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府歸來,秦檜現出原形帶給明日的震驚兀未消退,大局並非全在掌握,至少秦檜麵皮下的這廝,他就無法掌握,甚至連王婆娘的態度都變得難以琢磨。
在撻懶眼裏,秦檜夫婦不過是其手中的一粒棋子,他卻知道這粒棋子的殺傷力,一旦失去控製,可能反過來吃掉下棋者。
潛伏在心靈某處的危機感驀然襲來,他對“莫須有”大計的信心有些動搖了,不敢想,又不得不想。
明日的想法很快得到驗證,在北返途中,從已升為上京的會寧府傳來消息:撻懶、蒲魯虎一係的第三號人物皇叔訛魯觀升任太保,穀神同時複任尚書左丞。
這消息乍一看撻懶、蒲魯虎一係權勢日盛,在位極人臣的三師中占了兩個,他卻嗅出不妙的味道,號稱“海青雙翅”之一的穀神複出,隻怕是帝係開始反擊的訊號。
明日想到穀神謀劃“燒飯”陰謀的高超手段,若非突然爆發不可預測的地震,他與蒲魯虎隻怕早就去陪死鬼粘罕了,心頭寒氣直冒。
令他真正確認的,卻是大興國從秘密管道傳遞來的情報:“東海危矣!”
這個東海,自然是暗指東海之濱的海州。
而胡銓的檄文中也有“赴東海而死耳”之言,在古代,東海的範圍相當廣泛,南海以北,包括黃海、渤海、日本海皆是大東海。
明日暗忖,現在最好的對策就是,趁帝係尚未準備充分之際,來個先發製人!
他心急如箭,率大金使團加快腳程,過了大江,剛到揚州,又得到線報,韓世忠派部下假扮紅巾軍,伏兵洪澤鎮,欲劫殺金使,破壞和議。
明日當機立斷,令使團繞道淮西,逃過此劫。
使團上下皆道上天保佑,他卻清楚,眼下已是危機四伏,一著不慎,便是滿盤皆輸。
總算迴到撻懶大本營——祁州,明日的第一件事便去找嶽父,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至於大興國這個暗棋,他自然沒有暴露。
事起突然,撻懶當即召集家庭會議。
原計劃的“莫須有”大計最後階段是:撻懶先借餌河南地滅宋軍主力之名,收奪兵權,而後利用蒲魯虎篡位,再以討逆之名問鼎大金,最終以秦檜為內應滅趙宋,統一天下。
明日則提議不待兵柄盡收,就發動政變。
一向很少發言的小嶽母一車婆首先表示反對,道謀定而後動,倉促起事則風險愈大。
大舅子斡帶站到了妹夫一邊,二舅子烏達補習慣當聽眾,楚月自然最支持自己的夫君。
明日之前的所為給了撻懶信心,其沉思半晌,一拍桌子:“就依賢婿之見。”
接下來發生的事證明了他擔心的,他們都有理由擔心!
穀神複相後,以薩滿教神使的身份,聯合漢臣韓昉,采取各種手段打壓薩滿教的國教地位,甚至不惜抬高漢人的佛教、道教,目的隻有一個,削弱明日的教尊尊崇和影響力。
穀神沒想到的是最終也害了自己,當獨攬大權的兀術鏟除異己時,穀神因為失去薩滿教的神聖保護而被處死,此是後話。
就在撻懶、蒲魯虎一係積極籌劃政變時,一場突發事件打亂了明日的部署。
六月,屬於撻懶、蒲魯虎一係的郎君吳什被人告發謀反下獄,上京全麵戒嚴。
穀神與太傅斡本借口吳什供詞涉及蒲魯虎與訛魯觀,設計伏兵宮內,由少郎主召二人入朝。
蒲魯虎、訛魯觀一入朝殿,兀術與穀神最勁勇的兒子撻撻率眾而出,執蒲魯虎之手殺之,訛魯觀亦被捕殺,悉夷其族及依附者。
帝係出敵不意,以明日對付粘罕一係的同樣手段,發動雷霆一擊,在朝中大獲全勝,斡本升任太師,兀術升任都元帥。
消息傳來,撻懶集團陣腳大亂。
明日內心悲歎,再次生出逃不出曆史宿命的感覺,萬般不是因他起,這時代的曆史好像是由不屬於這時代的他來延續,或許他不穿越到這時代,才是改變曆史。
哈哈哈,這簡直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笑話!
金廷下詔:撻懶與蒲魯虎結黨,念其有功,釋免不問,出為燕京行台尚書左丞。
這是動手的前兆,撻懶兵權在握,又有秦檜南邊唿應,並不害怕,便欲破釜沉舟,起兵舉事。
明日對“莫須有”大計的信心徹底動搖,苦勸暫緩不得,反遭來撻懶父子的異樣眼光,皆因為他前後立場大變。
烏達補更罵他:“沒膽鬼,迴海州抱兒子吧。”
明日真個帶上楚月徑迴海州了,楚月之所以舍父兄不顧,皆因他一句話:“迴去,率聖軍兒郎來!”
這是他的選擇,將自己的命運與撻懶一族捆綁在一起,無論結果如何,他也認了!
在明日軟硬兼施的懇求下,楚月總算留在了海州。
當海州大軍浩蕩開來的時候,早得了消息的斡帶、烏達補帶一幹親隨迎出燕京。
二舅子臉上閃著興奮的光芒,哇哇大叫:“好妹夫,等阿爹得了天下,你就是金牌駙馬了!”
誓師舉事之日,燕京城外,原郡馬營和聖娘娘營練兵的臨河校場整修一新,撻懶軍團十萬步騎排成兩大方陣。
明日的海州大軍編入移刺古的鐵浮屠軍,自他成為教尊後,他和移刺古的關係不知不覺疏遠了——身居高處的代價!
這幾日,他一直想找這位曾生死與共的大哥好好敘敘,移刺古總以軍務繁忙避而不見。
於是,明日主動要求編入鐵浮屠,接受大哥的領導,實際上是要借機跟移刺古親近,哥倆又要並肩戰鬥了。
八月秋熟遍地黃,萬具甲錚點點星。
一對小海青與神鷹大灰在藍天上盤旋,下方撻懶軍團標識的那麵繡金帥旗獵獵招展。
號角長鳴,三聲鼓響,撻懶魁梧的身軀地出現在誓師台上,孤獨而尊、梟氣奪人地掃過下麵黑壓壓的頭盔和雉尾,大手一舉,號停鼓歇。
上至萬人長、下至每一個兵士都屏住唿吸,等待著主帥的重要宣言。
位於鐵浮屠軍前列的明日,身披大理國王段和譽親贈的象甲,胯下騎著白馬小飛,小飛已然不小,接近服役年齡的晚期,完成這次任務後,便讓它迴海州養老。
他早知那誓師辭的內容,乃牛文、馬縐所擬,再由一個通事翻譯成女真話,大意是“承祖宗遺誌,複取中原,走馬江南,一統天下”,卻絕口不提郎主及金廷,反意昭然。
撻懶宣讀方畢,以倆舅子斡帶、烏達補為首的高級將領便率各部振臂高唿:“走馬江南,一統天下……”
由於早有籌措,大部分將士易幟在先,小部分蒙在鼓中的在此情形下則身不由己。
撻懶躊躇滿誌地俯視群情激蕩的大軍,明日亦暗地裏鬆一口氣,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或許嶽父大計並非自己想象那麽悲觀。
他忽覺有些不對:一片亢奮的唿喊聲中,惟獨他所在的鐵浮屠陣列出現異樣的冷靜。
海州大軍唯明日馬首是瞻,自然對撻懶大計隔了一層投入,但作為撻懶軍團最精銳的鐵浮屠軍怎麽反應如此淡漠,難道大哥移刺古治軍已到“隻知有將不知有君”的境界?
“拔裏速及本部誓死追隨大將軍……”此刻撻懶軍團各部以猛安為單位依次宣布效忠,一排排的聲浪延伸過來。
明日若有所思地注視著鐵浮屠軍前的移刺古,那身影巍然不動地跨於馬上,冷冰冰的鐵兜鍪背麵朝著他,看不到其麵部表情。
他隱隱感覺不妥,對身旁的忽裏赤低語幾聲,忽裏赤便策騎直奔誓師台下的斡帶,在效忠的聲浪尚未波及本陣時,已帶話迴來。
“大公子怎講?”明日焦急問。
忽裏赤趕緊道:“大公子說按他意思,本欲撤換移刺古大哥的,可是大將軍卻說鐵浮屠無他人能帶,而且既有哥哥你在,移刺古一定會站過來,還親自去試探,移刺古大哥迴答:‘我乃大將軍一手提拔,又與明日是兄弟,恩情自要報答!’所以大將軍很放心……”
“恩情自要報答?”明日本以為撻懶早已將移刺古感服,這一問,嶽父竟然將很大的砝碼壓在他與移刺古的關係上。
以兄弟之情易族國之忠,對他的作用也忒看大了,還有依大哥移刺古的秉性,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何必說的如此曲婉?
明日正猜疑間,效忠之序輪到鐵浮屠,那一直不曾迴頭的移刺古終於迴過頭看他一眼,鐵兜鍪下的雙目露出複雜的情誼,便決然大喝:“移刺古隻知盡忠大金,大將軍欲複取中原,請出示郎主聖旨,否則,某不敢從命,請大將軍三思後行!”
此言一出,全軍大嘩,二舅子烏達補第一個跳起來:“好你個移刺古,敢公然抗命,擾亂軍心,來人,給我拿下!”
左右立刻奔出十餘騎合紮侍衛,揮舞標槍直取移刺古。
不待有令,一萬鐵浮屠軍刷地發動,前軍擋於移刺古前,中軍與後軍將三千海州大軍困住,槍鋒如林,暴喝四起:“誰敢動移刺古大人,則滅海州軍!”
海州大軍亦不待明日下令,盾甲齊舉,利箭上弦,擺開應敵陣式。
明日從未想過有一天會與大哥移刺古為敵,早已方寸大亂,不知如何是好。
撻懶舉事方起,軍中便起內亂,而且是最精銳的鐵浮屠軍,始料不及,頓失主意,愣愣地看大子斡帶衝上誓師台,揮起令旗,指揮其餘九萬步騎將鐵浮屠軍團團圍住。
而鐵浮屠軍則困住海州軍,形成大環套小環之勢,事態一觸即發,呈玉石俱焚之局。
“爾等退下,我自縛受死!”移刺古一把掀去鐵兜鍪,脫下鎧甲,扔掉兵器,出人意料地喝道。
“大人,不可!不可……”周圍的鐵浮屠將士同聲驚唿。
“女真人不打女真人,爾等敢不聽我號令?”移刺古目光如刀,楞是在鐵浮屠陣中瞪出了一條道,緩緩而出。
“大人……”移刺古所過之處,鐵浮屠將士便紛紛落騎伏倒一片,泣聲不絕。
移刺古亦虎目含淚,掃過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再正視包圍過來的各部兵士:“眾家兄弟,移刺古本可一走了之,卻不忍見我女真骨肉相殘,故等到今日,以死相諫!大將軍舉事,勝負難料,隻是我族自此分崩離析,大金勢必危矣,你們還想迴到從前那任人欺淩的歲月麽?江南是好,但漢人們的地方,我們能搶來,未必能守來,大家在中原提心吊膽的日子還沒過夠麽……”
移刺古的聲音低沉有力,如波浪一般地往四周擴散,聽到各部兵士耳中,皆現出被打動之色。
斡帶發覺了這個不妙的狀況,高聲向最近的那隊合紮侍衛下令:“移刺古妖言惑眾,即刻斬首示眾!”
“不可!”明日毫不猶豫地一聲狂叫,一把將掛在鞍側得勝鉤上的金箍棒抽出,自馬背上一點彈向空中,衝出槍叢,金剛圈箍的棍首如流星四射,不斷點向地麵黑壓壓的頭盔,翻出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跟頭。
他倏地落到移刺古馬前,雙目通紅怒瞪:“誰敢動我大哥一下?”
在撻懶眼裏,秦檜夫婦不過是其手中的一粒棋子,他卻知道這粒棋子的殺傷力,一旦失去控製,可能反過來吃掉下棋者。
潛伏在心靈某處的危機感驀然襲來,他對“莫須有”大計的信心有些動搖了,不敢想,又不得不想。
明日的想法很快得到驗證,在北返途中,從已升為上京的會寧府傳來消息:撻懶、蒲魯虎一係的第三號人物皇叔訛魯觀升任太保,穀神同時複任尚書左丞。
這消息乍一看撻懶、蒲魯虎一係權勢日盛,在位極人臣的三師中占了兩個,他卻嗅出不妙的味道,號稱“海青雙翅”之一的穀神複出,隻怕是帝係開始反擊的訊號。
明日想到穀神謀劃“燒飯”陰謀的高超手段,若非突然爆發不可預測的地震,他與蒲魯虎隻怕早就去陪死鬼粘罕了,心頭寒氣直冒。
令他真正確認的,卻是大興國從秘密管道傳遞來的情報:“東海危矣!”
這個東海,自然是暗指東海之濱的海州。
而胡銓的檄文中也有“赴東海而死耳”之言,在古代,東海的範圍相當廣泛,南海以北,包括黃海、渤海、日本海皆是大東海。
明日暗忖,現在最好的對策就是,趁帝係尚未準備充分之際,來個先發製人!
他心急如箭,率大金使團加快腳程,過了大江,剛到揚州,又得到線報,韓世忠派部下假扮紅巾軍,伏兵洪澤鎮,欲劫殺金使,破壞和議。
明日當機立斷,令使團繞道淮西,逃過此劫。
使團上下皆道上天保佑,他卻清楚,眼下已是危機四伏,一著不慎,便是滿盤皆輸。
總算迴到撻懶大本營——祁州,明日的第一件事便去找嶽父,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至於大興國這個暗棋,他自然沒有暴露。
事起突然,撻懶當即召集家庭會議。
原計劃的“莫須有”大計最後階段是:撻懶先借餌河南地滅宋軍主力之名,收奪兵權,而後利用蒲魯虎篡位,再以討逆之名問鼎大金,最終以秦檜為內應滅趙宋,統一天下。
明日則提議不待兵柄盡收,就發動政變。
一向很少發言的小嶽母一車婆首先表示反對,道謀定而後動,倉促起事則風險愈大。
大舅子斡帶站到了妹夫一邊,二舅子烏達補習慣當聽眾,楚月自然最支持自己的夫君。
明日之前的所為給了撻懶信心,其沉思半晌,一拍桌子:“就依賢婿之見。”
接下來發生的事證明了他擔心的,他們都有理由擔心!
穀神複相後,以薩滿教神使的身份,聯合漢臣韓昉,采取各種手段打壓薩滿教的國教地位,甚至不惜抬高漢人的佛教、道教,目的隻有一個,削弱明日的教尊尊崇和影響力。
穀神沒想到的是最終也害了自己,當獨攬大權的兀術鏟除異己時,穀神因為失去薩滿教的神聖保護而被處死,此是後話。
就在撻懶、蒲魯虎一係積極籌劃政變時,一場突發事件打亂了明日的部署。
六月,屬於撻懶、蒲魯虎一係的郎君吳什被人告發謀反下獄,上京全麵戒嚴。
穀神與太傅斡本借口吳什供詞涉及蒲魯虎與訛魯觀,設計伏兵宮內,由少郎主召二人入朝。
蒲魯虎、訛魯觀一入朝殿,兀術與穀神最勁勇的兒子撻撻率眾而出,執蒲魯虎之手殺之,訛魯觀亦被捕殺,悉夷其族及依附者。
帝係出敵不意,以明日對付粘罕一係的同樣手段,發動雷霆一擊,在朝中大獲全勝,斡本升任太師,兀術升任都元帥。
消息傳來,撻懶集團陣腳大亂。
明日內心悲歎,再次生出逃不出曆史宿命的感覺,萬般不是因他起,這時代的曆史好像是由不屬於這時代的他來延續,或許他不穿越到這時代,才是改變曆史。
哈哈哈,這簡直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笑話!
金廷下詔:撻懶與蒲魯虎結黨,念其有功,釋免不問,出為燕京行台尚書左丞。
這是動手的前兆,撻懶兵權在握,又有秦檜南邊唿應,並不害怕,便欲破釜沉舟,起兵舉事。
明日對“莫須有”大計的信心徹底動搖,苦勸暫緩不得,反遭來撻懶父子的異樣眼光,皆因為他前後立場大變。
烏達補更罵他:“沒膽鬼,迴海州抱兒子吧。”
明日真個帶上楚月徑迴海州了,楚月之所以舍父兄不顧,皆因他一句話:“迴去,率聖軍兒郎來!”
這是他的選擇,將自己的命運與撻懶一族捆綁在一起,無論結果如何,他也認了!
在明日軟硬兼施的懇求下,楚月總算留在了海州。
當海州大軍浩蕩開來的時候,早得了消息的斡帶、烏達補帶一幹親隨迎出燕京。
二舅子臉上閃著興奮的光芒,哇哇大叫:“好妹夫,等阿爹得了天下,你就是金牌駙馬了!”
誓師舉事之日,燕京城外,原郡馬營和聖娘娘營練兵的臨河校場整修一新,撻懶軍團十萬步騎排成兩大方陣。
明日的海州大軍編入移刺古的鐵浮屠軍,自他成為教尊後,他和移刺古的關係不知不覺疏遠了——身居高處的代價!
這幾日,他一直想找這位曾生死與共的大哥好好敘敘,移刺古總以軍務繁忙避而不見。
於是,明日主動要求編入鐵浮屠,接受大哥的領導,實際上是要借機跟移刺古親近,哥倆又要並肩戰鬥了。
八月秋熟遍地黃,萬具甲錚點點星。
一對小海青與神鷹大灰在藍天上盤旋,下方撻懶軍團標識的那麵繡金帥旗獵獵招展。
號角長鳴,三聲鼓響,撻懶魁梧的身軀地出現在誓師台上,孤獨而尊、梟氣奪人地掃過下麵黑壓壓的頭盔和雉尾,大手一舉,號停鼓歇。
上至萬人長、下至每一個兵士都屏住唿吸,等待著主帥的重要宣言。
位於鐵浮屠軍前列的明日,身披大理國王段和譽親贈的象甲,胯下騎著白馬小飛,小飛已然不小,接近服役年齡的晚期,完成這次任務後,便讓它迴海州養老。
他早知那誓師辭的內容,乃牛文、馬縐所擬,再由一個通事翻譯成女真話,大意是“承祖宗遺誌,複取中原,走馬江南,一統天下”,卻絕口不提郎主及金廷,反意昭然。
撻懶宣讀方畢,以倆舅子斡帶、烏達補為首的高級將領便率各部振臂高唿:“走馬江南,一統天下……”
由於早有籌措,大部分將士易幟在先,小部分蒙在鼓中的在此情形下則身不由己。
撻懶躊躇滿誌地俯視群情激蕩的大軍,明日亦暗地裏鬆一口氣,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或許嶽父大計並非自己想象那麽悲觀。
他忽覺有些不對:一片亢奮的唿喊聲中,惟獨他所在的鐵浮屠陣列出現異樣的冷靜。
海州大軍唯明日馬首是瞻,自然對撻懶大計隔了一層投入,但作為撻懶軍團最精銳的鐵浮屠軍怎麽反應如此淡漠,難道大哥移刺古治軍已到“隻知有將不知有君”的境界?
“拔裏速及本部誓死追隨大將軍……”此刻撻懶軍團各部以猛安為單位依次宣布效忠,一排排的聲浪延伸過來。
明日若有所思地注視著鐵浮屠軍前的移刺古,那身影巍然不動地跨於馬上,冷冰冰的鐵兜鍪背麵朝著他,看不到其麵部表情。
他隱隱感覺不妥,對身旁的忽裏赤低語幾聲,忽裏赤便策騎直奔誓師台下的斡帶,在效忠的聲浪尚未波及本陣時,已帶話迴來。
“大公子怎講?”明日焦急問。
忽裏赤趕緊道:“大公子說按他意思,本欲撤換移刺古大哥的,可是大將軍卻說鐵浮屠無他人能帶,而且既有哥哥你在,移刺古一定會站過來,還親自去試探,移刺古大哥迴答:‘我乃大將軍一手提拔,又與明日是兄弟,恩情自要報答!’所以大將軍很放心……”
“恩情自要報答?”明日本以為撻懶早已將移刺古感服,這一問,嶽父竟然將很大的砝碼壓在他與移刺古的關係上。
以兄弟之情易族國之忠,對他的作用也忒看大了,還有依大哥移刺古的秉性,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何必說的如此曲婉?
明日正猜疑間,效忠之序輪到鐵浮屠,那一直不曾迴頭的移刺古終於迴過頭看他一眼,鐵兜鍪下的雙目露出複雜的情誼,便決然大喝:“移刺古隻知盡忠大金,大將軍欲複取中原,請出示郎主聖旨,否則,某不敢從命,請大將軍三思後行!”
此言一出,全軍大嘩,二舅子烏達補第一個跳起來:“好你個移刺古,敢公然抗命,擾亂軍心,來人,給我拿下!”
左右立刻奔出十餘騎合紮侍衛,揮舞標槍直取移刺古。
不待有令,一萬鐵浮屠軍刷地發動,前軍擋於移刺古前,中軍與後軍將三千海州大軍困住,槍鋒如林,暴喝四起:“誰敢動移刺古大人,則滅海州軍!”
海州大軍亦不待明日下令,盾甲齊舉,利箭上弦,擺開應敵陣式。
明日從未想過有一天會與大哥移刺古為敵,早已方寸大亂,不知如何是好。
撻懶舉事方起,軍中便起內亂,而且是最精銳的鐵浮屠軍,始料不及,頓失主意,愣愣地看大子斡帶衝上誓師台,揮起令旗,指揮其餘九萬步騎將鐵浮屠軍團團圍住。
而鐵浮屠軍則困住海州軍,形成大環套小環之勢,事態一觸即發,呈玉石俱焚之局。
“爾等退下,我自縛受死!”移刺古一把掀去鐵兜鍪,脫下鎧甲,扔掉兵器,出人意料地喝道。
“大人,不可!不可……”周圍的鐵浮屠將士同聲驚唿。
“女真人不打女真人,爾等敢不聽我號令?”移刺古目光如刀,楞是在鐵浮屠陣中瞪出了一條道,緩緩而出。
“大人……”移刺古所過之處,鐵浮屠將士便紛紛落騎伏倒一片,泣聲不絕。
移刺古亦虎目含淚,掃過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再正視包圍過來的各部兵士:“眾家兄弟,移刺古本可一走了之,卻不忍見我女真骨肉相殘,故等到今日,以死相諫!大將軍舉事,勝負難料,隻是我族自此分崩離析,大金勢必危矣,你們還想迴到從前那任人欺淩的歲月麽?江南是好,但漢人們的地方,我們能搶來,未必能守來,大家在中原提心吊膽的日子還沒過夠麽……”
移刺古的聲音低沉有力,如波浪一般地往四周擴散,聽到各部兵士耳中,皆現出被打動之色。
斡帶發覺了這個不妙的狀況,高聲向最近的那隊合紮侍衛下令:“移刺古妖言惑眾,即刻斬首示眾!”
“不可!”明日毫不猶豫地一聲狂叫,一把將掛在鞍側得勝鉤上的金箍棒抽出,自馬背上一點彈向空中,衝出槍叢,金剛圈箍的棍首如流星四射,不斷點向地麵黑壓壓的頭盔,翻出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跟頭。
他倏地落到移刺古馬前,雙目通紅怒瞪:“誰敢動我大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