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應對之策
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途跋涉的行軍,朱小鬆對待自己手底下的官兵,可是相當不錯。一路上不是買豬,就是買雞,自己的官兵每天都是吃肉喝湯,這種大規模的鍛煉,魏忠賢的2萬人感覺有點不服氣,憑什麽他們每天吃肉喝湯?我們就隻能吃幹糧。
英國公張維賢也在隊伍當中,因為吃空餉太多了,再加上這些紈絝子弟,每個人吃喝倒是不錯,但是大頭兵可吃的相當不好,要不是一路上有錦衣衛,還有糾察隊,尤其是太子親自指揮的這4000人的隊伍,用來專門維持秩序,恐怕這些紈絝子弟早就跑路了。
每天都清點人數,隻發現人少了一個,10個人一起砍頭,所以這些紈絝子弟都沒有辦法跑,每天這麽長時間的趕路,讓這群紈絝子弟根本就吃不消。
朱小鬆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反正自己手底下這4000人是最重要的,還有8000人就是炮灰,這一路上路過縣城,就把監獄裏的囚犯也帶上,順便組成了一個敢死隊。
這些當地的縣令什麽話都不敢說,太子殿下的命令誰敢不聽?雖然每個縣城人數並不多,但是空軍發配的人還是有的,經過半個月的時間終於到達山海關,敢死隊足足有了500人。
這些大明王朝的百姓犯的罪,已經被判了死刑,沒想到居然又神奇的活了下來,就在隊伍正中央,吃喝不愁,雖然每天進行長途跋涉的行軍,但是吃這點苦,這些人還是不在乎的。
這些人,還真沒有什麽窮兇極惡的人,這都被生活逼得活不下去了,其中有一個叫李大嘴,為人非常兇悍,就是因為欠下高利貸,賣兒賣女實在沒了活路,一怒之下殺人了,本來以為自己死定了,太子殿下又給了自己一次機會,自己能夠從遼東活著迴來,就能夠清白的迴家了。
這群敢死隊的成員也明白一個道理,從戰場上活著迴來,以前的錯誤一筆勾銷,又可以光明正大的活下去了,每個人都對遼東充滿了希望。
孫承宗作為山海關的主將,早就聽官兵匯報太子殿下帶著70,000軍隊過來了,浩浩蕩蕩的隊伍,終於到達山海關前麵。
朱小鬆看著關外的場景,感覺風大了很多,畢竟現在可是二月份,農曆的二月份本來就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時間,春天的氣息已經到來了。
但是現在反而自己有點擔心,畢竟自己的4000人要脫離隊伍了,想了又想,還是決定3000人,其中1500人去登州,那裏有水師在等待,另外1500人去萊州,那裏也有人在等待。
送走了3000人,這3000人可是帶著1000農夫,他們運送了大量的手榴彈,還有彈藥,槍支是沒有多少,每個人隻有一把,更重要的是還有大量的馬匹。
這3000人一直就是巡查工作,現在偷偷摸摸從軍隊最後麵調走了1000人,並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
畢竟探子雖然跟著,也沒有想到會化整為零,運送的物資是到水師的,等到他們發現的時候,也覺得這3000人,沒有多少危險,畢竟太子殿下的主力部隊還在這裏。
此時的朱小鬆對於自己手裏能夠控製的9000人,那是高度的注意,這個時候千萬不能發生什麽問題。
這些後麵的探子已經看到了,雖然也進行了匯報,無論是東林黨,還是晉商,更不要說遠在遼東的努爾哈赤,對於這4000人根本就不在乎,都覺得沒什麽問題。
孫承宗終於見到了太子殿下,這個皇帝朱由校的老師,還是恭恭敬敬地參見太子,“臣孫承宗參見太子殿下。”
“老大人請起。”
看到眼前的太子朱小鬆,對自己還是非常尊敬的,孫承宗不明白皇帝究竟昏庸到了什麽程度,居然派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出征,而且還率領70,000大軍。
“太子殿下,不知道此去遼東,究竟有什麽樣的計劃?”
看著眼前憂國憂民的孫承宗,朱小鬆也不願意欺騙這個老人,“老大人,你隻需要安心的守好山海關,千萬不要放任一個人進山海關,隻要孤的隊伍通過了這裏,就徹底封閉,堅決不讓一個人進出,很快遼東就會傳來消息,到時候就知道了。”
“太子殿下,打仗可不是兒戲,老臣願意代替太子殿下去遼東,老臣這把老骨頭,寧可死在遼東,也不願意太子殿下受到傷害,太子可是一國儲君,軍國大事,生死存亡之地。”
“老大人你就放心吧,孤心裏有數。”
沒有想到隊伍根本就沒有停留,浩浩蕩蕩的隊伍就出發了,隱藏在暗中的探子趕緊去飛鴿傳書努爾哈赤。
當天下午努爾哈赤就接到了信鴿,隻有一條消息,已過山海關,看來有必要召集一個更大規模的軍事會議,畢竟打仗可不是兒戲。
努爾哈赤的大兒子已經被處死了,這個憑借祖父留下的13副鎧甲造反,終於經過多年的戰爭,幾次經曆了慘烈的戰鬥,終於在1616年建立起來了後金政權。
在沈陽的宮殿裏開始,努爾哈赤的幾個兒子包括大臣都過來了,大家都在緊張的看著努爾哈赤,畢竟現在掌控權力的,這個老人可是非常厲害。
“既然大家都來了,咱們就商量商量,怎麽應對明朝太子這次的出征,有什麽想法趕緊說,大明軍隊已經進了山海關,攜帶了大量的物資,70,000加上30,000民夫,還有大量的物資。”
“這次,代善你負責看家,你的兩個兒子,分別帶領你手下的正紅旗和鑲紅旗,隨朕一起出征。”
代善對於這個處理結果還是非常認可的,畢竟現在的後金政權,主要的軍事力量就是八旗,自己能夠掌握兩個旗,已經相當不錯了,並且是自己的兩個兒子親自帶隊,想想也沒有多少問題。
“父汗盡管放心,兒子一定守好,保護好咱們的老巢。戰場上什麽都有可能發生,希望照顧好我的兩個兒子,他們兩個畢竟年輕氣盛,在戰場上一定要聽爺爺的指揮。”
兩個兒子趕緊跪下,好不容易擁有了掌控軍隊的權利,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看到老家已經安排好了,剩下的就是打仗的事情了。
“父汗,兒臣願當先鋒,先跟明朝的太子幹仗一架,一歲多的小孩,我一拳就能把他解決了。”
說完哈哈大笑,莽古爾泰眼巴巴的看著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看著自己的兒子,雖然這個莽古爾泰,是自己的第五個兒子,也掌控著正藍旗,但是有勇無謀,戰場上非常勇猛,就是腦筋缺根弦,當個先鋒還是問題不大的。
莽古爾泰本來就跟皇太極不對付,兩個人關係有點緊張,主要是都不服氣對方。皇太極覺得當先鋒雖然容易立功勞,但是也不能讓五哥占便宜。
“父汗,五哥當先鋒確實不錯,可是大明的太子年紀小,如果進攻的太猛烈,損失慘重的話,這大明的太子直接跑路山海關,我們可是追不上對方啊。”
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說完這句話,就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旁邊的範文程。
“奴才覺得不能讓明朝太子帶領的軍隊明白過來,一定要把他們放到寧遠鎮附近,到時候他們想跑都跑不了,他們攜帶了大量的物資,這就等於給我們送上門來了,我們根本不需要購買,因為他們就是我們的運輸大隊,現在的問題是不能把對方嚇跑了。”
範文程說完之後用手捋著自己的胡須,一臉得意,努爾哈赤身以為然,因為這個人經常給自己出謀劃策,看來明朝的人才非常多,隻不過明朝的皇帝昏庸無道,要不也不可能做出讓一歲的孩子領兵打仗,這不是在給自己送人頭嗎?
“說得好,咱們這次一定要謹慎,一定要讓明朝的太子帶著軍隊,接近寧遠的時候再發動進攻。時間絕對不能太早了,否則對方就被嚇跑了,也不能夠太晚了,否則的話對方就進了寧遠,到時候我們想攻打寧遠,恐怕困難重重,這個機會必須掌握好。”
“皇太極,你這次帶著幾個弟弟一塊兒上戰場,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弟弟,讓他們也經曆一下戰爭的殘酷。”皇太極趕緊到前麵,“兒臣記下了,不知道誰當先鋒?”
英國公張維賢也在隊伍當中,因為吃空餉太多了,再加上這些紈絝子弟,每個人吃喝倒是不錯,但是大頭兵可吃的相當不好,要不是一路上有錦衣衛,還有糾察隊,尤其是太子親自指揮的這4000人的隊伍,用來專門維持秩序,恐怕這些紈絝子弟早就跑路了。
每天都清點人數,隻發現人少了一個,10個人一起砍頭,所以這些紈絝子弟都沒有辦法跑,每天這麽長時間的趕路,讓這群紈絝子弟根本就吃不消。
朱小鬆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反正自己手底下這4000人是最重要的,還有8000人就是炮灰,這一路上路過縣城,就把監獄裏的囚犯也帶上,順便組成了一個敢死隊。
這些當地的縣令什麽話都不敢說,太子殿下的命令誰敢不聽?雖然每個縣城人數並不多,但是空軍發配的人還是有的,經過半個月的時間終於到達山海關,敢死隊足足有了500人。
這些大明王朝的百姓犯的罪,已經被判了死刑,沒想到居然又神奇的活了下來,就在隊伍正中央,吃喝不愁,雖然每天進行長途跋涉的行軍,但是吃這點苦,這些人還是不在乎的。
這些人,還真沒有什麽窮兇極惡的人,這都被生活逼得活不下去了,其中有一個叫李大嘴,為人非常兇悍,就是因為欠下高利貸,賣兒賣女實在沒了活路,一怒之下殺人了,本來以為自己死定了,太子殿下又給了自己一次機會,自己能夠從遼東活著迴來,就能夠清白的迴家了。
這群敢死隊的成員也明白一個道理,從戰場上活著迴來,以前的錯誤一筆勾銷,又可以光明正大的活下去了,每個人都對遼東充滿了希望。
孫承宗作為山海關的主將,早就聽官兵匯報太子殿下帶著70,000軍隊過來了,浩浩蕩蕩的隊伍,終於到達山海關前麵。
朱小鬆看著關外的場景,感覺風大了很多,畢竟現在可是二月份,農曆的二月份本來就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時間,春天的氣息已經到來了。
但是現在反而自己有點擔心,畢竟自己的4000人要脫離隊伍了,想了又想,還是決定3000人,其中1500人去登州,那裏有水師在等待,另外1500人去萊州,那裏也有人在等待。
送走了3000人,這3000人可是帶著1000農夫,他們運送了大量的手榴彈,還有彈藥,槍支是沒有多少,每個人隻有一把,更重要的是還有大量的馬匹。
這3000人一直就是巡查工作,現在偷偷摸摸從軍隊最後麵調走了1000人,並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
畢竟探子雖然跟著,也沒有想到會化整為零,運送的物資是到水師的,等到他們發現的時候,也覺得這3000人,沒有多少危險,畢竟太子殿下的主力部隊還在這裏。
此時的朱小鬆對於自己手裏能夠控製的9000人,那是高度的注意,這個時候千萬不能發生什麽問題。
這些後麵的探子已經看到了,雖然也進行了匯報,無論是東林黨,還是晉商,更不要說遠在遼東的努爾哈赤,對於這4000人根本就不在乎,都覺得沒什麽問題。
孫承宗終於見到了太子殿下,這個皇帝朱由校的老師,還是恭恭敬敬地參見太子,“臣孫承宗參見太子殿下。”
“老大人請起。”
看到眼前的太子朱小鬆,對自己還是非常尊敬的,孫承宗不明白皇帝究竟昏庸到了什麽程度,居然派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出征,而且還率領70,000大軍。
“太子殿下,不知道此去遼東,究竟有什麽樣的計劃?”
看著眼前憂國憂民的孫承宗,朱小鬆也不願意欺騙這個老人,“老大人,你隻需要安心的守好山海關,千萬不要放任一個人進山海關,隻要孤的隊伍通過了這裏,就徹底封閉,堅決不讓一個人進出,很快遼東就會傳來消息,到時候就知道了。”
“太子殿下,打仗可不是兒戲,老臣願意代替太子殿下去遼東,老臣這把老骨頭,寧可死在遼東,也不願意太子殿下受到傷害,太子可是一國儲君,軍國大事,生死存亡之地。”
“老大人你就放心吧,孤心裏有數。”
沒有想到隊伍根本就沒有停留,浩浩蕩蕩的隊伍就出發了,隱藏在暗中的探子趕緊去飛鴿傳書努爾哈赤。
當天下午努爾哈赤就接到了信鴿,隻有一條消息,已過山海關,看來有必要召集一個更大規模的軍事會議,畢竟打仗可不是兒戲。
努爾哈赤的大兒子已經被處死了,這個憑借祖父留下的13副鎧甲造反,終於經過多年的戰爭,幾次經曆了慘烈的戰鬥,終於在1616年建立起來了後金政權。
在沈陽的宮殿裏開始,努爾哈赤的幾個兒子包括大臣都過來了,大家都在緊張的看著努爾哈赤,畢竟現在掌控權力的,這個老人可是非常厲害。
“既然大家都來了,咱們就商量商量,怎麽應對明朝太子這次的出征,有什麽想法趕緊說,大明軍隊已經進了山海關,攜帶了大量的物資,70,000加上30,000民夫,還有大量的物資。”
“這次,代善你負責看家,你的兩個兒子,分別帶領你手下的正紅旗和鑲紅旗,隨朕一起出征。”
代善對於這個處理結果還是非常認可的,畢竟現在的後金政權,主要的軍事力量就是八旗,自己能夠掌握兩個旗,已經相當不錯了,並且是自己的兩個兒子親自帶隊,想想也沒有多少問題。
“父汗盡管放心,兒子一定守好,保護好咱們的老巢。戰場上什麽都有可能發生,希望照顧好我的兩個兒子,他們兩個畢竟年輕氣盛,在戰場上一定要聽爺爺的指揮。”
兩個兒子趕緊跪下,好不容易擁有了掌控軍隊的權利,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看到老家已經安排好了,剩下的就是打仗的事情了。
“父汗,兒臣願當先鋒,先跟明朝的太子幹仗一架,一歲多的小孩,我一拳就能把他解決了。”
說完哈哈大笑,莽古爾泰眼巴巴的看著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看著自己的兒子,雖然這個莽古爾泰,是自己的第五個兒子,也掌控著正藍旗,但是有勇無謀,戰場上非常勇猛,就是腦筋缺根弦,當個先鋒還是問題不大的。
莽古爾泰本來就跟皇太極不對付,兩個人關係有點緊張,主要是都不服氣對方。皇太極覺得當先鋒雖然容易立功勞,但是也不能讓五哥占便宜。
“父汗,五哥當先鋒確實不錯,可是大明的太子年紀小,如果進攻的太猛烈,損失慘重的話,這大明的太子直接跑路山海關,我們可是追不上對方啊。”
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說完這句話,就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旁邊的範文程。
“奴才覺得不能讓明朝太子帶領的軍隊明白過來,一定要把他們放到寧遠鎮附近,到時候他們想跑都跑不了,他們攜帶了大量的物資,這就等於給我們送上門來了,我們根本不需要購買,因為他們就是我們的運輸大隊,現在的問題是不能把對方嚇跑了。”
範文程說完之後用手捋著自己的胡須,一臉得意,努爾哈赤身以為然,因為這個人經常給自己出謀劃策,看來明朝的人才非常多,隻不過明朝的皇帝昏庸無道,要不也不可能做出讓一歲的孩子領兵打仗,這不是在給自己送人頭嗎?
“說得好,咱們這次一定要謹慎,一定要讓明朝的太子帶著軍隊,接近寧遠的時候再發動進攻。時間絕對不能太早了,否則對方就被嚇跑了,也不能夠太晚了,否則的話對方就進了寧遠,到時候我們想攻打寧遠,恐怕困難重重,這個機會必須掌握好。”
“皇太極,你這次帶著幾個弟弟一塊兒上戰場,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弟弟,讓他們也經曆一下戰爭的殘酷。”皇太極趕緊到前麵,“兒臣記下了,不知道誰當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