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散布謠言
天災逃荒!全家齊穿!糧食滿倉! 作者:南雪扶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安安駕駛著馬車,帶著一車廂的裝備來到了城門外。
林震天考慮的非常周到,林安安一介女流在城門外施粥,唯恐她的安全不保,便調集了所有衙役在外麵搭建了粥棚,命人排好了隊伍,凡是因為施粥而爭搶的人都會喪失資格。
臨城的難民本就已經窮途末路,忽聞臨城驟然開始施粥,皆是難以置信,瘋了一樣排了一長隊,每個髒汙黝黑的臉上都帶著希冀。
一個時辰之後,白粥熬好了,濃稠的粥混合著米香瞬間點燃了難民們的情緒。
“有粥喝了,不是粟米,是精米!非常的濃稠!一定能夠飽腹!”
“天啊,臨城還是有好官的,能夠拿出來這麽好的米給我們,真是菩薩降世!”
“你們都不知道吧,臨城的郡守被林將軍抓走了,這次來施粥的也是將軍府的人,可見林將軍才是臨城的守護神,這麽多天沒有管城中的難民也是因為有郡守從中阻攔,身後的背景可大著嘞。”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八卦,更何況臨城外的難民們有了活下去的期盼,對這些關乎到他們身家性命的事情就更加的關注了。
“背景這麽大怎麽還被抓走了?”
“噓,我小點聲音說,聽說是謀反的大事,不然林將軍也不可能這麽快的拿人,臨城被郡守弄得烏煙瘴氣,也是將軍不願意看到的。”
“原來如此……”
說話的男人轉過身,湮沒在長長的人群中,那張臉赫然便是劉三全。
這樣的傳言在城外的難民營好幾處位置都在上演著,而發出言論的背後皆是劉家村的村民。
這就是當日林安安讓劉家村村民實行的計劃,從臨城本地化解趙旭真的威信。
她曾經聽林鼎說過,趙旭真的背後藏著權勢滔天的世家大族,此次上京想要定罪隻怕是難。
既如此,那也隻能知微見著,從最弱小也是林家最根深蒂固的臨城入手了。
這邊林安安熬好了濃粥又往裏麵撒入了大片的沙石,才開始分粥。
饑餓了數日的難民哪裏顧得上裏麵有沒有沙子石頭,接過粥碗就開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每個人還分到了一個帶有石子的硬饃饃,如此簡陋卻也吃得開心。
林安安坐在一邊,腦袋中已經被聲望增長的聲音提示著。
與此同時,她的係統板麵也升級了,不再是大黃山的地圖,而是整個大雲王朝的地圖,上麵清楚的顯示著各個城池。
每一個城池之中都有一個聲望進度條,想來等到進度條滿,這個城池的歸屬權就會屬於她。
林安安的眉間掠過一道懷疑,能讓城池歸屬於她?
這是何等大的能量?
人心難以把控,她所見到的事情真的是真實的嗎?
想到這裏,她下意識的往小麥色的皮膚上一扭,下了十足的力氣,疼得她齜牙咧嘴。
“安安你這是在做什麽?瞧著都把自己的胳膊扭紅了。”
遠處走來的林震天被她的舉動嚇了一大跳,誰家好人家沒事給自己來一下,莫非是侄女突然癔症了。
“沒什麽,大伯,我就是看見如此荒涼的景象感覺有點不真實,臨城城中實在是看不出天下人在受難的樣子。”
林安安歎了口氣,有感而發。
“安安,你莫怪爹,爹也是迫不得已,能夠護住臨城的百姓爹已經付出很多了。”
林震天麵色有些悵然,在其位謀其政。
他們終究都是大雲王朝的臣子,如何能夠背叛聖上,自然是不能違抗聖上的命令。
隻是當今聖上實在是太過於涼薄,隻關心自己的長生不老,其餘的一概不論。
這場大旱大抵是老天對聖上的警示吧,不過最後這句話林震天可不敢說出來。
“祖父能夠在天災之下把臨城治理的如此繁榮,又深得百姓愛戴,足可見祖父的一片善心。”
林安安倒是沒有怨懟林鼎的意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總有那麽兩三分的無奈。
“你啊,成天一副老神自在的模樣,真不知道四弟是怎麽把你養成這副性子的,迴頭我得說到說到他,什麽事都讓一個半大的孩子頂著可真有損咱們林家人的形象。”
林震天露出一個情真意切的笑容。
他雖然不太了解林安安的性情,但也猜的八九不離十,林安安能夠和他說出這樣交心的言論,自然是把他們已經當做自己的家人了。
“大伯可莫要打趣我了,當初在鄉下,爹為了保護我們用心良苦,我可心疼爹,大伯就不要去斥責他了。”
林安安半開玩笑的說道,終是有了點這個年紀調皮搗蛋的那股子味道。
林震天被逗得哈哈大笑,內心對林安安的那半點疏離也煙消雲散了。
施粥進行的很順利,城外蠢蠢欲動的難民也終於安定了下來。
林安安的日子也清閑了些許天,每日不是去悅來酒樓幫工,就是給黃金年研究好吃的讓李秀珍抽空做出來利用空間給黃金年送過去。
如今兄妹二人對空間的利用愈發的純熟了。
林安安得知林金年利用他過目不忘的本事,結合前世的知識,直接一躍成為書院夫子中最炙手可熱的學生。
此事不知怎的就傳到了林老夫人的耳朵中,這給老夫人樂得在飯桌上生生多吃了半碗飯。
“咱們林家,武將一輩子了,想不到後代之中還能出來一個書生,老幺,你當真是給了我極大的驚喜啊!若是你爹知道了,指不定還要怎樣吹牛呢。”
林老夫人說著說著眼眶就濕潤了起來。
她一輩子跟著林鼎征戰,生兒育女,直到如今都沒有分開這麽長時間過,乍一分開,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
林安安默了默,她知道林老夫人這是在想林鼎了。
說來林鼎走了已有大半個月,連封書信都沒有傳迴來,這樣的勢頭未免有些令人焦灼。
“祖母放寬心,興許祖父已經在迴來的路上了也說不定,上京路途本就遙遠,一來一迴都要月餘,更何況祖父還帶著個人,自然是不便趕路的。”
林震天考慮的非常周到,林安安一介女流在城門外施粥,唯恐她的安全不保,便調集了所有衙役在外麵搭建了粥棚,命人排好了隊伍,凡是因為施粥而爭搶的人都會喪失資格。
臨城的難民本就已經窮途末路,忽聞臨城驟然開始施粥,皆是難以置信,瘋了一樣排了一長隊,每個髒汙黝黑的臉上都帶著希冀。
一個時辰之後,白粥熬好了,濃稠的粥混合著米香瞬間點燃了難民們的情緒。
“有粥喝了,不是粟米,是精米!非常的濃稠!一定能夠飽腹!”
“天啊,臨城還是有好官的,能夠拿出來這麽好的米給我們,真是菩薩降世!”
“你們都不知道吧,臨城的郡守被林將軍抓走了,這次來施粥的也是將軍府的人,可見林將軍才是臨城的守護神,這麽多天沒有管城中的難民也是因為有郡守從中阻攔,身後的背景可大著嘞。”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八卦,更何況臨城外的難民們有了活下去的期盼,對這些關乎到他們身家性命的事情就更加的關注了。
“背景這麽大怎麽還被抓走了?”
“噓,我小點聲音說,聽說是謀反的大事,不然林將軍也不可能這麽快的拿人,臨城被郡守弄得烏煙瘴氣,也是將軍不願意看到的。”
“原來如此……”
說話的男人轉過身,湮沒在長長的人群中,那張臉赫然便是劉三全。
這樣的傳言在城外的難民營好幾處位置都在上演著,而發出言論的背後皆是劉家村的村民。
這就是當日林安安讓劉家村村民實行的計劃,從臨城本地化解趙旭真的威信。
她曾經聽林鼎說過,趙旭真的背後藏著權勢滔天的世家大族,此次上京想要定罪隻怕是難。
既如此,那也隻能知微見著,從最弱小也是林家最根深蒂固的臨城入手了。
這邊林安安熬好了濃粥又往裏麵撒入了大片的沙石,才開始分粥。
饑餓了數日的難民哪裏顧得上裏麵有沒有沙子石頭,接過粥碗就開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每個人還分到了一個帶有石子的硬饃饃,如此簡陋卻也吃得開心。
林安安坐在一邊,腦袋中已經被聲望增長的聲音提示著。
與此同時,她的係統板麵也升級了,不再是大黃山的地圖,而是整個大雲王朝的地圖,上麵清楚的顯示著各個城池。
每一個城池之中都有一個聲望進度條,想來等到進度條滿,這個城池的歸屬權就會屬於她。
林安安的眉間掠過一道懷疑,能讓城池歸屬於她?
這是何等大的能量?
人心難以把控,她所見到的事情真的是真實的嗎?
想到這裏,她下意識的往小麥色的皮膚上一扭,下了十足的力氣,疼得她齜牙咧嘴。
“安安你這是在做什麽?瞧著都把自己的胳膊扭紅了。”
遠處走來的林震天被她的舉動嚇了一大跳,誰家好人家沒事給自己來一下,莫非是侄女突然癔症了。
“沒什麽,大伯,我就是看見如此荒涼的景象感覺有點不真實,臨城城中實在是看不出天下人在受難的樣子。”
林安安歎了口氣,有感而發。
“安安,你莫怪爹,爹也是迫不得已,能夠護住臨城的百姓爹已經付出很多了。”
林震天麵色有些悵然,在其位謀其政。
他們終究都是大雲王朝的臣子,如何能夠背叛聖上,自然是不能違抗聖上的命令。
隻是當今聖上實在是太過於涼薄,隻關心自己的長生不老,其餘的一概不論。
這場大旱大抵是老天對聖上的警示吧,不過最後這句話林震天可不敢說出來。
“祖父能夠在天災之下把臨城治理的如此繁榮,又深得百姓愛戴,足可見祖父的一片善心。”
林安安倒是沒有怨懟林鼎的意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總有那麽兩三分的無奈。
“你啊,成天一副老神自在的模樣,真不知道四弟是怎麽把你養成這副性子的,迴頭我得說到說到他,什麽事都讓一個半大的孩子頂著可真有損咱們林家人的形象。”
林震天露出一個情真意切的笑容。
他雖然不太了解林安安的性情,但也猜的八九不離十,林安安能夠和他說出這樣交心的言論,自然是把他們已經當做自己的家人了。
“大伯可莫要打趣我了,當初在鄉下,爹為了保護我們用心良苦,我可心疼爹,大伯就不要去斥責他了。”
林安安半開玩笑的說道,終是有了點這個年紀調皮搗蛋的那股子味道。
林震天被逗得哈哈大笑,內心對林安安的那半點疏離也煙消雲散了。
施粥進行的很順利,城外蠢蠢欲動的難民也終於安定了下來。
林安安的日子也清閑了些許天,每日不是去悅來酒樓幫工,就是給黃金年研究好吃的讓李秀珍抽空做出來利用空間給黃金年送過去。
如今兄妹二人對空間的利用愈發的純熟了。
林安安得知林金年利用他過目不忘的本事,結合前世的知識,直接一躍成為書院夫子中最炙手可熱的學生。
此事不知怎的就傳到了林老夫人的耳朵中,這給老夫人樂得在飯桌上生生多吃了半碗飯。
“咱們林家,武將一輩子了,想不到後代之中還能出來一個書生,老幺,你當真是給了我極大的驚喜啊!若是你爹知道了,指不定還要怎樣吹牛呢。”
林老夫人說著說著眼眶就濕潤了起來。
她一輩子跟著林鼎征戰,生兒育女,直到如今都沒有分開這麽長時間過,乍一分開,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
林安安默了默,她知道林老夫人這是在想林鼎了。
說來林鼎走了已有大半個月,連封書信都沒有傳迴來,這樣的勢頭未免有些令人焦灼。
“祖母放寬心,興許祖父已經在迴來的路上了也說不定,上京路途本就遙遠,一來一迴都要月餘,更何況祖父還帶著個人,自然是不便趕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