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8年的河北,陽光灑落在廣袤的田野上,年輕的柳琦鎏站在自家的小麥地邊,望著一片金黃,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這一年,河北省小麥播種麵積達到了曆史最高值——276.4萬公頃,而柳琦鎏正是這波熱潮中的一員。


    "琦鎏啊,今年咱們家的小麥長得真不錯,多虧了國家的好政策啊!"柳父一邊撫摸著成熟的麥穗,一邊感慨道。


    "是啊,爸,不過要想保證產量和質量,科學種植是關鍵。"柳琦鎏認真地說,"我已經找好了新型農用機械,收割的時候效率會大大提高。"


    隨著國家糧食保護價收購製度的實施,像柳琦鎏這樣的年輕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政策的支持如同春雨滋潤著大地,激勵了無數農民包括柳琦鎏自己投入到小麥種植中去。而在實際操作中,柳琦鎏積極采用現代化的農用機械,從播種到收割,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


    "看,那台聯合收割機就是我們從外地引進過來的,它不僅速度快,而且收割的質量也非常好。這些聯合收割機每年都會從南往北梯次作業,大大縮短了麥收的作業時間。"柳琦鎏指著遠處一台轟鳴作響的大型機械驕傲地說道。


    然而,成功的道路總是布滿荊棘。為了提高產量和質量,柳琦鎏深知科學施用化肥與農藥的重要性。1998年,他精心計算氮肥、複合肥和其他肥料的使用量,確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最合適的滋養。通過合理的施肥策略,他所管理的小麥田產量穩步提升,即使市場價格波動不定,但憑借著高質量的產出,他的收益依舊可觀。


    "琦鎏,你這次使用的新型肥料效果真的很好,看看這小麥,粒粒飽滿。"鄰居李大伯走過來說道,"明年我也想試試你們家的方法。"


    柳琦鎏對著李大爺介紹道:“咱們鎮有一個專門提供農藥化肥種子的技術站,還能提供農作物種植指導,你可以去看看。”


    與此同時,玉米種植也成為了柳琦鎏關注的重點。當年,玉米單產達到4600 kg\/hm2,顯示出強大的生產能力。柳琦鎏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積極探索更加環保高效的種植方式,努力減少環境汙染的同時提高農作物產量。在這個過程中,他還結識了一位誌同道合的朋友——王小華,兩人常常交流種植心得。


    麵對未來,柳琦鎏充滿了信心與期待。他知道,雖然農業生產麵臨諸多挑戰,如市場價格波動、環境汙染等問題,但他相信隻要不斷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優化種植模式,就能讓這片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迴歸鄉村,加入到這場綠色革命之中。


    不過,1998年的麥收時節,發生了一件令柳琦鎏終生難忘的事情。


    柳琦鎏清楚的記得,那一天,豔陽高懸,熾熱的陽光仿佛要將大地烤焦。大片的麥田裏,金黃的麥浪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出成熟的香氣。


    柳琦鎏,一個身材壯實、皮膚黝黑的農村漢子,此刻正站在自家的麥田裏,望著眼前收割後留下的麥茬,心裏盤算著如何處理。在農村,燒麥茬是一種常見的做法,既能清理田地,又能給土地增加肥力。柳琦鎏想著快點完成這項工作,好為接下來的耕種做準備。


    在那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之上,柳琦鎏擁有著一塊麵積達二畝一分的承包地。此地所處位置頗為特殊,乃是一處名副其實的“三不管”地界——處於三個縣域的交界之處。


    站在這片承包地上舉目四望,可以看到他的麥田北部有一個陡峭的斜坡。那斜坡有一米多高,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將兩塊不同地域分隔開來。而在這道陡坡之上,則是臨縣那一望無際、金光燦爛的麥田。微風輕輕拂過,麥穗隨風搖曳,宛如風中飄擺的綠柳般婀娜多姿。


    此時正值豐收季節,他用聯合收割機收完了麥子,並且有人幫忙運迴了家裏,柳琦鎏擦去額頭豆大的汗珠,望著自己地裏的麥茬,心中滿是喜悅和欣慰。然而,此刻已經臨近中午時分,肚子開始咕咕叫起來,於是他心裏琢磨著先趕迴家吃頓飽飯再說。


    正當柳琦鎏邁步準備離去時,他突然停下腳步,目光落在了剛剛收割完畢的麥茬上。此時此刻,烈日當空,周圍靜悄悄的不見人影,更沒有什麽人來監管這裏的情況。一個念頭猛地湧上心頭:趁著這個機會,幹脆把這些麥茬一把火給點了吧!這樣一來,等到明天清晨的時候,就能直接在這裏點播玉米種子啦。想到此處,柳琦鎏不禁有些心動,但同時也深知此舉存在一定風險……


    於是,他點燃了麥茬,起初,火勢還在他的控製範圍內,小小的火苗在麥茬間跳躍,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柳琦鎏手持鐵鍬,不時地翻動著麥茬,讓火勢均勻燃燒。


    然而,隨著一陣突然刮起的大風,火勢瞬間失控。火苗借著風勢,迅速蔓延開來,朝著承包地附近陡坡的麥田撲去。柳琦鎏一下子慌了神,他拚命地用鐵鍬撲打著火苗,試圖阻止火勢的蔓延,但一切都無濟於事。


    眼看著火苗越來越大,馬上就要引燃附近的麥田,柳琦鎏的心中充滿了恐懼和驚慌。他的額頭布滿了汗珠,眼神中透露出絕望和無助,他意識到了情況的嚴重性,他的腿肚子發軟,渾身顫栗。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的第一反應是扔掉鐵鍬,準備逃離這個即將釀成大禍的地方。


    他轉身就跑,他的腦子一片混亂,不知道應該往哪裏跑,跑迴家?還是逃往外地?


    柳琦鎏的心跳如擂鼓般急促,每一下都像是在他耳邊敲響的警鍾。他的腦海裏迅速閃過無數念頭,每一個想法都比前一個更加混亂和絕望。他意識到,自己原本以為能夠輕鬆控製的小火勢,現在卻變成了可能吞噬一切的巨大災難。他心中充滿了懊悔:為什麽要選擇在這個風大的日子焚燒麥茬?為什麽沒有更仔細地考慮天氣預報?如果早知道會變成這樣,他絕不會如此輕率行事。


    隨著火勢越來越猛,他感到自己的雙腳仿佛被釘在了地上,動彈不得。但當那股熱浪撲麵而來時,求生的本能驅使他轉身逃離。在他的身後,熊熊烈火如同一隻兇猛的野獸,正張牙舞爪地向四周蔓延。柳琦鎏跑了幾步後,突然停下腳步,內心掙紮不已——他該逃往哪裏去呢?迴家的話,家人看到他會怎麽想?他們會指責他嗎?還是會被卷入更大的麻煩之中?


    想到這裏,他又猶豫了。也許應該逃到外地,躲開這一切,重新開始生活。但是,內心的良知又不斷地責問他:這樣的逃避真的對嗎?這片土地是他多年的辛勤勞動成果,是他的心血所在,就這樣放棄了嗎?萬一火勢無法控製,給周圍鄰居帶來損失,那將是怎樣的一種罪過?


    恐懼與責任感在他心中激烈交戰。一方麵,他害怕麵對即將到來的懲罰,無論是法律上的還是道德上的;另一方麵,他知道自己不能就這麽一走了之。作為這片土地的管理者,保護它、維護它是他的責任。即使現在的情況看起來幾乎無解,他也必須嚐試做些什麽,哪怕是最後一絲希望。


    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幾秒鍾內,柳琦鎏經曆了從慌亂到絕望,再到自我反省的複雜情感變化。最終,一種堅定的決心逐漸在他心底生根發芽:無論結果如何,他都不能選擇逃避。他深吸一口氣,轉身朝著村莊的方向跑去,不是為了逃跑,而是去尋求幫助,希望能找到滅火的辦法,盡最後的努力挽救這片土地。


    “別跑了,迴來!”就在柳琦鎏轉身準備跑路的時候,身後傳來了一聲大喊。他迴頭一看,隻見一群熟悉的鄉親們正朝著這邊跑來。


    為首的是他們生產隊的一個老者,由於柳琦鎏不常在家裏居住,他們認識但是並不熟,他雖然年事已高,但步伐卻十分矯健。“琦鎏,別怕,咱們一起把火滅了!”老人家大聲喊道。


    柳琦鎏的腳步停了下來,他的心中充滿了羞愧和自責。但看到又過來三個不認識的老鄉,毫不猶豫地跑來幫忙,他的心裏又湧起了一股勇氣。


    “大家小心點,從邊上開始撲火!”老人家指揮著大家。


    鄉親們都拿著鐵鍬,紛紛投入到滅火的戰鬥中。柳琦鎏也重新拾起了鐵鍬,和大家一起奮力撲火,設置隔離帶,用土壓滅火苗。


    “琦鎏,你別愣著,趕緊把這邊的火打滅!”地鄰王大哥一邊奮力用鐵鍬撲火,一邊衝著柳琦鎏喊道。


    柳琦鎏趕忙跑到王大哥指的地方,拚命地撲打著火苗。此時的他,已經顧不上炎熱和疲憊,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要把火撲滅,不能讓陡坡上的麥田受到損失。


    “大家加把勁,風小了,咱們有機會把火撲滅!”老人家的聲音再次響起,給大家帶來了信心和力量。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火勢逐漸得到了控製。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奮戰,終於將火徹底撲滅。


    柳琦鎏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他望著被燒焦的土地和滿臉疲憊的鄉親們,心中充滿了愧疚。


    “琦鎏啊,以後做事可不能這麽莽撞了,這要是真把大夥的麥田燒了,可怎麽得了!”老人家走過來,拍了拍柳琦鎏的肩膀說道。


    “大叔,我知道錯了,這次多虧了大夥,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柳琦鎏紅著臉說道。


    “都是鄉裏鄉親的,說這些幹啥。隻要人沒事,麥田沒受損,比啥都強。”王大哥笑著說道。


    柳琦鎏站起身來,深深地向鄉親們鞠了一躬:“謝謝大夥,我以後一定注意,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


    鄉親們紛紛擺擺手,然後各自拿著工具迴家了。柳琦鎏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心中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做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人,不能再給鄉親們添麻煩。


    這場麥收時節的驚險火災,雖然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但卻讓柳琦鎏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讓他感受到了鄉親們的善良和團結。這個炎熱的中午,將永遠銘記在他的心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野的變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飄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飄流並收藏田野的變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