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羌兵又來了
她死遁後,四個夫君找上門了! 作者:聞鵲起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飯是摻了糠秕的粟粥,輔以醃菜,有些卡嗓子。
葉玉帶臘肉幹迴來,胡大娘隻切一小塊加到粥裏麵。
剩下的慢慢吃,最好放到年關。
眾人圍著大鍋吃飽喝足,打水淨麵,聚在一間屋子裏入睡。
全部人擠在一室,木板上鋪幹草,鋪上一層麻布,身上的薄被難以禦寒,他們三兩靠在一起互相取暖。
半輪月剛出來,透過蒲草編織的窗牖穿入屋內,灑下點點銀光。
有好奇的孩童問:“玉姐姐,你在外麵都幹的是什麽活計?”
女孩名叫翠瑩,已經十四了,能幫忙幹些活,但她也想出去賺錢,幫姐姐分擔壓力。
葉玉想了想,說道:“沒什麽,就是一些很危險的事情,做好了能拿錢,做不好,可能連命都沒有了。”
孩子們低唿一聲,“這麽危險?”
葉玉蹙眉,可憐兮兮道:“是啊,所以你們以後要幹一份正經的活,吃飽穿暖就行,千萬別做這麽危險的事。”
昔日生活困難,葉玉幹過許多卑陋齷齪的事情,隻為了活下去。
不過,她現在有一大筆錢,往後無需再做這種事。
燕來縣與更遠一點的梅城分別有兩家屬於她的鋪子。
長治的位置也很好,勾連西涼、北齊、大魏三地,她打算迴來組建一支商隊,帶著鄉親們發家。
旁邊的孩子爬起來,心疼道:“玉姐姐,那我少吃一點,你以後別幹這麽危險的活了。”
葉玉笑起來,捏捏她的臉。
“好啊。”
*
清晨,早鳥遠近間相應喧唿。
孩子們醒得早,連帶著葉玉也起了。
“玉姐姐,玉姐姐,今天陪我們上山撿蘑菇好不好?”
現在是晚春,前段時間下了一場雨,山裏的蘑菇長出來,正是撿著吃的時候。
葉玉點頭答應。
天蒙蒙亮,胡大娘與劉大娘已經起來煮飯。
葉玉昨夜帶迴許多糧食,她們決定放肆一迴,煮豆飯。
大鍋裏還加了細碎的肉幹丁混進去,鹽價貴,她們用不起鹽油等物,什麽調料都沒放。
聞到飯香混著淡淡的焦味,胡大娘揭開鍋,一團煙霧飄逸,散發香氣。
“小玉,孩子們,吃飯了!”
胡大娘喊一嘴,屋裏正在嬉戲的人紛紛衝出來。
除了抓田鼠、蚯蚓,他們平時很少能吃到肉和幹米飯。
“哇,真香。”
已經有孩子迫不及待拿起竹筒製成的碗等著了。
胡大娘把大鍋飯分發下去,鍋底的焦飯鏟出來,掰一塊放到葉玉碗裏。
她嚐一口,酥脆清香,隻是口味淡淡,看著孩子們瘦巴巴的身形,沒有鹽可不行,長期缺鹽會生病。
吃過早食,葉玉領著年紀大一點的孩子上山采蘑菇。
長治貧窮,什麽野雞野豬,乃至田鼠都被捕絕跡,唯一能吃山裏生長的,也隻有雨水降臨時冒起的蘑菇與野菜、樹皮。
林間浮動著濕潤的草木氣息,晨霧未散,繚繞在樹冠間。
很可惜,她們來晚了。
蘑菇被比她們來得更早的鄉民采完,甚至連剛長出來的野菜連根拔起。
她們尋了很久,才找到十來朵蘑菇。
晨光從頭頂的樹冠傾瀉,光柱斜斜地落在地麵。
尋不到吃的,那就撿柴,忙了一早上,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抱著一捆柴。
葉玉站在山坡上眺望下方平坦的土地,粟苗茵茵,似一片綠綢被微風吹起波浪。
有三兩鄉民在田間除草。
“孩子們,咱們迴去吧。”
葉玉擦一把汗,帶著十來個孩童下山。
走在田地遇到三兩鄉民,他們紛紛上前打招唿。
“小玉什麽時候迴來的?”
葉玉很快被好奇的鄉民堵住去路,她笑著道:“我昨夜迴來的,王叔,你身體怎麽樣了?”
王叔去年患了熱症,幸遇葉玉請大夫到村裏問診,他蹭到了免費的藥,吃了十來貼,身體已經恢複如初。
“我身子好多了,已經能下地幹活。”
葉玉笑起來:“那就好!”
葉玉轉而問另一個婦人:“李嬸,崔久哥可還好?”
崔久是葉玉玩伴,她從王聞之那裏迴來後,就把自己學到的大字教他,他再轉教孩童與村民。
加之他幫著葉玉管理兩家鋪子,如今在長治小有名氣。
李嬸樂嗬嗬道:“小久好著呢,前些天還念叨你咋還不迴來。”
李嬸想了想,好奇問:“這次迴來,就不走了吧?你年齡到了,也該成親了。”
葉玉尷尬笑著:“李嬸,阿久哥比我年長幾歲,我看著阿久哥成婚我再嫁出去。”
這等同於是變相的拒絕。
李嬸收起笑容,內心有些難受,她一直看好這倆孩子,奈何小玉對她家小子沒意思。
葉玉長得白嫩水靈,哪怕穿粗布衣衫站在田間地頭,也漂亮得像下凡的小仙女。
可惜了。
與鄉親們分別後,葉玉帶著孩子們迴到庵裏。
胡大娘與劉大娘正裁剪布匹做新衣,細密的針腳縫得貼合牢固。
這是給自己做的衣服,二人樂不可支地笑著搭話。
“你瞧瞧,我這個怎麽樣?”
“極好,不過有些歪了,你再拆了試一試?”
胡大娘多看幾眼,“還真是歪了。”
這時,葉玉帶著孩子們迴來,身上的柴火堆成一團,夠用好幾天了。
“小玉,迴來得這麽早啊?”
葉玉記掛著破爛的瓦片,以及短缺的物件,她待會兒還要趕馬去燕來縣買東西。
其餘孩童聽了,紛紛鬧著一起去。
葉玉隻挑了三個年紀大一點的坐上板車。
其餘沒有被挑中的隻好等下次。
她們剛出發,出了山穀口,就看見遠處有三個男子跑過來。
“不好了,羌兵又來了,快躲起來。”
葉玉帶臘肉幹迴來,胡大娘隻切一小塊加到粥裏麵。
剩下的慢慢吃,最好放到年關。
眾人圍著大鍋吃飽喝足,打水淨麵,聚在一間屋子裏入睡。
全部人擠在一室,木板上鋪幹草,鋪上一層麻布,身上的薄被難以禦寒,他們三兩靠在一起互相取暖。
半輪月剛出來,透過蒲草編織的窗牖穿入屋內,灑下點點銀光。
有好奇的孩童問:“玉姐姐,你在外麵都幹的是什麽活計?”
女孩名叫翠瑩,已經十四了,能幫忙幹些活,但她也想出去賺錢,幫姐姐分擔壓力。
葉玉想了想,說道:“沒什麽,就是一些很危險的事情,做好了能拿錢,做不好,可能連命都沒有了。”
孩子們低唿一聲,“這麽危險?”
葉玉蹙眉,可憐兮兮道:“是啊,所以你們以後要幹一份正經的活,吃飽穿暖就行,千萬別做這麽危險的事。”
昔日生活困難,葉玉幹過許多卑陋齷齪的事情,隻為了活下去。
不過,她現在有一大筆錢,往後無需再做這種事。
燕來縣與更遠一點的梅城分別有兩家屬於她的鋪子。
長治的位置也很好,勾連西涼、北齊、大魏三地,她打算迴來組建一支商隊,帶著鄉親們發家。
旁邊的孩子爬起來,心疼道:“玉姐姐,那我少吃一點,你以後別幹這麽危險的活了。”
葉玉笑起來,捏捏她的臉。
“好啊。”
*
清晨,早鳥遠近間相應喧唿。
孩子們醒得早,連帶著葉玉也起了。
“玉姐姐,玉姐姐,今天陪我們上山撿蘑菇好不好?”
現在是晚春,前段時間下了一場雨,山裏的蘑菇長出來,正是撿著吃的時候。
葉玉點頭答應。
天蒙蒙亮,胡大娘與劉大娘已經起來煮飯。
葉玉昨夜帶迴許多糧食,她們決定放肆一迴,煮豆飯。
大鍋裏還加了細碎的肉幹丁混進去,鹽價貴,她們用不起鹽油等物,什麽調料都沒放。
聞到飯香混著淡淡的焦味,胡大娘揭開鍋,一團煙霧飄逸,散發香氣。
“小玉,孩子們,吃飯了!”
胡大娘喊一嘴,屋裏正在嬉戲的人紛紛衝出來。
除了抓田鼠、蚯蚓,他們平時很少能吃到肉和幹米飯。
“哇,真香。”
已經有孩子迫不及待拿起竹筒製成的碗等著了。
胡大娘把大鍋飯分發下去,鍋底的焦飯鏟出來,掰一塊放到葉玉碗裏。
她嚐一口,酥脆清香,隻是口味淡淡,看著孩子們瘦巴巴的身形,沒有鹽可不行,長期缺鹽會生病。
吃過早食,葉玉領著年紀大一點的孩子上山采蘑菇。
長治貧窮,什麽野雞野豬,乃至田鼠都被捕絕跡,唯一能吃山裏生長的,也隻有雨水降臨時冒起的蘑菇與野菜、樹皮。
林間浮動著濕潤的草木氣息,晨霧未散,繚繞在樹冠間。
很可惜,她們來晚了。
蘑菇被比她們來得更早的鄉民采完,甚至連剛長出來的野菜連根拔起。
她們尋了很久,才找到十來朵蘑菇。
晨光從頭頂的樹冠傾瀉,光柱斜斜地落在地麵。
尋不到吃的,那就撿柴,忙了一早上,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抱著一捆柴。
葉玉站在山坡上眺望下方平坦的土地,粟苗茵茵,似一片綠綢被微風吹起波浪。
有三兩鄉民在田間除草。
“孩子們,咱們迴去吧。”
葉玉擦一把汗,帶著十來個孩童下山。
走在田地遇到三兩鄉民,他們紛紛上前打招唿。
“小玉什麽時候迴來的?”
葉玉很快被好奇的鄉民堵住去路,她笑著道:“我昨夜迴來的,王叔,你身體怎麽樣了?”
王叔去年患了熱症,幸遇葉玉請大夫到村裏問診,他蹭到了免費的藥,吃了十來貼,身體已經恢複如初。
“我身子好多了,已經能下地幹活。”
葉玉笑起來:“那就好!”
葉玉轉而問另一個婦人:“李嬸,崔久哥可還好?”
崔久是葉玉玩伴,她從王聞之那裏迴來後,就把自己學到的大字教他,他再轉教孩童與村民。
加之他幫著葉玉管理兩家鋪子,如今在長治小有名氣。
李嬸樂嗬嗬道:“小久好著呢,前些天還念叨你咋還不迴來。”
李嬸想了想,好奇問:“這次迴來,就不走了吧?你年齡到了,也該成親了。”
葉玉尷尬笑著:“李嬸,阿久哥比我年長幾歲,我看著阿久哥成婚我再嫁出去。”
這等同於是變相的拒絕。
李嬸收起笑容,內心有些難受,她一直看好這倆孩子,奈何小玉對她家小子沒意思。
葉玉長得白嫩水靈,哪怕穿粗布衣衫站在田間地頭,也漂亮得像下凡的小仙女。
可惜了。
與鄉親們分別後,葉玉帶著孩子們迴到庵裏。
胡大娘與劉大娘正裁剪布匹做新衣,細密的針腳縫得貼合牢固。
這是給自己做的衣服,二人樂不可支地笑著搭話。
“你瞧瞧,我這個怎麽樣?”
“極好,不過有些歪了,你再拆了試一試?”
胡大娘多看幾眼,“還真是歪了。”
這時,葉玉帶著孩子們迴來,身上的柴火堆成一團,夠用好幾天了。
“小玉,迴來得這麽早啊?”
葉玉記掛著破爛的瓦片,以及短缺的物件,她待會兒還要趕馬去燕來縣買東西。
其餘孩童聽了,紛紛鬧著一起去。
葉玉隻挑了三個年紀大一點的坐上板車。
其餘沒有被挑中的隻好等下次。
她們剛出發,出了山穀口,就看見遠處有三個男子跑過來。
“不好了,羌兵又來了,快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