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城的天空被殘陽染成一片猩紅,仿佛是被烽煙割裂成了無數血色的碎片。夕陽的餘暉灑在城牆上,映照著那些斑駁的痕跡,宛如曆史的傷痕。
董卓身披玄鐵重鎧,如同一座移動的山嶽,沉重的腳步聲壓塌了刺史府的門檻。他緩緩走進大堂,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人們的心上,讓人感到一種無法抗拒的威壓。
大堂內一片狼藉,地上散落著半截焦黑的狼煙筒。董卓俯身撿起它,筒身刻著的“並”字已經出現了裂痕,而那裂痕裏,還滲著黑色的血跡。這是三日前從雁門關快馬送來的急報,當時的情景還曆曆在目,那墨跡未幹的“鮮卑叩邊”四個字,此刻卻已被一柄匈奴短刀牢牢地釘在了案頭。
“主公,不好了!”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賈詡的身影如旋風般衝進了大堂。他的黑裘被風沙卷起,裹著一身的塵土,仿佛是從戰場的硝煙中疾馳而來。
賈詡手中緊握著一個卦盤,那上麵的裂紋與地上散落的羊皮地圖的紋路竟然驚人地重合在一起。他的指尖迅速劃過晉水支流的標記,然而就在這一刹那,地圖上的山川突然開始扭曲起來。
眾人驚愕地看著這一幕,隻見那原本清晰的地圖上,墨跡遇血竟然顯現出了一個形狀——那是匈奴左賢王欒提於夫羅的狼頭圖騰!
董卓見狀,怒發衝冠,他手中的趕山鞭如同一條兇猛的蟒蛇,緊緊地纏住短刀,然後猛然一拔。隻聽得“哢嚓”一聲,刀身與案幾分離,但就在這一瞬間,刺史府的青磚地麵突然毫無征兆地塌陷下去。
隨著地麵的塌陷,一股濃烈的酒氣噴湧而出,原來是藏在地窖中的三百壇“醉神香”突然炸裂開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從酒霧中竄出的並不是熊熊燃燒的火舌,而是一具具浸泡在藥液中的漢軍斥候屍骸!
這些屍骸的後背都烙著“並州子弟”的字樣,而他們的手中卻緊握著匈奴製式的彎刀,顯然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裏應外合之計!
董卓的瞳孔瞬間變得赤紅如炭,他手中的趕山鞭鞭梢處紫芒暴漲,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怒氣。他怒吼一聲,使出五禽戲的氣勁,瞬間震碎了三具屍傀。緊接著,他如同一頭猛虎,虎形爪風淩厲無比,硬生生地撕開了屍傀的胸甲。
然而,當胸甲被撕開後,眾人驚愕地發現,甲縫中藏著的並不是屍傀的髒器,而是墨家特製的“傳訊鳶”!這些傳訊鳶的翅翼上,用金粉繪製著的正是晉陽城糧倉與軍械庫的方位圖!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焦尾琴聲從迴廊處傳來,原來是蔡琰在緊急彈奏。她新換的犀筋弦緊繃如滿月,顯然是在提醒董卓注意。
“明公,聽弦外之音!”蔡琰的聲音在琴聲中清晰地傳來。
話音未落,琴音突然一轉,變成了激昂的《十麵埋伏》。音波如同一股強大的衝擊波,轟然震塌了東側的馬廄,露出了底下縱橫交錯的青銅軌道。
眾人定睛一看,軌道上滑行的並不是戰車,而是三百具裝滿火油的匈奴皮囊!
“雕蟲小技!”伴隨著這聲怒喝,呂布的方天畫戟如同閃電一般破空而至,戟尖精準地勾住皮囊,然後猛地一甩。
就在赤兔馬蹄鐵踏碎青石的瞬間,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皮囊突然自燃起來!熊熊烈火瞬間吞噬了皮囊,而火油遇風後竟然凝結成了“董卓殞命”四個血紅的鮮卑血篆。
更詭異的是,這些字的縫隙中還滲出了驪山屍毒的腥臭氣息,仿佛是來自地獄的詛咒。
董卓見狀,臉色大變,他的玄鐵靴用力踏裂地磚,將玉璽之力灌入地脈之中。刹那間,整座刺史府都開始劇烈搖晃,仿佛隨時都會崩塌。
而藏在梁柱暗格中的三百架“雷火弩”也在這劇烈的震動中翻出了箭槽。這些弩箭並非普通之物,它們竟然是用霍去病墓前的箭簇重新鑄造而成,每一支箭尾都拴著浸泡過魚油的《討董檄文》殘頁。
“文和,坎位!”呂布大喝一聲,隻見賈詡迅速將卦盤上的碎玉紮入弩機的轉軸。隨著機關觸發的哢嗒聲響起,箭雨如暴雨般傾瀉而下,直直地潑向城北的狼山。
然而,就在箭雨即將射中狼山的時候,山腰處突然傳來一陣悶雷般的嘶吼。緊接著,九頭巨大的青銅狼破土而出,它們的狼口銜著的並不是利齒,而是放大了十倍的匈奴鳴鏑!
就在鳴鏑發出尖銳嘯聲的一刹那,晉陽城牆外突然湧起了一片灰色的潮水。這潮水並非自然現象,而是由三千匈奴輕騎組成的洶湧人潮。他們毫不畏懼地踏著同伴的屍體,如餓狼一般向前衝鋒。
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匈奴騎兵的馬鞍旁並非掛著通常的戰利品,而是一個個漢民幼童的繈褓。這些繈褓並非普通之物,它們被布帛浸透了火油,一旦遇到風,就會立刻燃燒起來,形成慘綠色的鬼火,仿佛來自地獄的火焰。
“夠毒!”董卓見狀,怒喝一聲,手中的趕山鞭如閃電般卷住了三支鳴鏑,然後猛地反擲迴去。他的聲音在戰場上迴蕩,帶著無盡的怒意。然而,匈奴人似乎並沒有被董卓的反擊所嚇倒,他們繼續瘋狂地衝鋒,眼中隻有殺戮和毀滅。就在這時,呂布的赤兔馬突然人立而起,如同一座山嶽般聳立在戰場上。呂布本人則高舉著方天畫戟,淩空劈落,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撕裂開來。
當戟刃觸及青銅狼顱的瞬間,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藏於狼眼之中的玉璽贗品突然炸裂開來,紫色的光芒如同一道閃電劃破長空。而在這道紫光之中,竟然顯現出了董卓與鮮卑慕容垂密談的虛影!
這一變化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尤其是蔡琰。她的琴弦在瞬間崩斷,染血的指尖緊緊按住了第七根冰蠶弦。
“好個離間計!”蔡琰怒喝一聲,“連這虛影都帶著驪山地宮的屍腐味!”她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鄙夷。
隨著她的怒喝,琴弦發出一陣劇烈的震顫。藏於琴腹的三百枚“定魂針”如同流星般激射而出,針尾拴著的《胡笳十八拍》殘譜在空中飛舞,如同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
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殘譜仿佛擁有了自己的生命一般,它們像是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驅使,準確無誤地將那虛影牢牢地釘在了狼屍之中!隨著五更鼓的敲響,整個晉陽城都被一股恐怖的氣氛所籠罩,仿佛變成了一座煉獄。
董卓獨自一人,用他僅存的一隻手臂緊緊攀附在那青銅狼屍上,他身上的玄鐵甲在毒火的侵蝕下,已經被蝕出了密密麻麻如同蜂窩般的孔洞。而此時的賈詡,則將他的碎玉卦盤猛地紮入地脈的裂縫之中,隻見整條晉水突然像是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所操控,猛地改變了河道——那洶湧的浪濤中夾雜著玉璽的粉末,如同一頭兇猛的巨獸一般,直直地撲向了匈奴的騎陣。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匈奴人猝不及防,那巨大的浪濤瞬間將他們的鬼火衝擊成了縷縷青煙,整個騎陣都被這股力量衝得七零八落。“欒提於夫羅!”董卓的怒吼如同驚雷一般,震得半截箭樓都轟然倒塌,“你給我迴去告訴羌渠單於,並州的狼煙——”他手中的趕山鞭如同一道閃電,卷起最後半截鳴鏑,如同一顆炮彈一般狠狠地擲向了北方,“燒的是胡虜的祖墳!”
隨著殘月緩緩西沉,夜幕逐漸籠罩大地,一片寂靜之中,呂布手中的畫戟如同死神的鐮刀一般,散發出令人膽寒的寒光。他的動作迅速而果斷,無情地挑起了匈奴左大將的頭顱,鮮血四濺,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而在那已經傾塌的烽火台上,蔡琰的焦尾琴靜靜地擱在那裏,仿佛失去了主人的陪伴而顯得有些落寞。然而,琴弦卻微微顫動著,似乎在訴說著這片土地上剛剛發生的慘烈戰鬥。那弦音如同地脈的脈搏一般,引起了整個大地的微微顫動,仿佛這片土地也在為這場血腥的廝殺而顫抖。
董卓站在不遠處,凝視著北方漸息的火光,他的眉頭微皺,心中湧起一股不安。他深知這片土地的秘密,也明白這並州的地火一旦被驚動,恐怕會引發一係列意想不到的後果。
“明公,這並州的地火……怕是要驚動驪山地宮的那些老鬼了。”一旁的謀士輕聲說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擔憂。
董卓沉默不語,他的目光落在掌心的玉璽殘片上。突然間,那殘片像是感受到了什麽,突然發燙起來,灼痛了他的手掌。他不禁想起了三日前慕容垂潰逃時,遺落的鮮卑祭天金刀,那金刀上散發的溫度,竟與此時的玉璽殘片一模一樣……
董卓身披玄鐵重鎧,如同一座移動的山嶽,沉重的腳步聲壓塌了刺史府的門檻。他緩緩走進大堂,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人們的心上,讓人感到一種無法抗拒的威壓。
大堂內一片狼藉,地上散落著半截焦黑的狼煙筒。董卓俯身撿起它,筒身刻著的“並”字已經出現了裂痕,而那裂痕裏,還滲著黑色的血跡。這是三日前從雁門關快馬送來的急報,當時的情景還曆曆在目,那墨跡未幹的“鮮卑叩邊”四個字,此刻卻已被一柄匈奴短刀牢牢地釘在了案頭。
“主公,不好了!”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賈詡的身影如旋風般衝進了大堂。他的黑裘被風沙卷起,裹著一身的塵土,仿佛是從戰場的硝煙中疾馳而來。
賈詡手中緊握著一個卦盤,那上麵的裂紋與地上散落的羊皮地圖的紋路竟然驚人地重合在一起。他的指尖迅速劃過晉水支流的標記,然而就在這一刹那,地圖上的山川突然開始扭曲起來。
眾人驚愕地看著這一幕,隻見那原本清晰的地圖上,墨跡遇血竟然顯現出了一個形狀——那是匈奴左賢王欒提於夫羅的狼頭圖騰!
董卓見狀,怒發衝冠,他手中的趕山鞭如同一條兇猛的蟒蛇,緊緊地纏住短刀,然後猛然一拔。隻聽得“哢嚓”一聲,刀身與案幾分離,但就在這一瞬間,刺史府的青磚地麵突然毫無征兆地塌陷下去。
隨著地麵的塌陷,一股濃烈的酒氣噴湧而出,原來是藏在地窖中的三百壇“醉神香”突然炸裂開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從酒霧中竄出的並不是熊熊燃燒的火舌,而是一具具浸泡在藥液中的漢軍斥候屍骸!
這些屍骸的後背都烙著“並州子弟”的字樣,而他們的手中卻緊握著匈奴製式的彎刀,顯然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裏應外合之計!
董卓的瞳孔瞬間變得赤紅如炭,他手中的趕山鞭鞭梢處紫芒暴漲,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怒氣。他怒吼一聲,使出五禽戲的氣勁,瞬間震碎了三具屍傀。緊接著,他如同一頭猛虎,虎形爪風淩厲無比,硬生生地撕開了屍傀的胸甲。
然而,當胸甲被撕開後,眾人驚愕地發現,甲縫中藏著的並不是屍傀的髒器,而是墨家特製的“傳訊鳶”!這些傳訊鳶的翅翼上,用金粉繪製著的正是晉陽城糧倉與軍械庫的方位圖!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焦尾琴聲從迴廊處傳來,原來是蔡琰在緊急彈奏。她新換的犀筋弦緊繃如滿月,顯然是在提醒董卓注意。
“明公,聽弦外之音!”蔡琰的聲音在琴聲中清晰地傳來。
話音未落,琴音突然一轉,變成了激昂的《十麵埋伏》。音波如同一股強大的衝擊波,轟然震塌了東側的馬廄,露出了底下縱橫交錯的青銅軌道。
眾人定睛一看,軌道上滑行的並不是戰車,而是三百具裝滿火油的匈奴皮囊!
“雕蟲小技!”伴隨著這聲怒喝,呂布的方天畫戟如同閃電一般破空而至,戟尖精準地勾住皮囊,然後猛地一甩。
就在赤兔馬蹄鐵踏碎青石的瞬間,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皮囊突然自燃起來!熊熊烈火瞬間吞噬了皮囊,而火油遇風後竟然凝結成了“董卓殞命”四個血紅的鮮卑血篆。
更詭異的是,這些字的縫隙中還滲出了驪山屍毒的腥臭氣息,仿佛是來自地獄的詛咒。
董卓見狀,臉色大變,他的玄鐵靴用力踏裂地磚,將玉璽之力灌入地脈之中。刹那間,整座刺史府都開始劇烈搖晃,仿佛隨時都會崩塌。
而藏在梁柱暗格中的三百架“雷火弩”也在這劇烈的震動中翻出了箭槽。這些弩箭並非普通之物,它們竟然是用霍去病墓前的箭簇重新鑄造而成,每一支箭尾都拴著浸泡過魚油的《討董檄文》殘頁。
“文和,坎位!”呂布大喝一聲,隻見賈詡迅速將卦盤上的碎玉紮入弩機的轉軸。隨著機關觸發的哢嗒聲響起,箭雨如暴雨般傾瀉而下,直直地潑向城北的狼山。
然而,就在箭雨即將射中狼山的時候,山腰處突然傳來一陣悶雷般的嘶吼。緊接著,九頭巨大的青銅狼破土而出,它們的狼口銜著的並不是利齒,而是放大了十倍的匈奴鳴鏑!
就在鳴鏑發出尖銳嘯聲的一刹那,晉陽城牆外突然湧起了一片灰色的潮水。這潮水並非自然現象,而是由三千匈奴輕騎組成的洶湧人潮。他們毫不畏懼地踏著同伴的屍體,如餓狼一般向前衝鋒。
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匈奴騎兵的馬鞍旁並非掛著通常的戰利品,而是一個個漢民幼童的繈褓。這些繈褓並非普通之物,它們被布帛浸透了火油,一旦遇到風,就會立刻燃燒起來,形成慘綠色的鬼火,仿佛來自地獄的火焰。
“夠毒!”董卓見狀,怒喝一聲,手中的趕山鞭如閃電般卷住了三支鳴鏑,然後猛地反擲迴去。他的聲音在戰場上迴蕩,帶著無盡的怒意。然而,匈奴人似乎並沒有被董卓的反擊所嚇倒,他們繼續瘋狂地衝鋒,眼中隻有殺戮和毀滅。就在這時,呂布的赤兔馬突然人立而起,如同一座山嶽般聳立在戰場上。呂布本人則高舉著方天畫戟,淩空劈落,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撕裂開來。
當戟刃觸及青銅狼顱的瞬間,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藏於狼眼之中的玉璽贗品突然炸裂開來,紫色的光芒如同一道閃電劃破長空。而在這道紫光之中,竟然顯現出了董卓與鮮卑慕容垂密談的虛影!
這一變化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尤其是蔡琰。她的琴弦在瞬間崩斷,染血的指尖緊緊按住了第七根冰蠶弦。
“好個離間計!”蔡琰怒喝一聲,“連這虛影都帶著驪山地宮的屍腐味!”她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鄙夷。
隨著她的怒喝,琴弦發出一陣劇烈的震顫。藏於琴腹的三百枚“定魂針”如同流星般激射而出,針尾拴著的《胡笳十八拍》殘譜在空中飛舞,如同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
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殘譜仿佛擁有了自己的生命一般,它們像是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驅使,準確無誤地將那虛影牢牢地釘在了狼屍之中!隨著五更鼓的敲響,整個晉陽城都被一股恐怖的氣氛所籠罩,仿佛變成了一座煉獄。
董卓獨自一人,用他僅存的一隻手臂緊緊攀附在那青銅狼屍上,他身上的玄鐵甲在毒火的侵蝕下,已經被蝕出了密密麻麻如同蜂窩般的孔洞。而此時的賈詡,則將他的碎玉卦盤猛地紮入地脈的裂縫之中,隻見整條晉水突然像是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所操控,猛地改變了河道——那洶湧的浪濤中夾雜著玉璽的粉末,如同一頭兇猛的巨獸一般,直直地撲向了匈奴的騎陣。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匈奴人猝不及防,那巨大的浪濤瞬間將他們的鬼火衝擊成了縷縷青煙,整個騎陣都被這股力量衝得七零八落。“欒提於夫羅!”董卓的怒吼如同驚雷一般,震得半截箭樓都轟然倒塌,“你給我迴去告訴羌渠單於,並州的狼煙——”他手中的趕山鞭如同一道閃電,卷起最後半截鳴鏑,如同一顆炮彈一般狠狠地擲向了北方,“燒的是胡虜的祖墳!”
隨著殘月緩緩西沉,夜幕逐漸籠罩大地,一片寂靜之中,呂布手中的畫戟如同死神的鐮刀一般,散發出令人膽寒的寒光。他的動作迅速而果斷,無情地挑起了匈奴左大將的頭顱,鮮血四濺,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而在那已經傾塌的烽火台上,蔡琰的焦尾琴靜靜地擱在那裏,仿佛失去了主人的陪伴而顯得有些落寞。然而,琴弦卻微微顫動著,似乎在訴說著這片土地上剛剛發生的慘烈戰鬥。那弦音如同地脈的脈搏一般,引起了整個大地的微微顫動,仿佛這片土地也在為這場血腥的廝殺而顫抖。
董卓站在不遠處,凝視著北方漸息的火光,他的眉頭微皺,心中湧起一股不安。他深知這片土地的秘密,也明白這並州的地火一旦被驚動,恐怕會引發一係列意想不到的後果。
“明公,這並州的地火……怕是要驚動驪山地宮的那些老鬼了。”一旁的謀士輕聲說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擔憂。
董卓沉默不語,他的目光落在掌心的玉璽殘片上。突然間,那殘片像是感受到了什麽,突然發燙起來,灼痛了他的手掌。他不禁想起了三日前慕容垂潰逃時,遺落的鮮卑祭天金刀,那金刀上散發的溫度,竟與此時的玉璽殘片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