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先明希望成為專業的裝修工人,所以繼續跟著陳仕軍的施工隊。


    因為他清楚,自己的溝通能力不行,大概率成不了一個合格的項目經理,不如腳踏實地的做一個專業師傅,多掙一點錢。


    沈林風並不讚同這種觀點,他認為隻要不是技術壁壘特別強的行業,就沒有人學不來的。裝修施工都是手上活,項目經理的工作也不是什麽專業性崗位,隻要稍微用心,盧先明肯定也能夠勝任。


    他隻是性格內向,又不是傻。


    當然,沈林風能夠理解盧先明。他接觸過很多盧先明之類的農村小夥伴,他們總以為外麵的世界太複雜,在他們舒適圈之外的各行各業都是觸不可及的存在。殊不知,限製他們提升和進步的,恰恰是自己的刻板印象,而不是行業技術。


    盧先明的觀念,沈林風不急於去改變,他相信時間會改變盧先明的想法。


    另一個付江勇,他的目標跟江科一樣要成為一名項目經理,被陳仕軍安排在另一個施工隊,準備讓他先吃點苦,幹完幾套房子以後,再給他學習項目管理。


    沈林風表示支持陳仕軍。


    第一,江科是沈林風最熟悉,也是關係最好的朋友,沈林風要先給他機會。


    第二,付江勇的個人能力比起江科,似乎又差一點。尤其是性格方麵,年齡比江科更大的他,還不如荊軻沉穩,的確需要多一些磨煉。


    沈林風對他們三人說:“兄弟們好好搞,我們十一月份的業績還不錯。要知道,我們電銷部才四個人,而且三個都是剛剛學習的新人。連一個新團隊都能簽下那麽多訂單,說明裝修這個行業大有可為啊!你們要盡快成長,變成行業專家,以後的機會肯定多!”


    三人被他說得熱血澎湃,恨不得馬上成為裝修專家。


    話是這麽說,但是該學的還要學習,從菜鳥蛻變為王者的過程,一定是實打實努力,親自動手埋頭苦幹的鑽研過程。


    ......


    十一月最後一周,豪庭裝飾還引進了兩位設計師。


    一男一女,男的叫馬德平,在惠州有七年的工作經驗,為人比較圓滑,專業技術還不錯,缺點是文化素質低了點,屬於低起點,不斷學習走上來的人。


    馬德平的圓滑裏,透著對生活的理解,本身沒有太大的惡意。


    所以沈林風覺得他能用。


    另一個女孩子叫安繼玲,和李暢差不多,經驗不多,但是底子不錯。她身高不到一米六,長得算是秀氣,戴著一副眼鏡,有點呆萌呆萌的,跟沈林風印象中的貴州人不太一樣。


    安繼玲的老家在貴州遵義,屬於紅色革命名城,很多外省人隻知道貴州遵義,卻不知道貴州貴陽,甚至還有人說貴陽是不是遵義的一個縣城,或者貴州是不是貴陽的。當然,這種笑話比較容易出現在知識水平普遍偏低的工廠裏。


    在寫字樓混的都市白領群體中,大部分人還是分得清的。


    呆萌的安繼玲喜歡說話,雖然她的普通話裏帶著濃濃的遵義味道,但是不影響她跟同事們很快打成一片。相對來說,年齡更大顯得更圓滑油膩的馬德平,在公司裏麵的人緣就要差一些,平日跟他交流得最多的人,就是沈林風和張亞芬。


    連李暢這位股東,對馬德平也是愛搭不理。


    不過,也不至於到惡語相向的地步。


    ......


    與此同時,電銷部又增加了三個新人。


    其中兩個來自於安徽,分別叫魯偉東,肖藝林,他們都是二零一二年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畢業的學校都不算出名,來到深圳混一年多,還是處於經常換工作的狀態。


    沈林風能夠看出兩人的迷茫,願意給他們一個定下來做事的機會。


    另一個人是吳恆毅介紹過來上班的,跟沈林風是老鄉,但是屬於另外一個市的女孩子。女孩叫範倩文,據說是他爸爸根據女神葉倩文的名字取的,沈林風不知道範倩文的媽媽會不會吃醋。


    範倩文原來在一家切片加工廠上班,吳恆毅正好跟他們公司有業務往來,作為跟單文員的範倩文跟吳恆毅接觸較多。吳恆毅聽說她辭職想找銷售類工作,便推薦她來豪庭裝飾上班。既然是吳恆毅推薦的,沈林風自然要給麵子。


    如此一來,豪庭裝飾公司團隊達到十一個人,工作氛圍變得更好。


    為了管理好團隊,沈林風不得不騰出更多精力在電銷部上。他結合陸玲玲在海藝裝飾那一套管理體係,加上他自己的一些理解,開始打造電銷部團隊管理。


    設計部的工作基本上是固定的,每個設計師都有一定的圖紙設計量,自然有他們忙碌的。沈林風對設計不輸,副總兼設計總監的李暢不得不接過設計部管理的大旗,帶著馬德平和安繼玲把設計部支撐起來。由於她的性格比較隨和,設計部的管理基本上沒有。


    好在他們人不多,分工也明確,工作上還能過得去。


    相對來說,張亞芬一個人負責後勤的工作,顯得就有些吃力。沈林風看在眼裏,對她說:“等過年以後,咱們再招聘一個前台文員,到時你就負責帶她,做行政主管吧。”


    張亞芬表示沒問題。


    她知道沈林風承諾給她當主管,早會一定會兌現的。既然是主管,待遇就不可能保持原來的水平,好歹也會提升一點點上去。


    因此,張亞芬的工作幹得很積極。


    ......


    相比豪庭裝飾剛成立的時候,現在也算兵強馬壯。


    沈林風對李暢說:“人員增多以後,公司內部容易出現問題,尤其是一些職場規則問題,我覺得咱們有必要規範一下。”


    他所說的規範,是公章製度之外的規則。


    比如吃飯、生活、人情往來等。


    李暢也覺得很有必要。


    於是,沈林風在開會的時候,便強調了幾條不成文的規則。比如吃飯問題,除公司團建之外,主張aa製,建議同事們保持好這種良好的習慣,不要因為某某是老板或者老員工,讓新員工帶一份早餐或者飲料的時候,不好收錢。


    更重要的是,老員工和老板也要自律,不應該用身份來壓榨新員工。


    還有金錢方麵的往來,如果哪位同事需要急用錢,建議向公司申請預支工資,甚至向老板沈林風和李暢借,同事之間不提倡借錢。如果有人因為私人借錢出現任何問題,或者借錢的人離職而不還錢,跟公司沒有任何關係。


    另外,公司不禁止談戀愛。但是禁止談戀愛的人在公司內撒狗糧,尤其是做出過分親密的行為,影響到公司形象和名譽的,將根據情節大小進行罰款。


    最後一條沒有寫進公司手冊,但是沈林風覺得有必要強調。


    因為他個人對此有不好的體驗和經曆,比如曾經的周永照和陸玲玲,他們在最親密的時候,某些行為舉止一度影響到他們電銷部的人員。後來沈林風跟陸玲玲混到一起的那段時間,他就特別排斥公開關係,更不想在海藝裝飾跟陸玲玲親近。


    至於同事之間帶早餐,或者快餐、引領等行為,也是張亞芬提出來的。她的工作時間比沈林風和李暢更長,曾經聊過在以前的公司中,有一些老員工欺負新員工的現象,其中讓新員工帶飯、帶飲料卻不給人家一分錢的現象,似乎是職場通病。


    特別是某些貪小便宜的老員工,最熱衷玩那一套。


    沈林風沒有經曆過類似的經曆,不過他認為張亞芬說得非常有道理,所以把它當成一種職場規矩進行宣導,但是不列入規章製度。


    這種理念,算是公司文化吧。


    其實同事之間借錢的事情,跟公司關係不大,沈林風隻是提醒大家要小心,並宣導公司不提倡類似的行為,免得新人以為是公司的潛規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要跟我談奮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摩吉印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摩吉印象並收藏不要跟我談奮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