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默行已是換好官服,穩正官帽,自正東入進,來到桌前坐下。黃縣丞肅穆立於一旁。
梅默行拿起驚堂木,用力拍下,喝道:“帶人犯。”
衙差押著章疤痢一夥到得堂下。
章疤痢見過縣尊升堂,心下真正怕了,雙膝一軟,跪了下來,猶自心存僥幸,哀著聲道:“青天大老爺,小人冤枉。”
梅默行怒拍驚堂木,喝道:“放肆!公堂之上,無論人犯苦主,皆要本官動問方可迴話,直如此藐視王法,豈可容得!念在你是初犯,從輕發落,來人,打上十板!”
衙差分出兩人,按倒章疤痢就是十大板。章疤痢痛得鬼叫連連。
千衣蝶移到趙白玉旁,悄語:“是個有手段的,打惡丐給奸惡看,官威深重,以示他與先前縣尊絕不一樣,不由得那些人行事前不多掂量一二。”
趙白玉悄語:“那是,這手段在梅大伯而言也就尋常,若非是錯交了朋友,職掌都察院遲早的事。”
賈百合好奇問道:“什麽是都察院?比縣官大麽?”
千衣蝶以往從梁九德那裏有所了解,心下得意,與小百合悄語起來。
那邊,梅默行已然打完章疤痢,喝令苦主入堂。
苦主便是趙白玉。白衣公子佳少年,瀟灑從容上堂前,行禮拜見梅大人,前因後果說分明。
瞧著趙白玉幹說不跪,章疤痢眼前一亮,卻是才挨過打,不敢自開聲,對著一丐暗打眼色。
那丐雖畏懼官法,可積威之下更為懼怕丐頭,虛怯叫唿:“青天大老爺,他不跪怎生不打?”
梅默行再拍驚堂木,喝道:“聖人有言,不可不教而誅,本官方才才會從輕發落,你這人犯竟敢明知故犯!來人,重打三十大板!黃縣丞,鄉老們一生辛勞少入公堂,對法度多有不明之處,為免良善為奸刁所惑,煩請你為鄉老們昭示朝廷法度。”
黃縣丞提氣喝道:“眾百姓聽清,本朝法度,有功名者過堂免跪。堂下趙白玉,有何功名,說與堂上知道。”
趙白玉行禮道:“小生乃是東寧府秀才,府學有案,大人一察便知,若有虛言,甘當重罰。”
旁觀人群中有數人叫道:“大人不必去府中探問,趙家二公子年方十二便是考得秀才,東寧府縣鄉哪個不知。我等皆願作人證。”
梅默行道:“堂外休得喧嘩。黃縣丞,本縣牙婆可在?”
黃縣丞早有準備,吩咐衙差帶牙婆上堂。
梅默行道:“牙婆,本官問你,平日裏買賣男女如何分理價錢?”
“迴大人,價錢上以實要為準,難說個定價,大體上俊秀的比醜怪的價高;有手藝的比沒手藝的價高;身體壯實的比瘦弱的價高;丫頭比小子價高;少的比老的價高。這個少是說七八歲下邊,好養好教。”
梅默行使衙差帶花正上堂,道:“牙婆,你看此人,若是爹娘賣他,要給多少銀兩方為合適。”
“迴大人,此人身體壯實,原本便是三五兩也可出得,可年紀尷尬,筋骨還在長,比不得壯年人耐重活,吃得多不好養,性子長成不好教,實要買的話至多二兩。”
梅默行道:“牙婆,想清楚再迴話,會否有人出五百兩來買?”
牙婆那老臉立時顯笑,忙忍下笑,迴道:“大人說笑了,就是寺裏的羅漢菩薩來行善積德也隻是照價買人,哪裏會出到五百兩。”
梅默行一拍驚堂木,喝道:“章疤痢,你可聽清?!趙家乃府城名門望族,每年都要收買下人,豈會不知價銀多少;牙婆處盡有好人可買,又豈會為了區區二兩就搶你身邊的小乞丐。五百兩足可買兩百餘花正,你說趙白玉為能奪你養子塞你五百兩誣陷,直如此荒謬,如此奸刁,分明是盜奪他人錢財!來人,重打三十,再行審斷。”
聽得此斷,圍觀流民心下皆深感有理,趙家要想買人也不知會有多少遭難人家求著送孩子進去,哪裏要去搶一個沒名堂的小乞丐,就算要搶又哪裏需要用五百兩來誣陷,五十兩都嫌多。
章疤痢臉色慘白,想著那認罪倒黴的老話,死挺著隻是喊冤。
梅默行喝道:“冤?!本官便斷你個清楚明白,若是趙白玉硬塞於你,他是大家公子,世居東寧,身上所帶銀票必是從整從同從近,你身上銀票大大小小百餘張,此為零碎;銀票印鑒分屬四海、通江、晉升、觀德、大同等九家大小銀莊,此為雜散;銀票票號自有開出府縣,你那銀票來自保定府、杭州府、濟南府、歸德府等十餘府縣,距東寧府最遠一處不下千餘裏,此為地遠。
如此零碎、如此雜散、如此天南地北,不是你等劫奪逃難之民與商客還能為何?章疤痢,當今天子憂心萬民,一意安撫賑濟,你卻奸惡劫奪動蕩地方,如今米麵銀兩皆在,還有何話可說?聚眾劫奪、怙惡不悛,若不重懲,王法何在?生民何安?來人,重打五十,過後打入死牢。其餘從犯待本官再審,依罪大小定奪罪責。”
流民們迴想家鄉的那些少爺小姐,恰是正中縣尊案斷,一時之間處處喝彩,紛說天華來了位明察秋毫的青天大老爺。
千衣蝶亦是讚歎,且更增敬佩。
梅默行不明底細卻是斷得精準,史大虎那裏的金銀來源有四,一是馬家,二是賭場,三是小客商們,四是平日偷盜搶奪所積。章疤痢是膽小惡賊,等閑不敢也不願拿張大銀票花用惹人疑心,便求史大虎將大換小、將整換散,馬家錢財是作坊本銀,大來大去少有零碎,史大虎隻能從後三處湊出五百兩,
正中零碎雜散、天南地此。
聽得死牢,章疤痢直如五雷轟頂,急叫:“大老爺,小民冤枉,這銀子不是搶來的。”
“放肆!還敢抵賴!重打一百。”
兩衙差上來,拿著板子就用力拍了下去。
章疤痢不同於手下無知惡丐,多少見過些世麵,明白如今情勢之下若是聚眾劫奪之罪落實了,休說死牢,當場斬決也是有的,再不敢硬挺,老實招認受人指使,借事生案,禍陷趙家的罪行。
梅默行拿起驚堂木,用力拍下,喝道:“帶人犯。”
衙差押著章疤痢一夥到得堂下。
章疤痢見過縣尊升堂,心下真正怕了,雙膝一軟,跪了下來,猶自心存僥幸,哀著聲道:“青天大老爺,小人冤枉。”
梅默行怒拍驚堂木,喝道:“放肆!公堂之上,無論人犯苦主,皆要本官動問方可迴話,直如此藐視王法,豈可容得!念在你是初犯,從輕發落,來人,打上十板!”
衙差分出兩人,按倒章疤痢就是十大板。章疤痢痛得鬼叫連連。
千衣蝶移到趙白玉旁,悄語:“是個有手段的,打惡丐給奸惡看,官威深重,以示他與先前縣尊絕不一樣,不由得那些人行事前不多掂量一二。”
趙白玉悄語:“那是,這手段在梅大伯而言也就尋常,若非是錯交了朋友,職掌都察院遲早的事。”
賈百合好奇問道:“什麽是都察院?比縣官大麽?”
千衣蝶以往從梁九德那裏有所了解,心下得意,與小百合悄語起來。
那邊,梅默行已然打完章疤痢,喝令苦主入堂。
苦主便是趙白玉。白衣公子佳少年,瀟灑從容上堂前,行禮拜見梅大人,前因後果說分明。
瞧著趙白玉幹說不跪,章疤痢眼前一亮,卻是才挨過打,不敢自開聲,對著一丐暗打眼色。
那丐雖畏懼官法,可積威之下更為懼怕丐頭,虛怯叫唿:“青天大老爺,他不跪怎生不打?”
梅默行再拍驚堂木,喝道:“聖人有言,不可不教而誅,本官方才才會從輕發落,你這人犯竟敢明知故犯!來人,重打三十大板!黃縣丞,鄉老們一生辛勞少入公堂,對法度多有不明之處,為免良善為奸刁所惑,煩請你為鄉老們昭示朝廷法度。”
黃縣丞提氣喝道:“眾百姓聽清,本朝法度,有功名者過堂免跪。堂下趙白玉,有何功名,說與堂上知道。”
趙白玉行禮道:“小生乃是東寧府秀才,府學有案,大人一察便知,若有虛言,甘當重罰。”
旁觀人群中有數人叫道:“大人不必去府中探問,趙家二公子年方十二便是考得秀才,東寧府縣鄉哪個不知。我等皆願作人證。”
梅默行道:“堂外休得喧嘩。黃縣丞,本縣牙婆可在?”
黃縣丞早有準備,吩咐衙差帶牙婆上堂。
梅默行道:“牙婆,本官問你,平日裏買賣男女如何分理價錢?”
“迴大人,價錢上以實要為準,難說個定價,大體上俊秀的比醜怪的價高;有手藝的比沒手藝的價高;身體壯實的比瘦弱的價高;丫頭比小子價高;少的比老的價高。這個少是說七八歲下邊,好養好教。”
梅默行使衙差帶花正上堂,道:“牙婆,你看此人,若是爹娘賣他,要給多少銀兩方為合適。”
“迴大人,此人身體壯實,原本便是三五兩也可出得,可年紀尷尬,筋骨還在長,比不得壯年人耐重活,吃得多不好養,性子長成不好教,實要買的話至多二兩。”
梅默行道:“牙婆,想清楚再迴話,會否有人出五百兩來買?”
牙婆那老臉立時顯笑,忙忍下笑,迴道:“大人說笑了,就是寺裏的羅漢菩薩來行善積德也隻是照價買人,哪裏會出到五百兩。”
梅默行一拍驚堂木,喝道:“章疤痢,你可聽清?!趙家乃府城名門望族,每年都要收買下人,豈會不知價銀多少;牙婆處盡有好人可買,又豈會為了區區二兩就搶你身邊的小乞丐。五百兩足可買兩百餘花正,你說趙白玉為能奪你養子塞你五百兩誣陷,直如此荒謬,如此奸刁,分明是盜奪他人錢財!來人,重打三十,再行審斷。”
聽得此斷,圍觀流民心下皆深感有理,趙家要想買人也不知會有多少遭難人家求著送孩子進去,哪裏要去搶一個沒名堂的小乞丐,就算要搶又哪裏需要用五百兩來誣陷,五十兩都嫌多。
章疤痢臉色慘白,想著那認罪倒黴的老話,死挺著隻是喊冤。
梅默行喝道:“冤?!本官便斷你個清楚明白,若是趙白玉硬塞於你,他是大家公子,世居東寧,身上所帶銀票必是從整從同從近,你身上銀票大大小小百餘張,此為零碎;銀票印鑒分屬四海、通江、晉升、觀德、大同等九家大小銀莊,此為雜散;銀票票號自有開出府縣,你那銀票來自保定府、杭州府、濟南府、歸德府等十餘府縣,距東寧府最遠一處不下千餘裏,此為地遠。
如此零碎、如此雜散、如此天南地北,不是你等劫奪逃難之民與商客還能為何?章疤痢,當今天子憂心萬民,一意安撫賑濟,你卻奸惡劫奪動蕩地方,如今米麵銀兩皆在,還有何話可說?聚眾劫奪、怙惡不悛,若不重懲,王法何在?生民何安?來人,重打五十,過後打入死牢。其餘從犯待本官再審,依罪大小定奪罪責。”
流民們迴想家鄉的那些少爺小姐,恰是正中縣尊案斷,一時之間處處喝彩,紛說天華來了位明察秋毫的青天大老爺。
千衣蝶亦是讚歎,且更增敬佩。
梅默行不明底細卻是斷得精準,史大虎那裏的金銀來源有四,一是馬家,二是賭場,三是小客商們,四是平日偷盜搶奪所積。章疤痢是膽小惡賊,等閑不敢也不願拿張大銀票花用惹人疑心,便求史大虎將大換小、將整換散,馬家錢財是作坊本銀,大來大去少有零碎,史大虎隻能從後三處湊出五百兩,
正中零碎雜散、天南地此。
聽得死牢,章疤痢直如五雷轟頂,急叫:“大老爺,小民冤枉,這銀子不是搶來的。”
“放肆!還敢抵賴!重打一百。”
兩衙差上來,拿著板子就用力拍了下去。
章疤痢不同於手下無知惡丐,多少見過些世麵,明白如今情勢之下若是聚眾劫奪之罪落實了,休說死牢,當場斬決也是有的,再不敢硬挺,老實招認受人指使,借事生案,禍陷趙家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