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專家們眼裏的繼承人
直播鑒寶:你問我青銅門怎麽開? 作者:吾兒泰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叔這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聽得所有人都為之信服。
網友們更是直唿精彩。
“原來是這樣推斷一個人的身份啊,我剛才還在想這個石門上雕刻著的人什麽身份都沒有,這怎麽獲取信息,結果沒有想到一把漢劍就分析出了這麽多的東西。”
“不僅僅是漢劍,你沒看見三叔剛才還分析了冕服和銘文嗎?考古學家確定一個人的身份其實可以從很東西上得到相關的信息,比如玉佩、服飾、車乘、隨侍、陪葬品、圖案紋路之類的。”
“臥槽,牛皮!以前我一直都不理解到底什麽叫閱曆,但現在我總算明白了。你要拿這圖案給我分析,我頂多也就說這玩意兒是某個玄幻小說裏的插圖,其他的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其實大家都具備這種能力的,隻不過知識儲備量不夠就沒有辦法觸發。我就不信你們小時候沒有玩過看圖猜成語,刻舟求劍之類的總認識吧?”
“你們這種看圖識畫都不算什麽,我和我一個倒騰文物的哥們兒去富二代家裏玩,一進門我那個哥們兒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來了。什麽梨花木、金絲楠木、鬆鶴延年、五福臨門,聽得我一愣一愣的。”
“這就是有文化和沒文化的區別了,現在的人書讀得少,隻會臥槽。你看看古時候的人感歎詞可就多了,就比如《蜀道難》李白是怎麽說的?噫籲嚱,你看人家多有文化。”
“說了這麽多,哪家大學的考古專業好一點啊,我也想報名考古專業了。”
“兄弟,考古和盜墓可不一樣,考古雖然不危險,但不如盜墓這麽刺激,你可要想好了。”
“想個屁,哥們兒,聽我一句話,直接來考古。兵馬俑知道吧?根據專家預測,兵馬俑我們至少還要再挖三百多年,你隻要學的是考古,你就不用考慮失業的事情了,直接幹一輩子,幹到你退休!”
……
不僅直播間的網友對三叔的知識儲備感到吃驚,就連考古研究院的一眾專家也忍不住點頭稱讚。
“雖然這個什麽三叔是個盜墓賊,但他的知識儲備量確實不錯,閱曆足夠,經驗豐富,也是個人才。”
趙匡明在一旁冷哼道:“是人才又怎麽樣,走了歪門邪道!如果不是他們這些盜墓賊,我們龍國的文物又怎麽會損失慘重?”
“前天隆安那邊傳來消息,說發現了一個唐朝的古墓,規格很高。原本大家都以為會有重大發現,結果進去一層層往下挖才發現,這個古墓的主墓室已經被盜墓賊給洗劫一空了!”
“這些盜墓賊不僅拿走了值錢的陪葬品,而且還對那些拿不動的東西進行了報複性的破壞!古物局的那些同事一邊清理一邊哭,這是我們龍國文化的巨大損失!”
“要是讓我遇到這些盜墓賊,我管他是不是人才,老子非得讓他們見見血!”
趙匡明這話一出,會議室裏的一群專家們也是痛心疾首。
現在社會上總有一種風氣,覺得盜墓賊和考古隊是差不多的,甚至覺得比考古隊更好。
但實際上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這不是代不代表龍國的問題,而是考古隊在進行任何一個考古工作的時候,都秉承著盡量不要損傷文物,盡可能挖掘有曆史文化價值的東西,進行文化保護和搶救。
但盜墓賊不一樣。
盜墓賊看見這些文物就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這個東西值錢還是不值錢?
而且他們對於墓穴環境什麽從來都沒有保護意識,都是怎麽快怎麽來,別的文物毀了也就毀了。
科技,是一個國家的骨骼。
那麽文脈,就是一個國家的精神。
如果沒有文化傳承,沒有清晰的文化脈絡,這個國家的國民就是精神上的矮子。
你看龍國周圍的那些小國,比如高麗、比如櫻花,他們的文化都是從龍國學過去的,以至於他們現在極度的文化不自信,東學一點,西學一點。
學來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文化雜糅在一起,弄得倒土不洋,貽笑大方。
但龍國就不同了。
因為有清晰的文化傳承脈絡,所以古人的那些文化對於今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座寶山!
就比如最近的國漫崛起,孫悟空開啟了國漫市場,哪吒突破了百億票房,這些就是有文化底蘊的具體體現。
如果龍國全都是盜墓賊,把各種值錢的典籍、文物破壞掉或者賣到海外去,現在的人又有幾個知道曾經的龍國神話裏有孫悟空和哪吒?
趙匡明說到唐王墓的時候,眼睛都氣紅了,拳頭上青筋暴起。
看得出來他是真的痛心疾首,真的心疼那些被破壞的文物。
楊毅歎了口氣,拍了拍趙匡明的肩膀示意他冷靜。
“行了老趙,這個世界有黑就有白,有正就有反,這是天道。”
“我們要做的就是進我們最大的努力,對已知的所有文物進行保護與發掘。做好我們的分內事就行,不用想太多。”
“再說了,這個所謂的三叔再怎麽有能力,不也還是比不上秦泉那小子嗎?我相信秦泉這小子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
楊毅這話讓會議室的其他專家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秦泉這小子的確不錯,有能力有眼光,最重要的是願意積極配合他們和這些盜墓賊接觸,限製這些盜墓賊的行動。
光憑這一點,他們就可以說龍國的文物保護後繼有人。
此時會議室的這些專家們看秦泉的眼神,就和一群宗門老祖看見了天賦異稟的宗門繼承人一樣。
他們是真的很想找時間和秦泉單獨見一麵,把他們會的本事都無私地教給秦泉。
甚至連楊毅都不止一次地想過,如果秦泉能夠接替自己扛起考古研究院的大旗,那自己也能早點退休去頤養天年了。
也就在這時,直播裏的三叔再次開口。
網友們更是直唿精彩。
“原來是這樣推斷一個人的身份啊,我剛才還在想這個石門上雕刻著的人什麽身份都沒有,這怎麽獲取信息,結果沒有想到一把漢劍就分析出了這麽多的東西。”
“不僅僅是漢劍,你沒看見三叔剛才還分析了冕服和銘文嗎?考古學家確定一個人的身份其實可以從很東西上得到相關的信息,比如玉佩、服飾、車乘、隨侍、陪葬品、圖案紋路之類的。”
“臥槽,牛皮!以前我一直都不理解到底什麽叫閱曆,但現在我總算明白了。你要拿這圖案給我分析,我頂多也就說這玩意兒是某個玄幻小說裏的插圖,其他的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其實大家都具備這種能力的,隻不過知識儲備量不夠就沒有辦法觸發。我就不信你們小時候沒有玩過看圖猜成語,刻舟求劍之類的總認識吧?”
“你們這種看圖識畫都不算什麽,我和我一個倒騰文物的哥們兒去富二代家裏玩,一進門我那個哥們兒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來了。什麽梨花木、金絲楠木、鬆鶴延年、五福臨門,聽得我一愣一愣的。”
“這就是有文化和沒文化的區別了,現在的人書讀得少,隻會臥槽。你看看古時候的人感歎詞可就多了,就比如《蜀道難》李白是怎麽說的?噫籲嚱,你看人家多有文化。”
“說了這麽多,哪家大學的考古專業好一點啊,我也想報名考古專業了。”
“兄弟,考古和盜墓可不一樣,考古雖然不危險,但不如盜墓這麽刺激,你可要想好了。”
“想個屁,哥們兒,聽我一句話,直接來考古。兵馬俑知道吧?根據專家預測,兵馬俑我們至少還要再挖三百多年,你隻要學的是考古,你就不用考慮失業的事情了,直接幹一輩子,幹到你退休!”
……
不僅直播間的網友對三叔的知識儲備感到吃驚,就連考古研究院的一眾專家也忍不住點頭稱讚。
“雖然這個什麽三叔是個盜墓賊,但他的知識儲備量確實不錯,閱曆足夠,經驗豐富,也是個人才。”
趙匡明在一旁冷哼道:“是人才又怎麽樣,走了歪門邪道!如果不是他們這些盜墓賊,我們龍國的文物又怎麽會損失慘重?”
“前天隆安那邊傳來消息,說發現了一個唐朝的古墓,規格很高。原本大家都以為會有重大發現,結果進去一層層往下挖才發現,這個古墓的主墓室已經被盜墓賊給洗劫一空了!”
“這些盜墓賊不僅拿走了值錢的陪葬品,而且還對那些拿不動的東西進行了報複性的破壞!古物局的那些同事一邊清理一邊哭,這是我們龍國文化的巨大損失!”
“要是讓我遇到這些盜墓賊,我管他是不是人才,老子非得讓他們見見血!”
趙匡明這話一出,會議室裏的一群專家們也是痛心疾首。
現在社會上總有一種風氣,覺得盜墓賊和考古隊是差不多的,甚至覺得比考古隊更好。
但實際上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這不是代不代表龍國的問題,而是考古隊在進行任何一個考古工作的時候,都秉承著盡量不要損傷文物,盡可能挖掘有曆史文化價值的東西,進行文化保護和搶救。
但盜墓賊不一樣。
盜墓賊看見這些文物就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這個東西值錢還是不值錢?
而且他們對於墓穴環境什麽從來都沒有保護意識,都是怎麽快怎麽來,別的文物毀了也就毀了。
科技,是一個國家的骨骼。
那麽文脈,就是一個國家的精神。
如果沒有文化傳承,沒有清晰的文化脈絡,這個國家的國民就是精神上的矮子。
你看龍國周圍的那些小國,比如高麗、比如櫻花,他們的文化都是從龍國學過去的,以至於他們現在極度的文化不自信,東學一點,西學一點。
學來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文化雜糅在一起,弄得倒土不洋,貽笑大方。
但龍國就不同了。
因為有清晰的文化傳承脈絡,所以古人的那些文化對於今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座寶山!
就比如最近的國漫崛起,孫悟空開啟了國漫市場,哪吒突破了百億票房,這些就是有文化底蘊的具體體現。
如果龍國全都是盜墓賊,把各種值錢的典籍、文物破壞掉或者賣到海外去,現在的人又有幾個知道曾經的龍國神話裏有孫悟空和哪吒?
趙匡明說到唐王墓的時候,眼睛都氣紅了,拳頭上青筋暴起。
看得出來他是真的痛心疾首,真的心疼那些被破壞的文物。
楊毅歎了口氣,拍了拍趙匡明的肩膀示意他冷靜。
“行了老趙,這個世界有黑就有白,有正就有反,這是天道。”
“我們要做的就是進我們最大的努力,對已知的所有文物進行保護與發掘。做好我們的分內事就行,不用想太多。”
“再說了,這個所謂的三叔再怎麽有能力,不也還是比不上秦泉那小子嗎?我相信秦泉這小子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
楊毅這話讓會議室的其他專家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秦泉這小子的確不錯,有能力有眼光,最重要的是願意積極配合他們和這些盜墓賊接觸,限製這些盜墓賊的行動。
光憑這一點,他們就可以說龍國的文物保護後繼有人。
此時會議室的這些專家們看秦泉的眼神,就和一群宗門老祖看見了天賦異稟的宗門繼承人一樣。
他們是真的很想找時間和秦泉單獨見一麵,把他們會的本事都無私地教給秦泉。
甚至連楊毅都不止一次地想過,如果秦泉能夠接替自己扛起考古研究院的大旗,那自己也能早點退休去頤養天年了。
也就在這時,直播裏的三叔再次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