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風起雲湧
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後張嫣不緊不慢,“北京三大營不是剛好三個大營嗎?其中一個大營交給皇上親自整頓,第二個大營交給太子殿下親自整頓,第三個就交給英國公和信王,他們一個是國家的武將之首,一個是皇帝,你的弟弟,這兩個人應該是可以信任的。”
皇帝朱由校馬上就想明白了,自己拿到三分之一的軍隊,剛好可以交給魏忠賢,至於兒子朱小鬆拿到的,那就是太子的了,等於一下子從文官手裏拿到了三分之二,利用一個比賽的名義,光明正大的拿到北京的軍事權利。
這時候皇帝朱由校馬上,裝作昏庸無道的樣子,“魏忠賢寫完聖旨,就趕緊發出去。”
“皇後,你迴皇宮準備一下,晚上朕吃飽喝足找你去散步,咱們今天一塊兒來看傀儡戲。”
這時候的皇後張嫣馬上就意識到,看來這個皇帝並不是昏庸無道,如果朱小鬆分析的是對的,那自己這個老公可就不簡單了,這帝王心術連自己這個枕邊人,都徹底給蒙蔽了。
魏忠賢今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就聽到了喜鵲喳喳叫。自己早就想把手伸進北京三大營,畢竟隻有掌握了軍隊才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軍隊可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武裝力量。
魏忠賢沒想到天啟皇帝朱由校,就這麽輕易地把北京三分之一的軍隊交給自己,讓自己進行訓練。
這簡直就是把北京城三分之一的軍隊,交給了自己,這是對自己多麽的信任呀。至於說小太子,手底下無非是秦良玉將軍,頂多加上一個孫傳廷,隻要不是東林黨的就行。
至於信王朱由檢,這個人天天跟讀書人混在一起,特別是一個叫王承恩的太監,還有一些東林黨的人,自己早就對他們不滿意了,剛好借這個機會挫挫對方的銳氣。
聖旨到達內閣,內閣表示強烈的反對,但是看到皇帝上麵寫的非常清楚,北京軍隊要進行整改,要進行大規模實戰鍛煉,究竟哪一個方法好,現在是不知道,但是可以先做一個實驗。
內閣首輔葉向高根本就不想再幹下去了,想辭職,沒想到,皇帝就是不同意,這次已經說的非常明白了,隻要北京三大營進行改革,皇帝就會同意自己辭職迴家。
葉向高現在屁股底下,也做得不穩當,主要是東林黨天天給自己找麻煩,不過這件事情還是能夠解決的,畢竟為官這麽多年,葉向高還是積累了很多人脈,反正自己要退休了,以後的問題就交給下一任吧。
內閣就這樣通過了這道聖旨,北京三大營的主帥英國公張維賢接到之後,目瞪口呆,這簡直就是給自己傷口上撒鹽。
北京三大營已經徹底腐朽了,這多年了,當兵的都是子承父業,基本上現在的軍隊光有一個樣子,每天當官的,就研究怎麽讓當兵的,給自己免費幹活。
怎麽吃空餉,今天去哪裏玩?誰也沒有想著鍛煉軍隊,看表麵上的軍隊有十幾萬人,真正聚集起來,頂多也就八萬人,超過40%的都是虛假的人。
這皇上要是追查起來,自己這個主帥,可是在劫難逃,不過也有辦法,畢竟聖旨上說得非常好,北京三大營要分成三個大營,自己還是能夠掌握三分之一的,剛好把那些老弱病殘都放在自己這裏。
英國公張維賢不得不召集眾將,首先傳達皇帝的旨意,聽得底下的人都開始議論紛紛,“大帥實際情況咱們可都心知肚明,這皇帝要真的過來檢查,恐怕是糊弄不過呀。”
很多人都開始紛紛表示同意,張維賢心裏更清楚,都是一群紈絝子弟,你要是上青樓喝花酒,玩個小娘們兒,這群人是絕對沒問題。
你要說是讀書寫字,估計字認識他們,他們是一個都不認識。你要說讓他們行軍打仗,他們跑得比兔子還快,這都是多少年積累下來的問題,就不是軍隊的精銳了,完全是一群蛀蟲。
這種事情偏偏還沒辦法說,隻能硬著頭皮,“明天人家就過來接收,你們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隻要皇上查到誰,自己的屁股自己擦,老夫管不了這麽多事兒。”
英國公張維賢趕緊去找信王商量一下,畢竟對於朱由檢,張維賢覺得還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到時候有了這位王爺的幫忙,想來應該問題不大。
誰都沒有想到真的做成了,尤其是皇後張嫣,迴到自己住的地方,簡直就是不可思議,沒想到這件事情就這麽容易的通過了。
難道自己真的錯了?張嫣壓根就不相信,書上說的非常好,而且人家東林黨,都是一群憂國憂民的讀書人。
你看人家在學院門口寫的這幅對聯兒,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可是東林黨的魁首顧憲成撰寫的,皇後張嫣無論如何也不相信,能寫出這麽絕妙對聯的人,會是一個傷害國家的人。
都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一個人的內心都會通過自己的文章和自己的字體表現出來。一個讀書人要努力讀書,同時還要關心國家大事。這不僅寄托了東林黨人的政治理想,同時也是這群讀書人的人生追求,人家讀書人都是有高尚的情操,怎麽可能會傷害大明王朝?
皇後張嫣現在最迫切希望的就是,信王朱由檢和英國公張維賢他們掌握的三分之一的軍隊,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樣兒子朱小鬆就沒有話說了,所以特意寫了一封信給這兩個人,讓宮女和太監直接就送過去了。
然而皇後張嫣沒有想到,這一切太監魏忠賢都看在眼裏,甚至將寫信的內容匯報給了皇帝朱由校,此時皇帝聽到這個消息,“不用管,朕也非常好奇,我說魏忠賢,你到底能不能贏了太子和信王?”
魏忠賢趕緊跪在地上,“皇上,您就算放心,奴才就是這條命不要了,堅決不能給皇帝您丟臉。”
皇帝朱由校馬上就想明白了,自己拿到三分之一的軍隊,剛好可以交給魏忠賢,至於兒子朱小鬆拿到的,那就是太子的了,等於一下子從文官手裏拿到了三分之二,利用一個比賽的名義,光明正大的拿到北京的軍事權利。
這時候皇帝朱由校馬上,裝作昏庸無道的樣子,“魏忠賢寫完聖旨,就趕緊發出去。”
“皇後,你迴皇宮準備一下,晚上朕吃飽喝足找你去散步,咱們今天一塊兒來看傀儡戲。”
這時候的皇後張嫣馬上就意識到,看來這個皇帝並不是昏庸無道,如果朱小鬆分析的是對的,那自己這個老公可就不簡單了,這帝王心術連自己這個枕邊人,都徹底給蒙蔽了。
魏忠賢今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就聽到了喜鵲喳喳叫。自己早就想把手伸進北京三大營,畢竟隻有掌握了軍隊才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軍隊可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武裝力量。
魏忠賢沒想到天啟皇帝朱由校,就這麽輕易地把北京三分之一的軍隊交給自己,讓自己進行訓練。
這簡直就是把北京城三分之一的軍隊,交給了自己,這是對自己多麽的信任呀。至於說小太子,手底下無非是秦良玉將軍,頂多加上一個孫傳廷,隻要不是東林黨的就行。
至於信王朱由檢,這個人天天跟讀書人混在一起,特別是一個叫王承恩的太監,還有一些東林黨的人,自己早就對他們不滿意了,剛好借這個機會挫挫對方的銳氣。
聖旨到達內閣,內閣表示強烈的反對,但是看到皇帝上麵寫的非常清楚,北京軍隊要進行整改,要進行大規模實戰鍛煉,究竟哪一個方法好,現在是不知道,但是可以先做一個實驗。
內閣首輔葉向高根本就不想再幹下去了,想辭職,沒想到,皇帝就是不同意,這次已經說的非常明白了,隻要北京三大營進行改革,皇帝就會同意自己辭職迴家。
葉向高現在屁股底下,也做得不穩當,主要是東林黨天天給自己找麻煩,不過這件事情還是能夠解決的,畢竟為官這麽多年,葉向高還是積累了很多人脈,反正自己要退休了,以後的問題就交給下一任吧。
內閣就這樣通過了這道聖旨,北京三大營的主帥英國公張維賢接到之後,目瞪口呆,這簡直就是給自己傷口上撒鹽。
北京三大營已經徹底腐朽了,這多年了,當兵的都是子承父業,基本上現在的軍隊光有一個樣子,每天當官的,就研究怎麽讓當兵的,給自己免費幹活。
怎麽吃空餉,今天去哪裏玩?誰也沒有想著鍛煉軍隊,看表麵上的軍隊有十幾萬人,真正聚集起來,頂多也就八萬人,超過40%的都是虛假的人。
這皇上要是追查起來,自己這個主帥,可是在劫難逃,不過也有辦法,畢竟聖旨上說得非常好,北京三大營要分成三個大營,自己還是能夠掌握三分之一的,剛好把那些老弱病殘都放在自己這裏。
英國公張維賢不得不召集眾將,首先傳達皇帝的旨意,聽得底下的人都開始議論紛紛,“大帥實際情況咱們可都心知肚明,這皇帝要真的過來檢查,恐怕是糊弄不過呀。”
很多人都開始紛紛表示同意,張維賢心裏更清楚,都是一群紈絝子弟,你要是上青樓喝花酒,玩個小娘們兒,這群人是絕對沒問題。
你要說是讀書寫字,估計字認識他們,他們是一個都不認識。你要說讓他們行軍打仗,他們跑得比兔子還快,這都是多少年積累下來的問題,就不是軍隊的精銳了,完全是一群蛀蟲。
這種事情偏偏還沒辦法說,隻能硬著頭皮,“明天人家就過來接收,你們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隻要皇上查到誰,自己的屁股自己擦,老夫管不了這麽多事兒。”
英國公張維賢趕緊去找信王商量一下,畢竟對於朱由檢,張維賢覺得還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到時候有了這位王爺的幫忙,想來應該問題不大。
誰都沒有想到真的做成了,尤其是皇後張嫣,迴到自己住的地方,簡直就是不可思議,沒想到這件事情就這麽容易的通過了。
難道自己真的錯了?張嫣壓根就不相信,書上說的非常好,而且人家東林黨,都是一群憂國憂民的讀書人。
你看人家在學院門口寫的這幅對聯兒,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可是東林黨的魁首顧憲成撰寫的,皇後張嫣無論如何也不相信,能寫出這麽絕妙對聯的人,會是一個傷害國家的人。
都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一個人的內心都會通過自己的文章和自己的字體表現出來。一個讀書人要努力讀書,同時還要關心國家大事。這不僅寄托了東林黨人的政治理想,同時也是這群讀書人的人生追求,人家讀書人都是有高尚的情操,怎麽可能會傷害大明王朝?
皇後張嫣現在最迫切希望的就是,信王朱由檢和英國公張維賢他們掌握的三分之一的軍隊,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樣兒子朱小鬆就沒有話說了,所以特意寫了一封信給這兩個人,讓宮女和太監直接就送過去了。
然而皇後張嫣沒有想到,這一切太監魏忠賢都看在眼裏,甚至將寫信的內容匯報給了皇帝朱由校,此時皇帝聽到這個消息,“不用管,朕也非常好奇,我說魏忠賢,你到底能不能贏了太子和信王?”
魏忠賢趕緊跪在地上,“皇上,您就算放心,奴才就是這條命不要了,堅決不能給皇帝您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