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夜難眠
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 作者:早晨七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卻說劉備勸趙雲不動,遂目視孔明,然諸葛亮卻笑而不語,隻輕搖羽扇,端坐書案之後。
劉備隻得再言道:“子龍若不成家,恐累及柏軒賢侄。”
趙雲聞言一愣,問道:“主公何意?”
劉備曰:“汝為長輩,孑然一身。柏軒為晚輩,豈能結親?”
趙雲急道:“吾亡兄便隻有柏軒這唯一血脈,豈能不綿延子嗣!柏軒結親,吾怎會阻攔?”
諸葛亮見火候差不多了,乃言道:“子龍誤會矣。
主公之意,乃是柏軒仁孝,若子龍不成家,柏軒顧及子龍感受,如何會成家?”
趙雲愕然,曰:“軍師之言有理,吾侄自小跟隨於我,細心重孝,恐果真如此矣,如之奈何。”
劉備聞言,笑曰:“此事易爾,子龍先成家便是。”
趙雲麵帶羞恥,言道:“雲...主公大業未成,雲豈能顧念小家......”
話音未落,諸葛亮便道:“汝言柏軒先父隻有其唯一血脈,子龍豈不也是獨子?
古語有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汝身為長輩,怎能不樹立榜樣?
莫非要柏軒學你,年四十而不娶?”
趙雲訥訥,垂首不語。
劉備溫言再勸,曰:“子龍啊,汝之家事,備本不應多言。
然則吾與汝,雖是君臣,亦兄弟也,賢弟年已四十,卻未成家,無有子嗣,愚兄嫡子阿鬥將來失了臂助也。
子龍莫非不想生子為阿鬥助力?”
趙雲聞言,咬了咬牙,言道:“既如此,雲之娶納,皆賴主公安排,雲必不多言。”
劉備佯怒,曰:“子龍這是甚麽話!娶妻納妾,怎叫不必多言!”
趙雲無奈,隻得拱手言道:“主公息怒,雲言語有失,有罪也。
雲之意,乃將嫁娶之事托付主公,雲......雲自是心甘情願。”
諸葛亮笑道:“前幾日,糜子仲搬來家眷,時有糜夫人之妹往來探望其姊。
糜夫人告主公,言其妹擇婿,目光甚高,
一曰非英雄不嫁,
二曰非俊朗不嫁,
三曰非門當戶對不嫁。
主公當時便以子龍相詢,糜夫人乃問其妹,其妹言,但憑阿姊成全。
主公便使亮為媒,今日來說子龍。”
趙雲羞慚,言道:“既如此,但憑主公做主。”
劉備撫掌大笑,曰:“哈哈哈哈,子龍,你我兄弟,亦當為連襟也。”
諸葛亮卻以羽扇為指,點向趙林離去方向,言道:
“主公既有意親上加親,何不趁此良機,再添一喜?”
趙雲愕然,不知其意。
劉備笑意更甚,曰:“賢弟,柏軒年已二八,忠勇無雙,容貌俊朗,身姿甚偉。
吾女雅,年已二九,生得美貌,性情溫柔,知書達禮。
二人年幼時便相親,之後柏軒又舍命相救,此二人乃注定良緣也。子龍以為如何?”
趙雲驚喜曰:“主公果真欲成其姻緣?”
劉備笑曰:“前幾日,吾二女獻歌舞以謝柏軒救命之恩,吾觀二人神態,隻怕早已互相愛慕,備怎能拆散良緣。”
趙雲大笑曰:“若如此,柏軒高攀矣。”
劉備曰:“子龍此言大謬,柏軒十六便能力戰曹軍五員宿將,如今又顯練兵之能,來日必成大器,與吾女實乃良配。”
趙雲自然謙虛有禮。
君臣二人,是兄弟,又是連襟,如今再加上聯姻親家,三喜臨門,喜不自勝,遂托諸葛亮為媒,又與糜竺商討一番嫁娶流程。
眾人商定曹軍壓境,當化繁為簡,定下月餘之後,便讓趙雲、趙林叔侄二人先後完婚。
另一邊,趙林尚不知正妻之位已被劉雅占了去,叔父趙雲的正妻之位也被糜夫人之妹預定。
他正指揮親兵於宅邸布防。
叔父趙雲曾言,白日裏斬殺之人乃是江夏豪族,蘇家之主。
蘇家於江夏十餘豪族之中,資產、權勢皆名列前茅,昔日其家族之人蘇飛,曾隨甘寧投於江東,是以蘇家與江東亦有聯係,非尋常本地家族可比。
趙雲既言道需小心提防,趙林自然從善如流,不過心裏卻不太當迴事。
雲叔調來三十親衛,加上趙林本有數十親衛,叔侄二人共調撥五十人留守趙府,皆頂盔摜甲,長矛、刀牌、弓弩皆齊備,又兼上過戰陣,皆是帳中攢有首級之人,豈是尋常部曲所能敵?
是以便令五十親衛分作五隊,輪換巡防於院牆之內,權當放假休整。
安排完畢,趙林又令幾名親兵縱馬而去,一人往趙雲麾下征調善使槍矛、騎射者,
一人攜親筆信往缺月大營求關羽調撥三五善使大刀、刀盾者,
三人攜美酒兩壇往張飛處,求調撥幾名兵校,以為傳授戰陣指揮之教師。
趙林見籌備已畢,便入後宅,考校鄧範今日所讀書卷,又與鄧母閑談一二,便迴轉前宅,奮筆疾書,將練兵之法,悉數寫在絹布上,以備後用。
臥榻之上,趙林思慮明日練兵,興奮異常,罕見未能安睡。
而他未來的大婦正妻,此時亦不能安眠。
閨房之中,姐妹二人生了嫌隙。
劉瑤麵帶淚痕,質問其姊,曰:“柏軒哥哥亦有官職在身,怎便不能一同娶我!”
劉雅聞言道:“妹妹,父親乃是柏軒之主,如何能讓我姐妹二人共侍一夫?”
劉瑤問道:“如何便不能?父親常言與子龍將軍乃兄弟也,柏軒哥哥乃父親賢侄也,又誇讚武藝高絕,來日必成大器,如此人物,如何不能同娶我姐妹?”
劉雅聞言,勸道:“妹妹!我等生於諸侯之家,嫁娶之事,不能自由,全憑利益聯合,行聯姻之舉。
父親有你我二女,當能聯誼二者,若是你我共侍一夫,便隻能聯誼一家,父親雖寵愛我二人,然......然母親已逝,繼母雖待你我如同親子,但你我姐妹先是聯姻之物......罷了,與你說這些作甚。
你隻需記得,你我婚姻,全憑父親安排便是。”
劉瑤淚中帶怨,言道:“既如此,姐姐便將柏軒哥哥讓與我。”
劉雅聞言,怒道:“我方才言道,你我嫁娶全憑父親做主,父親已將我嫁與柏軒,我如何讓你!”
劉瑤垂淚道:“是也,姐姐能嫁柏軒哥哥,怎能讓與我!”
言罷,掩麵痛哭,推門而去。
劉雅連忙起身,纖纖玉手方才探出,又頹然坐下,眼眶一紅,淚珠順俏臉而下。
“妹妹啊,阿姊愛柏軒深刻,便是父親能答應,又怎能讓夫與你......”
門外一仆婦將二女爭執聽的真切,眼珠一轉,不動聲色,往主母所在而去。
劉備隻得再言道:“子龍若不成家,恐累及柏軒賢侄。”
趙雲聞言一愣,問道:“主公何意?”
劉備曰:“汝為長輩,孑然一身。柏軒為晚輩,豈能結親?”
趙雲急道:“吾亡兄便隻有柏軒這唯一血脈,豈能不綿延子嗣!柏軒結親,吾怎會阻攔?”
諸葛亮見火候差不多了,乃言道:“子龍誤會矣。
主公之意,乃是柏軒仁孝,若子龍不成家,柏軒顧及子龍感受,如何會成家?”
趙雲愕然,曰:“軍師之言有理,吾侄自小跟隨於我,細心重孝,恐果真如此矣,如之奈何。”
劉備聞言,笑曰:“此事易爾,子龍先成家便是。”
趙雲麵帶羞恥,言道:“雲...主公大業未成,雲豈能顧念小家......”
話音未落,諸葛亮便道:“汝言柏軒先父隻有其唯一血脈,子龍豈不也是獨子?
古語有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汝身為長輩,怎能不樹立榜樣?
莫非要柏軒學你,年四十而不娶?”
趙雲訥訥,垂首不語。
劉備溫言再勸,曰:“子龍啊,汝之家事,備本不應多言。
然則吾與汝,雖是君臣,亦兄弟也,賢弟年已四十,卻未成家,無有子嗣,愚兄嫡子阿鬥將來失了臂助也。
子龍莫非不想生子為阿鬥助力?”
趙雲聞言,咬了咬牙,言道:“既如此,雲之娶納,皆賴主公安排,雲必不多言。”
劉備佯怒,曰:“子龍這是甚麽話!娶妻納妾,怎叫不必多言!”
趙雲無奈,隻得拱手言道:“主公息怒,雲言語有失,有罪也。
雲之意,乃將嫁娶之事托付主公,雲......雲自是心甘情願。”
諸葛亮笑道:“前幾日,糜子仲搬來家眷,時有糜夫人之妹往來探望其姊。
糜夫人告主公,言其妹擇婿,目光甚高,
一曰非英雄不嫁,
二曰非俊朗不嫁,
三曰非門當戶對不嫁。
主公當時便以子龍相詢,糜夫人乃問其妹,其妹言,但憑阿姊成全。
主公便使亮為媒,今日來說子龍。”
趙雲羞慚,言道:“既如此,但憑主公做主。”
劉備撫掌大笑,曰:“哈哈哈哈,子龍,你我兄弟,亦當為連襟也。”
諸葛亮卻以羽扇為指,點向趙林離去方向,言道:
“主公既有意親上加親,何不趁此良機,再添一喜?”
趙雲愕然,不知其意。
劉備笑意更甚,曰:“賢弟,柏軒年已二八,忠勇無雙,容貌俊朗,身姿甚偉。
吾女雅,年已二九,生得美貌,性情溫柔,知書達禮。
二人年幼時便相親,之後柏軒又舍命相救,此二人乃注定良緣也。子龍以為如何?”
趙雲驚喜曰:“主公果真欲成其姻緣?”
劉備笑曰:“前幾日,吾二女獻歌舞以謝柏軒救命之恩,吾觀二人神態,隻怕早已互相愛慕,備怎能拆散良緣。”
趙雲大笑曰:“若如此,柏軒高攀矣。”
劉備曰:“子龍此言大謬,柏軒十六便能力戰曹軍五員宿將,如今又顯練兵之能,來日必成大器,與吾女實乃良配。”
趙雲自然謙虛有禮。
君臣二人,是兄弟,又是連襟,如今再加上聯姻親家,三喜臨門,喜不自勝,遂托諸葛亮為媒,又與糜竺商討一番嫁娶流程。
眾人商定曹軍壓境,當化繁為簡,定下月餘之後,便讓趙雲、趙林叔侄二人先後完婚。
另一邊,趙林尚不知正妻之位已被劉雅占了去,叔父趙雲的正妻之位也被糜夫人之妹預定。
他正指揮親兵於宅邸布防。
叔父趙雲曾言,白日裏斬殺之人乃是江夏豪族,蘇家之主。
蘇家於江夏十餘豪族之中,資產、權勢皆名列前茅,昔日其家族之人蘇飛,曾隨甘寧投於江東,是以蘇家與江東亦有聯係,非尋常本地家族可比。
趙雲既言道需小心提防,趙林自然從善如流,不過心裏卻不太當迴事。
雲叔調來三十親衛,加上趙林本有數十親衛,叔侄二人共調撥五十人留守趙府,皆頂盔摜甲,長矛、刀牌、弓弩皆齊備,又兼上過戰陣,皆是帳中攢有首級之人,豈是尋常部曲所能敵?
是以便令五十親衛分作五隊,輪換巡防於院牆之內,權當放假休整。
安排完畢,趙林又令幾名親兵縱馬而去,一人往趙雲麾下征調善使槍矛、騎射者,
一人攜親筆信往缺月大營求關羽調撥三五善使大刀、刀盾者,
三人攜美酒兩壇往張飛處,求調撥幾名兵校,以為傳授戰陣指揮之教師。
趙林見籌備已畢,便入後宅,考校鄧範今日所讀書卷,又與鄧母閑談一二,便迴轉前宅,奮筆疾書,將練兵之法,悉數寫在絹布上,以備後用。
臥榻之上,趙林思慮明日練兵,興奮異常,罕見未能安睡。
而他未來的大婦正妻,此時亦不能安眠。
閨房之中,姐妹二人生了嫌隙。
劉瑤麵帶淚痕,質問其姊,曰:“柏軒哥哥亦有官職在身,怎便不能一同娶我!”
劉雅聞言道:“妹妹,父親乃是柏軒之主,如何能讓我姐妹二人共侍一夫?”
劉瑤問道:“如何便不能?父親常言與子龍將軍乃兄弟也,柏軒哥哥乃父親賢侄也,又誇讚武藝高絕,來日必成大器,如此人物,如何不能同娶我姐妹?”
劉雅聞言,勸道:“妹妹!我等生於諸侯之家,嫁娶之事,不能自由,全憑利益聯合,行聯姻之舉。
父親有你我二女,當能聯誼二者,若是你我共侍一夫,便隻能聯誼一家,父親雖寵愛我二人,然......然母親已逝,繼母雖待你我如同親子,但你我姐妹先是聯姻之物......罷了,與你說這些作甚。
你隻需記得,你我婚姻,全憑父親安排便是。”
劉瑤淚中帶怨,言道:“既如此,姐姐便將柏軒哥哥讓與我。”
劉雅聞言,怒道:“我方才言道,你我嫁娶全憑父親做主,父親已將我嫁與柏軒,我如何讓你!”
劉瑤垂淚道:“是也,姐姐能嫁柏軒哥哥,怎能讓與我!”
言罷,掩麵痛哭,推門而去。
劉雅連忙起身,纖纖玉手方才探出,又頹然坐下,眼眶一紅,淚珠順俏臉而下。
“妹妹啊,阿姊愛柏軒深刻,便是父親能答應,又怎能讓夫與你......”
門外一仆婦將二女爭執聽的真切,眼珠一轉,不動聲色,往主母所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