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額~”


    曹丕也想要警告眾人,小心杜預奸計,但他也喝大了,被灌得醉醺醺,站立都站不穩,隻能東倒西歪,像個醉貓。


    曹植更不用說。他本就嗜酒如命、喜歡爛醉如泥,碰到杜預以才氣神通具化現實,召喚而來的美酒佳釀,他更是毫無抵抗之力,一邊表麵上喊著不要不要的,身體卻很誠實,張大嘴巴,痛飲三百杯。


    “父王,兒臣真的··不想喝,但···可惡的杜預,你奸計不會得逞···我就是死,從這裏跳下去,也不會喝你的酒啊。”


    “啊嘛,真香啊。”


    曹操也在喝,曹丕也在喝,曹植也在喝。


    五十萬大軍,人人痛飲。


    看到如此奇異而奇特的場景,大唐眾將、眾女呆若木雞。


    王文昭苦笑道:“我打了一輩子仗,沒見過這種大場麵。”


    徐士林:“這些人,都中了魔咒不成?一個個都喝得這麽痛快嗎?”


    高翰林:“哈哈,照這樣下去。別說伏擊我們,他們能不喝死,已經邀天之幸?”


    宋佳霖眼睛冒光:“要我說,咱們抓緊時機,趁著他們喝得醉醺醺不省人事,衝下山去,將他們活捉,還不如探囊取物?輕鬆至極啊?”


    眾人一拍大腿,齊聲稱是。


    這是躺贏啊。


    杜預放聲高歌:“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鍾鼓饌玉”,富貴生活,因大唐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鍾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杜預卻狂言這“不足貴”,並放言“但願長醉不複醒”。


    他【將進酒】如靡靡之音,彌漫在眾人耳中。


    五十萬大軍,人人顯然紙醉金迷狀態,沉溺在溫柔酒鄉中,打嗝都充滿了酒香氣。


    “額,喝!”


    “再來,再來!”


    “豈能空著酒杯?”


    “來來來,你我再幹三百杯?”


    孫臏已然被灌得醉醺醺,隻憑著靈台最後一絲清明,堅持掙紮道:“不,不能這樣。”


    “若我們繼續這麽喝下去,隻怕不出一個時辰,五十萬大軍都喝多了,睡死過去,就隻能任由杜預宰割。”


    “這,額,是杜預,額,的陰謀。”


    “我要站起來,與他辯論,打破他的【將進酒】,讓大軍清醒過來。”


    他不愧是半聖,哪怕在傳天下詩【將進酒】恐怖驚人的威力下,還能堅持著支撐身體、維持一絲清明:“杜預,你有本事,可敢與我堂堂正正一戰?隻憑這詩詞才氣,將我等灌醉,算,咳咳咳,別灌酒了。算什麽英雄好漢?你學的聖人之道,就這嗎?你提倡大家爛醉如泥,不去學習讀聖賢書,以為這樣能成聖嗎?”


    孫臏越說越理直氣壯。


    他深知,杜預修煉的是聖人之道。


    隻要攻擊他的道心,讓他知道如此下去與聖人之道相悖,或許能破掉他【將進酒】的氣勢。


    誰知,杜預下一秒的迴答,把他鼻子都氣歪了。


    杜預微笑道:“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孫臏愣了:“???”


    他氣急敗壞:“這是什麽歪理邪說?你聽誰說的?”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這簡直歪理邪說、應該上火刑架啊。


    誰告訴你,古來聖賢皆寂寞的?


    誰告訴你,惟有飲者留其名的?


    別忘了,孫臏乃是鬼穀子弟子,學的是縱橫術!


    他平時很少與人辯論,但絕非不擅長辯論。


    相反,孫臏辯論術非常高明,足以在魏國大牢中保命。


    他原本準備了一肚子雄才說辭,準備義正辭嚴,駁斥杜預,讓杜預停止爛飲狂喝、有辱斯文的錯誤詩詞,糾正錯誤,改過自新,沒想到杜預甩出這麽離經叛道一句,頓時給他整不會了。


    那些聖人之道、聖人之言,統統用不上。


    “你,你····”


    由於槽點過多,孫臏甚至一時不知該如何吐槽。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如此離經叛道的話,虧得你說得出來!?


    說富貴“不足貴”,杜預乃是出於憤慨。


    因他曾經富貴、位極人臣。


    前腳,剛被朝廷封為萬戶侯、並破例遙拜入閣,成為大唐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閣老。


    但下一秒,就因五國列強入侵,威脅朝廷,軟弱無能的大唐朝廷立即將他一刷到底,杜預失去了多年奮鬥的所有成果,甚至連科舉功名都被剝奪了。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杜預詩情至此,分明由狂\/放轉而為憤激。不僅是酒後吐狂言,而且是酒後吐真言!


    不光大唐,連同聖元十國,都將杜預這首詩聽得清清楚楚。


    大唐百姓,議論紛紛。


    “杜預,到底遭受了什麽對待?為何如此悲憤?”


    “你們沒聽說嗎?杜預因收複河北,與大漢、東齊發生了衝突,這兩國覬覦我河北之地,派兵趁火打劫,占據了河北十幾個州,又逼著杜預拱手讓出收複的鄴城七州。”


    “啊?竟有此事?這,太不講道理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不是前門去虎後門進狼嗎?”


    “是啊,杜預不依,一定要讓他們退出侵\/占的我大唐國土,卻被曹操、孫臏等人,施展橫縱之計,派人說服東吳孫權、西蜀劉禪等君主,五國出兵百萬、聯合入侵我國。周瑜的水師距離我金陵不足百裏!”


    “那正是杜解元大顯身手之際,杜解元又為何如此悲憤?”


    “這就不得不提,我大唐赫赫有名的朝廷騷操作了。朝廷麵對五國入侵、如此危機,不僅不想辦法作出抵抗,甚至背刺杜解元,太後剛剛下旨,解除他一切職務,革去他所有功名,貶為庶人,永不敘用。”


    “啊?”


    大唐百姓,出離憤怒,怒發衝冠。


    “這是什麽賣\/國朝廷?”


    “就因為杜解元為國收複失地,得罪了五國,就把屎尿盆子扣在他一人頭上?出賣忠臣,以苟且偷安?”


    “杜解元乃是奉命北伐,朝廷豈可如此膽怯?”


    “嗬嗬,寧願自斷臂膀,也不敢與列強相爭。我大唐朝廷,出息了!”


    “我堂堂朝廷,收拾不了列強,還收拾不了你杜預?”


    “苟且偷安、偏安一隅,這跟當年太宗雄風,相差太遠了。”


    “看著吧。照這樣下去,誰還敢為社稷、為天下、為大唐挺身而出?”


    “不行,我們要上街,公車上書!”


    “去找那太後的麻煩!”


    金陵,沸騰了。


    從太學到國子監,從酒樓到坊間,上至監生學生,下至販夫走卒,人人都聽到了杜預悲憤的【將進酒】,怒發衝冠,衝出學校、坊間、田間,百川入海,匯聚成河,浩浩蕩蕩,衝向大唐臨時的宮殿。


    人數,突破百萬。


    更多的大唐百姓,從各地雲集,向金陵進發。


    “抗議朝廷!”


    “苟且偷安!”


    “收迴亂命!”


    “恢複杜解元職位,支持北伐!”


    “列強入侵,我大唐危在旦夕,堅決抵抗!”


    “不許賣\/國,誰賣\/國,我們跟誰拚命。”


    聖元十國,聽到杜預【將進酒】,人人扼腕歎息。


    “兔死狗烹,這就是功臣的下場嗎?”


    “關鍵是,兔子還沒死,國土還未收複,大唐朝廷已然迫不及待,將自己最犀利的劍、最堅固的盾、最得力的臂膀,一刀斬斷,自斷其臂,嗬嗬,這操作也是沒誰了。”


    “真的替杜解元,感到不值啊。”


    “大唐,已經沒救了。”


    “唉,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杜解元該多悲憤絕望,才會說出這種話來啊?”


    “大唐詩仙,既有驚才絕豔的詩詞,又有匡扶社稷的天才,卻終究不得重用,無法發揮自己才能啊。”


    “詩仙,終究變謫仙啊。”


    當杜預說出“古來聖賢皆寂寞”,天下震動!


    天空中,出現了海市蜃樓的奇景。


    文淵閣中,浮現出無數古往今來聖賢虛影,無數聖階神識已然被驚動。


    這其中,赫然有數位杜預熟識、相善、或者熟識杜預者。


    文鷹、裴旻、祖衝之、楊太真···


    他們凝視著河北戰場上、把酒臨風、縱情高歌的杜預,聽著他訴說“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的悲憤狂言,竟沉默不語。


    一個半聖輕蔑、冷哼道:“狂生、狂徒、狂言也。什麽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難道我等成聖之人,竟然還不如他一個爛醉、縱情聲色犬馬的酒徒嗎?”


    在座的,都是聖階存在。


    哪怕成為半聖,也是聖元大陸人中龍鳳,鳳毛麟角的存在。需要長年累月、付出無數艱苦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最終封聖。


    封聖,也是無數讀書人、修煉者的最終目標。


    聖階存在,無疑都是人生贏家、勝利者,達到了最終目的,人生本該圓滿。


    杜預膽敢說出“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在很多聖階存在聽來,如此刺耳,如此大逆不道。


    不少聖階都深以為然,冷哼不斷。


    但。


    更多的聖階,卻陷入了沉默。


    楊太真卻幽幽道:“古來聖賢皆寂寞。他說的,有錯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門至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炮並收藏儒門至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