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琦鎏的嬸子孤兒寡母,生活中的艱辛難以言表。曾經,那是一段多麽風光的日子啊!當年,柳琦鎏的叔叔在煉油廠工作,手中握有批油票條子的時候,在村子裏倍受尊重。那時候的嬸子,也跟著風光無限。她穿著得體的衣服,臉上總是帶著自信的笑容,走在村子裏,總能收獲村民們尊敬的目光。


    然而,命運就像那變幻莫測的天空,說變就變。等到柳琦鎏的叔叔去世後,嬸子的身份立刻一落千丈。就像從雲端跌入穀底一般,嬸子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家族裏,這種變化尤為明顯。每當家族中有誰家娶媳婦聘閨女的時候,都會提醒嬸子避開吉時,迴避新人。這樣的場景,柳琦鎏不知見過多少次。有一次,是族裏一個堂兄娶妻的大喜之日,嬸子原本想去送一份祝福,可還沒等她踏進院子,就被迎親的人攔住了。“嬸子啊,不是我們不讓你來,這是吉時,怕衝撞了新人。”那人說話雖然客氣,但態度卻很堅決。嬸子站在門口,臉上的笑容僵硬在那裏,尷尬無比。柳琦鎏看在眼中,心裏湧起一股怒火,卻又無能為力。


    看到嬸子受到不公平對待,還不得不盡力巴結討好別人,柳琦鎏內心五味雜陳。他怒其不爭,但也無法替其出氣。這種情緒像一塊巨石,壓在他的心頭。


    直到奶奶去世後,事情變得更加糟糕。有些人開始風言風語,議論嬸子的行為舉止。還有那些心懷叵測之人,竟然拿當年叔叔和柳琦鎏的矛盾,挑唆柳琦鎏報複嬸子一家。在一個陽光微弱的午後,與柳琦鎏嬸子住所相鄰的大娘又開始了她的“表演”。當時,柳琦鎏正和嬸子以及其他一些村民站在院子裏閑聊。那個大娘突然提高了嗓門,對嬸子說道:“你說你啊,天天裝什麽樣子?背地裏誰知道你幹了多少壞事呢?”她的話像一顆石子投進了平靜的湖水,激起層層漣漪。周圍的村民紛紛側目,有些竊竊私語起來。嬸子的臉一下子變得通紅,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來。


    柳琦鎏實在忍無可忍了。他猛地站出來,雙眼直視著那個大娘,怒聲嗬斥道:“你給我閉嘴!我叔叔去世留下兩個孩子,嬸子能夠把這兩個孩子撫養成人,這就是我們柳家最大的功臣!什麽叫一俊遮百醜,別說是這些道聽途說的風言風語,就算是嬸子真的有了過錯,那也是為了這個家操勞所致,也不為過!以後誰要是再亂傳閑話,胡說八道,我柳琦鎏第一個對她不客氣,啐她一臉唾沫星子!”他的聲音洪亮,在整個院子裏迴蕩著。


    這話一出,立刻見效。那個大娘被嚇得縮了縮脖子,再也不敢多說什麽。其他村民也都紛紛低下頭,不敢再議論嬸子的是非。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敢亂嚼舌根子了。


    這些事情,柳琦鎏從來沒有告訴嬸子,他總是默默地在幕後替嬸子掃清那些閑言碎語。他深知,嬸子已經承受了太多生活的重壓,沒有必要再讓她知曉這些可能會給她帶來困擾的小插曲。


    自從那日在院子裏怒斥大娘之後,柳琦鎏便時刻保持著堅決的立場,旗幟鮮明地維護著嬸子的形象。每當聽到有人想要議論嬸子的時候,他就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矗立在那裏。


    在一個涼風習習的傍晚,村裏幾個婦女聚在村頭的老槐樹下。老槐樹的枝葉在風中沙沙作響,昏黃的夕陽灑在她們身上。其中一個婦女剛想開口說關於嬸子的事,“你們知道嗎?我聽說……”她話還沒說完,正好路過的柳琦鎏就冷冷地看了她們一眼,說道:“有什麽好說的?誰要是有空閑功夫在這兒嚼舌根,不如去想想怎麽讓自己家的日子過得更好。”那幾個婦女被他一瞪,頓時閉上了嘴,有的還心虛地低下頭,悄悄地散開了。


    還有一次,在村裏的小賣部門口,幾個長舌婦又聚集在一起。她們低聲嘀咕著,時不時偷瞄向嬸子家的方向。柳琦鎏恰巧來買煙,聽到了一些零碎的話語。他二話不說,直接走到她們中間,語氣堅定地說:“我可警告你們,嬸子是咱們柳家的功臣,誰要是再亂傳她的閑話,就是跟我柳琦鎏過不去。我這個人雖然沒什麽大本事,但對付幾個搬弄是非的人還是綽綽有餘的。”那些長舌婦們被他的氣勢所震懾,再也不敢胡亂編造關於嬸子的故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柳琦鎏這般堅決的態度之下,那些長舌婦們逐漸意識到,議論嬸子不僅得不到任何好處,反而會招致柳琦鎏的不滿與反擊。於是,慢慢地,關於嬸子的閑話也就越來越少,直至完全消失。而嬸子對此卻毫不知情,她依然默默操持著自己的小家庭,過著雖不富裕但卻充滿希望的生活。柳琦鎏的這種默默守護,就像一陣溫暖的春風,悄然吹散了籠罩在嬸子生活周圍的陰霾。


    柳琦鎏壓根就沒有過要把這些事情告訴嬸子的念頭,因為他內心深處覺得這完全沒必要。他的目的很簡單,純粹就是希望嬸子能夠在一個沒有閑言碎語幹擾的環境裏,平平安安地把兩個弟弟妹妹養大成人。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柳琦鎏獨自坐在自家院中的老棗樹下乘涼。皎潔的月光如流水般傾瀉而下,將他的身影拉得修長。他仰頭望著天空中那輪明月,心中思緒萬千。他想到嬸子這些年來的不易,從叔叔去世後所承受的各種壓力與苦難,就覺得應該盡自己所能去保護她。那些為嬸子掃清閑言碎語的事情,就像是他為這個家庭築起的一道無形的防護牆,不需要嬸子知道,也不求嬸子理解。


    有時候,村裏的人會好奇地問柳琦鎏:“你為啥一直幫著你嬸子啊?她又不能給你啥好處。”柳琦鎏隻是淡然一笑,說道:“這不是好處不好處的事兒。嬸子一個人帶著倆孩子不容易,我這麽做,心裏踏實。”在他看來,嬸子知不知道他背後的努力無所謂,理不理解他所做的這些也無妨。他做這些事的動力僅僅來源於自己的良知和對家庭的一種責任感。就像有一次,他在田間勞作時,看到嬸子家的孩子們從學校迴來,背著書包歡笑著跑向家門,那種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畫麵就讓他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他知道,隻要能讓這兩個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下成長,能讓嬸子少受些委屈,那就足夠了。


    柳琦鎏深知,僅僅自己在背後為嬸子掃清閑言碎語是不夠的,家庭內部的關係也需要妥善處理。他決定把嬸子的不易告訴母親,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化解母親對嬸子長期存在的敵意,從而讓母親能夠以一種新的眼光看待叔叔一家。


    一個雨後的下午,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柳琦鎏坐在家中的堂屋裏,與母親麵對麵。窗外,雨滴還在樹葉上緩緩滑落,發出輕微的滴答聲。柳琦鎏望著母親,語氣溫和卻又堅定地說道:“娘,您知道嗎?嬸子這些年真的不容易啊。”母親聞言,微微一愣,臉上的表情有些複雜,似乎沒想到兒子會突然提起這個話題。


    柳琦鎏繼續說道:“自從叔叔去世後,嬸子就像天塌下來一樣。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既要操心孩子的吃穿用度,又要麵對外界的各種壓力。您還記得吧,家族裏誰家娶媳婦聘閨女都會提醒嬸子避開吉時,這種事換作是誰都難受。可嬸子呢,咬著牙挺過來了。而且,嬸子從來沒在外人麵前抱怨過一句,總是默默地承受著一切。”


    母親聽完這些話,眼眶有些濕潤了。她迴憶起之前自己對嬸子的一些態度,心中五味雜陳。柳琦鎏看出了母親的動搖,又補充道:“娘,嬸子能將兩個孩子撫養成人,這可是咱們柳家的大功臣啊。以前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嬸子現在需要的是我們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更多的敵意。”


    隨著柳琦鎏的講述,母親心中的堅冰漸漸融化。她開始意識到,自己之前對嬸子的敵意其實是源於過去的矛盾,而忽略了嬸子如今的艱難處境。出於同情,母親對叔叔一家的仇氣逐漸被稀釋。她歎了一口氣,對柳琦鎏說:“你說得對,都是自家人,應該互相扶持才對。”從那以後,母親對待嬸子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家庭內部的關係也變得更加和諧融洽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野的變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飄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飄流並收藏田野的變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