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送別諸葛亮後,趙林每日便在驛館中習練劍法。


    或持,從甘寧府上順來的長槍當作長槊練習武藝。


    若是心血來潮,也會去柴桑城中閑逛,或於江邊縱馬馳騁。


    日子雖孤單了些,卻也充實,至少武藝頗有進展。


    這一日,趙林正在驛館院中舞劍,忽見一人立於門前,駐足觀望。


    趙林視之,乃周瑜是也。


    遂收劍入鞘,前往拜見,口稱:“姐夫。”


    周瑜亦拱手曰:“賢弟。”


    二人見禮畢,趙林請周瑜入屋內敘話。


    分賓主落座,趙林言道:“姐夫今日前來,可是吳侯定下了出征之期?”


    早在諸葛亮未迴江夏之際,孫權便連日召周瑜入府商談軍情,及至諸葛亮走後,又過了三五天,周瑜依舊每日入孫府議事。


    是以趙林有此一問。


    周瑜言道:“為兄今日蒙吳侯相召,入府議事,於殿中誓言抗曹。


    吳侯任命我為大都督,總領三軍,又賜下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


    趙林道:“姐夫文韜武略,皆為江東翹楚,領兵與曹軍決戰之任重大,舍姐夫,何人能當?此為應有之義。


    不過......姐夫升為大都督,大權在握,為何麵帶憂色?”


    周瑜歎曰:“吳侯之意,欲要借大戰起,削弱世家權勢,為兄亦為世家,不知該不該助吳侯行事,因此煩憂。”


    趙林笑曰:“姐夫早已定下決心,既如此,便不必煩惱未來之事,且先行之,再做計較。”


    周瑜聞言,奇曰:“賢弟怎知我已下決心?”


    趙林言道:“吳侯雖是江東之主,然其所擁兵馬尚不如姐夫部曲眾多,若是姐夫不欲相助吳侯,便不會每日應召去孫府議事了。”


    周瑜奇曰:“為兄常聞賢弟勇武非凡,不想智謀亦如此出眾?”


    趙林謙虛道:“姐夫才智,堪比諸葛軍師,隻是吳侯之請,涉及姐夫家族,因此猶豫不決,非吾才智過人也。”


    周瑜聞言,歎曰:“為兄若助吳侯,則家族樹敵於江東也。”


    趙林言道:“然若姐夫不助吳侯,曹操一旦渡江,則江東必敗,姐夫家族首當其衝,恐結局尚不如相助吳侯。


    如此,兩害取其輕,可也。


    再者,江東大族盤根錯節,互相聯姻之舉數不勝數,便是樹敵,無非利益交換,姐夫家族比鄰長江,涉江北之貿易,皆由姐夫掌控,便是讓出些許利益,又有何妨?”


    周瑜聞言,目視趙林,仿若初識一般。


    想不到此少年竟有如此見識,竟一語中的,直道關鍵所在。


    周瑜沉思片刻,歎曰:“賢弟果真非一般武人,為兄若不相助吳侯,江東必敗,我家族亦不能保也。”


    言罷,忽轉移話題,說道:“啊,為兄此來,非問計於賢弟,乃是汝阿姊心憂你孤身在此,恐不能照顧自己,便讓為兄來請,搬去我府上居住。”


    趙林聞言嗎,猶豫道:“阿姊掛念,弟甚為感動。然弟與阿姊,非血脈之親,若是住到姐夫府上,恐有不便。”


    周瑜笑道:“既已結為姐弟,便無血緣,又有何妨?搬來吧,吳侯所圖甚大,汝才思敏捷,也好助我一臂之力。”


    趙林聞言,隻好拜謝。


    隻不過他輕身過江,並無甚行李,便是衣衫,也隻這一身玄色武袍。


    因此說是搬家,不過是趙林向驛丞告知一聲,便隨周瑜而去。


    及至周府,先去拜見了阿姊小喬,這才在小喬親自引路之下,來到前宅一處獨院之中。


    院子不大,方方正正,長寬不過二三十步,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趙林孤身入住,小喬又安排了兩個機靈的婢女,一個粗洗使喚的仆婦,這才與趙林坐在院外的門廊中敘話。


    “此院落原本是為吾兒預備,不想......不想吾兒命薄早夭,這院子便空了下來,賢弟莫要嫌棄。”


    趙林見小喬神傷,勸慰道:“阿姊待吾甚厚,弟怎會嫌棄。弟與外甥素昧謀麵,不過想來姐夫才智過人,外甥也當是個聰明的孩子。


    司馬遷曾言:‘自古才命兩相妨’。此乃天意,阿姊切莫過於悲傷。


    況且,阿姊年不過三十,如今姐夫每日相伴,總能再誕下子嗣。”


    小喬麵染紅暈,笑道:“你比你姐夫嘴還甜......嗯,樣貌也是個俊朗的,以後不知會花言巧語,騙多少小姐婦人傾心。”


    趙林笑道:“阿姊說笑了,若小弟真如阿姊所言,如何能至今孑然一身,不得婚娶。”


    小喬奇曰:“賢弟此話當真?莫不是誆騙阿姊?”


    見趙林點頭,小喬又問道:“賢弟既未曾婚娶,怎知......怎知敦倫之事?”


    趙林見小喬嬌羞且露好奇之色,遂笑而言道:


    “阿姊有所不知,小弟雖未嚐吃過,難道還不能見過?


    《易經》有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此乃天地萬物運行之根本也。


    醫道之妙,亦深蘊其中。


    觀世間生靈,獸類繁衍子嗣,皆依自然之序,行敦倫之事,此乃天性使然,古往今來,未嚐有變。


    人處天地之間,亦為萬物之靈長,既同受造化之恩,自當遵循此陰陽大道,行繁衍之責。


    人與獸類相較,唯人具仁義禮智,行事遵乎倫理,故於行止之間,異於禽獸,然究其根本,皆為自然之法也。


    是以小弟方才所言,非為妄語,實乃依循古訓,契合自然之理也。”


    小喬以手掩唇,咯咯直笑,言道:“我便知道吾弟巧舌如簧,汝還不承認。”


    趙林訝然,隻好捏著鼻子認了。


    姐弟二人又閑話幾許,方才散去。


    趙林迴轉屋內,見有一套白色衣衫置於榻上,便請來仆婦燒水,洗澡過後換上衣衫,方才休憩片刻。


    及至天暮,又有下人來請趙林赴宴,林遂盥洗一番,將虎爪長劍掛於腰間,出了院子,赴宴而去。


    進入宴堂,趙林拱手行禮,未及起身,便聽小喬笑道:


    “夫君,看吾弟樣貌如何?”


    周瑜見趙林身著白色錦袍,頭戴束發武冠,腰胯長劍,一表人才,自是開口稱讚。


    小喬又拉扯趙林衣袖,與自家夫君並立,左右打量,言道:


    “不想吾弟竟比夫君尚且俊朗幾分。”


    周瑜聞言,倒也不曾生氣,不過還是不服輸道:


    “為夫年少之時,也曾如柏軒這般儀表。”


    小喬捂嘴偷笑。


    下人端上飯食,周瑜與小喬共席,趙林獨坐客席,各自吃用。


    待酒飽飯足,周瑜言道:“賢弟少坐,為兄有事商議。”


    趙林不明所以,忽見小喬言道:“好事,吾弟且放心安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晨七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晨七點並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