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書案上,我盯著麵前的小本子,手中的毛筆懸在半空,遲遲未能落下。這本\"曆史記錄\"已經記了大半,從乾隆二年的宮廷瑣事到前朝大事,事無巨細。但今天,我卻不知道該寫什麽。


    筆尖的墨汁滴落在紙上,暈開一片黑漬。我歎了口氣,放下筆。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四個月了,最初那種強烈的疏離感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可怕的熟悉感。我開始習慣每天早晨被翠兒輕聲喚醒,習慣繁瑣的宮廷禮儀,甚至習慣那些妃嬪間的明爭暗鬥。


    最可怕的是——我發現自己開始期待見到乾隆。


    不是作為曆史書上那個十全老人,而是眼前這個會為邊疆戰事皺眉、會因一首好詩擊節讚歎的青年皇帝。他下棋時專注的側臉,談論農事時發亮的眼睛,甚至偶爾流露出的那種高處不勝寒的孤獨...這一切都讓我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小主,皇上派人來傳話,三日後啟程南巡,命您伴駕呢!\"翠兒興衝衝地跑進來,打斷了我的思緒。


    \"我?\"我驚訝地抬頭,\"還有誰?\"


    \"嫻妃娘娘,高貴妃娘娘,還有幾位貴人...\"翠兒掰著手指數道。


    我心頭一喜。南巡!這意味著能走出紫禁城,看到這個時代真實的民間景象。但轉念一想,要與高貴妃朝夕相處近兩個月,又不禁頭疼。


    \"快準備起來吧。\"我強迫自己振作精神,\"南巡要帶些什麽?\"


    接下來的三天忙得腳不沾地。這是我第一次長途出行,翠兒恨不得把整個寢宮都打包帶上。最後還是如懿派了她的貼身宮女來幫忙,才理出個章程。


    \"姐姐有心了。\"出發前一天,我特意去翊坤宮道謝。


    如懿正在檢查自己的行李,見我來了,拉著我坐下:\"妹妹來得正好。這次南巡,高貴妃必定不會安分,我們需多加小心。\"


    \"姐姐是說...\"


    \"她雖被罰禁足,但皇上顧念舊情,還是準她同行。\"如懿壓低聲音,\"我聽說她近日頻頻召見娘家的人,不知在謀劃什麽。\"


    我心頭一緊。曆史上乾隆南巡確實遭遇過幾次刺殺,但具體是哪一次卻記不清了。


    \"姐姐放心,我會警惕的。\"


    如懿拍拍我的手:\"也不必太過憂心。南巡雖險,卻也是機會。\"她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皇上近來很看重妹妹。\"


    我臉頰發熱,連忙轉移話題:\"姐姐可去過江南?\"


    \"未曾。\"如懿眼中閃過一絲向往,\"隻從詩書中讀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不知實景是否更美?\"


    看著如懿向往的神情,我突然意識到,對這些深宮女子來說,出宮一次是多麽珍貴的機會。


    出發那日,天剛蒙蒙亮,整個紫禁城就已忙碌起來。我按品級穿戴整齊,乘上指定的轎子,隨著長長的隊伍緩緩駛出宮門。


    當轎簾外的景象從紅牆黃瓦變成京城的街巷時,我忍不住偷偷掀開一角簾子。晨光中的北京城與我所知的現代都市截然不同:低矮的房屋,石板鋪就的街道,早起的小販推著獨輪車吱呀呀地走過...這一切雖然簡陋,卻充滿生機。


    隊伍最前方是乾隆的禦輦,金碧輝煌,由十六名太監抬著。其後是皇後、太後(此次未同行)、高貴妃和如懿的轎子,再然後就是我們這些貴人、常在的轎子。兩側侍衛林立,旌旗招展,聲勢浩大。


    出了京城,隊伍行進速度加快。我靠在轎中,隨著輕微的搖晃竟睡了過去。醒來時,已到了第一個駐蹕的行宮。


    \"瑞貴人,皇上傳您去用膳。\"一個小太監在轎外尖聲通報。


    我整理了一下衣冠,跟著他來到一處精巧的亭子。乾隆已換下朝服,穿著一身靛藍色便裝,看上去年輕了許多。如懿也在,正為皇帝布菜。


    \"瑞貴人來了。\"乾隆笑著招手,\"坐吧,出門在外,不必拘禮。\"


    我行禮後小心地坐下。亭子建在小山坡上,俯瞰著遠處的田野和村莊。微風拂過,帶來陣陣花香。


    \"皇上好雅興。\"我由衷讚歎。


    乾隆順著我的目光望去:\"朕雖貴為天子,卻難得一見民間景象。每次南巡,都覺耳目一新。\"


    \"是啊,這田野風光,比宮中的假山盆景生動多了。\"如懿輕聲道。


    乾隆似乎有些驚訝:\"嫻妃也喜歡這鄉野之趣?\"


    \"臣妾雖居深宮,卻也向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如懿的迴答不卑不亢。


    我暗自喝彩。如懿果然聰慧,知道如何與皇帝溝通。


    \"好一個''悠然見南山''!\"乾隆果然龍顏大悅,\"來,嚐嚐這地方進獻的鱸魚,據說剛從河裏撈上來的。\"


    用膳期間,乾隆興致勃勃地談論著沿途見聞和治理心得,我和如懿偶爾插話,氣氛融洽得不像君臣,倒像是...一家人。


    這個念頭讓我心頭一跳。偷眼看向乾隆,他正專注地剔著魚刺,側臉在陽光下棱角分明。那一刻,他不是史書上的乾隆大帝,隻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接下來的行程中,這種輕鬆的時刻越來越多。乾隆似乎很享受有人能理解他的想法,常常召我和如懿伴駕。高貴妃雖然嫉妒得牙癢癢,但在皇帝麵前也不敢造次。


    一個月後,隊伍抵達杭州。西湖的美景讓我這個現代人也歎為觀止——沒有遊客如織,沒有高樓林立,隻有三潭印月靜靜地立在如鏡的湖麵上,雷峰塔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水墨畫。


    \"妹妹看呆了?\"如懿輕笑著碰碰我的手臂。


    \"太美了...\"我由衷感歎,\"比...比我想象的還要美。\"


    乾隆特許我們乘畫舫遊湖。站在船頭,微風拂麵,遠處山色空蒙,近處荷花盛開,我幾乎忘了自己身在何處。


    \"瑞貴人似乎很喜歡這裏?\"乾隆不知何時站到了我身邊。


    \"迴皇上,嬪妾從未見過如此美景。\"我誠實地迴答。


    \"朕第一次南巡時,也是這般震撼。\"乾隆望著遠方,\"大好河山,皆是朕的子民。每每見此,便覺肩上責任重大。\"


    我偷偷看他。陽光給他的輪廓鍍上一層金邊,眼中是對江山社稷的真切關懷。這一刻,我理解了為何他後來會自稱\"十全老人\"——不是出於傲慢,而是真心想為這片土地做到最好。


    \"皇上仁心,天下百姓之福。\"我輕聲道。


    乾隆轉頭看我,眼中閃過一絲溫柔:\"有瑞貴人和嫻妃這樣的知心人在側,朕之幸也。\"


    畫舫靠岸時,一個小太監急匆匆跑來,在乾隆耳邊低語幾句。皇帝臉色驟變:\"傳太醫立刻過去!\"


    \"皇上,出什麽事了?\"如懿關切地問。


    \"永璉突發高熱,情況不妙。\"乾隆沉聲道,\"朕要立刻趕迴行宮。\"


    永璉!我心頭一震。曆史上乾隆的嫡長子,富察皇後所出,九歲夭折。難道就是這次?


    迴到行宮,氣氛凝重。皇後早已趕到,守在永璉床前,眼睛哭得通紅。幾位太醫輪流診脈,卻都麵露難色。


    \"迴皇上,阿哥是受了暑熱,又染了風寒,邪熱內蘊...\"為首的太醫戰戰兢兢地稟報。


    \"朕不要聽這些!\"乾隆怒道,\"朕問你,能不能治?\"


    太醫們跪伏在地,不敢作答。皇後見狀,哭得更厲害了。


    我站在角落,仔細觀察永璉的症狀:高熱不退,麵色潮紅,唿吸急促,偶爾還伴有抽搐——這很可能是腦膜炎!在現代不算大病,但在沒有抗生素的清朝,足以致命。


    \"皇上...\"我鼓起勇氣上前,\"嬪妾家鄉有種治法,或許可試...\"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皇後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抓住我的手:\"瑞貴人若能救永璉,本宮什麽都答應你!\"


    乾隆審視著我:\"瑞貴人懂醫術?\"


    \"略知一二。家父...家父曾結識西洋醫師,學過些皮毛。\"我硬著頭皮編造,\"阿哥的症狀,嬪妾曾見過。\"


    在乾隆的首肯下,我指揮太醫們采用物理降溫法:用溫水擦拭全身,特別是腋下和腹股溝;又讓人去熬製具有消炎作用的草藥,如黃芩、金銀花等。最重要的是,我堅持要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這與當時\"捂汗\"的傳統療法完全相悖。


    \"這...這不合醫理啊!\"一位老太醫抗議道。


    \"按瑞貴人說的做!\"乾隆一錘定音。


    整整一夜,我守在永璉身邊,監測他的體溫變化,調整用藥。天蒙蒙亮時,高熱終於退了些,孩子的唿吸也平穩了許多。


    \"有效了!\"皇後喜極而泣。


    乾隆看我的眼神多了幾分深意:\"瑞貴人又給了朕一個驚喜。\"


    三天後,永璉脫離危險。消息傳迴京城,太後大喜,特意派人賞了我一串珍貴的珊瑚念珠。皇後更是拉著我的手千恩萬謝,完全忘了之前對我的戒備。


    \"妹妹救了永璉,就是救了本宮的命。\"她含淚說道,\"從今往後,你就是本宮的親妹妹。\"


    這場風波後,我在隊伍中的地位明顯提升。乾隆不僅常召我討論醫理,甚至開始詢問我對地方治理的看法。而高貴妃看我的眼神,則越發怨毒了。


    南巡返程時,隊伍氣氛輕鬆了許多。一日駐蹕在山東境內,乾隆興致勃勃地提議登泰山。因體力所限,隻有少數人隨行,我和如懿有幸在列。


    站在泰山之巔,雲海在腳下翻滾,朝陽噴薄而出,壯觀得讓人屏息。乾隆站在最前方,背影挺拔如鬆。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我不禁輕聲吟誦。


    乾隆迴頭,眼中閃過驚喜:\"瑞貴人也讀杜詩?\"


    \"略知一二。\"我微笑應答。


    \"朕每次登高望遠,便覺胸中塊壘盡消。\"乾隆感歎,\"瑞貴人可知道?泰山封禪,自古帝王之大事。朕他日也要來此祭天,告慰列祖列宗。\"


    我知道曆史上乾隆確實多次登泰山,但此刻聽他親口說出這個願望,仍感到一種奇妙的震撼——我正親眼見證曆史的形成。


    迴京後,我的生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方麵,因救治皇子有功,我在後宮的地位更加穩固;另一方麵,高貴妃一黨對我的敵意也越發明顯。各種小絆子不斷:送來的份例時有短缺,行走宮道時常\"偶遇\"不友善的嬪妃,甚至還有人散布我\"用妖法治病\"的謠言。


    但我不再是剛入宮時那個戰戰兢兢的新人了。有了皇後和太後的賞識,加上如懿的堅定支持,這些刁難反而讓我更加堅韌。


    \"她們越是這樣,越說明嫉妒你。\"如懿在一次茶會上對我說,\"妹妹隻需謹言慎行,皇上心中自有明鑒。\"


    我點點頭,心中卻五味雜陳。最初我隻想在這個世界活下去,等待迴到現代的機會。但現在,我有了朋友,有了...在意的人。更可怕的是,我開始享受這種生活——被需要、被重視的感覺。


    夜深人靜時,我翻開那本筆記,卻遲遲無法下筆。我原以為自己隻是個曆史的旁觀者,記錄者,但現在,我已經成為曆史的一部分。我救了本該夭折的皇子,改變了曆史軌跡。這是對是錯?我該繼續幹預,還是抽身而退?


    最讓我恐懼的是——我還能迴到現代嗎?如果真的有機會迴去,我...舍得離開嗎?


    窗外,一輪明月高懸。我摩挲著乾隆昨日賞賜的玉佩,上麵刻著\"慧質蘭心\"四個字。這四個字,是對現在的我最大的肯定,也是對我未來最大的束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視:過分覬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富貴家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富貴家鴨並收藏綜影視:過分覬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