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幫江籬上工
穿七零,她帶著空間下鄉致富了 作者:一盞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牛大叔牛大娘不必這麽客氣,大家鄉裏鄉親的,我剛好懂處理毒蜂蜇的辦法才能幫了牛娃子,不懂的話想幫也幫不上不是?”
江籬雖然嘴上說得客氣,但是手上卻一點兒也不客氣,把牛大娘的籃子接了過來。
她救了牛娃子是事實,大家也都知道她懂藥理會醫術的事情了。
要是今天她不收牛大娘的雞蛋,改天人人都來找她治病,大家鄉裏鄉親的,幫不幫治?
幫了的話要去采藥材需不需要人工力氣?
她這又要上工又要治病的話,那不得忙死累死啊!
所以今天這五個雞蛋她肯定要收下來。
她救了牛娃子的那天晚上就進空間看過了,空間又長了兩厘米。
她現在很確定,救人是能讓空間變大的,所以為了空間能更快得到升級,她還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讓大隊裏的人主動提出讓她當赤腳醫生,而不是她自己主動提出。
這樣她就能治療更多的人,空間也能更快地升級。
在那之前,她一點兒也不著急,她相信喬文英和牛娃子的事情已經讓大隊裏的人相信她的醫術了。
但是還不夠,要讓大隊裏的人意識到,村裏有個赤腳醫生在,是多麽利民的事情。
所以,她在等待,一定還會有人來找她治病的。
“江知青,你真是個好人,總之,謝謝你了,牛娃子,快謝謝江知青,沒有她你都沒命了。”
牛娃子給江籬鞠躬:“謝謝江知青救了我。”
“不用謝,你們吃飯了嗎?要不要留下來一起吃飯?”
江籬把五個雞蛋放到自己的挎包裏,把籃子還給了牛大娘。
剛才還沒來得及把挎包放下來呢,牛大叔一家三口就來了。
牛大柱連忙擺手道:“不用、不用,我們這就迴去了,家裏已經做好了飯。”
這年頭誰家都沒有多餘的糧食給別人吃,他們這一家三口呢,是來謝謝人家江知青的,怎麽好意思留下來吃飯?
牛大柱帶著一家三口迴去了。
不出江籬所料,兩天後,就有人找上門來了。
來的人是村裏燒製陶缸的李老頭家兒媳婦,江籬曾經在李老頭家買過大水缸。
她看到牛棚的山泉水和菜地時,和牛家夫婦的反應差不多。
牛大嫂昨天說的時候,她還不相信,沒想到是真的。
她羨慕了一會兒後,直接道明來意:“江知青啊,我家狗蛋發燒了,聽說你懂藥理會醫術,
想請你幫他看看行不?從這裏去到鎮上衛生所要一個多小時,遠著呢。”
江籬笑著說道:“嬸子,我是會一點醫術,但我不是醫生啊,而且我也沒有藥,想幫也幫不了你呢。”
“哎喲,江知青,你就別謙虛了,喬大姐那樣的症狀都讓你給治好了,醫生都不一定能治呢,你先去幫我家狗蛋看看,需要什麽藥材我去找,行不?”
“行吧,既然嬸子都這樣說了,那我就去看看吧。”江籬跟著李家媳婦走了。
看過狗蛋之後,江籬寫了一些退熱需要用到的草藥給李家媳婦。
“嬸子,用這些草藥煮水給狗蛋洗澡就能退熱,山上都能找到這些草藥的,還有這些,是煮來喝的,喝了後狗蛋就好了。”
李家媳婦拿著藥單,為難地說道:“江知青,咱也不懂這些草藥長啥樣啊,這可怎麽找?”
江籬也為難地說道:“可是嬸子,我要去上工了啊,總不能曠工吧,我也要賺工分的呢,要不然怎麽過日子啊。”
“走,你跟我一起去,我去跟大隊長說,我幫你上工賺工分。”
李家媳婦說完後也不管江籬同不同意,拉著江籬就走。
隻要能讓兒子退燒,是要付出一點努力的,總不能讓人家江知青辛苦幫她找草藥還賺不到工分。
江籬在她後麵嘴角微微勾起。
李家媳婦找到大隊長之後,哭嚎道:“大隊長啊,狗蛋燒得人都要迷糊了,江知青剛才好心去給看了,
說用草藥就能退燒,需要用的草藥江知青給寫下來了,可是咱也不懂這些草藥長啥樣啊,
大隊長,求求您就同意江知青去幫狗蛋找草藥吧,她下午的活兒我幫她幹,工分記她名上行不?”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好像不行也要行啊,要不然真看一個孩子燒成傻子不成?
雲中來點頭道:“好吧,那江知青,你就去幫狗蛋找草藥吧,就照剛才狗蛋娘說的,你下午的活兒她幫你幹,工分記你名上。”
“好吧,我聽大隊長的安排。”
秋收過後江籬就已經不能去割豬草了,和其他知青一樣下地幹活,所以上午下午她都是有活幹的。
李家媳婦感恩戴德地說道:“謝謝你,江知青。”
“不用謝,那我去給狗蛋找草藥了,找齊了馬上迴來讓李爺爺給他煮水洗澡,嬸子你不要擔心。”
你好好去幫我上工就行!
“好的,謝謝江知青了,你是好人,謝謝你。”李家媳婦達到目的後,歡喜地下地幫江籬掙工分去了。
雙方各自愉快離去,剩下大隊長在原地若有所思。
李家媳婦不但幫江籬把當天下午的活兒給幹了,幫她掙了工分,還為了感謝她治好她兒子,給她送了一個醃酸菜的缸子。
這正是江籬需要的,江籬還挺滿意。
類似的事情十天內就發生了三次,不是這家孩子感冒發燒了,就是那家老人腰痛下不來床了,要不就是誰家頭疼腦熱了等等類似的事情。
大家去找江籬幫忙的時候,知道了李家媳婦的做法,紛紛效仿她,幫她幹活,讓她幫家裏人治病。
至於感謝的東西也有,要麽是一把青菜,要麽是三兩個雞蛋,要麽就是一把子豆子。
江籬也照收,反正她牛棚小分隊冬天也是要囤糧的,有了這些做遮掩,到時候她就可以從空間再弄一些出來,說是幫別人治病別人給的。
這樣就不用擔心冬天糧食的問題了。
漸漸地,開始有人去跟大隊長建議,希望村裏能有個赤腳醫生。
這樣大家夥兒看病就有著落了,不需要跑大老遠地去鎮上甚至縣裏。
江籬雖然嘴上說得客氣,但是手上卻一點兒也不客氣,把牛大娘的籃子接了過來。
她救了牛娃子是事實,大家也都知道她懂藥理會醫術的事情了。
要是今天她不收牛大娘的雞蛋,改天人人都來找她治病,大家鄉裏鄉親的,幫不幫治?
幫了的話要去采藥材需不需要人工力氣?
她這又要上工又要治病的話,那不得忙死累死啊!
所以今天這五個雞蛋她肯定要收下來。
她救了牛娃子的那天晚上就進空間看過了,空間又長了兩厘米。
她現在很確定,救人是能讓空間變大的,所以為了空間能更快得到升級,她還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讓大隊裏的人主動提出讓她當赤腳醫生,而不是她自己主動提出。
這樣她就能治療更多的人,空間也能更快地升級。
在那之前,她一點兒也不著急,她相信喬文英和牛娃子的事情已經讓大隊裏的人相信她的醫術了。
但是還不夠,要讓大隊裏的人意識到,村裏有個赤腳醫生在,是多麽利民的事情。
所以,她在等待,一定還會有人來找她治病的。
“江知青,你真是個好人,總之,謝謝你了,牛娃子,快謝謝江知青,沒有她你都沒命了。”
牛娃子給江籬鞠躬:“謝謝江知青救了我。”
“不用謝,你們吃飯了嗎?要不要留下來一起吃飯?”
江籬把五個雞蛋放到自己的挎包裏,把籃子還給了牛大娘。
剛才還沒來得及把挎包放下來呢,牛大叔一家三口就來了。
牛大柱連忙擺手道:“不用、不用,我們這就迴去了,家裏已經做好了飯。”
這年頭誰家都沒有多餘的糧食給別人吃,他們這一家三口呢,是來謝謝人家江知青的,怎麽好意思留下來吃飯?
牛大柱帶著一家三口迴去了。
不出江籬所料,兩天後,就有人找上門來了。
來的人是村裏燒製陶缸的李老頭家兒媳婦,江籬曾經在李老頭家買過大水缸。
她看到牛棚的山泉水和菜地時,和牛家夫婦的反應差不多。
牛大嫂昨天說的時候,她還不相信,沒想到是真的。
她羨慕了一會兒後,直接道明來意:“江知青啊,我家狗蛋發燒了,聽說你懂藥理會醫術,
想請你幫他看看行不?從這裏去到鎮上衛生所要一個多小時,遠著呢。”
江籬笑著說道:“嬸子,我是會一點醫術,但我不是醫生啊,而且我也沒有藥,想幫也幫不了你呢。”
“哎喲,江知青,你就別謙虛了,喬大姐那樣的症狀都讓你給治好了,醫生都不一定能治呢,你先去幫我家狗蛋看看,需要什麽藥材我去找,行不?”
“行吧,既然嬸子都這樣說了,那我就去看看吧。”江籬跟著李家媳婦走了。
看過狗蛋之後,江籬寫了一些退熱需要用到的草藥給李家媳婦。
“嬸子,用這些草藥煮水給狗蛋洗澡就能退熱,山上都能找到這些草藥的,還有這些,是煮來喝的,喝了後狗蛋就好了。”
李家媳婦拿著藥單,為難地說道:“江知青,咱也不懂這些草藥長啥樣啊,這可怎麽找?”
江籬也為難地說道:“可是嬸子,我要去上工了啊,總不能曠工吧,我也要賺工分的呢,要不然怎麽過日子啊。”
“走,你跟我一起去,我去跟大隊長說,我幫你上工賺工分。”
李家媳婦說完後也不管江籬同不同意,拉著江籬就走。
隻要能讓兒子退燒,是要付出一點努力的,總不能讓人家江知青辛苦幫她找草藥還賺不到工分。
江籬在她後麵嘴角微微勾起。
李家媳婦找到大隊長之後,哭嚎道:“大隊長啊,狗蛋燒得人都要迷糊了,江知青剛才好心去給看了,
說用草藥就能退燒,需要用的草藥江知青給寫下來了,可是咱也不懂這些草藥長啥樣啊,
大隊長,求求您就同意江知青去幫狗蛋找草藥吧,她下午的活兒我幫她幹,工分記她名上行不?”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好像不行也要行啊,要不然真看一個孩子燒成傻子不成?
雲中來點頭道:“好吧,那江知青,你就去幫狗蛋找草藥吧,就照剛才狗蛋娘說的,你下午的活兒她幫你幹,工分記你名上。”
“好吧,我聽大隊長的安排。”
秋收過後江籬就已經不能去割豬草了,和其他知青一樣下地幹活,所以上午下午她都是有活幹的。
李家媳婦感恩戴德地說道:“謝謝你,江知青。”
“不用謝,那我去給狗蛋找草藥了,找齊了馬上迴來讓李爺爺給他煮水洗澡,嬸子你不要擔心。”
你好好去幫我上工就行!
“好的,謝謝江知青了,你是好人,謝謝你。”李家媳婦達到目的後,歡喜地下地幫江籬掙工分去了。
雙方各自愉快離去,剩下大隊長在原地若有所思。
李家媳婦不但幫江籬把當天下午的活兒給幹了,幫她掙了工分,還為了感謝她治好她兒子,給她送了一個醃酸菜的缸子。
這正是江籬需要的,江籬還挺滿意。
類似的事情十天內就發生了三次,不是這家孩子感冒發燒了,就是那家老人腰痛下不來床了,要不就是誰家頭疼腦熱了等等類似的事情。
大家去找江籬幫忙的時候,知道了李家媳婦的做法,紛紛效仿她,幫她幹活,讓她幫家裏人治病。
至於感謝的東西也有,要麽是一把青菜,要麽是三兩個雞蛋,要麽就是一把子豆子。
江籬也照收,反正她牛棚小分隊冬天也是要囤糧的,有了這些做遮掩,到時候她就可以從空間再弄一些出來,說是幫別人治病別人給的。
這樣就不用擔心冬天糧食的問題了。
漸漸地,開始有人去跟大隊長建議,希望村裏能有個赤腳醫生。
這樣大家夥兒看病就有著落了,不需要跑大老遠地去鎮上甚至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