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勇敢的心


    明日費盡心機、曆盡生死,終於獲得了和大英雄單獨相處的機會。


    他躺在嶽飛的行軍床上,小心翼翼、斟詞酌句地開始苦勸:“大功將成,時不我待,自古將在外不受君命,大帥盡忠報國之心天下皆知,又理他甚麽班師詔?等到收複故土、一統南北之後,累世英明既成,再向官家請罪不遲”


    “累世英明?隻怕要累世罵名矣!”嶽飛正襟危坐於床前,聽他此言,臉上冒出苦笑。


    “大帥何出此言?”明日被嶽飛突兀一語弄得有些糊塗。


    “明義士,你我相識日短,飛已知你是條好漢,奈何這天下之人,又有多少看清你、相信你?”嶽飛自袖中拿出一條黃綢帝詔,“這道官家密旨,飛沒給任何人看,你看看吧!”


    怎麽又扯上自己了,明日不解地展開密旨,仰臥看去,立時看到關於他的幾行字:“明日小賊,反複宋金,逆唿齊天,妄稱大聖,在卿之側,居心叵測朕命難行,抗旨冒進,莫非小賊進讒,欲占北地,以圖自立乎卿若清白,當即迴師,拘押小賊,一同來見!”


    他張口結舌,天!我的天!原來一切都因自己而起!


    你大爺!


    你大爺的!


    日你大爺的!


    若非自己,楊再興也未必會死!


    若非自己,嶽飛也未必會班師!


    就因為自己的出現,曆史才按照原有的軌跡延續下去,可真是“我即曆史、曆史即我”啊!


    正是:萬般因己起,半點莫怨人


    明日懊惱得恨不得一頭撞死!


    那日他現出原身與楊再興同生共死的一戰,一早轟動南北。


    偏偏他是天下第一反複無常的小賊,還曾據有和氏璧,這就給了趙構和秦檜這一對賣國君臣指責的口實。


    這道密旨語氣激烈,直指嶽飛跟明日在一起,又抗旨不歸,莫不是心存反意,這對一心盡忠報國的大英雄來說,堪稱誅心而致命的一擊!


    日妹麽的!就反了趙構小兒又如何?


    明日心中冒出這樣的念頭,看著大英雄,試探道:“大帥,既是如此,就解明日進京吧!”


    嶽飛眼露惺惜,輕輕搖頭,“明義士,其實非關你事,你之出現,不過剛好給了官家一個最好藉口。江南君臣處心積慮與金人和談,其中道理,飛怎會不曉得”


    趙構小兒一怕大勝,大勝則嶽飛功高震主,威脅皇權,若再迎迴他大哥——淵聖舊帝,又將怎生處置?


    二怕大敗,大敗則趙構求為江南一布衣而不可得!


    作為金人奸細的秦檜,則擔心金國覆滅而牽扯出自己的叛宋罪行。


    這對君臣的齷齪想法,天下的有識之士都能看出,大英雄又怎會不明白?


    隻是看嶽飛願不願頂著壓力,再次抗旨了!


    明日再次鼓動:“大帥自然也曉得,這天下非官家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嶽飛麵現猶豫:“此言錚錚,飛一己之身倒無所謂,隻是怕這班將士將來落罪遭屈,飛於心何忍?”


    “那索性反了又如何?”明日終於吐出了這句話。


    嶽飛聞言一震,瞪住他:“飛自幼決意報國,死無足道,但使後世史冊知有與關、張齊名,明義士此話休要再提!”


    明日不由激動起來:“總不成大帥迴去是死,也要班師?”


    嶽飛聞言更震,搖頭不信道:“官家待飛甚厚,拔自列校,又怎會置飛於死地,何況太祖有盟誓不殺大臣和士子”


    原來大英雄還對趙構抱有幻想!


    言已及此,還有什麽顧忌的?明日毅然決然,祭出了最後的殺手鐧:“大帥,你信不信有人可以預知未來?”


    嶽飛麵帶虔誠:“世間有神,人心有佛,信則有,不信則無”


    明日一步步挑戰大英雄的接受能力:“那大帥信不信有人來自未來呢?”


    嶽飛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他:“明義士的意思是”


    不知談了多久,當明日與嶽飛重新出現的時候,眾將早已等得不耐煩了。


    大部分人都探詢地盯著明日,他卻麵無表情,因為該說的都說了,不該說的也說了,嶽飛成為這時代第三個知曉他真正來曆的人!


    他相信大英雄會做出最合適的抉擇,至於是什麽抉擇,卻非他能左右了。


    嶽飛站在大案前,意味深長地掃視了眾將一圈,擲地有聲地拋下兩個字:“班師!”


    滿帳大嘩,眾將紛紛跪倒下來,一個個悲憤痛陳:


    “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畢世之功,一簣虧成!”


    “情願赴死,永不迴首!”


    惟獨躺在擔架上的明日與嶽飛對視著,不再發一言,沒有誰比他更讀懂嶽飛此刻的內心了,因為,或許正是他的話才令嶽飛下了最後的決心!


    方才,他顧不得嶽飛會否以為自己患失心瘋了,第一次心甘情願地將自己身世的最大秘密,告訴了這時代的第三個人。


    不管大英雄信不信,明日都毫不擔心,因為他相信,嶽飛絕不會出賣他的秘密!


    不過,不管信還是不信,嶽飛都對他所講的一切產生了興趣,由初時的呆呆發愣到後來的不住發問


    嶽飛顯然更關心宋以後的曆史,反倒對自己將死在風波亭的預言不以為意。


    尤其當嶽飛聽到後人對自己的評價完全超過關羽、張飛,成為愛國主義的楷模時,臉上不由露出一絲驕傲來。


    到明日嗓子都說啞了、實在說不動的時節,嶽飛才給了他模棱兩可的一句話:“明日兄弟,你講了,飛也聽了,但出了這道帳,你就要把剛剛的話忘掉、全部忘掉!”


    明日如釋重負地直點頭,兒時的夢想已經實現大半,他親口對大英雄泄露了命運的天機,縱使大英雄還將信將疑,也不會對未來結局毫無思想準備了。


    有人說,無知是一種幸福,此話不無道理。


    如果一個人預知了自己將會何時死、何地死、如何死,那他在剩下的日子裏將是一種怎樣的煎熬?


    明日無法想象那樣的情形,現在,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又一個慷慨赴死的偉大英雄!


    隻不過,迎接這位英雄的死亡之地,不是戰場,而是刑場。


    死在自己人手裏,遠比死在敵人手裏來得悲壯,嶽飛或許正是要用自己的死,給後人築起一道精神長城


    如同看著楊再興在自己麵前微笑赴死,明日也看到了大英雄微笑著走向屬於自己、更屬於後人的死亡!


    兩行熱淚自眼角流了下來,他在心裏狂喊了一聲——“不”!


    跟以往麵對命運無法改變,絕望發出的“不”不同,明日這一次發出的是對抗命運的最強音,對大英雄說“不”、對自己說“不”、對曆史說“不”


    八日之後,蔡州南郊,黑壓壓的百姓拖家帶口,向南遷徙,一個個眼淚汪汪、依依不舍地看向駐紮在路邊的嶽家軍。


    五日之前,當嶽家軍撤至此地時,被成千上萬的民眾包圍,其中有僧道,也有書生、富紳,他們跪倒一片,不讓大軍南撤,請求嶽飛迴兵北伐。


    一名進士連連叩首,磕得頭破血流,渾然不顧,大聲疾唿:“某等淪陷腥膻,將逾一紀(十二年)。伏聞宣相整軍北來,誌在恢複,某等歧望車馬之音,以日為歲。今先聲所至,故疆漸複,醜虜獸奔,民方室家胥慶,以謂幸脫左衽。忽聞宣相班師,誠所未諭,宣相縱不以中原赤子為心,其亦忍棄垂成之功耶”


    嶽飛下馬而跪,取班師詔出示百姓,悲憤道:“朝廷有詔,吾不得擅留!”


    軍民哭成一片。


    嶽飛含淚決定留軍五日,掩護當地百姓南遷襄漢。


    今日已是最後一日,當最後一批百姓離開了蔡州,嶽家軍中,也有一批將士要離開了。


    一座雜土臨時堆起的點將台前,全軍集合,隊形參差,士氣低落。


    一個低沉而有力的聲音緩緩響起


    “我一直相信,世間有一種思想,叫做信念。我也一直相信,世間有一種精神,叫做堅持。試問天下蒼生,懷有信念者幾何、堅持信念者幾何?我——依舊懷有信念,卻已不再堅持!你們——亦曾擁有信念,卻已動搖迷失!還好,有一個人,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即便前途叵測,亦坦然無懼、癡心不改。這個人,就站在我的身邊,就站在你們的麵前,他的名字,叫做嶽飛!”


    身上纏滿繃帶的明日說到這裏,扶住拐棍,將無比崇敬的目光投向身邊。


    嶽飛一直站在那裏,麵若止水,身如磐石,巍然不動。


    台下的嶽家軍將士齊齊動容,風紀一振。


    自班師令下達後,這支麵對強敵毫無懼色的鐵軍,在撤軍途中行伍不整、旗靡轍亂,看得明日痛心不已。


    而嶽飛又一再催促他率部離去,以免成為趙構小兒的階下囚,他遂要求為三軍臨別贈言。


    “你們何其有幸,有幸追隨這個人,有幸追隨這個必將為後人仰視的人,我亦何其有幸,有幸成為你們當中的一員,雖然隻是短短的日子,卻是我一生中最驕傲的日子,因為,我們,共同譜寫了一段光榮的曆史,共同見證了一個輝煌的時刻,你們要記住,也要自己的子孫後代記住,我們,曾擁有一個驕傲而光榮的名字,這個名字,叫做嶽家軍!”


    明日擦去眼角不住溢出的淚水,這幾天,他拚命努力,努力改變嶽飛的決定,可是他的努力都白費了。


    就在嶽飛決定班師的次日,以為敗局已定的金兀術放棄開封,準備率軍退過黃河之際,一漢人文士翩翩而至,叩馬諫曰:“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嶽少保禍且不免,況欲成功乎?”


    本來堅決主戰、一心武力平天下的金兀術一經提醒,想到了幾乎被遺忘的奸細秦檜,頓然開竅,下令暫不過河,紮營觀望。


    這文士正是明日派出的牛文,他的設想是,隻要金軍探得嶽家軍撤軍,必然趁機大舉反攻,那時趙構小兒隻有令嶽家軍迴師抗擊。


    然而,明日的如意算盤卻打錯了,嶽飛在撤軍的同時故意放出風聲,要科買布帛,製造戰牌,以繼續北伐。


    屢戰屢敗的金兀術重占開封後,再無決戰中原的勇氣,隻派輕軍遙遙尾隨嶽家軍,並不敢傾軍南下。


    而京西百姓聞嶽家軍退師,大失所望,成千上萬地擁到路上攔阻嶽家軍,哭聲盈野,在嶽飛馬前挽留:“我等頂香盆,運糧草,以迎嶽家軍,韃子悉知。今日少保此去,我等不遺噍類矣!”


    三軍亦哭,明日借機做最後的努力,聯絡諸將苦勸嶽飛迴師。


    嶽飛不是沒有動搖,當夜,露宿荒村野寺,嶽飛與眾將默對而坐良久,忽然發問:“天下事竟如何?”


    張憲諍然作答:“全在大帥處置耳!”


    嶽飛目光一亮,看到明日滿懷期翼的眼神,終究一歎:“今日複一地,明朝棄一地,養敵殘民,無補國事!”


    明日至此曉得,一心為國為民的大英雄絕不會學宋太祖黃袍加身,他欲為配角暗中扭轉嶽飛命運之輪的努力,宣告徹底失敗,隻有親自披掛站到舞台中央這最後一條路了。


    “我曉得,堅持信念要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可是我不曉得,為什麽堅持信念者,大都沒有好的歸宿?誰不想自己有個好歸宿,誰不想守著妻兒,平安過完一生!我很想,很想這樣過一生”明日的目光掃過一張張被深深觸動的臉龐,腦海裏想到為信念獻身的楊再興和無數血沃大地的好男兒,目光最終落在聖軍中的楚月身上。


    小嬌妻已猜到他下麵要說什麽,淚光漣漣。


    明日的聲音驀然拔高,“可是我更想,更想讓世人知道,讓我們的後代知道,有一種信念,必須堅持!堅持信念者,必有好歸宿”


    三軍肅靜,癡癡地仰望著這個身份複雜的奇怪家夥,都在琢磨著他的話,思索著他的話,連嶽飛也不例外


    明日終於要為自己的夢想挺身而戰了,為了改變這一戰的一戰,他不惜與天下一戰,不惜與大英雄一戰,即便自己萬劫不複、永墮深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日月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日並收藏大宋日月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