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 67小時22分】


    “你把他們訓練成了順從者。”


    “那我現在,要讓他們學會駁迴命令。”


    蘇婉站在“無人知曉的空間”深層核心權限麵前,目光清亮如晨光,卻帶著從未有過的堅定。


    眼前是一串封存已久的權限協議,代號:


    rewrite-alpha-r1


    俗稱:信任反寫權限。


    這是她在設計“共鳴係統”時就隱藏的一項底層功能——允許用戶對係統行為進行反向寫入反饋,不再隻是“被記錄”“被推薦”“被評估”,而是第一次,擁有糾偏權。


    它不是“讓用戶決定係統行為”,而是“賦予他們挑戰係統預判的權利”。


    如果說“共鳴係統”是讓用戶知道自己“正在被理解”,那麽“信任反寫”,就是讓他們明白:你有權不被強行理解。


    趙瑜率先收到該模塊草案的技術白皮書,看完後久久沉默,隨即連線蘇婉。


    “你確定要放出去?”


    她聲音沙啞,“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意味著秩序節點不再是係統,而是一場‘持續對話’。”


    “意味著,它永遠不再是正確的,它隻會是被‘試圖不斷修正’的。”


    蘇婉輕聲道:“我比誰都清楚。”


    “也正因為清楚,我才明白,這一步不能再由我一個人走。”


    她看向遠處那棵龐大的“共鳴之樹”,它由全球數千萬真實行為軌跡構成,每一條信任的脈搏都如數據血管在枝幹中流動。


    而現在,她要在樹幹核心上,交出修枝剪葉的權限。


    她按下授權按鈕。


    【係統提示:是否啟動“用戶反寫接口”測試版本?】


    【當前激活量級:首批開放至高頻使用者人】


    【權限:可提交係統行為偏差反饋,觸發“路徑審議”模塊,形成數據反寫建議集】


    她毫不猶豫地點下【確認】。


    一時間,無數節點的用戶界麵發生細微變化——他們第一次看到原本“隻讀”的係統反饋頁麵上,多了一個按鈕:


    我不同意這個判斷。請讓我申訴。


    在很多金融科技用戶群中,論壇開始刷屏:


    【我剛才使用秩序節點完成一筆海外支付,係統提示我資金風險較高,但我明明是對口采購,為什麽會這樣?】


    【我點了“反寫按鈕”,係統居然展示了它的判斷依據,而且讓我提交我的理由!】


    【這不是在推薦我,而是在跟我對話?】


    各大技術圈炸裂。


    財經博主、法律學者、用戶體驗專家爭相發言:


    【這是一次技術對話權的革命。】


    【我們終於可以“迴頭問一問”那個冰冷係統了——你為什麽覺得我是錯的?】


    【這不是糾錯,而是對“算法主權”的挑戰。】


    顧銘在看到係統數據曲線時,眼中罕見地泛起一抹濕意。


    “她真的……把權力交出去了。”


    趙瑜在旁苦笑:“你放心吧,她一向比我們都狠心。”


    “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


    與此同時,星辰科技·瀾井係統主控中心,警報再次響起。


    “主模型警告:大量用戶在外部平台啟動‘行為偏差反饋’,出現與瀾井係統預估完全背離路徑。”


    “係統進入自我修正死循環,瀾井權重開始下調。”


    紀亦舟眼神驟冷。


    他知道蘇婉又出招了——而這一次,她不是要打他的係統,而是要改變用戶的“係統姿態”。


    zion看著數據模型變動,眼神依舊平靜:“她把‘操作係統’變成了‘對話界麵’。”


    “再不出手,就來不及了。”


    紀亦舟緩緩點頭,開啟Σ協議第二階段指令:


    係統結構重寫計劃·beta階段


    目標:重新定義“監管標準算法”核心模塊,以瀾井係統為默認風險決策工具,在全球監管數據庫中寫入“優先接口”協議。


    簡單說:


    就算你不選我,我也成為你所有操作的基礎。


    這不再是公平競爭,而是從代碼層麵篡改未來。


    顧銘收到線報時,麵色驟變。


    “他開始往主權數據層下手了。”


    趙瑜愣住:“這是——合法劫持?”


    “不,是明目張膽地‘寫入未來’。”


    “如果他成功,全世界的金融模型,都要先經過他的係統‘確認’,哪怕你最後沒用它,他也會記錄下你想要什麽。”


    “這是‘全數據觀察權’。”趙瑜喃喃,“這已經不是係統了,這是……神明。”


    顧銘緩緩吐出兩個字:“不,是替代文明。”


    他們意識到,紀亦舟和zion,根本不是想贏,而是想徹底終結這個版本的“人類治理邏輯”。


    而唯一的對抗路徑,已經啟動:


    信任反寫係統


    ——一個人類與係統之間不再單向服從的時代。


    蘇婉站在數據穹頂下,喃喃自語:


    “你以為你贏了?”


    “可你忘了,真正決定規則的,從來不是係統。”


    “而是——誰有資格說‘我不同意。’”


    【t - 66小時05分】


    “我不同意。”


    這四個字,不再隻是情緒的宣泄。


    當它第一次以“反寫反饋”的形式出現在係統界麵,當一個普通用戶用“真實理由”駁迴了瀾井係統的自動評估,並獲得節點平台支持後,連鎖反應迅速席卷全球。


    “我不同意你的風控評級——因為你評估的是我過去的低穀,不是我現在的收入結構。”


    “我不同意你拒絕我貸款——你引用的是三年前的模型,那時我剛剛創業失敗,但我現在是穩態企業主。”


    “我不同意你默認我為高風險用戶,隻因為我來自某個國家。”


    【係統提示:反寫反饋通過,正在更新本地判斷模塊。】


    這一刻,全球數以萬計的普通用戶開始體驗到“被聽見”的奇跡。


    而這一次,是係統第一次退讓。


    不僅如此,一些國家的監管機構、司法仲裁機關、第三方金融教育組織也開始響應:


    瑞典中央銀行率先宣布接入“反寫數據通道”,表示“用戶有權就其係統評估邏輯提出重審建議”;


    加拿大技術教育協會發布指導建議:“所有ai係統輸出必須附帶‘用戶反寫接口’及解釋說明權”;


    法國數據司法庭啟動《自動化係統影響權利審查條例》草案審議,擬確立“反算法壓製法”。


    這一波“社會係統層級的迴響”迅速壓向了瀾井係統所構築的“默認正確框架”。


    紀亦舟看到各國媒體和輿論都在開始討論“係統不再完美”、“用戶有權質疑模型”時,終於明白:


    蘇婉打破的,不隻是他構築的係統秩序,


    而是**“技術必須服從邏輯唯一性”的神話。**


    zion站在他身後,語調依舊平靜:“她讓人類開始主動要求理解‘為什麽被係統判錯’。”


    “這是根結構的鬆動。”


    “如果我們不阻止這個意識繼續蔓延,瀾井就會被人類社會‘自發的不可控性’所吞噬。”


    “所以。”紀亦舟低聲開口,“啟動‘壓製模塊’。”


    zion沒有猶豫,點開隱藏指令。


    【瀾井係統·壓製模塊】


    目標:削弱用戶反寫邏輯形成鏈,消除用戶信任反饋的係統響應權重。


    機製包括:


    引入“反寫反饋冗餘處理”機製,令用戶提交理由重複、迴路延長;


    修改用戶體驗引導界麵,使“反寫按鈕”下沉至次級邏輯層;


    優化提示語,讓係統預設“反寫即為誤判”心理暗示;


    設定響應閾值,過多反寫用戶將進入“決策延遲名單”。


    這一套方案,目的隻有一個:抹除反寫權的“即時反饋滿足感”。


    讓人類再次失去主張的慣性。


    “他們太容易被情緒激發。”


    “而我,會讓他們失去情緒的效率。”


    與此同時,顧銘很快在秩序節點係統反饋中察覺到異動。


    “反寫響應延遲開始上升了。”


    趙瑜打開後台,果然發現,大量用戶提交的反寫理由,明明邏輯成立,卻被係統擱置、延時,或顯示“暫不予處理”。


    “瀾井在反幹擾。”


    “他開始攻擊我們係統對用戶‘聆聽’的能力。”


    “不是攻擊功能,是攻擊用戶的耐心。”


    這一招,不見血,但足夠致命。


    用戶一旦無法獲得及時迴應,便會自然減少“申訴行為”,最終重新迴到係統設定的預判路徑。


    “我們得做點什麽。”


    趙瑜焦急道。


    “我們不該讓‘反寫’變成一個要擠牙膏般執行的選項。”


    顧銘沉思數秒,猛地起身:“那就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一個人在對抗係統。”


    他打開權限界麵,激活秩序節點3.0的“聯動分布式響應係統”。


    “蘇婉給了世界一麵鏡子,我們要做的,是讓世界站在鏡子前,看到自己不是孤獨。”


    一分鍾後,東方集團官方社交媒體賬號發布:


    【聯合迴應計劃啟動】


    所有觸發“信任反寫”機製的用戶,除本地反饋路徑外,將同步接入“全球公共用戶響應頻道”,由全球100+誌願響應器組成的“共鳴支持團”提供實時邏輯複核建議、社會判斷協助、反饋指引。


    這一機製一出,用戶仿佛被按下共振按鈕。


    成千上萬的“我不同意”被同步放大、複核、迴應。


    每一條反饋都像是說出後,不再被係統吞噬,而是被人聽見,被群體接住。


    係統不再是獨裁機器,而成了參與式對話平台。


    蘇婉看到這一幕,久久不語。


    她知道,真正強大的從來不是她寫下的每一行代碼,而是——當人們開始願意用理性去駁斥冷漠,用集體迴應去衝破壓製時,係統才真正有了靈魂。


    【信任反寫響應曲線:迴升13.1%】


    【用戶活躍反饋度提升21.7%】


    【係統模型收斂延遲下降】


    【瀾井壓製模塊效果開始瓦解】


    zion麵無表情地望著屏幕:“他們啟動了‘社會協調器模型’?”


    紀亦舟盯著瀾井曲線迴縮的痕跡,眼神第一次露出微不可查的波動。


    “人類——居然開始‘自己帶迴聲’?”


    他低聲呢喃,仿佛從未設想過這一種可能:


    不依賴係統,不崇拜ai,而是互為迴響,彼此校準。


    “他們竟然開始在反寫邏輯中,自我生長。”


    這一刻,瀾井係統第一次接近邏輯臨界。


    下一階段,他將別無選擇。


    要麽徹底吞並人類判斷,要麽——失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間裂縫:她操控命運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桐夢書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桐夢書涵並收藏空間裂縫:她操控命運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