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裴大人是好官,我們都知道
世子先別死,夫人有喜了 作者:沙拉薯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敬叩著頭,遲遲不動,在安靜到詭異的朝堂上,半晌後才發出沙啞的嗓音,“臣,謝陛下隆恩。”
“舅舅……”謝玄眼眶猩紅,還是朝晉元帝跪了下去,“父皇,舅舅他,他為大晉殫精竭慮,他——”
“你給朕住嘴!”晉元帝擰眉嗬斥。
又有李敬在邊上提醒,謝玄不甘地閉上了嘴。
晉元帝揮手,謝昭領著禁軍上前拿人,謝玄伸手擋住,“舅父自己會走,你們不許碰他!”
李敬揚起一抹苦澀又欣慰的笑,他踉蹌著從地上爬起,最後看了謝玄一眼。
即便有想囑托的話,也無法於大殿之上交代。
最後一眼飽含諸多複雜的情緒,李敬跨步上前,神色傲然地朝著謝昭道:“走吧。”
而後,在眾臣的注目下,仰著頭,一步步地跨出這一條走了一輩子的路。
禁軍退去,朝堂上唯有謝玄在為李敬傷心,而他羽翼之下的人是擔心己身,政敵則是暗道活該。
此時有禦史站出,“陛下,水災既已有定論,那麽薑大人之案是否該有裁決了?”
聞言,宣王派官員站出,“陛下,即便水患有李相的緣故在,可負責造橋修堤的是薑大人,石料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偷換,他卻毫無所覺,竟仍用了次等石料,薑大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沒有李丞相與曹司戶從中作梗,就沒有這件事,我看薑家就是無妄之災!”
“一碼歸一碼,陛下將重任交於薑氏,是對薑氏的信任,薑大人作為欽差,又有多年修堤經驗,他有負陛下臣民是事實,從來沒人說薑大人是害死百姓的根源,但他確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薑大人已經死了!”
“死了也有罪,難道人死債就消了嗎?即便薑明昌是被人禍害,可他連這麽低級的錯誤都沒看出來,就是不對,死了那麽百姓,他薑家要負責!”
幾個臣子麵紅耳赤,吵得不可開交,慢慢有更多的朝臣加入爭執,雙方各執一詞,言語犀利振聾發聵。
義憤填膺之聲此起彼伏,聽得晉元帝頭疼,硬是聽了好久才讓太監製止朝臣發言。
晉元帝在靜謐中開口,“好了,太子有何看法。”
謝歡平淡道:“兒臣不為薑大人開脫,薑家確實有罪。”
方才為薑大人說話的臣子,聽了太子之言,紛紛驚詫,沒想到連太子也覺得薑家有罪,看來薑家也要落得與李家一樣的下場了……他們一時間心中發酸,隻留一聲慨歎。
卻聽謝歡話鋒一轉,“眾卿常年住在京城,立於朝堂,不常聽見百姓的聲音,這次,孤想請眾卿聽一聽,來自民間的心聲。”
台下臣子皆好奇,不解太子要做什麽。
“帶進來。”隨著謝歡一聲令下,便有太監牽著一個小姑娘走進殿中。
眾臣奈不住好奇,朝後望去,目光隨著小姑娘的腳步而移動,心中猜測著小姑娘的身份。
小姑娘穿著一件樸素的褐色冬衣,紮著兩個小辮字,小臉被凍得紅彤彤的,但不是一日就能凍成這樣,必然是累月風水日曬,才叫她的皮膚粗糙至此。
加之棉衣料子尋常,眾臣心道這是個窮苦人家的丫頭。
小姑娘被太監牽著,一直往前走,她好似刻意不想亂瞟,因為左顧右盼會顯得很沒有禮貌,可是頭一次進入這樣富麗堂皇的宮殿,又忍不住好奇,悄悄朝著最上首、坐在龍椅上的老年人看。
周妙素感受到左右兩邊上百個穿著大官衣裳的男人看自己,心生害怕,她第一次見到這麽多的大官。
直到站定中央,她的腿還有些哆嗦。
晉元帝開口問,“你是何人?”
周妙素在太監鼓勵的眼神下,有模有樣地行了一個跪拜禮,“參見皇帝陛下。”這是太監教過她的。
但她卻忘了,要等上麵說免禮,才能站起來,行完禮顧自從地上起身,然後怯生生地答道:“我叫周妙素,是揚州周家的人,我家叫大水衝走了,我是來京城尋我堂哥的。”
謝歡問,“素素,你對修堤造橋的薑大人,可還有印象?”
周妙素眨著眼睛,想到腦袋裏的薑大人。
其實她沒有見過薑大人,但薑大人一直活在她的腦袋裏。
小姑娘一時的沉默,讓眾人以為她是怯了場或是忘了人。
謝歡朝裴如衍看去,後者仍站在較中央的位置,不曾迴到原本的列隊中。
裴如衍再次收到來自嶽父的明示,單手拿著手中笏板,朝著周妙素的方向靠近幾步,另一隻手從袖子裏掏出準備好的糖果。
在眾目睽睽之下,蹲下身,遞給周妙素。
“別怕。”他輕聲道。
周妙素看著他的臉,又看著他掌心漂亮的糖,小嘴抿了抿,“是你。”
“你認識我?”裴如衍問。
周妙素點點頭,如實道來,“你是裴大人,鬧瘟疫的時候,你在安置營裏住了兩個月,我知道你是個好官。”
小孩稚氣的話,在安靜的朝堂裏,卻顯得格外有力量。
她看著漂亮的糖果紙,其實她並不是想討糖吃,隻是對方給了,那她就拿吧。
周妙素伸手將糖果拿在手裏,咧開一抹笑,“這個糖我也記得,官差每天都給我們發糖果,糖衣都是這樣漂亮的圖案,謝謝裴大人,他們說,裴大人這樣的好官,一定會升遷的。”
……
真是童言無忌。
“舅舅……”謝玄眼眶猩紅,還是朝晉元帝跪了下去,“父皇,舅舅他,他為大晉殫精竭慮,他——”
“你給朕住嘴!”晉元帝擰眉嗬斥。
又有李敬在邊上提醒,謝玄不甘地閉上了嘴。
晉元帝揮手,謝昭領著禁軍上前拿人,謝玄伸手擋住,“舅父自己會走,你們不許碰他!”
李敬揚起一抹苦澀又欣慰的笑,他踉蹌著從地上爬起,最後看了謝玄一眼。
即便有想囑托的話,也無法於大殿之上交代。
最後一眼飽含諸多複雜的情緒,李敬跨步上前,神色傲然地朝著謝昭道:“走吧。”
而後,在眾臣的注目下,仰著頭,一步步地跨出這一條走了一輩子的路。
禁軍退去,朝堂上唯有謝玄在為李敬傷心,而他羽翼之下的人是擔心己身,政敵則是暗道活該。
此時有禦史站出,“陛下,水災既已有定論,那麽薑大人之案是否該有裁決了?”
聞言,宣王派官員站出,“陛下,即便水患有李相的緣故在,可負責造橋修堤的是薑大人,石料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偷換,他卻毫無所覺,竟仍用了次等石料,薑大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沒有李丞相與曹司戶從中作梗,就沒有這件事,我看薑家就是無妄之災!”
“一碼歸一碼,陛下將重任交於薑氏,是對薑氏的信任,薑大人作為欽差,又有多年修堤經驗,他有負陛下臣民是事實,從來沒人說薑大人是害死百姓的根源,但他確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薑大人已經死了!”
“死了也有罪,難道人死債就消了嗎?即便薑明昌是被人禍害,可他連這麽低級的錯誤都沒看出來,就是不對,死了那麽百姓,他薑家要負責!”
幾個臣子麵紅耳赤,吵得不可開交,慢慢有更多的朝臣加入爭執,雙方各執一詞,言語犀利振聾發聵。
義憤填膺之聲此起彼伏,聽得晉元帝頭疼,硬是聽了好久才讓太監製止朝臣發言。
晉元帝在靜謐中開口,“好了,太子有何看法。”
謝歡平淡道:“兒臣不為薑大人開脫,薑家確實有罪。”
方才為薑大人說話的臣子,聽了太子之言,紛紛驚詫,沒想到連太子也覺得薑家有罪,看來薑家也要落得與李家一樣的下場了……他們一時間心中發酸,隻留一聲慨歎。
卻聽謝歡話鋒一轉,“眾卿常年住在京城,立於朝堂,不常聽見百姓的聲音,這次,孤想請眾卿聽一聽,來自民間的心聲。”
台下臣子皆好奇,不解太子要做什麽。
“帶進來。”隨著謝歡一聲令下,便有太監牽著一個小姑娘走進殿中。
眾臣奈不住好奇,朝後望去,目光隨著小姑娘的腳步而移動,心中猜測著小姑娘的身份。
小姑娘穿著一件樸素的褐色冬衣,紮著兩個小辮字,小臉被凍得紅彤彤的,但不是一日就能凍成這樣,必然是累月風水日曬,才叫她的皮膚粗糙至此。
加之棉衣料子尋常,眾臣心道這是個窮苦人家的丫頭。
小姑娘被太監牽著,一直往前走,她好似刻意不想亂瞟,因為左顧右盼會顯得很沒有禮貌,可是頭一次進入這樣富麗堂皇的宮殿,又忍不住好奇,悄悄朝著最上首、坐在龍椅上的老年人看。
周妙素感受到左右兩邊上百個穿著大官衣裳的男人看自己,心生害怕,她第一次見到這麽多的大官。
直到站定中央,她的腿還有些哆嗦。
晉元帝開口問,“你是何人?”
周妙素在太監鼓勵的眼神下,有模有樣地行了一個跪拜禮,“參見皇帝陛下。”這是太監教過她的。
但她卻忘了,要等上麵說免禮,才能站起來,行完禮顧自從地上起身,然後怯生生地答道:“我叫周妙素,是揚州周家的人,我家叫大水衝走了,我是來京城尋我堂哥的。”
謝歡問,“素素,你對修堤造橋的薑大人,可還有印象?”
周妙素眨著眼睛,想到腦袋裏的薑大人。
其實她沒有見過薑大人,但薑大人一直活在她的腦袋裏。
小姑娘一時的沉默,讓眾人以為她是怯了場或是忘了人。
謝歡朝裴如衍看去,後者仍站在較中央的位置,不曾迴到原本的列隊中。
裴如衍再次收到來自嶽父的明示,單手拿著手中笏板,朝著周妙素的方向靠近幾步,另一隻手從袖子裏掏出準備好的糖果。
在眾目睽睽之下,蹲下身,遞給周妙素。
“別怕。”他輕聲道。
周妙素看著他的臉,又看著他掌心漂亮的糖,小嘴抿了抿,“是你。”
“你認識我?”裴如衍問。
周妙素點點頭,如實道來,“你是裴大人,鬧瘟疫的時候,你在安置營裏住了兩個月,我知道你是個好官。”
小孩稚氣的話,在安靜的朝堂裏,卻顯得格外有力量。
她看著漂亮的糖果紙,其實她並不是想討糖吃,隻是對方給了,那她就拿吧。
周妙素伸手將糖果拿在手裏,咧開一抹笑,“這個糖我也記得,官差每天都給我們發糖果,糖衣都是這樣漂亮的圖案,謝謝裴大人,他們說,裴大人這樣的好官,一定會升遷的。”
……
真是童言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