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服裝廠改製
官場:從秘書開始問鼎京圈 作者:李飄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誌高,我就知道,我們整個東平縣,就隻有你能夠辦好這件事。”張世德笑著說道。
雖然東海市的市委領導發生了重大變動,但是黃振華現在還是省委書記,對劉誌高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而且,李國華這個新上任的市委書記,在正常的工作範圍內,也沒有必要去接觸或者是針對劉誌高這個鎮黨委書記。
“張縣長,根據我這大半個月的時間了解,對於金海鎮的未來也有了一個大致的發展方向,第一是發展水產養殖,第二是種植葡萄產業……”劉誌高主動匯報道。
正好借著今天的這個機會,匯報一下這件事情,爭取從信用社那邊多拿點錢。
“你放開手腳去做,我光是聽你匯報,都感覺這件事情十有八九能成功,至於資金方麵你不用擔心,我會和他們打招唿,一定給你們最大額度的貸款。”張世德開口說道。
去年已經成功了一個養豬場,今年再成功一個漁場,這對於東平縣而言,也是一件不小的功績。
“另外,預計在這個星期,市裏麵可能會過來采訪我,我希望您到時候能夠出麵。”劉誌高客氣的說道。
現在將自己打造成所有青年幹部學習的目標,也能夠為自己未來的提拔,提供一絲助力。
張世德的眼神中不由得露出了一抹意外之色,這有關係還真是硬。
自己工作了這麽多年,還從來沒有被單獨采訪過。
他笑著說道:“好,到時候你提前把消息告訴我,我也在鏡頭麵前露個臉。”
劉誌高從縣委大院裏麵離開以後,便立刻迴到了金海鎮。
他在迴到辦公室以後,便拿出了關於金海鎮服裝廠的檔案,詳細的看了一下裏麵的內容。
以前吃大鍋飯,服裝廠自然是不擔心銷售業績,但是現在市場競爭,服裝廠沒有任何優勢,自然是競爭不下去了。
劉誌高在詳細的看完檔案以後,便立刻把李安平請到了辦公室。
“劉書記。”李安平恭敬的說道。
“安平同誌,關於金海鎮服裝廠改製的事情,你有所了解嗎?”劉誌高詢問道。
對方在東平縣工作的時間很長,獲得消息的渠道比自己多的多。
李安平聽到這番話,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他開口說道:“劉書記,去年是田副縣長負責金海鎮服裝廠的改製,當時也請了一個省裏麵的服裝老板過來,希望對方能夠直接把整個服裝廠都收購了,雙方也洽談的很愉快。
但是,最後服裝廠的工人卻不樂意,他們一是覺得賠償不到位,二是以後沒工作,於是在政府門口鬧事,那位老板見服裝廠事情這麽多,就沒有了收購的想法。”
“這個服裝廠,算上管理人員,一共也就六十二人,怎麽會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劉誌高有些意外的說道。
李安平說道:“其實可以理解,金海鎮服裝廠的位置不在縣裏麵,給出的補償自然是比現成的那些工廠少。
其他大部分人還是能夠接受改製的,畢竟他們留在工廠裏麵也拿不到錢,就是十來個刺頭不好處理。”
劉誌高見狀,便開口說道:“我知道了,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幫助沙口村,把水產養殖的事情做下來,這方麵你多盯著,免得出現意外情況。”
“好,那我先過去了。”李安平說道。
他的心中也不由得有些好奇,劉誌高會怎麽處理服裝廠的事情。
差不多半個小時以後,胡保國便來到了劉誌高的辦公室。
他滿臉笑意,十分恭敬的說道:“劉書記,您找我有什麽吩咐?”
這段時期,自己也在打聽消息,比如哪個村有村霸,鎮上的那幾個混混是不是惹到誰了?
但是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心中也著急。
早一點落實劉書記的指示,自己也能夠早一點上副鎮長。
“關於金海鎮服裝廠的事情,你聽說過沒有?”劉誌高說道。
對方既然已經在金海鎮做了前三年的派出所所長,估計對這件事情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聽說了,去年年底的時候,這件事情鬧得還挺大,大部分人是讚同改製的,就因為十六個人不停的鬧,這件事才沒有辦成。”胡保國開口說道。
“你平時多盯著這些人,如果發現他們有任何違法違紀的行為,第一時間控製起來。”劉誌高平靜的說道。
縣裏麵的領導,可能是長期在東平縣工作,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絕。
但是自己不擔心這個問題,對於這些影響發展的害群之馬,就必須讓他們嚐點苦頭。
胡保國聽到這番話,眼神中不由得露出了一抹精光。
他連忙開口說道:“劉書記,我早就聽說他們裏麵有幾個人,平時就喜歡打牌賭博,我相信很快就可以把他們控製起來。”
劉誌高聽完,心中暗道:看來還真和自己想象中差不多,如果沒有一些惡習陋習,這些人也不會成為改革收購的攪屎棍。
“這件事情交給你去辦,先讓他們吃點苦頭。”
“保證完成任務!”胡保國連忙開口說道。
他的心中有些慶幸:一旦自己把這件事情做好,那麽自己也是劉書記的人了。
下午兩點出頭。
一個三十出頭的中年男子,來到了政府大院。
他先是來到黨政辦門口,客氣的說道:“我想找劉書記。”
黨政辦裏麵的辦事員嚴武,立刻站起身來:“你等一下,我去通知領導。”
他經常跟著劉誌高下鄉,一眼就認出了此人,陳家溝的葡萄種植戶陳春生。
不一會兒,周宇就帶著陳春生來到了劉誌高的辦公室門口。
“劉書記,陳家溝的陳春生過來了。”
劉誌高平靜的說道:“進來吧。”
周宇打開門,帶著陳春生走了進去。
兩個人齊聲的說道:“劉書記。”
周宇特意從一旁的熱水壺裏麵,倒出了一杯茶水給了陳春生。
劉誌高笑著說道:“昨天我和幾個村的村幹部聊了一下,他們都拒絕種植葡萄,這個機會倒是落在了你的身上。”
雖然東海市的市委領導發生了重大變動,但是黃振華現在還是省委書記,對劉誌高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而且,李國華這個新上任的市委書記,在正常的工作範圍內,也沒有必要去接觸或者是針對劉誌高這個鎮黨委書記。
“張縣長,根據我這大半個月的時間了解,對於金海鎮的未來也有了一個大致的發展方向,第一是發展水產養殖,第二是種植葡萄產業……”劉誌高主動匯報道。
正好借著今天的這個機會,匯報一下這件事情,爭取從信用社那邊多拿點錢。
“你放開手腳去做,我光是聽你匯報,都感覺這件事情十有八九能成功,至於資金方麵你不用擔心,我會和他們打招唿,一定給你們最大額度的貸款。”張世德開口說道。
去年已經成功了一個養豬場,今年再成功一個漁場,這對於東平縣而言,也是一件不小的功績。
“另外,預計在這個星期,市裏麵可能會過來采訪我,我希望您到時候能夠出麵。”劉誌高客氣的說道。
現在將自己打造成所有青年幹部學習的目標,也能夠為自己未來的提拔,提供一絲助力。
張世德的眼神中不由得露出了一抹意外之色,這有關係還真是硬。
自己工作了這麽多年,還從來沒有被單獨采訪過。
他笑著說道:“好,到時候你提前把消息告訴我,我也在鏡頭麵前露個臉。”
劉誌高從縣委大院裏麵離開以後,便立刻迴到了金海鎮。
他在迴到辦公室以後,便拿出了關於金海鎮服裝廠的檔案,詳細的看了一下裏麵的內容。
以前吃大鍋飯,服裝廠自然是不擔心銷售業績,但是現在市場競爭,服裝廠沒有任何優勢,自然是競爭不下去了。
劉誌高在詳細的看完檔案以後,便立刻把李安平請到了辦公室。
“劉書記。”李安平恭敬的說道。
“安平同誌,關於金海鎮服裝廠改製的事情,你有所了解嗎?”劉誌高詢問道。
對方在東平縣工作的時間很長,獲得消息的渠道比自己多的多。
李安平聽到這番話,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他開口說道:“劉書記,去年是田副縣長負責金海鎮服裝廠的改製,當時也請了一個省裏麵的服裝老板過來,希望對方能夠直接把整個服裝廠都收購了,雙方也洽談的很愉快。
但是,最後服裝廠的工人卻不樂意,他們一是覺得賠償不到位,二是以後沒工作,於是在政府門口鬧事,那位老板見服裝廠事情這麽多,就沒有了收購的想法。”
“這個服裝廠,算上管理人員,一共也就六十二人,怎麽會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劉誌高有些意外的說道。
李安平說道:“其實可以理解,金海鎮服裝廠的位置不在縣裏麵,給出的補償自然是比現成的那些工廠少。
其他大部分人還是能夠接受改製的,畢竟他們留在工廠裏麵也拿不到錢,就是十來個刺頭不好處理。”
劉誌高見狀,便開口說道:“我知道了,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幫助沙口村,把水產養殖的事情做下來,這方麵你多盯著,免得出現意外情況。”
“好,那我先過去了。”李安平說道。
他的心中也不由得有些好奇,劉誌高會怎麽處理服裝廠的事情。
差不多半個小時以後,胡保國便來到了劉誌高的辦公室。
他滿臉笑意,十分恭敬的說道:“劉書記,您找我有什麽吩咐?”
這段時期,自己也在打聽消息,比如哪個村有村霸,鎮上的那幾個混混是不是惹到誰了?
但是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心中也著急。
早一點落實劉書記的指示,自己也能夠早一點上副鎮長。
“關於金海鎮服裝廠的事情,你聽說過沒有?”劉誌高說道。
對方既然已經在金海鎮做了前三年的派出所所長,估計對這件事情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聽說了,去年年底的時候,這件事情鬧得還挺大,大部分人是讚同改製的,就因為十六個人不停的鬧,這件事才沒有辦成。”胡保國開口說道。
“你平時多盯著這些人,如果發現他們有任何違法違紀的行為,第一時間控製起來。”劉誌高平靜的說道。
縣裏麵的領導,可能是長期在東平縣工作,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絕。
但是自己不擔心這個問題,對於這些影響發展的害群之馬,就必須讓他們嚐點苦頭。
胡保國聽到這番話,眼神中不由得露出了一抹精光。
他連忙開口說道:“劉書記,我早就聽說他們裏麵有幾個人,平時就喜歡打牌賭博,我相信很快就可以把他們控製起來。”
劉誌高聽完,心中暗道:看來還真和自己想象中差不多,如果沒有一些惡習陋習,這些人也不會成為改革收購的攪屎棍。
“這件事情交給你去辦,先讓他們吃點苦頭。”
“保證完成任務!”胡保國連忙開口說道。
他的心中有些慶幸:一旦自己把這件事情做好,那麽自己也是劉書記的人了。
下午兩點出頭。
一個三十出頭的中年男子,來到了政府大院。
他先是來到黨政辦門口,客氣的說道:“我想找劉書記。”
黨政辦裏麵的辦事員嚴武,立刻站起身來:“你等一下,我去通知領導。”
他經常跟著劉誌高下鄉,一眼就認出了此人,陳家溝的葡萄種植戶陳春生。
不一會兒,周宇就帶著陳春生來到了劉誌高的辦公室門口。
“劉書記,陳家溝的陳春生過來了。”
劉誌高平靜的說道:“進來吧。”
周宇打開門,帶著陳春生走了進去。
兩個人齊聲的說道:“劉書記。”
周宇特意從一旁的熱水壺裏麵,倒出了一杯茶水給了陳春生。
劉誌高笑著說道:“昨天我和幾個村的村幹部聊了一下,他們都拒絕種植葡萄,這個機會倒是落在了你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