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北平原上,安陵鎮像一顆質樸的明珠,鑲嵌在廣袤的田野之間。鎮裏的生活節奏,隨著四季的更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但每到夏秋之交,秸稈禁燒便成了全鎮上下的頭等大事。
“請陵安鎮各片通知各村秸稈、垃圾禁燒網格員宣傳、巡邏到位,巡邏照片發到秸稈禁燒群裏,確保今天咱安陵鎮不能發生火點。”這條消息一大早便在鎮政府工作群裏炸開了鍋。發消息的是鎮黨委書記閆玉軍,他雙眉緊鎖,緊盯著手機屏幕,仿佛這樣就能把任務刻進每個網格員的心裏。今年天幹物燥,稍有不慎,星星之火就能引發燎原之勢,不僅危及農田,更可能威脅到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李莊村的網格員王強收到消息後,迅速行動起來。他穿上那件醒目的紅色馬甲,上麵“秸稈禁燒網格員”幾個大字格外顯眼。他騎上電動車,車後座綁著一個大喇叭,喇叭裏循環播放著秸稈禁燒的宣傳語:“秸稈禁燒,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利國利民……”在村裏的主幹道上,他一邊緩慢行駛,一邊留意著田間地頭的動靜。
王強第一個來到村裏的老把式趙大爺家。趙大爺種了一輩子地,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傳統的焚燒秸稈習慣在他心裏根深蒂固。王強剛進門,就看到趙大爺坐在院子裏抽著旱煙。
“趙大爺,又抽煙呢!”王強笑著打招唿。
“強子啊,找我啥事?”趙大爺抬起頭,眯著眼問道。
“趙大爺,您也知道,現在是秸稈禁燒關鍵時期,可不能再燒秸稈啦。燒秸稈不僅汙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災,您想想,要是把您辛苦種的莊稼燒了,多心疼啊。”王強耐心地勸說著。
趙大爺皺了皺眉頭,“我都燒了大半輩子了,不燒秸稈,這地咋整?”
王強連忙解釋:“趙大爺,現在有新辦法。政府聯係了收秸稈的企業,收走的秸稈能加工成飼料、造紙,還能用來發電呢。而且,還能給您補貼。您把秸稈賣了,既能賺錢,又能保護環境,多好的事兒。”
趙大爺聽了,將信將疑:“真有這好事?”
“當然啦,趙大爺,我還能騙您?過兩天收秸稈的就來,您把秸稈收拾好就行。”王強拍著胸脯保證。
從趙大爺家出來,王強繼續巡邏。此時,太陽已經升得老高,熾熱的陽光照在大地上,田間的秸稈散發著一股幹燥的氣息。王強心裏清楚,這種天氣最容易發生火災。
在村西頭的一片玉米地旁,王強看到幾個年輕人正在閑聊,旁邊還放著幾個煙頭。他立刻警覺起來,快步走過去。
“你們幾個,可不能在這兒抽煙啊,旁邊都是秸稈,萬一著火了可不得了。”王強嚴肅地說。
其中一個年輕人滿不在乎地說:“沒事兒,大哥,我們小心著呢。”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兒。”王強指著周圍的秸稈,“你們看看,這麽多秸稈,一旦著火,風一吹,整個村子都危險。”說著,王強從口袋裏掏出自己的手機,翻出之前其他地方因秸稈焚燒引發火災的視頻給他們看。
看著視頻裏熊熊燃燒的大火,幾個年輕人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大哥,我們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帶頭的年輕人不好意思地說。
王強這才鬆了口氣,“知道錯就好,大家都多留個心眼兒,這秸稈禁燒,關係到咱每個人的生活。”
與此同時,鎮政府裏也是一片忙碌。鎮長王會不停地接打著電話,了解各個村的巡邏情況。“一定要確保每個角落都有人巡邏,不能有任何死角。”他對著電話那頭反複叮囑。
負責統計巡邏照片的賈思宇,眼睛緊緊盯著電腦屏幕,一張張照片從秸稈禁燒群裏傳來,他仔細地查看,確保每個村都按要求完成了巡邏任務。“王鎮長,目前已經收到大部分村的巡邏照片,還有幾個村沒發過來。”賈思宇匯報著。
“催一下,讓他們抓緊時間。”王會心急如焚,在辦公室裏來迴踱步。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王強的巡邏路線也逐漸接近村子的邊緣。這裏有一片廢棄的廠房,周圍雜草叢生,秸稈堆積如山。王強剛走近,就聞到一股刺鼻的煙味。他心裏一驚,趕緊加快腳步。
在廠房後麵,他發現了一個正在點火的人。“你在幹什麽!”王強大聲喊道,迅速衝過去。
點火的是村裏的二流子劉二,看到王強,他嚇得臉色蒼白,手裏的打火機掉落在地。“強子,我……我就是想燒點雜草,沒注意旁邊有秸稈。”劉二結結巴巴地解釋。
“劉二,你知不知道你這是在玩火!”王強怒不可遏,“趕緊把火滅了!”他從旁邊找來一根樹枝,和劉二一起奮力撲火。好在火勢還不大,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把火撲滅了。
“劉二,這次算你運氣好,要是真燒起來,你吃不了兜著走。跟我迴村,寫檢討!”王強嚴厲地說。
劉二低著頭,乖乖地跟著王強往迴走。一路上,王強不停地教育他:“你也老大不小了,幹點正經事兒不行嗎?秸稈禁燒這麽重要,你還在這裏搗亂。”
迴到村裏,王強把劉二帶到村委會,讓他寫檢討。同時,他把這件事匯報給了村支書。村支書得知後,立刻來到村委會。
“劉二,你這事兒性質太惡劣了。今天要不是王強發現得及時,後果不堪設想。”村支書嚴肅地批評道,“你不僅要寫檢討,還要在村裏的廣播上向大家道歉,讓大家都引以為戒。”
劉二低著頭,連連點頭:“我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
傍晚時分,王強結束了一天的巡邏。他拖著疲憊的身體迴到家,剛坐下,手機就響了。是鎮裏的通知,今天全鎮沒有發生一起火點,秸稈禁燒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王強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雖然這一天很辛苦,但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在安陵鎮的各個角落,像王強這樣的網格員還有很多。他們頂著烈日,穿梭在田間地頭,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著這片土地。秸稈禁燒,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他們對家鄉的責任與擔當。在他們的努力下,安陵鎮的天空更加湛藍,田野更加翠綠,村民們的生活也更加安寧。
“請陵安鎮各片通知各村秸稈、垃圾禁燒網格員宣傳、巡邏到位,巡邏照片發到秸稈禁燒群裏,確保今天咱安陵鎮不能發生火點。”這條消息一大早便在鎮政府工作群裏炸開了鍋。發消息的是鎮黨委書記閆玉軍,他雙眉緊鎖,緊盯著手機屏幕,仿佛這樣就能把任務刻進每個網格員的心裏。今年天幹物燥,稍有不慎,星星之火就能引發燎原之勢,不僅危及農田,更可能威脅到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李莊村的網格員王強收到消息後,迅速行動起來。他穿上那件醒目的紅色馬甲,上麵“秸稈禁燒網格員”幾個大字格外顯眼。他騎上電動車,車後座綁著一個大喇叭,喇叭裏循環播放著秸稈禁燒的宣傳語:“秸稈禁燒,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利國利民……”在村裏的主幹道上,他一邊緩慢行駛,一邊留意著田間地頭的動靜。
王強第一個來到村裏的老把式趙大爺家。趙大爺種了一輩子地,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傳統的焚燒秸稈習慣在他心裏根深蒂固。王強剛進門,就看到趙大爺坐在院子裏抽著旱煙。
“趙大爺,又抽煙呢!”王強笑著打招唿。
“強子啊,找我啥事?”趙大爺抬起頭,眯著眼問道。
“趙大爺,您也知道,現在是秸稈禁燒關鍵時期,可不能再燒秸稈啦。燒秸稈不僅汙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災,您想想,要是把您辛苦種的莊稼燒了,多心疼啊。”王強耐心地勸說著。
趙大爺皺了皺眉頭,“我都燒了大半輩子了,不燒秸稈,這地咋整?”
王強連忙解釋:“趙大爺,現在有新辦法。政府聯係了收秸稈的企業,收走的秸稈能加工成飼料、造紙,還能用來發電呢。而且,還能給您補貼。您把秸稈賣了,既能賺錢,又能保護環境,多好的事兒。”
趙大爺聽了,將信將疑:“真有這好事?”
“當然啦,趙大爺,我還能騙您?過兩天收秸稈的就來,您把秸稈收拾好就行。”王強拍著胸脯保證。
從趙大爺家出來,王強繼續巡邏。此時,太陽已經升得老高,熾熱的陽光照在大地上,田間的秸稈散發著一股幹燥的氣息。王強心裏清楚,這種天氣最容易發生火災。
在村西頭的一片玉米地旁,王強看到幾個年輕人正在閑聊,旁邊還放著幾個煙頭。他立刻警覺起來,快步走過去。
“你們幾個,可不能在這兒抽煙啊,旁邊都是秸稈,萬一著火了可不得了。”王強嚴肅地說。
其中一個年輕人滿不在乎地說:“沒事兒,大哥,我們小心著呢。”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兒。”王強指著周圍的秸稈,“你們看看,這麽多秸稈,一旦著火,風一吹,整個村子都危險。”說著,王強從口袋裏掏出自己的手機,翻出之前其他地方因秸稈焚燒引發火災的視頻給他們看。
看著視頻裏熊熊燃燒的大火,幾個年輕人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大哥,我們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帶頭的年輕人不好意思地說。
王強這才鬆了口氣,“知道錯就好,大家都多留個心眼兒,這秸稈禁燒,關係到咱每個人的生活。”
與此同時,鎮政府裏也是一片忙碌。鎮長王會不停地接打著電話,了解各個村的巡邏情況。“一定要確保每個角落都有人巡邏,不能有任何死角。”他對著電話那頭反複叮囑。
負責統計巡邏照片的賈思宇,眼睛緊緊盯著電腦屏幕,一張張照片從秸稈禁燒群裏傳來,他仔細地查看,確保每個村都按要求完成了巡邏任務。“王鎮長,目前已經收到大部分村的巡邏照片,還有幾個村沒發過來。”賈思宇匯報著。
“催一下,讓他們抓緊時間。”王會心急如焚,在辦公室裏來迴踱步。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王強的巡邏路線也逐漸接近村子的邊緣。這裏有一片廢棄的廠房,周圍雜草叢生,秸稈堆積如山。王強剛走近,就聞到一股刺鼻的煙味。他心裏一驚,趕緊加快腳步。
在廠房後麵,他發現了一個正在點火的人。“你在幹什麽!”王強大聲喊道,迅速衝過去。
點火的是村裏的二流子劉二,看到王強,他嚇得臉色蒼白,手裏的打火機掉落在地。“強子,我……我就是想燒點雜草,沒注意旁邊有秸稈。”劉二結結巴巴地解釋。
“劉二,你知不知道你這是在玩火!”王強怒不可遏,“趕緊把火滅了!”他從旁邊找來一根樹枝,和劉二一起奮力撲火。好在火勢還不大,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把火撲滅了。
“劉二,這次算你運氣好,要是真燒起來,你吃不了兜著走。跟我迴村,寫檢討!”王強嚴厲地說。
劉二低著頭,乖乖地跟著王強往迴走。一路上,王強不停地教育他:“你也老大不小了,幹點正經事兒不行嗎?秸稈禁燒這麽重要,你還在這裏搗亂。”
迴到村裏,王強把劉二帶到村委會,讓他寫檢討。同時,他把這件事匯報給了村支書。村支書得知後,立刻來到村委會。
“劉二,你這事兒性質太惡劣了。今天要不是王強發現得及時,後果不堪設想。”村支書嚴肅地批評道,“你不僅要寫檢討,還要在村裏的廣播上向大家道歉,讓大家都引以為戒。”
劉二低著頭,連連點頭:“我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
傍晚時分,王強結束了一天的巡邏。他拖著疲憊的身體迴到家,剛坐下,手機就響了。是鎮裏的通知,今天全鎮沒有發生一起火點,秸稈禁燒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王強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雖然這一天很辛苦,但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在安陵鎮的各個角落,像王強這樣的網格員還有很多。他們頂著烈日,穿梭在田間地頭,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著這片土地。秸稈禁燒,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他們對家鄉的責任與擔當。在他們的努力下,安陵鎮的天空更加湛藍,田野更加翠綠,村民們的生活也更加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