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尊的大水法有個獨特的屬性,因為大漩渦的內旋力或外旋力作用,身在其中的人,要麽聽不見自己的聲音,要麽聽不見別人的聲音。
此時教尊全力施展內旋的第二式,張三瘋和宗印理應聽不到明日的話,但是他倆的彼此相搏,卻形成了一個抗衡的力場,聲音自然傳導過去。
明日的冒失闖入,若換了其他人,在三道不同的內力作用下,隻怕當場斃命。
不過,教尊當然不讓他死,一僧一道一聽他自稱明日,也不想他死,三人不約而同地迴收力道,饒是如此,也非一般人可以承受,隻怕要受極重的內傷。
幸虧,明日的這招日月曌攻守兼備,又有日月訣的陽氣為後盾,所劃之圓則跟大水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此機緣巧合下,他不僅無事,反而帶來第三方的力場,形成一個恐怖的平衡!
“你是明日,他又是誰?”張三瘋大喝一聲。
“哈哈,他是明日!我也是明日!”教尊狂性大發,趁亂向一僧一道發起更猛的攻擊。
張三瘋和宗印雖有心問個明白,但教尊不收手,他倆總不能送死,當即展開反擊,也顧不得孰真孰假了。
明日在雙方的牽扯之下,也隻有連續劃圓自保,眼看死局無解,自己也要搭進去,他急眼了,忽然石破天驚,道出自己的最大秘密:“我來自未來!一千年後的未來!你們現在鬥得你死我活,有何意義?宋也罷,金也罷,將來是一家……”
教尊的攻勢一滯,顯然被明日的驚人之語震住了。
張三瘋吹胡子瞪眼:“小和尚信口雌黃,擾我道心!”
宗印也跟了一句:“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
明日哪管他們信不信,也不管打破自己定下的生存法則,利用這舍生冒死爭取到的緩衝時機,大腦開動到極限,後世的記憶調動到極限,以最簡練的語言,將宋金以後的朝代更替,以及千年之間的大事,竹筒倒豆子般地倒出來……
三位絕世高手初時自然不信,但他們都是大智慧者,明日所講,涉及甚廣,不僅大大超出了他們的思維範疇,更遠遠超出這時代的範疇,絕非可以空口杜撰出來的……
四人依舊呈僵持狀態,卻已沒有一決生死之意,教尊、張三瘋和宗印各自問了一些問題,明日一一為他們解惑。
三人最關心的,自是宋金這段曆史,也包括和氏璧的下落。
教尊製造的血霧繼續飛旋,將四人身形全罩住,也阻隔了聲音的傳出……
是時,黎明破曉的第一縷陽光自地平線射出,那團血霧溢出七彩流芒,煞是嬌豔。
約半柱香的工夫,彩霧驀然四碎,天地之間一片寂寥,這裏的黎明靜悄悄。
如木雕泥塑般的四人現身出來,但見教尊倒在明日懷裏,張三瘋與宗印呆立丈外,表情古怪之極。
良久,張三瘋長吐一口氣:“太極養性,功法天成,世事如斯,何苦爭一口氣?”
言罷,他竟不理宗印,就此飄然而去。
宗印則喃喃自語:“天地有好生之德,佛言五戒,以殺戒為首;佛言十業,以殺業為首。少林以武揚名,實違師祖本意。潼關一役,斷送我少林大半精英,猶不知悔,武關再敗,徒誤國事。國?何為國,天下眾生,何來疆界之分。老衲修行半世,竟不及一豎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他說著一跤跌倒,旋爬起身,癡癡顛顛跳躍而去。
自此,張三瘋歸隱武當,再不理江湖事,潛心武學,隧創立中華內家第一門派——武當派。
後世有《王征南墓誌銘》撰記:宋張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闕明,以單丁殺賊百餘,內家拳蓋起於此。
宗印從此不知所蹤,不見史載。
而江南民間有個流傳至今的傳說,紹興年間出了個瘋和尚,濟世好生,能知過去未來,在大漢奸秦檜害死嶽飛嶽爺爺之後,當眾揭破秦檜“東窗事發”,令其生背疽而亡,後人稱之為濟顛。
當時在血霧裏發生了何事?無人知曉,不過江湖上還是出現了一個版本的傳言:明日與小和尚使了薩滿教的邪術,令張三峰和宗印受挫而返,大失顏麵,就此退隱江湖。
這一切是真是假,按道理說隻有明日才知道,他知道麽?
吐盡胸中事的他,在張三瘋和宗印離開後,如大夢初醒,拭去教尊麵上的血跡,輕輕搖著她。
教尊緩緩睜開雙眼,和藹地看著他:“明日,你的那一招倒像偷了我的大水法?”
他不知如何迴答,在她麵前,心中已無秘密,卻怎好說,是被她殺死的君不見君所教。
教尊像老師給學生上課一般繼續發問:“不過是形似而已,你可知,隻有女子才能修習大水法?”
明日見教尊的精神好多了,暫時忘記她的傷勢,思索她的問題,反問:“達凱怎麽可以呢?”
教尊眼神一黯道:“那孩子被你害得男不男、女不女,當然可以。”
他心虛側頭,明白了:達凱果然變成了太監,所以學得隻有女子才能修習的大水法。
教尊的木麵似露出笑意:“小子,我可以傳你練氣口訣,隻不過大水法你是學不成了。但你那一招,一旦陰陽相濟,將來所成,不亞於大水法?”
“那小子就多謝前輩了。”明日生怕她反悔,一麵賣乖,一麵將她抱近臉旁,以示請教。
教尊眉頭一皺:“沒大沒小的小子,離我遠點。”
教尊姐姐的脾氣真不小,他哭笑不得,總不成將你扔在雪地上不管。
教尊的目光掠向逐漸湛藍的天空,似自語似教誨:“自古以來,武道修行的真氣——無論是陰氣還是陽氣,均是殺氣。其實說起來,天地起於混沌,萬物生於陰陽,我薩滿教認定萬物有靈,自有一股生氣,武學上也不是不可以修行,這種真氣,可稱之為生氣,其取之天地,兼收陰陽。你所悟的“放下”,隻得其一,給我聽好了……”
教尊傳授完口訣,又讓明日複述一遍,方才結束,已顯疲倦,微微喘息。
明日滿心歡喜,老子否極泰來,再不用擔心走火入魔了,變成大高手指日可待哩,哈哈哈!
教尊眼光忽亮:“小子,莫怪你如此古怪莫測,原來你來自未來之世!原來世界如此奇妙,未來如此發展,我大金與大宋最終融合為一,早知如此,鬥來鬥去做什麽……原來那勞什子早被你丟在江裏了,小騙子,騙了全天下人……”
明日小臉羞慚,又有一種惶恐,衝動是魔鬼,老子的秘密全暴露了,這怎生是好、怎生是好……
卻聞教尊的話越來越弱,他驀然清醒:哎呀,教尊姐姐好像不行了。
他再不理其他,忙抱住她,情急道:“前輩,你怎麽了?”
教尊按住他胳膊,聲音陡大:“小子,那你答應那件事了?我不會為難你的。”
明日後知後覺,教尊剛才是迴光返照,現在真的不行了。
這害他不淺的人即將離開人世,他卻無一點歡喜,反生出難舍的眷戀,不知不覺中,眼睛濕潤了,誰能拒絕一個將死之人的最後要求,他點點頭。
教尊亦怕他反悔似地一口氣道出:“無論怎樣,不可取達凱性命!”
明日輕輕鬆了口氣,比想象的簡單多了,不殺就不殺吧,自己也未必殺得了那廝,忙鄭重承諾:“無論怎樣,我決不取達凱性命!”
聽完這句,教尊如釋重負:“明日,小姨最後給你個禮物……”
“什麽?”他以為自己聽岔了,教尊好像自稱小姨,忙追問。
她卻自顧說下去:“在我腰囊裏有塊玉牌,他日在大金如有麻煩,可持牌去薩滿教總堂,自有人幫你。”
他對一些生冷的女真話不熟悉,以為教尊用了一個罕見的自稱詞,又被教尊下麵的話所吸引:“再贈你個良言:沒有武學根基,本是先天不足,卻也令你突破常規,前途無量。你也不必拘泥於一個誓言,生殺一念,有所殺有所不殺,是福是禍,自有天定!若太過刻意,成也它,敗也它……”
明日聽糊塗了,她說的是他“不妄殺”的誓言,還是“不殺達凱”的承諾呢,貌似鼓勵自己破誓啊。
教尊的目光飄向北方,嘴裏漸漸哼起一首不知名的女真民歌,悠悠而止,大金國教之尊就此仙去!
又一條鮮活的生命消逝在眼前,明日雖看破生死,亦難以抑止綿綿傷感,教尊於他,亦敵亦師,他卻連她的真麵目都沒見過。
心有所動,他的手猶豫著伸向她的麵部,教尊姐姐生前好像生怕被人看到真容的,到底有什麽秘密呢?
明日的手幾伸幾縮,這是不是對死者的不敬?
可是她也沒有叮囑身後不可看她的臉,他真的很想揭開麵具看個真切,在哀思中他轉著並不高尚的念頭。
對了,就當瞻仰教尊姐姐的遺容,在心中留下美好的迴憶麽。
他找著了好借口,再不遲疑,在教尊細嫩的脖子處摸到麵具接口,小小心心地往上一揭,便看到了一張很……的臉!
此時教尊全力施展內旋的第二式,張三瘋和宗印理應聽不到明日的話,但是他倆的彼此相搏,卻形成了一個抗衡的力場,聲音自然傳導過去。
明日的冒失闖入,若換了其他人,在三道不同的內力作用下,隻怕當場斃命。
不過,教尊當然不讓他死,一僧一道一聽他自稱明日,也不想他死,三人不約而同地迴收力道,饒是如此,也非一般人可以承受,隻怕要受極重的內傷。
幸虧,明日的這招日月曌攻守兼備,又有日月訣的陽氣為後盾,所劃之圓則跟大水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此機緣巧合下,他不僅無事,反而帶來第三方的力場,形成一個恐怖的平衡!
“你是明日,他又是誰?”張三瘋大喝一聲。
“哈哈,他是明日!我也是明日!”教尊狂性大發,趁亂向一僧一道發起更猛的攻擊。
張三瘋和宗印雖有心問個明白,但教尊不收手,他倆總不能送死,當即展開反擊,也顧不得孰真孰假了。
明日在雙方的牽扯之下,也隻有連續劃圓自保,眼看死局無解,自己也要搭進去,他急眼了,忽然石破天驚,道出自己的最大秘密:“我來自未來!一千年後的未來!你們現在鬥得你死我活,有何意義?宋也罷,金也罷,將來是一家……”
教尊的攻勢一滯,顯然被明日的驚人之語震住了。
張三瘋吹胡子瞪眼:“小和尚信口雌黃,擾我道心!”
宗印也跟了一句:“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
明日哪管他們信不信,也不管打破自己定下的生存法則,利用這舍生冒死爭取到的緩衝時機,大腦開動到極限,後世的記憶調動到極限,以最簡練的語言,將宋金以後的朝代更替,以及千年之間的大事,竹筒倒豆子般地倒出來……
三位絕世高手初時自然不信,但他們都是大智慧者,明日所講,涉及甚廣,不僅大大超出了他們的思維範疇,更遠遠超出這時代的範疇,絕非可以空口杜撰出來的……
四人依舊呈僵持狀態,卻已沒有一決生死之意,教尊、張三瘋和宗印各自問了一些問題,明日一一為他們解惑。
三人最關心的,自是宋金這段曆史,也包括和氏璧的下落。
教尊製造的血霧繼續飛旋,將四人身形全罩住,也阻隔了聲音的傳出……
是時,黎明破曉的第一縷陽光自地平線射出,那團血霧溢出七彩流芒,煞是嬌豔。
約半柱香的工夫,彩霧驀然四碎,天地之間一片寂寥,這裏的黎明靜悄悄。
如木雕泥塑般的四人現身出來,但見教尊倒在明日懷裏,張三瘋與宗印呆立丈外,表情古怪之極。
良久,張三瘋長吐一口氣:“太極養性,功法天成,世事如斯,何苦爭一口氣?”
言罷,他竟不理宗印,就此飄然而去。
宗印則喃喃自語:“天地有好生之德,佛言五戒,以殺戒為首;佛言十業,以殺業為首。少林以武揚名,實違師祖本意。潼關一役,斷送我少林大半精英,猶不知悔,武關再敗,徒誤國事。國?何為國,天下眾生,何來疆界之分。老衲修行半世,竟不及一豎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他說著一跤跌倒,旋爬起身,癡癡顛顛跳躍而去。
自此,張三瘋歸隱武當,再不理江湖事,潛心武學,隧創立中華內家第一門派——武當派。
後世有《王征南墓誌銘》撰記:宋張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闕明,以單丁殺賊百餘,內家拳蓋起於此。
宗印從此不知所蹤,不見史載。
而江南民間有個流傳至今的傳說,紹興年間出了個瘋和尚,濟世好生,能知過去未來,在大漢奸秦檜害死嶽飛嶽爺爺之後,當眾揭破秦檜“東窗事發”,令其生背疽而亡,後人稱之為濟顛。
當時在血霧裏發生了何事?無人知曉,不過江湖上還是出現了一個版本的傳言:明日與小和尚使了薩滿教的邪術,令張三峰和宗印受挫而返,大失顏麵,就此退隱江湖。
這一切是真是假,按道理說隻有明日才知道,他知道麽?
吐盡胸中事的他,在張三瘋和宗印離開後,如大夢初醒,拭去教尊麵上的血跡,輕輕搖著她。
教尊緩緩睜開雙眼,和藹地看著他:“明日,你的那一招倒像偷了我的大水法?”
他不知如何迴答,在她麵前,心中已無秘密,卻怎好說,是被她殺死的君不見君所教。
教尊像老師給學生上課一般繼續發問:“不過是形似而已,你可知,隻有女子才能修習大水法?”
明日見教尊的精神好多了,暫時忘記她的傷勢,思索她的問題,反問:“達凱怎麽可以呢?”
教尊眼神一黯道:“那孩子被你害得男不男、女不女,當然可以。”
他心虛側頭,明白了:達凱果然變成了太監,所以學得隻有女子才能修習的大水法。
教尊的木麵似露出笑意:“小子,我可以傳你練氣口訣,隻不過大水法你是學不成了。但你那一招,一旦陰陽相濟,將來所成,不亞於大水法?”
“那小子就多謝前輩了。”明日生怕她反悔,一麵賣乖,一麵將她抱近臉旁,以示請教。
教尊眉頭一皺:“沒大沒小的小子,離我遠點。”
教尊姐姐的脾氣真不小,他哭笑不得,總不成將你扔在雪地上不管。
教尊的目光掠向逐漸湛藍的天空,似自語似教誨:“自古以來,武道修行的真氣——無論是陰氣還是陽氣,均是殺氣。其實說起來,天地起於混沌,萬物生於陰陽,我薩滿教認定萬物有靈,自有一股生氣,武學上也不是不可以修行,這種真氣,可稱之為生氣,其取之天地,兼收陰陽。你所悟的“放下”,隻得其一,給我聽好了……”
教尊傳授完口訣,又讓明日複述一遍,方才結束,已顯疲倦,微微喘息。
明日滿心歡喜,老子否極泰來,再不用擔心走火入魔了,變成大高手指日可待哩,哈哈哈!
教尊眼光忽亮:“小子,莫怪你如此古怪莫測,原來你來自未來之世!原來世界如此奇妙,未來如此發展,我大金與大宋最終融合為一,早知如此,鬥來鬥去做什麽……原來那勞什子早被你丟在江裏了,小騙子,騙了全天下人……”
明日小臉羞慚,又有一種惶恐,衝動是魔鬼,老子的秘密全暴露了,這怎生是好、怎生是好……
卻聞教尊的話越來越弱,他驀然清醒:哎呀,教尊姐姐好像不行了。
他再不理其他,忙抱住她,情急道:“前輩,你怎麽了?”
教尊按住他胳膊,聲音陡大:“小子,那你答應那件事了?我不會為難你的。”
明日後知後覺,教尊剛才是迴光返照,現在真的不行了。
這害他不淺的人即將離開人世,他卻無一點歡喜,反生出難舍的眷戀,不知不覺中,眼睛濕潤了,誰能拒絕一個將死之人的最後要求,他點點頭。
教尊亦怕他反悔似地一口氣道出:“無論怎樣,不可取達凱性命!”
明日輕輕鬆了口氣,比想象的簡單多了,不殺就不殺吧,自己也未必殺得了那廝,忙鄭重承諾:“無論怎樣,我決不取達凱性命!”
聽完這句,教尊如釋重負:“明日,小姨最後給你個禮物……”
“什麽?”他以為自己聽岔了,教尊好像自稱小姨,忙追問。
她卻自顧說下去:“在我腰囊裏有塊玉牌,他日在大金如有麻煩,可持牌去薩滿教總堂,自有人幫你。”
他對一些生冷的女真話不熟悉,以為教尊用了一個罕見的自稱詞,又被教尊下麵的話所吸引:“再贈你個良言:沒有武學根基,本是先天不足,卻也令你突破常規,前途無量。你也不必拘泥於一個誓言,生殺一念,有所殺有所不殺,是福是禍,自有天定!若太過刻意,成也它,敗也它……”
明日聽糊塗了,她說的是他“不妄殺”的誓言,還是“不殺達凱”的承諾呢,貌似鼓勵自己破誓啊。
教尊的目光飄向北方,嘴裏漸漸哼起一首不知名的女真民歌,悠悠而止,大金國教之尊就此仙去!
又一條鮮活的生命消逝在眼前,明日雖看破生死,亦難以抑止綿綿傷感,教尊於他,亦敵亦師,他卻連她的真麵目都沒見過。
心有所動,他的手猶豫著伸向她的麵部,教尊姐姐生前好像生怕被人看到真容的,到底有什麽秘密呢?
明日的手幾伸幾縮,這是不是對死者的不敬?
可是她也沒有叮囑身後不可看她的臉,他真的很想揭開麵具看個真切,在哀思中他轉著並不高尚的念頭。
對了,就當瞻仰教尊姐姐的遺容,在心中留下美好的迴憶麽。
他找著了好借口,再不遲疑,在教尊細嫩的脖子處摸到麵具接口,小小心心地往上一揭,便看到了一張很……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