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一處僻靜之處,少女停下腳步,問道:
“姐姐接下來打算如何?還想繼續留在煉市嗎?”
聞言,八五一神色一黯,有些落寞的歎聲說道:
“唉!弟弟他年紀小,可以選擇加入雲台宗,姐姐我已經人老珠黃,這把年紀放在哪裏都沒人要了,如今妹妹也要離開這裏了,我留在這裏也沒啥意思,不如還是迴到我家鄉去修煉,那裏至少還有一些熟人。”
“哦?姐姐不介意的話,能告訴小妹是哪裏人嗎?”少女問道,這是她來煉市後,第一次向人問及來曆。
“姐姐我姓岑名英,乃交州人氏,妹妹有機會的話,還請來我們交州一遊,姐姐我定然會盛情款待!”岑英認真說道。
“好!姐姐既然要離開煉市,這點兒元石就是小妹的一番心意,你拿去路上用吧!”
說話的同時,少女直接把那袋子元石塞給了岑英。
見狀,岑英猛然愣在那裏,一時不知說什麽好,當她想明白過來,立刻推辭道:
“妹妹,這可使不得……”
“姐姐不必多言!趕緊收起來吧,我送你一段路程!”
說完,少女頭也不迴,率先向南方飛去。
見狀,岑英眼眶濕潤,無奈地跟在她後麵,南飛而去。
……
薑啟來到雲台城南門,遠遠望見等待入城的隊伍已排起長龍,雖然已多達五列隊伍,排隊長度依然有數裏之長。
薑啟隨便選了一列隊伍,排在後麵。
排隊期間,左右無事,他開始嚐試探聽城內的情況,發現竟然有陣法阻隔,根本探聽不到城裏的任何動靜,他不由得感到稀奇。
倒是排隊等待入城修士之間的談話聲,卻聲聲入耳。
通過他們之間的交談,薑啟得知,這裏隻有極少數修士是入城辦事的,其他修士都是來參加雲台宗選拔弟子的。
這些修士大多數來自益州其它城池,但也有相當數量的修士來自附近大州,其中就有來自舞州的修士,更遠的大州則很少見。
他仔細觀察周邊,發現附近的山坡上、樹林裏停有很多豪華馬轎,顯然都是送自家子弟前來參加選拔的。
花了將近半個時辰,薑啟才交上元石領到一塊進城的臨時身份令牌。他輕歎一聲,低聲自語:“這雲台城的入城費,倒還算公道,沒有趁機哄抬價格。”
進入城中,行之不遠,又是看見數列隊伍排成長龍,這次更誇張,隊伍竟然一眼望不到頭!
站在隊尾,根本看不到前麵的報名處。當然,隊伍蜿蜒曲折也是原因。
薑啟猜測這一定是參加選拔報名的隊伍,他不禁暗自感慨,這些人對於能成為丹修的渴望,實在是太過熱切了。若是讓他們去煉市裏曆練一段時間,恐怕就會熱情大減。
果然,薑啟問明情況後,確定這就是報名隊伍,他隻能排在最末尾處。
又排了將近一個時辰,才輪到薑啟報名。
身著一身黃色服飾的雲台宗執事,收取每人必須交納的一百塊下品元石的報名費後,才開始詢問他是否有人推薦,以及年齡、修為、在去濁境停留的時間、有無煉丹經曆、能煉製幾品丹……
薑啟注意到,那些執事在整理報名者的信息時,是按著有無推薦信、去濁境停留時間等分別歸類的,顯然雲台宗對這兩樣“指標”格外看重。
待到問完並登記好所有信息後,執事才交給他一塊編有號碼的報名牌。並告訴薑啟,憑著這塊牌子,六天之後參加雲台宗的選拔弟子測試,在這段時間內,可以憑此牌自由進出雲台城。
此外,報名者既可以在城內自行尋找客棧住下來,等待選拔測試開始;也可以去到雲台城外,憑報名牌到指定的區域露營休息,那裏是免費的,有雲台宗派人負者把守,維護秩序。
完成報名後,薑啟開始在城中尋找住處。
可一連問了幾家客棧都是爆滿,城中早已人滿為患,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很多原本經營其它生意的店鋪,都已經改為臨時客棧。
甚至一些小型家族也騰出房間接納客人,賺取那些參選者及其隨行人員的食宿費用。薑啟能感覺得到,對於所有這一切,雲台城的人都已經熟門熟路。
更令人稱奇的是,城內街頭巷尾,到處都有人售賣一種小冊子,還有一些人在人群中擠來擠去兜售這種小冊子,他們口中不停地吆喝著:
“快來看啊!新鮮出爐的雲台宗測評小冊子!裏麵包括了各種測試項目介紹和注意事項,應有盡有!僅需十塊元石,數量有限,售完為止哦……”
雖然價格不菲,但還是吸引了那些參選者和好奇的路人紛紛圍攏上前,爭相購買這些小冊子。
目睹這一切,薑啟不禁暗自感慨,這還沒有開始測評呢,單是報名費就用去一百塊下品元石,若是換作他初到雲台城時,僅這筆費用他就承擔不起。
如果再加上數目不小的住宿費用,以及購買這本小冊子等七七八八的開銷,那就不是普通散修能輕易承擔得起了。
由此可以看出,底層散修若想加入宗門有多麽不易。
當然,也可以選擇隻交報名費,但既然來報名參選,哪個又肯放棄哪怕一絲入選的機會,萬一那小冊子裏麵藏有玄機呢。
薑啟隨即上前,也購買了一本。
隨手翻閱了幾頁,見裏麵果然羅列了一些測試項目,心中不由暗喜,這些測試項目的介紹都是他目前正需要的。
對他而言,這本小冊子還是物有所值的。
但他繼續翻閱下去,不由得眉頭緊皺,這本小冊子太詳細了!詳細到連測試的題目和內容都羅列出來,還有答案!
薑啟暗忖,若是自己是出題的人,絕不會與這本小冊子雷同,以免授人口實!
他隨手收了起來。
見在城中尋找住處毫無希望,薑啟隨著人潮又來到了城外,看到了引導參選者去露營休息的標誌。
來到一處山林稀疏略顯空曠的山坡上,此地已布滿了五顏六色的帳篷,一眼就可以看出都是自備的。
“姐姐接下來打算如何?還想繼續留在煉市嗎?”
聞言,八五一神色一黯,有些落寞的歎聲說道:
“唉!弟弟他年紀小,可以選擇加入雲台宗,姐姐我已經人老珠黃,這把年紀放在哪裏都沒人要了,如今妹妹也要離開這裏了,我留在這裏也沒啥意思,不如還是迴到我家鄉去修煉,那裏至少還有一些熟人。”
“哦?姐姐不介意的話,能告訴小妹是哪裏人嗎?”少女問道,這是她來煉市後,第一次向人問及來曆。
“姐姐我姓岑名英,乃交州人氏,妹妹有機會的話,還請來我們交州一遊,姐姐我定然會盛情款待!”岑英認真說道。
“好!姐姐既然要離開煉市,這點兒元石就是小妹的一番心意,你拿去路上用吧!”
說話的同時,少女直接把那袋子元石塞給了岑英。
見狀,岑英猛然愣在那裏,一時不知說什麽好,當她想明白過來,立刻推辭道:
“妹妹,這可使不得……”
“姐姐不必多言!趕緊收起來吧,我送你一段路程!”
說完,少女頭也不迴,率先向南方飛去。
見狀,岑英眼眶濕潤,無奈地跟在她後麵,南飛而去。
……
薑啟來到雲台城南門,遠遠望見等待入城的隊伍已排起長龍,雖然已多達五列隊伍,排隊長度依然有數裏之長。
薑啟隨便選了一列隊伍,排在後麵。
排隊期間,左右無事,他開始嚐試探聽城內的情況,發現竟然有陣法阻隔,根本探聽不到城裏的任何動靜,他不由得感到稀奇。
倒是排隊等待入城修士之間的談話聲,卻聲聲入耳。
通過他們之間的交談,薑啟得知,這裏隻有極少數修士是入城辦事的,其他修士都是來參加雲台宗選拔弟子的。
這些修士大多數來自益州其它城池,但也有相當數量的修士來自附近大州,其中就有來自舞州的修士,更遠的大州則很少見。
他仔細觀察周邊,發現附近的山坡上、樹林裏停有很多豪華馬轎,顯然都是送自家子弟前來參加選拔的。
花了將近半個時辰,薑啟才交上元石領到一塊進城的臨時身份令牌。他輕歎一聲,低聲自語:“這雲台城的入城費,倒還算公道,沒有趁機哄抬價格。”
進入城中,行之不遠,又是看見數列隊伍排成長龍,這次更誇張,隊伍竟然一眼望不到頭!
站在隊尾,根本看不到前麵的報名處。當然,隊伍蜿蜒曲折也是原因。
薑啟猜測這一定是參加選拔報名的隊伍,他不禁暗自感慨,這些人對於能成為丹修的渴望,實在是太過熱切了。若是讓他們去煉市裏曆練一段時間,恐怕就會熱情大減。
果然,薑啟問明情況後,確定這就是報名隊伍,他隻能排在最末尾處。
又排了將近一個時辰,才輪到薑啟報名。
身著一身黃色服飾的雲台宗執事,收取每人必須交納的一百塊下品元石的報名費後,才開始詢問他是否有人推薦,以及年齡、修為、在去濁境停留的時間、有無煉丹經曆、能煉製幾品丹……
薑啟注意到,那些執事在整理報名者的信息時,是按著有無推薦信、去濁境停留時間等分別歸類的,顯然雲台宗對這兩樣“指標”格外看重。
待到問完並登記好所有信息後,執事才交給他一塊編有號碼的報名牌。並告訴薑啟,憑著這塊牌子,六天之後參加雲台宗的選拔弟子測試,在這段時間內,可以憑此牌自由進出雲台城。
此外,報名者既可以在城內自行尋找客棧住下來,等待選拔測試開始;也可以去到雲台城外,憑報名牌到指定的區域露營休息,那裏是免費的,有雲台宗派人負者把守,維護秩序。
完成報名後,薑啟開始在城中尋找住處。
可一連問了幾家客棧都是爆滿,城中早已人滿為患,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很多原本經營其它生意的店鋪,都已經改為臨時客棧。
甚至一些小型家族也騰出房間接納客人,賺取那些參選者及其隨行人員的食宿費用。薑啟能感覺得到,對於所有這一切,雲台城的人都已經熟門熟路。
更令人稱奇的是,城內街頭巷尾,到處都有人售賣一種小冊子,還有一些人在人群中擠來擠去兜售這種小冊子,他們口中不停地吆喝著:
“快來看啊!新鮮出爐的雲台宗測評小冊子!裏麵包括了各種測試項目介紹和注意事項,應有盡有!僅需十塊元石,數量有限,售完為止哦……”
雖然價格不菲,但還是吸引了那些參選者和好奇的路人紛紛圍攏上前,爭相購買這些小冊子。
目睹這一切,薑啟不禁暗自感慨,這還沒有開始測評呢,單是報名費就用去一百塊下品元石,若是換作他初到雲台城時,僅這筆費用他就承擔不起。
如果再加上數目不小的住宿費用,以及購買這本小冊子等七七八八的開銷,那就不是普通散修能輕易承擔得起了。
由此可以看出,底層散修若想加入宗門有多麽不易。
當然,也可以選擇隻交報名費,但既然來報名參選,哪個又肯放棄哪怕一絲入選的機會,萬一那小冊子裏麵藏有玄機呢。
薑啟隨即上前,也購買了一本。
隨手翻閱了幾頁,見裏麵果然羅列了一些測試項目,心中不由暗喜,這些測試項目的介紹都是他目前正需要的。
對他而言,這本小冊子還是物有所值的。
但他繼續翻閱下去,不由得眉頭緊皺,這本小冊子太詳細了!詳細到連測試的題目和內容都羅列出來,還有答案!
薑啟暗忖,若是自己是出題的人,絕不會與這本小冊子雷同,以免授人口實!
他隨手收了起來。
見在城中尋找住處毫無希望,薑啟隨著人潮又來到了城外,看到了引導參選者去露營休息的標誌。
來到一處山林稀疏略顯空曠的山坡上,此地已布滿了五顏六色的帳篷,一眼就可以看出都是自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