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好主意
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南星突然得到葉向高的紙條,沒想到魏忠賢這麽陰險毒辣,居然想出來了一個這樣的辦法,讓東林黨的兩個骨幹去查東林黨的老家,要是清查土地,如果根據現實情況調查,馬上就會引起江南那些金主的反對,甚至還有可能要求幹掉這兩個人。
可是如果說走走形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恐怕魏忠賢這個太監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到時候這兩個人人頭不保,還會讓東林黨的人不斷地去調查自己,這件事情非常為難,正在疼的時候,突然之間又傳來了一條消息。
皇上命令一歲的太子監國,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皇帝你才多大?你讓一個一歲的孩子每天堅持上朝,這叫什麽事兒?
文武百官都聽到了這個消息,大家都開始破口大罵魏忠賢,你這個死太監就不幹點人事,這不就是太監魏忠賢,為了把持朝政,這簡直以後就是這個魏忠賢的天下了,怎麽辦?
投靠太監魏忠賢的官員這個消息都非常高興,這以後上朝不是咱們說了算嗎?有了魏公公的照應,那還不是說想怎麽幹怎麽幹?
孫承宗聽到這個消息感覺不可思議,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特意拿過公文來看來看,不知道皇帝葫蘆裏賣什麽藥。
皇上今年才20歲,說實話,年輕氣盛,有些國家的問題都處理不了,你讓一個一歲的孩子上朝,明天恐怕要出笑話了。
這個對大明王朝忠心耿耿的老臣子,也不知道明天會怎麽樣了,看來明天又是一場血雨腥風,麵對朝廷這麽混亂,皇帝昏庸無道,寵信奸臣魏忠賢,國家會走向什麽樣的局麵?
皇後張嫣迴到自己的後宮,那是非常生氣,不知道今天是怎麽了,看到自己兒子就來火,更不明白你說你一歲的小孩子,你說你,也不知道用什麽話來說了。
所有的人都離開了,就剩下太子朱小鬆,看著自己的父皇朱由校在那裏幹木匠,根本就不搭理自己,也隻能知趣地離開,畢竟自己要準備一下,明朝的時間非常早。
第二天天還沒亮,魏忠賢就已經在東宮門口等著了,打著哈欠的太子朱小鬆,被小順子抱著就來到門口,跟著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就來到了金鑾寶殿。
朱小鬆坐在龍椅上,感覺是真的不舒服,冰涼,看著一群老頭對著自己跪下行禮,高唿萬歲之後,魏忠賢高喊眾人平身。
這是太子監國第一天上朝,第一個站出來的就是禦史,“啟稟太子,7月10日,兩廣總督胡應台上奏者表示,由於大米的價格太貴,廣州發生民變,一群暴徒毆打了知府程光陽,甚至侮辱了巡查的官兵,當機立斷斬殺了五人,這件事情才結束了。現在應該怎麽辦?請太子殿下拿個主意。”
魏忠賢沒想到,居然有人不按套路,定睛一看這不是楊漣嗎?自己心裏明白,太子朱小鬆根本就不認識,“這是楊漣。”
朱小鬆馬上就反應過來,“楊漣聽聖旨,父皇昨天就已經給你安排了,讓你和左光鬥去江南清查土地,按照洪武時期的賬冊,對人口進行統計,順便把江南的稅收收上來,江南三個省份就交給你們兩個了,趕緊出發吧。”
楊漣還想反抗一下,“臣彈劾魏忠賢禍亂朝政,請太子殿下做主。”
朱小鬆不慌不忙,滿朝文武都看著自己,“楊漣你敢違抗聖旨!”
楊漣跪在地上,隻能低頭,“臣遵旨。”真沒有想到不給自己說話的機會,楊漣和左光鬥苦笑就隻能下朝了。
朱小鬆清了清嗓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們這些大臣可以匯報,但是已經決定的事情要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
“廣州大米價格上漲,這要找當地的負責人,當地的巡撫調查一下寫奏折,錦衣衛派個人過去看看,防止有人造假。”
看到第一場就被失敗了,趙南星有點急眼了,於是立刻就站了出來,“啟稟皇上,七月份黃河決口徐州,城中水深一丈三尺,現在怎麽辦?”
沒有人說話,大殿之上,仿佛就是鴉雀無聲,大家都等著小太子出醜,魏忠賢這時候幹著急,因為自己也沒有辦法,畢竟自己的人根本就沒有提前準備,像這種事情是比較常見的,現在就隻能看臨場應變能力了。
朱小鬆看到所有的人都不說話,空氣仿佛被凝固住了,自己也隻能無奈地站起來,“你們這些大臣都是吃幹飯的嗎?”
“徐州發大水,不就是黃河決堤嗎?首先應該賑災,開倉放糧,至少先保住局麵平穩。統計受災人口,修建水堤,以工代賑,戶部現在能夠拿出多少銀子?”
一句話戶部尚書隻能無可奈何的出來,“國庫空虛,現在沒錢,最多能拿出100,000兩銀子。這對於整個救災的話就是杯水車薪,請太子殿下拿個主意?”
一句話沒錢,反正現在就這個樣子,太子你說怎麽幹。朱小鬆就算是個傻子,也看明白了,這純粹就是給自己找難看來了,不是我們大臣不配合你,你年紀小,根本不知道國家大事如何處理,一句話沒錢,我看你能怎麽辦?
魏忠賢也非常頭疼,這要是沒錢,就沒有辦法購買買糧食,老百姓吃不上飯就要造反,這麽怎麽辦!
朱小鬆不慌不忙,“魏忠賢聽令,命令錦衣衛開始徹查官員,尤其是修建堤壩的官員,先把他們的家都抄了,抄來的財務,優先滿足於救災。”
魏忠賢眼珠瞪得大大的大,仿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滿朝文武官也不敢相信,這簡直就是一個暴君,根本沒有拿著大臣當迴事,你聽聽這是一個太子應該說的話嗎?
沒錢先抄家,而且先抄修河堤官員的家,表麵上看黃河決口,自然是修水壩的官員出問題了,直接找人負責,大家都有點不明白,你說你一歲的小孩是怎麽知道的?
可是如果說走走形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恐怕魏忠賢這個太監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到時候這兩個人人頭不保,還會讓東林黨的人不斷地去調查自己,這件事情非常為難,正在疼的時候,突然之間又傳來了一條消息。
皇上命令一歲的太子監國,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皇帝你才多大?你讓一個一歲的孩子每天堅持上朝,這叫什麽事兒?
文武百官都聽到了這個消息,大家都開始破口大罵魏忠賢,你這個死太監就不幹點人事,這不就是太監魏忠賢,為了把持朝政,這簡直以後就是這個魏忠賢的天下了,怎麽辦?
投靠太監魏忠賢的官員這個消息都非常高興,這以後上朝不是咱們說了算嗎?有了魏公公的照應,那還不是說想怎麽幹怎麽幹?
孫承宗聽到這個消息感覺不可思議,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特意拿過公文來看來看,不知道皇帝葫蘆裏賣什麽藥。
皇上今年才20歲,說實話,年輕氣盛,有些國家的問題都處理不了,你讓一個一歲的孩子上朝,明天恐怕要出笑話了。
這個對大明王朝忠心耿耿的老臣子,也不知道明天會怎麽樣了,看來明天又是一場血雨腥風,麵對朝廷這麽混亂,皇帝昏庸無道,寵信奸臣魏忠賢,國家會走向什麽樣的局麵?
皇後張嫣迴到自己的後宮,那是非常生氣,不知道今天是怎麽了,看到自己兒子就來火,更不明白你說你一歲的小孩子,你說你,也不知道用什麽話來說了。
所有的人都離開了,就剩下太子朱小鬆,看著自己的父皇朱由校在那裏幹木匠,根本就不搭理自己,也隻能知趣地離開,畢竟自己要準備一下,明朝的時間非常早。
第二天天還沒亮,魏忠賢就已經在東宮門口等著了,打著哈欠的太子朱小鬆,被小順子抱著就來到門口,跟著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就來到了金鑾寶殿。
朱小鬆坐在龍椅上,感覺是真的不舒服,冰涼,看著一群老頭對著自己跪下行禮,高唿萬歲之後,魏忠賢高喊眾人平身。
這是太子監國第一天上朝,第一個站出來的就是禦史,“啟稟太子,7月10日,兩廣總督胡應台上奏者表示,由於大米的價格太貴,廣州發生民變,一群暴徒毆打了知府程光陽,甚至侮辱了巡查的官兵,當機立斷斬殺了五人,這件事情才結束了。現在應該怎麽辦?請太子殿下拿個主意。”
魏忠賢沒想到,居然有人不按套路,定睛一看這不是楊漣嗎?自己心裏明白,太子朱小鬆根本就不認識,“這是楊漣。”
朱小鬆馬上就反應過來,“楊漣聽聖旨,父皇昨天就已經給你安排了,讓你和左光鬥去江南清查土地,按照洪武時期的賬冊,對人口進行統計,順便把江南的稅收收上來,江南三個省份就交給你們兩個了,趕緊出發吧。”
楊漣還想反抗一下,“臣彈劾魏忠賢禍亂朝政,請太子殿下做主。”
朱小鬆不慌不忙,滿朝文武都看著自己,“楊漣你敢違抗聖旨!”
楊漣跪在地上,隻能低頭,“臣遵旨。”真沒有想到不給自己說話的機會,楊漣和左光鬥苦笑就隻能下朝了。
朱小鬆清了清嗓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們這些大臣可以匯報,但是已經決定的事情要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
“廣州大米價格上漲,這要找當地的負責人,當地的巡撫調查一下寫奏折,錦衣衛派個人過去看看,防止有人造假。”
看到第一場就被失敗了,趙南星有點急眼了,於是立刻就站了出來,“啟稟皇上,七月份黃河決口徐州,城中水深一丈三尺,現在怎麽辦?”
沒有人說話,大殿之上,仿佛就是鴉雀無聲,大家都等著小太子出醜,魏忠賢這時候幹著急,因為自己也沒有辦法,畢竟自己的人根本就沒有提前準備,像這種事情是比較常見的,現在就隻能看臨場應變能力了。
朱小鬆看到所有的人都不說話,空氣仿佛被凝固住了,自己也隻能無奈地站起來,“你們這些大臣都是吃幹飯的嗎?”
“徐州發大水,不就是黃河決堤嗎?首先應該賑災,開倉放糧,至少先保住局麵平穩。統計受災人口,修建水堤,以工代賑,戶部現在能夠拿出多少銀子?”
一句話戶部尚書隻能無可奈何的出來,“國庫空虛,現在沒錢,最多能拿出100,000兩銀子。這對於整個救災的話就是杯水車薪,請太子殿下拿個主意?”
一句話沒錢,反正現在就這個樣子,太子你說怎麽幹。朱小鬆就算是個傻子,也看明白了,這純粹就是給自己找難看來了,不是我們大臣不配合你,你年紀小,根本不知道國家大事如何處理,一句話沒錢,我看你能怎麽辦?
魏忠賢也非常頭疼,這要是沒錢,就沒有辦法購買買糧食,老百姓吃不上飯就要造反,這麽怎麽辦!
朱小鬆不慌不忙,“魏忠賢聽令,命令錦衣衛開始徹查官員,尤其是修建堤壩的官員,先把他們的家都抄了,抄來的財務,優先滿足於救災。”
魏忠賢眼珠瞪得大大的大,仿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滿朝文武官也不敢相信,這簡直就是一個暴君,根本沒有拿著大臣當迴事,你聽聽這是一個太子應該說的話嗎?
沒錢先抄家,而且先抄修河堤官員的家,表麵上看黃河決口,自然是修水壩的官員出問題了,直接找人負責,大家都有點不明白,你說你一歲的小孩是怎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