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衛奴手指的方向,龍森看見他們剛才來的地方正升騰起一股巨大的濃煙,濃煙中還不時看見黑紅色的火焰,他估計了一下方向我距離,心裏一驚,看位置應該是錫礦的位置,這到底是示警還是在燒山?龍森知道這些人跟他學壞了,隻要是清理植被都是放火,這裏到處是蒿草,這要是蔓延開來,他們這群人一個也逃不掉。龍森向衛奴一揮手說:“快!我們趕快過去看看!”
衛青看著燃燒起來的蒿草,大聲說:“大家在周圍看著點,別讓火把整個山都點燒了啊。”眾人齊聲應是,手持濕樹枝守在周圍,看見火向中間蔓延之後,邊上的蒿草已經燒光。一揮手說:“接著幹,一塊一塊的砍出隔離帶。”龍森趕到時剛好聽到衛青的安排,不由點了點頭,沒想到這些小孩學習能力這麽強,他在渡江後用的辦法被他們學會了,還能活學活用,是不是可以放手讓這些人獨當一麵,現在攤子小,幹不好也沒有什麽損失,幹好了就是人財雙收。
到了晚上,陸路隊伍也趕到了,他們也是看到了那股黑煙,就尋著黑煙找了過來。有了明確的方向速度就快多了。龍森見天色已晚,人也齊了,就讓大家安營紮寨。
吃過晚飯,龍森召集所有人開會。龍森的安營紮寨就是用帶來的雨布,就地砍下木頭樹枝搭個棚。雨布就是麻布用桐油反複浸泡,能夠防雨但不防火,還有點硬。這會也隻能在空地上開,臨時搭的棚子太小,容納不下這麽多人。大家各自找塊石頭坐著,下午燒了一下午,火早就滅了,但地上還是熱乎乎的,冬天能找到這種地方開會還是很不錯。
龍森也和大家一樣找個石頭坐下來,他看了一下大家,笑著說:“衛青一把火給我們找了一個開會的好地方,現在還熱乎著,等會大家睡在地上也不冷了。但他這把火把我和衛奴嚇得夠嗆,生怕你們把整個山燒起來把自己也燒了。所以今後燒山時要注意,一定要派人守著,砍好隔離帶,確保安全。”看見大家變得嚴肅,龍森拍了拍手說:“我隻是說大家注意的事項,衛青他們就幹得不錯,還從周圍放的火。”他停了一下說:“這裏就是我們的錫礦,今後我們將開采和冶煉都放在這裏,這裏到江邊不到一公裏,離未來城也不遠,位置非常好。現在大家先修路,一是通往未來城的路,路的寬度要能同時跑兩輛馬車。第二條是到江邊的路,在江邊還要修一個碼頭,用來裝卸貨物。測繪隊要認真測繪盡可能修一條比較直的路,這路會使用好幾十年。”
龍森看了一下衛青說:“要盡快完成工廠建設,還有生活設施,不然大量工人過來沒有地方住就麻煩了,你要安排好,生活區和生產區要分開。”衛青點點頭,好像想起了什麽,問龍森:“那我們什麽時候可以開采礦山?礦山開采太慢了,需要投入人手不少。”龍森問過幾個開采過礦的人,知道他們開礦的方式時目瞪口呆。這時候開采礦山因為沒有炸藥,隻能用木柴堆在岩石上火燒,然後澆上水,利用熱脹冷縮原理,讓岩石產生裂縫,然後再用工具撬開這些裂縫。這消耗的人力就多得嚇人了,這也是古代金屬價格高的重要原因。
龍森還是打算用炸藥開采,他讓衛奴帶的包裹裏就是黑火藥,他甚至可以製造出硝化甘油炸藥出來。但要讓炸藥發揮最大的作用,還需要對岩石鑿孔。現在的青銅器的強度確實無法達到開鑿岩石的要求,當然也無法用炸藥開采。龍森計劃的是先生產出鋼鐵工具然後再進行大規模開采礦石,現在的人力資源太珍貴,需要做的事太多,浪費不起。
龍森對衛青說:“你們先剝離礦山表層,等我把工具準備好了再進行礦石開采。我會教他們一種新的開采方法,幾十個人一年可以開采上萬噸的礦石。”衛青一聽上萬噸張大了嘴巴,他不知道龍森的新辦法是什麽辦法,但他相信龍森,因為龍森說的話大多數都成了現實。
這裏離未來城,龍森計劃把這裏建成重工業鎮,龍森為了方便把這命名為黃石,主要是這裏石頭都偏黃。他又帶著衛青到他發現的石英礦去看了一圈,第三天船迴來了,帶來不少糧食和物資。龍森讓衛青在這裏主持黃石鎮的建設,帶著地質隊的人和護衛隊的人繼續逆流而上。黃石鎮的守衛就等未來城那邊派人從陸路過來。
龍森站在船頭觀察著江岸上的情況,秦朝很多城市雖然伴水而建,但距離大江距離都比較遠,更多的建在支流旁邊,方便解決飲用水。對利用水道進行運輸很少,所以江岸邊大多是鬱鬱蔥蔥的樹木。地質隊的魯洪卻反向看向大江對岸的情況,他記得他們找到大江時,江對岸邊的江水中有幾個大石矗立。
“龍哥,就是這裏了,你看那幾個大石頭,我從林子鑽出來就看見了,印象很深。礦山應該就是這邊樹林裏。”船走三天,魯洪才找到礦山的大概位置。龍森對掌舵的任長水說:“馬上靠岸,地質隊的人和護衛隊的人拿好武器給養跟我上岸,船在附近找一下有沒有大點的支流,探測好水深。隨時準備接應我們。”
二十幾個人拿著武器,用背蔞背著給養雨布跳上岸,衛奴還是背著那個包裹。在魯洪的帶領下,這些人在樹林裏穿行,每走一段路,龍森都讓人在顯眼的地方刻下標識,用箭頭指明方向,以免迷路。
走了半天,魯洪驚喜的叫道:“找到了,這就是我們發現礦石的山穀,你看這裏還有不少礦石。”龍森走過去一看,山穀中果然有不少鐵礦石。魯洪說:“我們沿著山穀走一天就能看見那個礦山了,這些石頭是被雨水衝下來的。”龍森點點頭說:“天色不早了,我們就在這裏宿營,不能用火了,以免被他們發現。”
,
衛青看著燃燒起來的蒿草,大聲說:“大家在周圍看著點,別讓火把整個山都點燒了啊。”眾人齊聲應是,手持濕樹枝守在周圍,看見火向中間蔓延之後,邊上的蒿草已經燒光。一揮手說:“接著幹,一塊一塊的砍出隔離帶。”龍森趕到時剛好聽到衛青的安排,不由點了點頭,沒想到這些小孩學習能力這麽強,他在渡江後用的辦法被他們學會了,還能活學活用,是不是可以放手讓這些人獨當一麵,現在攤子小,幹不好也沒有什麽損失,幹好了就是人財雙收。
到了晚上,陸路隊伍也趕到了,他們也是看到了那股黑煙,就尋著黑煙找了過來。有了明確的方向速度就快多了。龍森見天色已晚,人也齊了,就讓大家安營紮寨。
吃過晚飯,龍森召集所有人開會。龍森的安營紮寨就是用帶來的雨布,就地砍下木頭樹枝搭個棚。雨布就是麻布用桐油反複浸泡,能夠防雨但不防火,還有點硬。這會也隻能在空地上開,臨時搭的棚子太小,容納不下這麽多人。大家各自找塊石頭坐著,下午燒了一下午,火早就滅了,但地上還是熱乎乎的,冬天能找到這種地方開會還是很不錯。
龍森也和大家一樣找個石頭坐下來,他看了一下大家,笑著說:“衛青一把火給我們找了一個開會的好地方,現在還熱乎著,等會大家睡在地上也不冷了。但他這把火把我和衛奴嚇得夠嗆,生怕你們把整個山燒起來把自己也燒了。所以今後燒山時要注意,一定要派人守著,砍好隔離帶,確保安全。”看見大家變得嚴肅,龍森拍了拍手說:“我隻是說大家注意的事項,衛青他們就幹得不錯,還從周圍放的火。”他停了一下說:“這裏就是我們的錫礦,今後我們將開采和冶煉都放在這裏,這裏到江邊不到一公裏,離未來城也不遠,位置非常好。現在大家先修路,一是通往未來城的路,路的寬度要能同時跑兩輛馬車。第二條是到江邊的路,在江邊還要修一個碼頭,用來裝卸貨物。測繪隊要認真測繪盡可能修一條比較直的路,這路會使用好幾十年。”
龍森看了一下衛青說:“要盡快完成工廠建設,還有生活設施,不然大量工人過來沒有地方住就麻煩了,你要安排好,生活區和生產區要分開。”衛青點點頭,好像想起了什麽,問龍森:“那我們什麽時候可以開采礦山?礦山開采太慢了,需要投入人手不少。”龍森問過幾個開采過礦的人,知道他們開礦的方式時目瞪口呆。這時候開采礦山因為沒有炸藥,隻能用木柴堆在岩石上火燒,然後澆上水,利用熱脹冷縮原理,讓岩石產生裂縫,然後再用工具撬開這些裂縫。這消耗的人力就多得嚇人了,這也是古代金屬價格高的重要原因。
龍森還是打算用炸藥開采,他讓衛奴帶的包裹裏就是黑火藥,他甚至可以製造出硝化甘油炸藥出來。但要讓炸藥發揮最大的作用,還需要對岩石鑿孔。現在的青銅器的強度確實無法達到開鑿岩石的要求,當然也無法用炸藥開采。龍森計劃的是先生產出鋼鐵工具然後再進行大規模開采礦石,現在的人力資源太珍貴,需要做的事太多,浪費不起。
龍森對衛青說:“你們先剝離礦山表層,等我把工具準備好了再進行礦石開采。我會教他們一種新的開采方法,幾十個人一年可以開采上萬噸的礦石。”衛青一聽上萬噸張大了嘴巴,他不知道龍森的新辦法是什麽辦法,但他相信龍森,因為龍森說的話大多數都成了現實。
這裏離未來城,龍森計劃把這裏建成重工業鎮,龍森為了方便把這命名為黃石,主要是這裏石頭都偏黃。他又帶著衛青到他發現的石英礦去看了一圈,第三天船迴來了,帶來不少糧食和物資。龍森讓衛青在這裏主持黃石鎮的建設,帶著地質隊的人和護衛隊的人繼續逆流而上。黃石鎮的守衛就等未來城那邊派人從陸路過來。
龍森站在船頭觀察著江岸上的情況,秦朝很多城市雖然伴水而建,但距離大江距離都比較遠,更多的建在支流旁邊,方便解決飲用水。對利用水道進行運輸很少,所以江岸邊大多是鬱鬱蔥蔥的樹木。地質隊的魯洪卻反向看向大江對岸的情況,他記得他們找到大江時,江對岸邊的江水中有幾個大石矗立。
“龍哥,就是這裏了,你看那幾個大石頭,我從林子鑽出來就看見了,印象很深。礦山應該就是這邊樹林裏。”船走三天,魯洪才找到礦山的大概位置。龍森對掌舵的任長水說:“馬上靠岸,地質隊的人和護衛隊的人拿好武器給養跟我上岸,船在附近找一下有沒有大點的支流,探測好水深。隨時準備接應我們。”
二十幾個人拿著武器,用背蔞背著給養雨布跳上岸,衛奴還是背著那個包裹。在魯洪的帶領下,這些人在樹林裏穿行,每走一段路,龍森都讓人在顯眼的地方刻下標識,用箭頭指明方向,以免迷路。
走了半天,魯洪驚喜的叫道:“找到了,這就是我們發現礦石的山穀,你看這裏還有不少礦石。”龍森走過去一看,山穀中果然有不少鐵礦石。魯洪說:“我們沿著山穀走一天就能看見那個礦山了,這些石頭是被雨水衝下來的。”龍森點點頭說:“天色不早了,我們就在這裏宿營,不能用火了,以免被他們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