎麽辦?要知道還有一個信王朱由檢在虎視眈眈,萬一那群東林黨的人突然之間擁護,直接讓這個人當皇帝,自己這個太子恐怕就不好做了,返迴北京的途中一定麵臨巨大的風險。
朱小鬆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年紀太小了,很多事情都做不到,不過眼下的事情還得繼續安排下去,第二批去遼東的官兵今天就上船,要走也得明天走,明天還得安排一下,沿海的人怎麽處理。
如果留下這個洪承疇,自己是真的非常擔心,對付農民起義軍,和對付海盜可是兩迴事,自己手底下的大將沒幾個,能把誰留在南京呢?
心裏就開始盤算,徐光啟第一個被排除了,這個人做科研還行,抓技術是沒問題,要是打仗恐怕是不行。
盧象升留在這裏倒是可以,這個人足夠優秀,忠心耿耿,再加上鎮守太監是自己人,兩個人相互配合,無論是東廠還是錦衣衛,應該問題也不大。
自己本來還想繼續搞下去,東林學子現在還沒有背黑鍋,還沒有徹底瓦解東林黨的根基,如果就這麽走了,自己說實話是真不甘心。
“這件事情,孤知道了,現在考慮一下。”
皇後張嫣也隻能先送江南的大儒走,畢竟自己的丈夫現在最重要,兒子還在考慮這麽重要的事情,自己也得趕緊迴去收拾了,畢竟從南京去北京,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朱小鬆拿出一張紙,開始寫下自己的目標,李岩和紅娘子在遼東已經準備好了,一道秘密的聖旨到了登州和萊州水師,估計進攻日本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