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十月一日還有一段時間的時候,村子裏那令人矚目的土地承包分配計劃終於圓滿地畫上了句號。所有相關工作均已順利完成,並且還向村民們鄭重其事地重新頒發了嶄新的土地承包經營許可證。這個消息一經傳出,整個村莊都沉浸在了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之中,可謂是人人心滿意足、皆大歡喜。


    然而,在這片喜慶的浪潮中,卻存在著一個與眾不同的小插曲——柳琦鎏和他的弟弟柳琦浩竟然相互交換了彼此所承包的土地。不僅如此,他們連相應的土地承包經營許可證也進行了一番調換。原來,柳琦鎏一家共有四口人,而其弟柳琦浩家中則僅有三口人。由於柳琦鎏的父母年事漸高,已經無力再親自耕種那些承包地,於是便決定將這些土地平均分配給兩個兒子。經過此番調整之後,柳琦鎏名下擁有了五口人的份額,也就是整整四畝五分地;而柳琦浩家裏則變成了四口人,所對應的承包地麵積為三畝六分。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塊地都依賴於三號井來提供灌溉用水。其中,柳琦鎏所分得的四畝五分地位於三號井的最東邊盡頭處;相較之下,柳琦浩那塊三畝六分的承包地則處於三號井西側的第二戶位置。盡管兩者之間相隔不到二百米,但對於日常的耕種作業而言,仍會帶來一些不便之處。


    為了最大程度地方便日後的農業生產活動,柳琦鎏與弟弟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最終達成一致意見並相互協商好了具體事宜:他們決定對各自持有的土地承包經營許可證進行變更。就這樣,一場小小的土地變更事件在兄弟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妥善解決。


    柳琦鎏的舅舅所擁有的那片土地承包地塊,多年來始終與柳琦鎏父母的承包地相隨相伴,每次進行調整時都是如此。而這一次重新分配承包地的時候也不例外,但有一點不同尋常之處在於,柳琦鎏的舅舅此次竟然緊緊挨在了柳琦鎏家的承包地旁邊。


    時光荏苒,轉眼間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50 周年的盛大慶典。在這個普天同慶、喜氣洋洋的日子裏,柳琦鎏一家人懷揣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無限期待,滿心歡喜地踏上了那片嶄新的承包地,開始辛勤耕耘起來。柳琦鎏家準備遷墳的位置正好也在柳琦鎏耕種的承包地範圍內。


    迴首 1984 年那個特殊的時刻,當柳琦鎏所在村莊開始劃分土地時,每位村民都滿懷期待地盼望著屬於自己的那份土地。那時,按照規定,每一位村民都能夠分到整整一畝二分肥沃的田地。然而,時光荏苒,十五年匆匆而過,世事變遷令人感慨萬千。


    盡管人口增長確實對人均耕地麵積產生了一定影響,但不可忽視的是,村裏占用部分耕地用於發放宅基地也是導致如今局麵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再次進行承包地分配時,情況已大不如前。此時,每位村民手中所擁有的土地僅剩下可憐的九分,而有些生產隊的狀況更是糟糕,人均耕地竟然僅有區區五分!這樣巨大的變化無疑給農民們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和困擾。


    正是鑒於這種嚴峻形勢,國家果斷出台了嚴禁占用耕地的相關政策,以保障農業生產的基本需求和糧食安全。這一政策猶如一場及時雨,讓廣大農民看到了希望之光。


    值得慶幸的是,好消息接踵而至。就在柳琦鎏他們剛剛種下小麥之後不久,村裏便積極行動起來,充分利用農閑時節著手規劃田間道路的硬化工程。而與柳琦鎏等人承包地相鄰的那條道路,恰好被納入了此次規劃範圍之內。於是乎,整個村子都沸騰了起來,人們紛紛投入到這項意義重大的建設之中。


    經過大家齊心協力、加班加點地努力奮戰,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一條平坦寬闊、筆直延伸的田間公路便如巨龍般橫臥於田野之間。這條嶄新的公路不僅方便了農民們日常勞作時的通行運輸,更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這條蜿蜒曲折的田間小路上,每一寸土地都深深烙印下了柳琦鎏二十多年來的生活足跡。那時候,還是個天真無邪的孩子的他,常常會興高采烈地穿梭於這條小路之間。夏日炎炎,蟬鳴陣陣,他敏捷地爬上路邊那些高大的樹木,全神貫注地抓捕著那些隱藏在枝葉間的知了。有時玩累了,便悠然自得地坐在粗壯的樹杈上乘涼,微風輕拂,帶來絲絲涼意,好不愜意。然而,這條小路也並非總是那麽平坦順遂,尤其是在雨後,路麵變得泥濘不堪,年幼的柳琦鎏就曾在這裏摔得滿身泥巴,但他從不氣餒,拍拍身上的泥土,又繼續歡快地奔跑起來。


    隨著年齡一天天增長,柳琦鎏步入了十幾歲的少年時光。那時,家裏的農活也日益繁重起來。他經常用一輛小小的拉車,費力地拖著豬圈裏漚製好的糞便,沿著這條熟悉的小路一路小跑著拉到地頭。到達目的地後,他顧不上休息片刻,趕忙將這些肥料均勻地撒播到田地裏。然後,又要馬不停蹄地從地裏把收獲的沉甸甸的小麥或者玉米裝上車,一步一頓、吃力地拉迴家裏。就這樣,無數次往返於這條小路,無數滴辛勤的汗水灑落其上。而正是這日積月累的汗水與付出,讓這條原本隻有一米多寬的狹窄小道,一點一點地被拓寬。先是變寬一些,接著再寬一點,最終竟拓寬到了如今令人驚歎的三米多!


    歲月如梭,這條田間小路宛如一個沉默的見證者,默默注視著時代的變遷以及社會的蓬勃發展。它見證了昔日簡陋的農舍漸漸被嶄新的樓房所取代;見證了傳統的農耕方式逐漸被現代化的農業機械所替代;更見證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鄉村麵貌的日新月異。而柳琦鎏與這條小路的故事,也成為了這片土地上一段難以磨滅的記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野的變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飄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飄流並收藏田野的變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