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理念不同引起無數紛爭!
綜武:我文弱書生,眾夫人身懷絕 作者:來清酒半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威壓如山如嶽,壓迫的整片天地都顫抖不休,壓迫的二喬麵色蒼白。
小喬還好一點,畢竟她體內還有真氣,能夠抗衡一番。
但大喬卻是承受不住!
她隻覺一陣頭暈眼花,身子顫動,眼看就要再次昏過去時,一絲清涼之力湧入體內。
抬頭看去,是唐伯虎握住了自己的手心,渡入了一絲真氣,幫自己抵擋這股威壓。
大喬看著這個男人的英俊臉龐,心頭微微顫抖了一下,輕聲說道:“謝謝。”
“不必客氣。”
見小喬也快撐不住了,唐伯虎伸手將她也牽了過來,為二女渡入一番真氣後,這才抬頭看向遠處。
隻見一名身姿挺拔,相貌英俊,氣質頗為不凡,眼眸透著幾分邪異的男子,正緩緩踏步而來。
於這名邪異男子身旁,還跟著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
而這名老者,二喬曾經見過一次。
“薑子牙?”
小喬一臉疑惑,看著神情氣勢完全不同的薑子牙,喃喃自語:“他怎麽變成這副模樣了?”
唐伯虎微微皺眉,從薑子牙身上的衣著來看,他也是廣成仙派的人。
可他身旁的年輕男子卻是不同。
此人雖然也是一身白衣,但服飾圖紋和廣成仙派截然不同。
這家夥到底是誰?
為何薑子牙在他麵前畢恭畢敬,一臉虔誠?
“阿彌陀佛……”
思量間,那白衣男子已然來到唐伯虎等人麵前,他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
唐伯虎瞬間皺起眉頭:“波旬?”
“哦?”
白衣男子神情流露出一抹意外,看向唐伯虎問道:“你知道我?”
後者點了點頭:“這段時間,我聽閣下的大名無數次,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哈哈哈哈……”
波旬仰天大笑一聲:“你耳朵起繭子與否,可不關我的事。”
“你要去找與你說我名字的人算賬。”
話音一頓,他目光掃了三人一眼,淡淡說道:“還請三位施主,將樹心交出來。”
那聲音之中,透著一股子邪異之力,讓二喬忍不住想要順著他的話去做。
但,在唐伯虎的真氣庇護之下,二女隻是微微一怔,便已恢複了心智。
一瞬間,二喬心中驚恐起來。
好可怕的一個家夥啊。
而波旬心中則是一陣意外,他愣愣的看著唐伯虎,詫異說道:“世上竟然還有一位入道八重?”
“哦,我知道了…..”
“你是殺了達多和卑彌唿的那個人。”
“你叫什麽來著…?”
“想起來了,你是那個文武雙入道的唐伯虎!”
“了不起,了不起…….”
波旬看著唐伯虎,嘖嘖說道:“年紀輕輕,不過是二十出頭,便已文武雙入道。”
“當之無愧為古今未有過的一個大才!”
“上次在神州,你才入道六重而已,未曾想短短幾個月,便已達到了八重境界。”
“這份天賦,實在令人歎為觀止啊。”
唐伯虎淡笑一聲:“閣下一見麵便如此恭維於我,說的唐某都不好意思對你出手了。”。
波旬搖了搖頭:“不必如此。”
“你這樣的人,注定不會臣服於我,我的功法也不會對你產生影響。”
“你我之間,注定是生死之敵。”
“以往我未曾將你放在心上,如今看來,你比張三豐和阿青還要危險許多。”
“你唐伯虎.……才是我波旬的最大威脅!”
“目前你還是入道八重,真元便已渾厚的令人恐懼,哪怕我全力以赴,也不會是你的對手。”
“一旦讓你證道成功,我或許會死在你的手中。”
唐伯虎笑了笑:“閣下倒是清醒的很。”
“我看閣下身上氣場,應該已經是半步證道境界了。”
“可即便如此,你現在也不是我的對手。”
“我也不會給你證道的機會。”
波旬點了點頭:“我現在的確不是你的對手。”
“甚至可以說,你的全力一擊,我都無法承受。”
“但……”
“你卻無法阻止我證道,也殺不了我。”
唐伯虎目光一寒:“哦?”
“閣下倒是很有自信!”
波旬淡笑一聲,緩緩說道:“你以為我在誑你?”
“實不相瞞,我可以瞬間移動到萬裏之外,閣下即便真元再渾厚,功法再強大,手中的兵器再好,也無法阻攔我吧?”
唐伯虎微微皺眉,波旬竟然有這等實力?
這是他的保命絕學?
說實話,從見到波旬的第一眼,他就感覺到這個人並不簡單。
這和實力無關,就是一種純粹的感覺而已。
以往他遇到的所有對手,都沒有給過唐伯虎這種感覺。
這不由讓唐伯虎對波旬產生一絲好奇。
“有一件事,我至今都想不明白,不知閣下能否為我解答一番?”
波旬點了點頭:“公子請講。”
“我想知道,你為何要搞出這麽多事?”
波旬淡然一笑:“我若是說出來,公子絕對不會相信。”
“你先說說看。”
“為了世界大同!”
唐伯虎一怔,隨即笑道:“好崇高的理念。”
波旬:“當初釋迦摩尼創下佛法,也是為了這個理念,他想要度化世人,令所有人心中向善,從而達到世界大同的終極理想。”
“釋迦摩尼的初衷不錯,為了這裏理念也付出了許多。”
“當年,我也曾和他一起努力,時常論道……”
說到此處,波旬微閉雙眸,似乎在迴想當年的畫麵,當年的點點滴滴。
“唉……”
他輕輕一歎:“這世上所有的爭執,紛爭,都是由理念不同所引起的。”
“佛法也好,道家也罷,包括儒家,兵家,縱橫家,陰陽家等等,皆是一個個不同的理念。”
“而這些不同的理念,便是禍亂天下,引起無數紛爭之根源。”
“我與釋迦摩尼論道越久,爭執也就越多,也是因理念不同而致。”
“他認為,隻要自己效仿先賢,將佛法傳播,便可導人向善,令世人放下爭端。”
“而我認為,要想世人放下爭端,最為關鍵的便是統一理念!”
“這世上,不需要什麽佛法,道家,儒家,更不需要縱橫家,兵家,陰陽家!”
“隻要每個人都抱有一個理念,心思相同,那爭執便可以放下。”
小喬還好一點,畢竟她體內還有真氣,能夠抗衡一番。
但大喬卻是承受不住!
她隻覺一陣頭暈眼花,身子顫動,眼看就要再次昏過去時,一絲清涼之力湧入體內。
抬頭看去,是唐伯虎握住了自己的手心,渡入了一絲真氣,幫自己抵擋這股威壓。
大喬看著這個男人的英俊臉龐,心頭微微顫抖了一下,輕聲說道:“謝謝。”
“不必客氣。”
見小喬也快撐不住了,唐伯虎伸手將她也牽了過來,為二女渡入一番真氣後,這才抬頭看向遠處。
隻見一名身姿挺拔,相貌英俊,氣質頗為不凡,眼眸透著幾分邪異的男子,正緩緩踏步而來。
於這名邪異男子身旁,還跟著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
而這名老者,二喬曾經見過一次。
“薑子牙?”
小喬一臉疑惑,看著神情氣勢完全不同的薑子牙,喃喃自語:“他怎麽變成這副模樣了?”
唐伯虎微微皺眉,從薑子牙身上的衣著來看,他也是廣成仙派的人。
可他身旁的年輕男子卻是不同。
此人雖然也是一身白衣,但服飾圖紋和廣成仙派截然不同。
這家夥到底是誰?
為何薑子牙在他麵前畢恭畢敬,一臉虔誠?
“阿彌陀佛……”
思量間,那白衣男子已然來到唐伯虎等人麵前,他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
唐伯虎瞬間皺起眉頭:“波旬?”
“哦?”
白衣男子神情流露出一抹意外,看向唐伯虎問道:“你知道我?”
後者點了點頭:“這段時間,我聽閣下的大名無數次,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哈哈哈哈……”
波旬仰天大笑一聲:“你耳朵起繭子與否,可不關我的事。”
“你要去找與你說我名字的人算賬。”
話音一頓,他目光掃了三人一眼,淡淡說道:“還請三位施主,將樹心交出來。”
那聲音之中,透著一股子邪異之力,讓二喬忍不住想要順著他的話去做。
但,在唐伯虎的真氣庇護之下,二女隻是微微一怔,便已恢複了心智。
一瞬間,二喬心中驚恐起來。
好可怕的一個家夥啊。
而波旬心中則是一陣意外,他愣愣的看著唐伯虎,詫異說道:“世上竟然還有一位入道八重?”
“哦,我知道了…..”
“你是殺了達多和卑彌唿的那個人。”
“你叫什麽來著…?”
“想起來了,你是那個文武雙入道的唐伯虎!”
“了不起,了不起…….”
波旬看著唐伯虎,嘖嘖說道:“年紀輕輕,不過是二十出頭,便已文武雙入道。”
“當之無愧為古今未有過的一個大才!”
“上次在神州,你才入道六重而已,未曾想短短幾個月,便已達到了八重境界。”
“這份天賦,實在令人歎為觀止啊。”
唐伯虎淡笑一聲:“閣下一見麵便如此恭維於我,說的唐某都不好意思對你出手了。”。
波旬搖了搖頭:“不必如此。”
“你這樣的人,注定不會臣服於我,我的功法也不會對你產生影響。”
“你我之間,注定是生死之敵。”
“以往我未曾將你放在心上,如今看來,你比張三豐和阿青還要危險許多。”
“你唐伯虎.……才是我波旬的最大威脅!”
“目前你還是入道八重,真元便已渾厚的令人恐懼,哪怕我全力以赴,也不會是你的對手。”
“一旦讓你證道成功,我或許會死在你的手中。”
唐伯虎笑了笑:“閣下倒是清醒的很。”
“我看閣下身上氣場,應該已經是半步證道境界了。”
“可即便如此,你現在也不是我的對手。”
“我也不會給你證道的機會。”
波旬點了點頭:“我現在的確不是你的對手。”
“甚至可以說,你的全力一擊,我都無法承受。”
“但……”
“你卻無法阻止我證道,也殺不了我。”
唐伯虎目光一寒:“哦?”
“閣下倒是很有自信!”
波旬淡笑一聲,緩緩說道:“你以為我在誑你?”
“實不相瞞,我可以瞬間移動到萬裏之外,閣下即便真元再渾厚,功法再強大,手中的兵器再好,也無法阻攔我吧?”
唐伯虎微微皺眉,波旬竟然有這等實力?
這是他的保命絕學?
說實話,從見到波旬的第一眼,他就感覺到這個人並不簡單。
這和實力無關,就是一種純粹的感覺而已。
以往他遇到的所有對手,都沒有給過唐伯虎這種感覺。
這不由讓唐伯虎對波旬產生一絲好奇。
“有一件事,我至今都想不明白,不知閣下能否為我解答一番?”
波旬點了點頭:“公子請講。”
“我想知道,你為何要搞出這麽多事?”
波旬淡然一笑:“我若是說出來,公子絕對不會相信。”
“你先說說看。”
“為了世界大同!”
唐伯虎一怔,隨即笑道:“好崇高的理念。”
波旬:“當初釋迦摩尼創下佛法,也是為了這個理念,他想要度化世人,令所有人心中向善,從而達到世界大同的終極理想。”
“釋迦摩尼的初衷不錯,為了這裏理念也付出了許多。”
“當年,我也曾和他一起努力,時常論道……”
說到此處,波旬微閉雙眸,似乎在迴想當年的畫麵,當年的點點滴滴。
“唉……”
他輕輕一歎:“這世上所有的爭執,紛爭,都是由理念不同所引起的。”
“佛法也好,道家也罷,包括儒家,兵家,縱橫家,陰陽家等等,皆是一個個不同的理念。”
“而這些不同的理念,便是禍亂天下,引起無數紛爭之根源。”
“我與釋迦摩尼論道越久,爭執也就越多,也是因理念不同而致。”
“他認為,隻要自己效仿先賢,將佛法傳播,便可導人向善,令世人放下爭端。”
“而我認為,要想世人放下爭端,最為關鍵的便是統一理念!”
“這世上,不需要什麽佛法,道家,儒家,更不需要縱橫家,兵家,陰陽家!”
“隻要每個人都抱有一個理念,心思相同,那爭執便可以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