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柳琦鎏來到教室準備早讀。早讀是柳琦鎏初中時期就養成的習慣。每天早晨一個小時的朗讀,使他把初中高中的散文詩歌,還有一些優秀的古文詞賦都背誦了下來。比如《荷塘月色》《嶽陽樓記》《醉翁亭記》等等。柳琦鎏拿出書包覺得有點不對勁,仔細看了看,發現少了一些東西,他整理的那些稿子,其中有一篇根據他們新星文學社的創建曆程而寫成的一篇二萬字左右的小說,這篇小說文聯的一位編輯剛做了修改意見寄迴來。包括他的日記本,這些東西通通不見了。日記本記錄了他初中,高中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些都是他的心血,他心裏惱怒異常。他知道,丟了就找不迴來了。憤怒歸憤怒,這件事他也不可能聲張,隻能壓下怒火,憋在腦子裏。


    接下來班級組織畢業合影。傍晚的時候,大哥突然來到了柳琦鎏的學校。大哥專門提前迴家來看望弟弟,晚自習由於柳琦鎏大哥的到來,班內引起了不小的騷動,柳琦鎏的同學們都在悄悄打量著這個來自高等學府的大學生,帥氣,溫文爾雅。尤其一些花癡女生更是竊竊私語,嘻嘻哈哈,嘰嘰喳喳。


    住了一晚,第二天,柳琦鎏和大哥在學校操場合了個影,大哥迴家去了。


    柳琦鎏開始和幾個要好的同學一一話別。那是一個哀傷的日子,離開將不再迴來。


    正如柳琦鎏那年曾經寫下的一段話:窗外迷蒙蒙的,好像一個潔白的世界,也許有汙點,但我不願去窺破它。我隻是這樣癡癡的望著窗外,讓我純潔的思緒幻化出多彩變化的麵貌,那樣清晰,又那麽模糊,清晰的逼人,又模糊的可愛。不曾窺破的窗外的像啊,我願永遠這樣窺視下去,永遠,永遠。不揭破的是可愛的,揭破了的未必可愛!


    柳琦鎏提前離開了學校。本來還有幾天的相聚,但是柳琦鎏覺得太過於壓抑了,再加上一係列不盡如意的事情,他決定提前迴來,走到學校大門口,看到門衛室有他一封信,打開一看,是一個文學刊物,附著一個邀請函。柳琦鎏的一篇散文被刊載了,邀請他九月份去冷水江市西遊記水簾洞拍景地參加一個文學筆會。


    1988年的高考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高考科目與內容主要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政治以及文科或理科的綜合科目。這些科目雖然繁多,但每個學科的考試內容和要求都是明確的。


    高考難度相對較高,融入了當時學科教育的核心內容。數學科目中,代數、幾何和概率統計占據了主要部分。語文試題中也包含了一些激發學生想象力的題目,如用創造性地比喻來描述“月光”。高考分數線,理科為710分,文科為640分。理科和文科均考語文、數學、英語和政治四門課程,語文和數學均為120分,政治100分。文科另考曆史、地理兩科,各100分;理科另考物理、化學、生物,其中物理化學各100分,生物70分。


    錄取率相對較低,重點中學在10%20%左右,普通中學在百分之幾,包括本科、專科、中專。


    1988年也是高考改革的重要年份,上海首次實施高考改革方案,設置高考會考與會考後高考,開始單獨命題,作為全國統考的“上海卷”。


    高考標準化改革試驗擴大到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5個學科,英語科則擴大到全國17個省區市,涉及100萬考生。


    在1988年的高考記憶中,可以以幾句話的形式來描繪那個時代的學子們:


    考場外,夏日炎炎大冰棍,


    學子心,緊張期待交織情。


    筆尖舞,墨香飄散知識海,


    夢想飛,青春汗水灑考場。


    那一年,高考如戰場,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語文卷,古詩詞填空忙,


    數學題,邏輯推理展鋒芒。


    政治課,理論分析見真章,


    外語卷,聽說讀寫試鋒芒。


    綜合科,文理兼修顯才華,


    每一科,都是夢想的起航。


    夜深人靜燈火闌珊處,


    學子們,挑燈夜戰不言苦。


    1988年,高考是青春的注腳,是夢想的起點。


    高考考點在柳琦鎏他們縣城,距離柳琦鎏家三十裏地。柳琦鎏他們村是他們縣的最北端,三縣交界地帶。他的同學大多數都是縣城附近村落,這些同學在縣城住旅館的住旅館,住親戚家的住親戚家。他既沒有親戚家,也不想住旅館,索性沒有參加高考。不參加高考,填誌願什麽的也都省了。柳琦鎏算是徹底畢業了。


    柳琦鎏不再是學生了,他需要適應他的新的角色。首先,一個月後他通過同學們的來信知道,他們學校的高三學生都沒有通過高考進入大學,一少部分同學又重新複讀高三課程了。其次,關於去參加筆會的事情,父母堅決不同意,理由是,沒錢,又是幾千裏之外,擔心不安全。很充分的理由,不去也就不去吧。通過筆會主辦方的反饋,那次筆會舉辦的很成功,參加的人員也不少,但這些都和柳琦鎏無緣了。


    柳琦鎏開始在家裏幫忙幹農活,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每當夜晚來臨,望著天上閃爍的星星,他心中就湧起一股不甘。他想起曾經自己在燭光下書寫文章的熱情,那些文字仿佛在召喚著他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一天,村裏來了個逃難的老年乞丐。柳琦鎏好奇地湊過去聽,老乞丐講著外麵世界的精彩故事,有大城市的繁華熱鬧,有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這一晚,柳琦鎏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第二天,他找到父母,認真地說他想去城裏打工。父母雖擔憂但看到兒子堅定的眼神最終還是同意了。於是柳琦鎏背著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前往縣城的路。他不知道未來等待他的是什麽,但他知道他必須要走出這一步,離開這個小村莊,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機會,哪怕前路充滿未知與艱辛。來到縣城後,柳琦鎏發現這裏比村子熱鬧太多了。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各種店鋪琳琅滿目。然而找工作並不容易,許多地方一看他是剛從農村來的,沒什麽經驗,就拒絕了他。


    正當柳琦鎏有些沮喪的時候,他路過一家書店。店門口張貼著招聘啟事,說是招收熱愛文學、有點文化基礎的店員。柳琦鎏眼睛一亮,這簡直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呀。


    他趕忙進去應聘,店主看他一臉真誠且確實讀過不少書,便錄用了他。在書店裏,柳琦鎏每天都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書籍和形形色色的顧客。他經常給顧客推薦好書,還利用業餘時間閱讀店裏的新書並學習寫作技巧。


    在書店幹了半年,父親捎信讓他迴家說是有事商量。家裏發生什麽事了?柳琦鎏急忙趕迴家。一路上,柳琦鎏心裏滿是擔憂,腳下的步子也越來越快。


    到家後,卻發現家裏喜氣洋洋的。原來,父母是騙他迴來相親的。隻見屋裏坐著一個麵容清秀的姑娘,旁邊陪著幾個長輩正說說笑笑。


    柳琦鎏頓時哭笑不得。不過,他心裏也確實想早點成家,能夠獨立自主,總比靠著父母養活好吧!柳琦鎏定了定神,走上前去向長輩們問好。長輩們打量著他,連連點頭。那姑娘偷偷抬眼瞧他,臉上泛起紅暈。


    柳琦鎏心中一動,坐下來和姑娘聊了起來。姑娘叫林婉,和柳琦鎏同一屆,也聽說過柳琦鎏在學校的事情,兩人竟頗為投緣。聊到興起處,柳琦鎏與姑娘相約通信聯係,接觸接觸。


    分手後,柳琦鎏主動給姑娘去了一封信,信發出後再無迴音,直到後來柳琦鎏才知道,姑娘的父母打聽到柳琦鎏在爺爺去世後離家出走的事,覺得柳琦鎏大不孝,人品太差,堅決不同意姑娘和他交往。


    原來如此!一記重錘落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野的變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飄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飄流並收藏田野的變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