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想法不現實
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小鬆發現這跟自己想得不一樣,王恭廠就在北京西城區,這個位置還是相當不錯的,最重要的是這是明朝在北京專業製造火藥的機構之一,盔甲廠、琉璃廠等都直屬工部。
這北京的三大營,說白了是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這三個大營了,他們需要的火藥還有鉛子,都隻能夠從王恭廠領取。
五天的時間三千斤的火藥,表麵上看北京三大營有12萬人,實際上呢,大概隻有四萬人,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多少年了從這裏麵吸血。
賬目混亂的出奇,這火藥領出來究竟幹了什麽,現在已經不敢說了,隻有天啟皇帝朱由校利用魏忠賢這個太監,否則沒有人敢捅這個馬蜂窩。
朱小鬆因為由太監魏忠賢陪著過來,這才明白,原來北京的三大營隻有四萬人嗎?,更過分的是,昨天晚上那些百戶千戶等將領,連夜把自己的家庭奴仆都弄進來充數。
這才看起來大概有八萬人的樣子,實際吃空餉起碼40,000,這些人每天都是免費的勞動力,當官的都想賺錢了,免費的,誰願意花錢的?
這人一看就不行了,這些當兵的根本沒有什麽戰鬥力,這些當官的恐怕也不行,怎麽辦?
看到分給自己的四萬人,實際大概29,000多,也隻能無奈地接受了,幸虧是秦良玉帶了3000白杆兵,將這3000人加進去,全部是一個人管10個,剛好夠用。
人是給了自己了,朱小鬆決定跟他們都分開,帶著這些人就來到了北京東城門外,有人送了2000畝地給徐光啟,這件事情朱小鬆知道了,剛好這幾萬人來到這裏鍛煉身體。
這些奴仆家丁以為白天充樣子,晚上就可以迴家了,沒想到,直到太陽落山,自己都迴不了家,因為白杆兵負責保衛,有人逃跑殺無赦。
這下這些家丁奴仆開始叫苦連天,但是說什麽都沒有用,朱小鬆是絕對不會讓這些人再迴來了,畢竟半路的逃兵可以跑很多人。
在北京東城門外就開始招兵了,隻要你過來當兵就發二兩銀子,每個月的軍餉是一兩銀子,反正徐光啟收了很多禮物,不用白不用。
孫傳廷也覺得這件事情不錯,畢竟新兵都是自己親自招聘,計劃招收12,000人,剛好可以養活這些人,反正有人給自己送禮,可以放心大膽的收下,隻要事後寫一份詳細的內容就可以了。
魏忠賢得到了三萬人,直接命令自己的錦衣衛將這些人團團包圍起來,看著眼前這些人,這個老太監想得非常明白,這些人都已經廢了,反正你們這群王八犢子也沒什麽戰鬥力,直接就公開表示,如果你家裏願意出銀子,你就可以迴家了。
如果你們家沒錢,那不好意思,準備去打後金吧,這紈絝子弟一下就害怕了,家裏紛紛掏錢,沒錢可就受罪了,最後剩了20,000人,這些人家裏是真沒錢,魏忠賢可沒有慣著對方的毛病,直接命令緊送去遼東守城。
剛好皇帝的老師孫承宗在那裏,這免費的勞動力直接就到錦州城牆去了,魏忠賢直接在北京又招了30,000人馬,剛好這些放出去的人,弄迴來的銀子養活一支新的軍隊。
雖然魏忠賢本事不大,但是底下有人才,一個非常出名的人物,兵部尚書就這樣被迫開始訓練軍隊,沒辦法,得罪不起魏忠賢呀。
至於英國公張維賢和信王朱由檢,接到皇後張嫣的信,再加上東林黨的支持,很快就有了30,000兵強馬壯的人,這些當兵的看起來不錯,就是一個花架子,你要是做個表演,絕對是沒有問題,如果真的打仗,恐怕是不行的。
信王朱由檢家裏早就被東林黨收買光了,英國公張維賢對東林黨非常有好感,所以這件事情就真的辦成了,就在王恭廠操練這30,000軍隊。
朱小鬆還在招兵買馬,徐光啟除了收禮之外,就躲在研究院裏設計新的槍,還有新的武器,朱曉鬆想建立一個現代化的軍隊,畢竟自己在後來曾經見過三八步槍,可是發現想要製造出來,非常困難。
第一個項目就是鋼鐵不合格,第二個項目就是製作鐵管很困難,第三就是這槍管怎麽製作的自己不知道。
黑火藥能夠有效使用,別的一個都做不成,朱小鬆發現,這個時候已經有了火繩槍,但這種槍支屬於前樘槍,而且呢,每次發射都比較麻煩,完全靠自己的眼睛和感覺,火藥的質量也不穩定,偏偏自己也不懂這些東西,隻給徐光啟進行研究,來了很多外國人,是沒有這些人的幫忙,恐怕都搞不定。
朱小鬆想發明燧發槍,這樣陰天下雨也可以使用,更重要的是子彈必須統一規格化,結果發現困難太大了,根本就搞不定。
可是如果真的在戰場上和滿清貴族打仗,恐怕還真的打不過人家,畢竟人家可是馬上的民族,自己這裏都是兩條腿在地上跑,力氣吃肉的肯定比吃糧食的大。
朱小鬆發愁了,看來以前那些電視連續劇,還有那些爽文都是胡說八道,不是說你知道什麽東西就能夠製造出來,而是你製造出來的東西,必須符合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
哪怕你的想法再先進,隻要你的基礎工業不過關,你什麽都幹不成。朱小鬆現在麵對的問題就是這個,鐵礦石變成鋼鐵比較容易,但是你這個鋼鐵合格不合格就兩說了,如果說做成普通的農具,問題確實不大,可是如果想做成槍支的話,那就很容易炸樘。
一個士兵的訓練比較簡單,朱小鬆隻讓這些人左轉右轉跑步,雖然鍛煉的是軍隊紀律,但是現在的火繩槍質量太差了,打10發子彈就有可能炸樘,而且這個子彈,也是大小規格全憑感覺,想要統一化非常困難,麵對這個任務,徐光啟咬著牙接下來,太子殿下的命令,自己拚了命,也要完成。
這北京的三大營,說白了是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這三個大營了,他們需要的火藥還有鉛子,都隻能夠從王恭廠領取。
五天的時間三千斤的火藥,表麵上看北京三大營有12萬人,實際上呢,大概隻有四萬人,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多少年了從這裏麵吸血。
賬目混亂的出奇,這火藥領出來究竟幹了什麽,現在已經不敢說了,隻有天啟皇帝朱由校利用魏忠賢這個太監,否則沒有人敢捅這個馬蜂窩。
朱小鬆因為由太監魏忠賢陪著過來,這才明白,原來北京的三大營隻有四萬人嗎?,更過分的是,昨天晚上那些百戶千戶等將領,連夜把自己的家庭奴仆都弄進來充數。
這才看起來大概有八萬人的樣子,實際吃空餉起碼40,000,這些人每天都是免費的勞動力,當官的都想賺錢了,免費的,誰願意花錢的?
這人一看就不行了,這些當兵的根本沒有什麽戰鬥力,這些當官的恐怕也不行,怎麽辦?
看到分給自己的四萬人,實際大概29,000多,也隻能無奈地接受了,幸虧是秦良玉帶了3000白杆兵,將這3000人加進去,全部是一個人管10個,剛好夠用。
人是給了自己了,朱小鬆決定跟他們都分開,帶著這些人就來到了北京東城門外,有人送了2000畝地給徐光啟,這件事情朱小鬆知道了,剛好這幾萬人來到這裏鍛煉身體。
這些奴仆家丁以為白天充樣子,晚上就可以迴家了,沒想到,直到太陽落山,自己都迴不了家,因為白杆兵負責保衛,有人逃跑殺無赦。
這下這些家丁奴仆開始叫苦連天,但是說什麽都沒有用,朱小鬆是絕對不會讓這些人再迴來了,畢竟半路的逃兵可以跑很多人。
在北京東城門外就開始招兵了,隻要你過來當兵就發二兩銀子,每個月的軍餉是一兩銀子,反正徐光啟收了很多禮物,不用白不用。
孫傳廷也覺得這件事情不錯,畢竟新兵都是自己親自招聘,計劃招收12,000人,剛好可以養活這些人,反正有人給自己送禮,可以放心大膽的收下,隻要事後寫一份詳細的內容就可以了。
魏忠賢得到了三萬人,直接命令自己的錦衣衛將這些人團團包圍起來,看著眼前這些人,這個老太監想得非常明白,這些人都已經廢了,反正你們這群王八犢子也沒什麽戰鬥力,直接就公開表示,如果你家裏願意出銀子,你就可以迴家了。
如果你們家沒錢,那不好意思,準備去打後金吧,這紈絝子弟一下就害怕了,家裏紛紛掏錢,沒錢可就受罪了,最後剩了20,000人,這些人家裏是真沒錢,魏忠賢可沒有慣著對方的毛病,直接命令緊送去遼東守城。
剛好皇帝的老師孫承宗在那裏,這免費的勞動力直接就到錦州城牆去了,魏忠賢直接在北京又招了30,000人馬,剛好這些放出去的人,弄迴來的銀子養活一支新的軍隊。
雖然魏忠賢本事不大,但是底下有人才,一個非常出名的人物,兵部尚書就這樣被迫開始訓練軍隊,沒辦法,得罪不起魏忠賢呀。
至於英國公張維賢和信王朱由檢,接到皇後張嫣的信,再加上東林黨的支持,很快就有了30,000兵強馬壯的人,這些當兵的看起來不錯,就是一個花架子,你要是做個表演,絕對是沒有問題,如果真的打仗,恐怕是不行的。
信王朱由檢家裏早就被東林黨收買光了,英國公張維賢對東林黨非常有好感,所以這件事情就真的辦成了,就在王恭廠操練這30,000軍隊。
朱小鬆還在招兵買馬,徐光啟除了收禮之外,就躲在研究院裏設計新的槍,還有新的武器,朱曉鬆想建立一個現代化的軍隊,畢竟自己在後來曾經見過三八步槍,可是發現想要製造出來,非常困難。
第一個項目就是鋼鐵不合格,第二個項目就是製作鐵管很困難,第三就是這槍管怎麽製作的自己不知道。
黑火藥能夠有效使用,別的一個都做不成,朱小鬆發現,這個時候已經有了火繩槍,但這種槍支屬於前樘槍,而且呢,每次發射都比較麻煩,完全靠自己的眼睛和感覺,火藥的質量也不穩定,偏偏自己也不懂這些東西,隻給徐光啟進行研究,來了很多外國人,是沒有這些人的幫忙,恐怕都搞不定。
朱小鬆想發明燧發槍,這樣陰天下雨也可以使用,更重要的是子彈必須統一規格化,結果發現困難太大了,根本就搞不定。
可是如果真的在戰場上和滿清貴族打仗,恐怕還真的打不過人家,畢竟人家可是馬上的民族,自己這裏都是兩條腿在地上跑,力氣吃肉的肯定比吃糧食的大。
朱小鬆發愁了,看來以前那些電視連續劇,還有那些爽文都是胡說八道,不是說你知道什麽東西就能夠製造出來,而是你製造出來的東西,必須符合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
哪怕你的想法再先進,隻要你的基礎工業不過關,你什麽都幹不成。朱小鬆現在麵對的問題就是這個,鐵礦石變成鋼鐵比較容易,但是你這個鋼鐵合格不合格就兩說了,如果說做成普通的農具,問題確實不大,可是如果想做成槍支的話,那就很容易炸樘。
一個士兵的訓練比較簡單,朱小鬆隻讓這些人左轉右轉跑步,雖然鍛煉的是軍隊紀律,但是現在的火繩槍質量太差了,打10發子彈就有可能炸樘,而且這個子彈,也是大小規格全憑感覺,想要統一化非常困難,麵對這個任務,徐光啟咬著牙接下來,太子殿下的命令,自己拚了命,也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