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琦鎏靜靜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課桌上,可他的心裏卻像是被一塊厚重的陰雲籠罩著。自從王凱的事情發生後,他就一直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他首先想到的是生命的脆弱。“王凱昨天可能還和我們一樣,在教室裏嬉笑打鬧,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柳琦鎏的眼眶不禁有些濕潤,“僅僅因為一場校外的爭執,他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生命怎麽會在一瞬間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呢?我們平時總是覺得日子漫長,很多事情可以慢慢來,可是現在看來,每一天都是那麽珍貴,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應該被浪費。”
接著,她又想到了校園安全問題。雖然這件事發生在校外,但作為學生的她,仍然對學校周邊環境充滿了擔憂。“網吧門口竟然會發生這樣的慘劇,那還有哪些地方潛藏著危險呢?”柳琦鎏的眉頭緊皺,“我們每天上學放學,都要經過那麽多的地方,如果缺乏警惕性,說不定哪一天就會遭遇不測。學校取消了夜校製度,或許也是出於對我們安全的一種考慮吧,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呀。我們應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同時社會也應該加強對這些場所的監管。”
然後,他還深入地思考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要性。“石國強和李明為什麽會做出那樣的事情?這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柳琦鎏歎了口氣,“他們的家庭教育可能存在問題,父母有沒有正確引導他們分辨是非善惡呢?而學校教育也不能忽視責任,雖然學校在這次事件中是無辜的,但平時是否有足夠的德育課程來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法製意識呢?我覺得這兩方麵的教育都很重要,隻有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才能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最後,柳琦鎏也對王凱的家人產生了深深的同情。“失去一個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多麽沉重的打擊啊!”他的心揪得生疼,“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麽會在學校鬧事,那是他們極度悲痛下的一種失控行為。但是,這樣做並不能讓王凱迴來,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他們現在一定活在無盡的痛苦和思念之中,希望時間能夠慢慢治愈他們的心靈創傷吧。”
柳琦鎏望著窗外,天空陰沉沉的,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他腦海中不斷浮現這些日子以來所見所聞的種種,思緒漸漸飄向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了啊。”柳琦鎏喃喃自語,她的目光落在桌上擺放的一塊精致的手表上,這塊手表是父母給他的生日禮物,“家庭環境的變化也太大了,很多家庭都能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可這優越感一旦過度突出,就會帶來問題。”他皺起眉頭,仿佛看到了一些同學因為家裏有錢有勢,在學校裏趾高氣揚的模樣,“有些孩子把這種優越感當作資本,在學校裏橫行霸道,覺得反正自己家條件好,做什麽都可以被原諒。”
接著,他又想到了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影響。“計劃生育讓很多家庭隻有一個孩子,這本身是為了控製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的好政策。”柳琦鎏的聲音變得低沉起來,“但沒想到的是,這也導致孩子們受到的溺愛越來越多。家長們生怕自己的寶貝受一點委屈,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麽,總是先護著孩子,根本不考慮事情的對錯。”他迴想起曾經有一次班級裏的小林同學在課間把同桌的書本撕壞了,老師剛要批評,小林的家長就衝到學校,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老師管教太嚴的情景,那畫麵至今還深深印刻在他的腦海裏。
迴想起前幾年,那時柳琦鎏剛剛踏上教師崗位不久,滿懷熱情與憧憬。然而,一次課堂上發生的事件卻讓他始料未及。當時,一名學生因被一位女老師批評而心生不滿,竟然當著全班同學的麵,對著那位女班主任老師的後腦勺做出了比劃扇耳光的動作。這一幕恰好被路過教室的柳琦鎏看在眼裏,他當即決定要對這名學生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
可誰能料到,這位學生的母親得知此事後,不僅沒有意識到自己孩子行為的不當之處,反而氣勢洶洶地找到了柳琦鎏的家。一進門,便開始對柳琦鎏百般刁難、惡語相向,指責他不應該如此嚴厲地對待自己的孩子。隨後,這位蠻不講理的家長甚至跑到學校校長那裏告起狀來。
麵對這樣的情況,柳琦鎏感到既委屈又無奈,但好在學校的鄭校長明事理、辨是非,經過詳細了解事情的始末之後,果斷站出來為柳琦鎏主持了公道,這才使得這場風波逐漸平息下去。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令柳琦鎏難以忘懷的事情——有次監考時,他竟被一個考場作弊學生誣陷撕毀其試卷。當時,柳琦鎏震驚之餘,立刻向同為校長的考務主任反映情況,滿心期待能夠得到公正的處理。但令人失望的是,這位考務主任卻選擇偏袒那名作弊的學生,完全不顧事實真相。
兩件事放在一起對比,柳琦鎏不禁感歎:同樣都是身為校長,為何在處理類似問題時會產生如此大的差異?教育的效果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就是因為這樣,才出現了濫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情況呀。”柳琦鎏歎了口氣,眼中滿是憂慮,“未成年人保護法本來是為了保護我們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可是一些家長卻把它當成庇護孩子錯誤行為的擋箭牌。他們動不動就拿這個法律來說事兒,隻要孩子犯了錯,就用這個來對抗學校的教育管理。”他雙手抱膝,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這樣一來,老師們可就遭殃了。老師們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就變得畏手畏腳起來。畢竟誰也不想惹麻煩嘛,有工資掙何必沒事找事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在老師群體中逐漸蔓延開來。”
“結果呢?”柳琦鎏的眼中閃過一絲憤慨,“結果就是教育出現了畸形!學生們得不到應有的批評和教育,錯誤的行為得不到及時糾正,慢慢地就形成了不良的習慣,甚至像石國強和李明那樣做出極端的事情來。而當真正釀成大禍的時候,再去追究責任,已經晚了。這不僅僅是幾個家庭的悲劇,更是整個教育體係的一種悲哀啊!”
他首先想到的是生命的脆弱。“王凱昨天可能還和我們一樣,在教室裏嬉笑打鬧,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柳琦鎏的眼眶不禁有些濕潤,“僅僅因為一場校外的爭執,他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生命怎麽會在一瞬間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呢?我們平時總是覺得日子漫長,很多事情可以慢慢來,可是現在看來,每一天都是那麽珍貴,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應該被浪費。”
接著,她又想到了校園安全問題。雖然這件事發生在校外,但作為學生的她,仍然對學校周邊環境充滿了擔憂。“網吧門口竟然會發生這樣的慘劇,那還有哪些地方潛藏著危險呢?”柳琦鎏的眉頭緊皺,“我們每天上學放學,都要經過那麽多的地方,如果缺乏警惕性,說不定哪一天就會遭遇不測。學校取消了夜校製度,或許也是出於對我們安全的一種考慮吧,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呀。我們應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同時社會也應該加強對這些場所的監管。”
然後,他還深入地思考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要性。“石國強和李明為什麽會做出那樣的事情?這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柳琦鎏歎了口氣,“他們的家庭教育可能存在問題,父母有沒有正確引導他們分辨是非善惡呢?而學校教育也不能忽視責任,雖然學校在這次事件中是無辜的,但平時是否有足夠的德育課程來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法製意識呢?我覺得這兩方麵的教育都很重要,隻有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才能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最後,柳琦鎏也對王凱的家人產生了深深的同情。“失去一個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多麽沉重的打擊啊!”他的心揪得生疼,“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麽會在學校鬧事,那是他們極度悲痛下的一種失控行為。但是,這樣做並不能讓王凱迴來,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他們現在一定活在無盡的痛苦和思念之中,希望時間能夠慢慢治愈他們的心靈創傷吧。”
柳琦鎏望著窗外,天空陰沉沉的,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他腦海中不斷浮現這些日子以來所見所聞的種種,思緒漸漸飄向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了啊。”柳琦鎏喃喃自語,她的目光落在桌上擺放的一塊精致的手表上,這塊手表是父母給他的生日禮物,“家庭環境的變化也太大了,很多家庭都能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可這優越感一旦過度突出,就會帶來問題。”他皺起眉頭,仿佛看到了一些同學因為家裏有錢有勢,在學校裏趾高氣揚的模樣,“有些孩子把這種優越感當作資本,在學校裏橫行霸道,覺得反正自己家條件好,做什麽都可以被原諒。”
接著,他又想到了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影響。“計劃生育讓很多家庭隻有一個孩子,這本身是為了控製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的好政策。”柳琦鎏的聲音變得低沉起來,“但沒想到的是,這也導致孩子們受到的溺愛越來越多。家長們生怕自己的寶貝受一點委屈,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麽,總是先護著孩子,根本不考慮事情的對錯。”他迴想起曾經有一次班級裏的小林同學在課間把同桌的書本撕壞了,老師剛要批評,小林的家長就衝到學校,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老師管教太嚴的情景,那畫麵至今還深深印刻在他的腦海裏。
迴想起前幾年,那時柳琦鎏剛剛踏上教師崗位不久,滿懷熱情與憧憬。然而,一次課堂上發生的事件卻讓他始料未及。當時,一名學生因被一位女老師批評而心生不滿,竟然當著全班同學的麵,對著那位女班主任老師的後腦勺做出了比劃扇耳光的動作。這一幕恰好被路過教室的柳琦鎏看在眼裏,他當即決定要對這名學生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
可誰能料到,這位學生的母親得知此事後,不僅沒有意識到自己孩子行為的不當之處,反而氣勢洶洶地找到了柳琦鎏的家。一進門,便開始對柳琦鎏百般刁難、惡語相向,指責他不應該如此嚴厲地對待自己的孩子。隨後,這位蠻不講理的家長甚至跑到學校校長那裏告起狀來。
麵對這樣的情況,柳琦鎏感到既委屈又無奈,但好在學校的鄭校長明事理、辨是非,經過詳細了解事情的始末之後,果斷站出來為柳琦鎏主持了公道,這才使得這場風波逐漸平息下去。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令柳琦鎏難以忘懷的事情——有次監考時,他竟被一個考場作弊學生誣陷撕毀其試卷。當時,柳琦鎏震驚之餘,立刻向同為校長的考務主任反映情況,滿心期待能夠得到公正的處理。但令人失望的是,這位考務主任卻選擇偏袒那名作弊的學生,完全不顧事實真相。
兩件事放在一起對比,柳琦鎏不禁感歎:同樣都是身為校長,為何在處理類似問題時會產生如此大的差異?教育的效果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就是因為這樣,才出現了濫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情況呀。”柳琦鎏歎了口氣,眼中滿是憂慮,“未成年人保護法本來是為了保護我們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可是一些家長卻把它當成庇護孩子錯誤行為的擋箭牌。他們動不動就拿這個法律來說事兒,隻要孩子犯了錯,就用這個來對抗學校的教育管理。”他雙手抱膝,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這樣一來,老師們可就遭殃了。老師們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就變得畏手畏腳起來。畢竟誰也不想惹麻煩嘛,有工資掙何必沒事找事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在老師群體中逐漸蔓延開來。”
“結果呢?”柳琦鎏的眼中閃過一絲憤慨,“結果就是教育出現了畸形!學生們得不到應有的批評和教育,錯誤的行為得不到及時糾正,慢慢地就形成了不良的習慣,甚至像石國強和李明那樣做出極端的事情來。而當真正釀成大禍的時候,再去追究責任,已經晚了。這不僅僅是幾個家庭的悲劇,更是整個教育體係的一種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