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畢,劉備遣糜竺,糜芳接收物資,收獲甚巨。


    書房之中,趙雲、趙林叔侄,諸葛亮,簡雍,孫乾分左右入座,劉備難掩笑意,端坐書案之後。


    時有糜竺麾下書吏來報物資數目,劉備初聞難掩喜色,待書吏走後,卻又悲天憫人道:


    “隻一小小夏口,十餘家族,便有如此巨財,而百姓卻食不果腹,衣衫襤褸。


    想我大漢天下,本當是萬民安樂、倉廩充實之地,如今這些世家大族肆意剝削,弄得民不聊生,實乃可悲可歎!”


    言畢,眉頭緊皺,眼中滿是痛心之色,揮手拍打書案,似在借此發泄心中的憤懣。


    “自桓、靈二帝以來,朝綱頹壞,宦官與外戚爭權,朝堂之上,紛擾混沌,烏煙瘴氣,政令弗行。


    四方世家大族乘隙而起,競相兼並土地,或以巧詐之術,或以豪奪之勢,將百姓賴以為生之田,悉占為己有。


    可憐黎庶,終年勤耕於隴畝之間,然所獲寥寥,所收之糧,大半入豪強大族之倉廩,己身唯得以野菜粗糧苟延殘喘。


    每遇災年,易子而食之慘狀屢見,如此景象,豈盛世之所應有乎?


    孔明聞之,微微搖首,輕搖羽扇,麵呈凝重之色,對曰:


    “主公所言極是。彼世家大族,於田產之上,大肆搜刮,已為大患,且於行商坐賈諸事,亦處處設障,憑恃權勢,壟斷諸般營生。


    致使百姓雖身懷技藝,且有心勞作,然難獲其利,唯受其盤剝,為其驅役。


    長此以往,貧富懸殊益甚,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竟無立錐之地,百姓安有餘財購置衣物?是以衣衫襤褸,往年寒冬,凍餒而亡者不知幾何矣。”


    趙林看著諸葛亮麵帶悲傷,忽然明白為何諸葛亮要躬耕於南陽,在臥龍崗搭草廬而居了。


    琅琊諸葛氏本就是世家大族,為了躲避戰火,搬遷到了荊州,又與荊州大族蔡家、黃家聯姻,如此本應入仕劉景升麾下。


    劉表也確實多次征召諸葛亮,諸葛亮卻屢次不仕,恐怕就是因為不願與世家大族同流,剝削百姓,因此才離開荊州政治中心,躲避在草廬中。


    思及此處,忽見叔父趙雲亦憤然作色,手撫佩劍,朗聲道:


    “吾等征戰四方,所圖者,乃還天下百姓一太平盛世,使世家大族不得肆意妄為也。


    然今時之勢,誠堪憂矣。


    吾等雖懷匡正之誌,奈積弊已久,欲徹底更張,談何容易。”


    簡雍手撚胡須,沉思有頃,身為劉備發小,怎能不知劉備所思所想?進言曰:


    “主公,今曹軍威脅迫在眉睫,吾軍諸事,仰賴世家大族之物資,不可或缺也。


    此刻若貿然製之,恐生內亂,於戰事大為不利。


    然吾等亦不可坐視百姓受苦,不若先於賦稅諸端著手,適度寬減百姓之負,且暗中約製大族之過分行徑,待退了曹軍之後,再作長遠之圖,主公以為如何?”


    劉備聞言沉思半晌,歎曰:“憲和之言有理。當下誠非與彼世家清算之時,然百姓之苦,吾等片刻弗能忘也。


    待此戰得勝,吾必於荊州之地,乃至大漢天下,重定規製,使世家大族不得複魚肉百姓,務還百姓以公道,令天下再現太平之象,人人皆得衣食無憂,安居樂業,斯為之善,備死而無憾矣。”


    趙林聞劉備之言,心下感慨,暗忖主公果真愛民如子,心懷天下蒼生之福祉,明主也。


    然其亦未忘卻,此番前來書房麵見主公之本意,乃為討要練兵之令。


    遂整衣斂容,抱拳躬身而拜,曰:


    “主公,林於練兵之法,略有心得,願得主公授以練兵之令,整飭軍旅,使我軍士卒皆成精銳,可禦強敵於外,保百姓於內。”


    劉備聞之,頷首道:“柏軒執著,既有練兵之法,不妨道來一聽,若果為良策,吾自當允。”


    趙林再拜,而後從容道:“主公,林以為練兵首重士卒體魄,當行健體之術,設諸般體能操練。


    如,晨興之時,令士卒繞營疾奔數裏,以強其耐力,又設障礙之地,使其穿梭跨越,練其敏捷,如此持之以恆,體魄強健,戰時方能久戰而不乏也。


    再者,兵器之運用,不可不精。


    當分諸般兵器,各立教師,悉心教授士卒。


    使執刀者,熟諳劈、砍、撩、刺之法,


    執槍者,精通紮、挑、撥、掃之技,


    持弓者,熟練直射、拋射、速射、乃至騎射,


    且常行演武比試,優者賞之,劣者勵之,激勵士卒勤勉修習,技藝嫻熟,臨陣對敵,方可占得先機。


    至於軍陣之法,乃重中之重。


    軍師曾教授林八陣圖,雖精妙,然亦可與時俱進,林得軍師教誨,常思之,略有所得。


    軍陣當依地勢、敵情,靈活變幻,或排作魚鱗之陣,前軍如魚鱗般錯落,攻則銳不可當,又如長蛇之陣,首尾相顧,便於機動應敵,且常行演練,令士卒於行軍作戰之時,皆能默契配合,依令而動,成整肅之師。


    軍中亦當重軍紀,賞罰分明。


    有功者,不論出身,厚賞之,使其奮勇;有過者,依規懲處,以正風氣。


    令士卒皆知遵規守矩,上下一心,如此,則軍心凝聚,戰力倍增矣。”


    趙林也想將後世練兵之法悉數相告,然時代差異,空口白牙,如何能讓劉備相信?不若將原身所學與自身領悟結合,先拿到練兵之令再說。


    事實也如趙林所料。


    書房之中,眾人皆麵露驚訝之色,皆未曾想到,少年從未領兵作戰,竟能侃侃而談,將練兵之法講全,講透,並無遺漏,殊為不易。


    劉備目視趙雲,見其雖有驚訝之色,卻暗自點頭。


    又目視孔明,見其輕搖羽扇,微笑頷首。


    遂言道:“柏軒果真知兵,既如此,便允你練兵之請。但吾有言在先,汝若練兵有成,自有獎賞,若練兵不利......”


    趙林笑曰:“若練兵不利,我便告別叔父,充作主公侍衛,每日混跡酒宴,不失為美也。”


    眾人皆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趙林得了練兵之令,告辭離去,趙雲亦起身拱手,卻被劉備攔下。


    趙雲隻當劉備有任用,卻不想,劉備意有所指道:


    “子龍,往昔在新野,汝言業未成,不可成家,如今年已四十,可有成家之念?”


    趙雲聞言,罕見羞澀,言道:“雲得遇明主,當以此身報之,若是成家,恐有所累。”


    劉備聞言,心中感動,卻又慚愧,言道:“子龍容貌甚偉,武藝高絕,卻隨我顛沛流離,朝不保夕,如今年已四十,不能成家,此乃備之過也。”


    趙雲拜曰:“雲一介武夫,得遇主公信賴,提拔於微末,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劉備見勸說不動,目視孔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晨七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晨七點並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