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趙立泰這個人除了有點色,其他都還好。


    他沒有因為沈林風年輕人而忽視他,反而態度熱情的跟沈林風說了很多話。


    三人就這麽聊著,氣氛倒也還算可以。


    過了好一會兒,楊麗娜拉著沈林風說道:“米娜招唿咱們過去呢,過去看看吧。”


    沈林風道:“好的......趙總,先失陪一下。”


    趙立泰笑了笑,表示理解。


    其實,沈林風也看到米娜的招唿。此時的他,身邊正圍繞幾個氣質儒雅的中年人,還有一位看上去四十歲左右的女子,氣質非常好。這個年齡段的女人,還真不好判斷她的具體年齡。


    米娜的老公曾錦明依然在躲著休息,沒有跟在她身邊。


    估計也是如此,米娜才敢招唿楊麗娜和沈林風過去。


    兩人來到米娜的圈子裏,少不得又是一通介紹,主要是米娜把楊麗娜和沈林風引薦給身邊的老板們。


    沈林風記人名的能力還可以,很快就把他們的人名和麵孔對上。那位氣質不錯的女人叫萬豔清,是一家投資機構的ceo,好像他們在鼎牛的資金池也投入不少。


    還有另外四位大佬,他們都跟鼎牛有合作。


    沈林風一一記住,也發了名片。


    考慮到沈林風是鼎牛投資的股東,老板們沒有輕視他,也交換了名片。跟他說話也很客氣,尤其是那位看上有些蒼老的林德昌林總。


    他說話有點家鄉口音,沈林風抓住這一點,便確定了一下,發覺兩人居然還是老鄉。


    林德昌是同江市人,而且老家就在市郊區。


    沈林風表示自己就在同江市上的高中,林德昌馬上問道:“哪一所高中啊?”


    “同江市三中。”沈林風笑著迴答。


    林德昌馬上笑哈哈的說:“那巧了,咱們不僅是老鄉,看來還是校友。上學的那會兒,三中的學風是最差的,我記得自己上高中沒少打架。”


    沈林風笑著說:“我們讀書那會兒也差不多。不過,學校的建設倒是比以前好很多。我上初中那會兒去過三中,當時全是老破小的教學樓。”


    “對對對,我們上高中的那會兒,三中就已經很陳舊。不過,曾經的三中可是很輝煌的,自從被限製麵向全市招生之後,他們的生源遠遠不入一中,升學率慢慢就一年不如一年了。”林德昌對同江市非常熟悉,遇到沈林風這個小老鄉,說話便不由多了一些。


    後來幹脆脫離小圈子,兩人拿著紅酒麵對麵站著,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林德昌說,他來深圳已經快三十年了,當時還是根據深圳的開放政策,選擇停薪留職,來到這裏闖蕩。後來政策改變,要求停薪留職的人迴到原單位上班,否則就辭退。


    “當時我混得還可以,在工廠深受老板信任,幹脆就辭去老家的教師職務了。如果不辭職的話,我大概還是咱們同江市二完小的一名老師。”


    沈林風笑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深圳又少一位叱吒風雲的大老板。”


    林德昌擺擺手,謙虛的說:“談不上,談不上,我們隻是來得比較早,吃到了深圳改革開放的紅利罷了。在深圳高速發展的時候,隨便做點什麽都能賺到錢......”


    可能是很久沒有遇到老鄉,林德昌敞開心扉跟沈林風聊了很多。


    他說自己剛來深圳時,曾經睡過公園,也在深圳某個工地的水泥管裏麵住過幾天,最饑餓的時候,去給餐館老板免費洗一天盤子,隻為了吃到兩頓飽飯。


    即使如此,那時候的老板還不願意呢。


    因為那個年代南下的人,實在太多,老板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人。相反,很多人為了找到一份工作,不得不委曲求全,費盡心思的去討好老板或者招聘的主管。


    畢竟林德昌也是上過大學的,他最終還是在某個工廠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經過幾年的發展,一步步爬到車間主管的位置。


    那時候學校要求他們盡快迴去,林德昌便選擇了辭去教師的職務。


    “我在深圳的工作很簡單,隻換過兩個公司,第一個公司是因為老板克扣工資,大家鬧得不愉快才被辭退的。到第二個公司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他看到沈林風一臉好奇的樣子,又笑著說:“我在第二個公司,也就是現在的公司上了差不多十五年班,堅定不移的跟著以前的老板。老板非常信任我,等我跟他差不多六年的時候,他自己就跑到國外開拓市場去了,把工廠交給我管理。”


    “又過了三年,他把工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分給我,讓我從打工的廠長,變成一名小股東。當然,我肯定幹得更努力嘛。”


    “2002年的時候,我老板在加拿大定居後,決定把公司的股份低價轉讓給我,然後我就成為工廠唯一的老板了。說來也算我比較幸運,接收公司幾年之後,我的生意一直特別好,每天都有生產不完的訂單,不得不繼續擴大規模。”


    “到了2009年,我終於下定決心,在龍崗買一塊土地,蓋了自己的工業園區。隨著事業一步步做大,才有今天的規模。”


    “小沈,這一切迴憶起來就像做夢一樣。不知不覺,我都快六十的人了。”


    林德昌說起這些,滿懷著對過去的迴憶。


    大概上了年紀的人,都喜歡迴憶吧。


    沈林風笑道:“林總你也算是深圳發展的見證者了,而且把事業做得那麽成功,值得年輕人學習。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很多人都說。在深圳發展能夠暴富的機會已經一去不複返,你覺得怎麽樣?”


    林德昌搖搖頭:“我承認,以前在深圳掙錢相對比較容易,因為國內外的需求大,隻要我們能夠生產出來,產品就不愁賣。那時候賺錢,真的就像在地上撿一樣。”


    “但是,時代的發展總會帶來新的機遇,你看看現在的那些科技公司,造車、造手機、生產電子元件、國產電器、金融等等,各行各業都有新人崛起。如果說深圳不好賺錢,隻能是傳統的行業越來越艱難,單純的代加工行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那些具備研發能力,又善於更新迭代的公司,其實同樣活得很滋潤。不瞞你說,我們公司現在同樣麵臨著轉型選擇,想擺脫傳統的生產管理方式,從代工和低利潤生產模式,向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


    沈林風豎起大拇指:“我真佩服你,能夠在這樣的年齡選擇轉變經營方向。”


    “哈哈,變是唯一的不變嘛。現在深圳騰籠換鳥,不斷的淘汰過去勞動密集為主的企業,我們要是永遠不變,隻能被社會淘汰。”林德昌似乎對沈林風的馬屁很受用,主動告訴沈林風,他們公司目前正在跟比亞迪合作,跟華為也有業務往來。


    “我覺得自己還不算老。看看任總,他可比我大很多啊。華為的崛起,不值得我們學習嗎?還有萬科的王老板,最近也非常有名。”


    說到那些商業大佬,林德昌眼中散發著炙熱的光芒。


    看樣子,他也渴望自己成為更知名的企業家。


    沈林風從他身上,開始感受到企業家們經常說的那句話,當事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賺錢不過是做事的副產品而已,真正推動他們前進的,一定是事業心和使命感。


    以林德昌如今的身家,套現離場或者選擇退休讓年青年人接班的話,哪怕活到一百二十歲也有花不完的錢。可他依然活躍在商場上,甚至還想讓自己的公司更新迭代,老樹發新芽,變成更有競爭力的研發型企業。


    這種心態,讓沈林風欽佩不已。


    如果說開始認識林德昌的時候,他說話還有點巴結的嫌疑,現在已經徹底被對方的人格魅力征服,心悅誠服的欣賞和崇拜了。


    拋開金錢不談,一個投入大半生的精力去做一件事的人,總是值得敬重的。


    認識林德昌,沈林風就覺得自己沒有白來參加這個聚會。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要跟我談奮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摩吉印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摩吉印象並收藏不要跟我談奮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