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琦鎏此次打井不願與該土地區域的部分村民合作,背後實則有著一番緣由。


    要知道,那口舊水井對於這片承包地上的二十多戶村民而言意義非凡,乃是他們灌溉土地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曾幾何時,此井水堪稱這片廣袤土地的生命源泉。往昔歲月裏,為了能夠更為便捷高效地澆灌莊稼,全體村民齊心協力、踴躍集資,不僅精心鋪設了深埋於地下的水管,更是在每家每戶的田地盡頭都裝設了控製水流的閥門。


    想當初,這些設施剛剛竣工完成之際,每當需要給農田澆水之時,各家各戶僅需信手輕輕開啟位於自家田頭的那個閥門,那清澈甘冽的井水便會如靈動的溪流一般,歡快地奔湧而出,迅速浸潤那片原本幹涸龜裂的土地。待到灌溉任務圓滿結束後,人們再從容不迫地將閥門關閉即可。如此一來,整個澆地過程既節省時間又節省人力,可謂事半功倍。而當村民們親眼目睹著那些綠油油的莊稼在充足水分的滋養之下日益茁壯生長,內心深處無不充盈著難以言喻的喜悅之情以及滿滿的成就感。


    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總有那麽一小撮不自覺的農戶,肆意妄為地擺弄著至關重要的閥門,將使用規則拋諸腦後。


    “這閥門咋就這麽難開呢?看我的,我肯定能行!”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小夥子自鳴得意地嚷嚷道。隻見他擼起袖子,使出吃奶的勁兒,拚命地扭動著閥門。就在這時,一旁有好心人焦急地喊道:“快停下,別這麽弄,會弄壞的!”可惜,這個小夥子早已被自己的盲目自信衝昏了頭腦,根本聽不進去旁人的勸告。


    果不其然,沒過幾次,隻聽得“嘎吱”一聲脆響,原本堅固耐用的閥門就這樣硬生生地被扭壞了。而這僅僅隻是個開始,更為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頭呢。每到農閑時節,村裏那些調皮搗蛋、整天無所事事的小孩子們便如同嗅到腥味的貓一般湊過來找樂子。他們全然不顧這些閥門對於農田灌溉的重要性,竟然將其視作新奇好玩的玩具,嘻嘻哈哈地“哢嚓哢嚓”一通亂擰。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精心鋪設的水管開始接二連三地出現崩漏現象。一處、兩處……越來越多的地方都出現了裂痕,水從這些縫隙中洶湧而出,仿佛脫韁的野馬般四處奔騰。曾經給村民們帶來極大便利的灌溉設施如今已然徹底癱瘓,無論如何啟動電閘,水管裏噴出來的不是救命的清泉,而是讓人絕望的水簾洞。


    村民們眼巴巴地望著那隻要一通電閘就水花四濺、到處崩漏的水管,心中充滿了無盡的無奈與深深的懊悔。他們後悔沒有好好看管這些寶貴的設備,更痛恨那些肆意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可是事已至此,再多的悔恨又有什麽用呢?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這時,為了灌溉莊稼,離水井最遠的柳琦鎏站了出來。他身材魁梧,肩膀寬闊,走起路來虎虎生風,聲音洪亮得仿佛能穿透整個村莊。在村裏,他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說話做事總是帶著一股子威嚴。


    他召集了這二十多戶村民開會討論修整農渠的事,眼神堅定而有力。村民們有的抱著胳膊,有的搓著手,都在等著他開口。


    “鄉親們!”柳琦鎏的聲音像銅鑼一樣響亮,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農渠破爛不堪,如果不修整,咱們就隻能這麽眼睜睜看著莊稼沒水喝!地裏的莊稼,都是咱們一鍬一鎬種下的心血,總不能就任由莊稼旱死吧!”


    他的話像一把火,瞬間點燃了村民們的情緒。大多數人立刻表示讚同,有的點頭附和道:“是啊,總不能讓莊稼就這麽旱死吧!”還有人拍著大腿說:“隻要能讓莊稼長得好,咋都行!”


    柳琦鎏見大家的反應,心裏有了底。他繼續說道:“那好!咱們得把這農渠重新修整好!這次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修了壞,壞了修。咱們得齊心協力,把這事兒幹漂亮!”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氣氛越來越熱烈。柳琦鎏知道,隻要大家心往一處想,這農渠一定能修好,莊稼也一定能迎來豐收。


    於是,一場修整農渠的勞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柳琦鎏帶著大夥兒來到田間地頭,大家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搬運水泥,有的負責挑選碎石籽,還有的負責攪拌材料。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汗水順著他們的臉頰不停地往下淌,浸濕了衣衫,但他們毫不在意,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希望的光芒。柳琦鎏揮舞著鐵鍬,一邊幹活一邊鼓勵大家:“加把勁兒,咱們一起努力,一定能讓莊稼喝上水!”村民們相互之間互相幫助,幹得熱火朝天。


    終於,新的水渠修成了。大家都滿心歡喜地期待著給灌溉莊稼帶來方便。可是誰能想到,農耕的時候又出了岔子。有些村民隻顧著操作農耕機具,完全不注意保護新修的水渠。“轟隆隆”,一輛拖拉機駛過,司機沒有注意到旁邊的水渠,結果車輪重重地碾壓在水渠上,隻聽“哢嚓”一聲,水渠被碾碎了。柳琦鎏正好經過這裏,看到這一幕,頓時氣得直跺腳,臉漲得通紅。“這是大家辛辛苦苦修的,咋就不知道珍惜呢!”他憤怒地吼道,聲音中充滿了失望和憤怒。


    這下又得重新修整農渠了,可這次,矛盾出現了。離水井近的村民不願意出錢,他們覺得自己用水方便,沒必要再掏這個錢。“哼,我們離得近,用起水來很方便,這水渠對我們來說修不修影響不大。憑什麽讓我們出錢?”離水井近的老王抱著雙臂,一臉倔強地說道。離水井遠的村民則認為,大家都受益於這片土地,修整費用不能隻讓他們承擔。“憑啥我們離得遠就要多出錢?這不合理!我們也是靠這片地生活,難道我們就該多擔責任嗎?”離水井遠的老張扯著嗓子喊道,他的臉因為激動而微微發紫。一時間,村民們吵得不可開交,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肯讓步。柳琦鎏在中間左右為難,他試圖勸解大家,“大夥冷靜冷靜,咱們再商量商量。”但憤怒的村民們根本聽不進去,有些人甚至開始惡語相向。


    就在局麵陷入僵局的時候,村裏德高望重的李大爺站了出來。他拄著拐杖,慢慢地走到人群中央。李大爺頭發花白,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皺紋,但他那雙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敲了敲拐杖,聲音雖然不高,但卻充滿力量:“大夥都靜一靜!咱們都是一個村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為了這點事傷了和氣不值得。這農渠不修,咱們的莊稼都得遭殃,到時候誰都沒好果子吃。咱們得團結起來,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李大爺的一番話如同一陣清風,吹散了村民們心中的怒火,讓大家漸漸冷靜了下來。


    最終,經過協商,大家決定按照土地麵積來分攤修整費用。村民們也紛紛表示,以後一定會愛護農渠,不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這次咱們一定要吸取教訓,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不顧後果了。”村民們互相叮囑著,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從那以後,每當村民們看到那條修整好的農渠,都會心懷感激,因為它不僅承載著水源,更承載著村民們之間的團結與互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野的變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飄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飄流並收藏田野的變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