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水河麵的薄冰在馬蹄的踐踏下發出清脆的碎裂聲,仿佛是被驚擾的沉睡巨獸發出的怒吼。烏桓單於蹋頓的赤豹馬如同一道紅色閃電,輕鬆地躍過冰縫,繼續疾馳。


    鞍旁懸掛的九顆人頭在寒風中搖晃,每一顆都麵目猙獰,死不瞑目。這些都是三日前奉命出使的漢軍使節,他們的鮮血染紅了雪地,如今卻成為了蹋頓炫耀武力的工具。


    蹋頓手中的骨笛吹出一陣尖嘯,如同來自地獄的惡鬼嘶鳴。這聲音在空曠的河灘上迴蕩,令人毛骨悚然。


    突然間,河灘上的碎石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紛紛騰空而起。緊接著,三百具身裹狼皮的烏桓死士如幽靈般從地下破土而出。他們手持彎刀,這些彎刀竟然是用長城磚熔鑄而成,刀背刻著的鮮卑咒文在幽綠磷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詭異。


    “董賊!濡水的水鬼討債來了!”蹋頓的怒吼在寒風中迴蕩,帶著無盡的殺意和仇恨。


    他的骨笛再次指向冰麵,仿佛是在指揮一場血腥的殺戮。就在這時,藏於河床下的青銅齒輪突然發出一陣暴鳴,如同沉睡千年的巨獸被喚醒。


    九架墨家“翻江弩”破冰而出,弩臂竟是用驪山地宮牆磚重鑄而成,顯得格外厚重。箭槽中填滿了浸泡過屍毒的冰棱,這些冰棱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仿佛是死神的獠牙。


    箭尾拴著的冰蠶絲織成的血網,上麵用鮮血寫成了“漢祚當絕”四個大字,透露出蹋頓對漢朝的刻骨仇恨和對漢朝國運的詛咒。


    董卓的趕山鞭卷住三支冰棱:“烏桓的野狗也配用墨家機關?”玉璽之力順鞭身灌入河床,濡水突然沸騰——混著玉璽粉的浪濤撲向弩陣,青銅齒輪遇熱膨脹,將弩機卡死在半張狀態。


    呂布身跨赤兔馬,如同一道紅色閃電般疾馳而過,馬蹄踏浪,濺起層層水花。他手中的方天畫戟在空中揮舞,帶起一陣淩厲的風聲,瞬間劈碎了兩架弩機。


    "蹋頓老兒,你這反噬的牙口夠硬嗎?"呂布怒喝一聲,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空中炸響。他的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前方的蹋頓,手中的方天畫戟再次揮出,戟尖直刺第三架弩機。


    然而,就在戟尖即將觸及弩機的一刹那,弩身突然發出一聲脆響,緊接著猛地裂開。一股強大的力量從弩機中噴湧而出,數百隻墨家火鳶如同被驚擾的蜂群一般,振翅撲出。


    這些火鳶的翅翼上,用金粉繪著密密麻麻的圖案,仔細一看,竟然是呂布私調並州軍的密令!


    與此同時,蔡琰站在不遠處的岸邊,她手中的焦尾琴弦如同靈動的蛇一般,迅速勾住了一隻火鳶。蔡琰的腕骨因發力而咯咯作響,但她的眼神卻異常堅定。


    "鳶腹有陰符!"蔡琰嬌喝一聲,琴音如泣如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而過。這股琴音如同有生命一般,直直地衝向火鳶,瞬間將其震碎。


    火鳶的身體破裂開來,一張羊皮密信從鳶腹中飄落而出。這張密信遇風展開,上麵的字跡清晰可見——竟然是始皇征討烏桓時的檄文拓本!


    更令人震驚的是,檄文中的每個"誅"字都被人用朱砂改成了"董"字!


    蹋頓見狀,臉色驟變。他胯下的赤豹馬突然人立而起,發出一聲嘶吼。蹋頓的狼皮大氅下,九條青銅鎖鏈如同毒蛇一般猛然竄出,直撲呂布。


    "董仲穎!可知這濡水河底埋著什麽?"蹋頓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決絕。


    呂布定睛一看,隻見那九條青銅鎖鏈的鏈頭,拴著的並不是普通的刑具,而是三百顆浸泡在藥液中的漢民頭骨!


    這些頭骨的天靈蓋處,竟然鑲嵌著玉璽的贗品。而這些贗品與河底暗流中的地宮水道圖,竟然嚴絲合縫,仿佛是為了開啟地宮而特意準備的一般!


    地動山搖間,河床裂開深淵。九尊青銅狼首鼎破水而出——鼎耳垂下的鐵索纏住漢軍戰馬蹄鐵,鼎內沸騰的銅汁中浮出蒙恬北征時的虛影!虛影手中的青銅劍突然調轉,劍鋒直指呂布咽喉。


    “雕蟲小技!”董卓的五禽戲氣勁震碎虛影,虎形爪風撕開狼首鼎——鼎內藏的竟不是銅汁,而是烏桓薩滿用巫血寫就的《討董檄文》!血字遇風即燃,將河麵燒成青紫色的火海。


    高順的陷陣營死士突然反戈,陌刀劈向青銅鎖鏈:“將軍,鏈上有屍蠱!”刀刃觸及鎖鏈的刹那,鏈身咒文突然泛紫——三百烏桓降卒割開皮甲,後背紋著的狼圖騰竟扭曲成未完工的玉璽紋樣!


    五更鼓響時,濡水已成血河。


    蹋頓的骨笛碎成冰渣,獨眼被玉璽贗品的紫芒灼瞎。呂布的畫戟挑起最後一尊狼首鼎,鼎底赫然刻著始皇手諭——


    **“北疆之患,不在戎狄,在人心不古。”**


    蔡琰的斷弦琴沉入河底,染血的指尖劃過冰麵:“這反噬的豈止烏桓……分明是始皇當年未盡的心魔。”


    而對岸未化的冰層下,三百具漢軍骸骨突然睜眼——他們掌中緊握的長城磚,正與地宮深處某柄青銅劍的裂痕悄然唿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董卓之逆天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不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不一並收藏我為董卓之逆天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