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堂堂謀聖,才沒心思管弟子的恩恩怨怨。
大爭之世,紛紛擾擾,你方唱罷我登場,鬼穀子那麽多弟子,若都要管起來,鬼穀子還修煉不修煉了?
事實上,隻要從雲蒙山鬼穀出師的學生,鬼穀子一概不再過問。是生是死,各有天命。
但這一次,他偏偏要插手張儀之事,也大大出乎張儀意料之外。
唯一解釋,他不是為個人恩怨,對付杜預,而是河圖洛書中的占卜和記載。
杜預,將徹底改變聖元大陸。
而鬼穀子,並不想要這種改變的發生。
雙方的矛盾,不是在於杜預與張儀的私人恩怨,而在於謀聖與杜預在聖元大陸未來走向的根本分歧。
這是路線之爭,是無法調和的根本矛盾。
除了你死我活,沒有第二種良策。
鬼穀子得到河圖洛書給出他想要的答案,卻陷入了更深的迷茫。
“一棵樹?”
“河圖洛書,這是什麽意思?”
“這樹,不是我們世界的。”
“此子,竟然是來自···”
“另一個世界?”
“他之所以能屢屢詩成鎮國,真正原因竟是··”
“那個世界,比我聖元詩詞水平更高?領先數千年之多?”
“原來如此··”
鬼穀子目光沉鬱。
他得到的答案,並不完整,但卻開啟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啟發了鬼穀子的想象力。
鬼穀子依靠身為謀聖、豐富的經驗、縝密的判斷,通過腦補,將杜預穿越者身份猜的八\/九不離十。
杜預若知道自己乃是穿越者的身份,竟被鬼穀子以莫大代價,一力破千巧,硬生生破譯而出,不知會否感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聖元除詩詞水平,確實不如華夏之外,其他方麵的實力能力其實遠在華夏之上。
比如,鬼穀子對河圖洛書的運用,就絕非華夏能比。
在河圖洛書上,鬼穀子能清晰看到杜預來自何方、去向何處,更可敏銳察覺到杜預吟誦過的詩詞出處。
半晌。
他冷笑一聲。
“我還以為,你真的是聖人出世、重新轉生。”
“原來,你不過就是個普通人。略懂一些詩詞,記性好一點,將你世界的詩詞都背誦下來,搬運到聖元··而已。”
“什麽天縱奇才,什麽大唐詩仙?”
“哈哈,哈哈哈!”
“一個文抄公!”
“可笑啊可笑。”
“我聖元大陸,這麽多強者,慘死在你手中。數之不盡的文人、美女為你的才華傾倒、仰慕,五體投地。原來你的本質,不過是一個潦倒的普通人。”
“因緣際會,你穿越重生在我聖元大陸,仗著腦子裏記憶的詩詞,就可以橫著走了?”
當搞清楚杜預的真實身份,不是猜測的聖人轉世後,鬼穀子反而對杜預更輕蔑、鄙夷。
他終於看破了杜預的虛實。
沒錯,杜預能屢屢創造奇跡,因他並不是本世界的讀書人。之前中行樂、大薩滿等以本世界讀書人來揣測杜預,自然屢屢落空,慘遭反殺。
杜預,並不依靠文宮,甚至不怎麽依靠才氣來取勝。
他最強大的力量,就是腦子裏記憶的詩詞。
唐詩,十萬首。
一招鮮,吃遍天。
聖元大陸,便任由他縱橫天下,無處不可去。
鬼穀子,聯想起自己在杜預手中屢屢吃癟的慘敗,邪光大作。
若杜預真的是聖人轉世,他二話不說,馬上停止一切敵對行動,甚至要翻過來幫助杜預一二,以防備杜預再次成聖後,對他謀聖下手。
但作為唯一窺破杜預穿越者真實身份的聖人,謀聖鬼穀子目光森冷——他自然不能坐視杜預繼續招搖撞騙下去,坐收漁利。
“穿越者···”
“果然是危險分子。”
“難怪,河圖洛書要提示我,將你扼殺在萌芽。”
“記憶,很了不起嗎?”
鬼穀子桀桀怪笑起來。
弄懂了杜預真實身份、力量來源,他反而輕鬆了許多,眼神越發冰寒。
“大唐詩仙?一介匹夫而已。”
“如今,人們迷戀他、信奉他、仰之彌高、奉為圭臬。”
“要先揭穿他不學無術的真麵目,讓天下人破掉對他的信仰,唾棄他,背叛他,他也就不攻自破了。”
鬼穀子目光陰沉,快速轉動著、算計著。
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杜預,自然不知道已經被鬼穀子盯上。他正在接旨。
朝廷的旨意到了。
旨意寫的文采縱橫、才氣風流:“茲有滁州杜預,風雲有感,星象降生。秉文武之姿,懷經濟之器。自兇狂構禍,區宇未寧,蘊忠貞以立身,資義勇而成務。加其識度宏遠,謀略衝深。故能掃清強寇,收複二京,建茲大勳,成我王業····”
一句話,杜預好活當賞,受賞封侯。
旨意最後,太後還特旨加封杜預為“書生萬戶侯”。
雖然杜預還未正式完成一個月收複全部國土之軍令狀,但明眼人都看得清楚——杜預這氣吞萬裏如虎、氣勢如虹,已經打過了河北,拿下偽燕都城、冀州最重要的核心大城鄴城,距離收複全部失地,隻是時間問題。
諷刺的是,杜預勢力急劇坐大,已然超過了安祿山最強盛時的地盤,朝廷反而對杜預的態度,越發謹慎、恭敬。
杜預謝過傳旨的太監,重賞之,詢問姓名。
太監諂媚道:“杜解元你不認識咱家了?咱家,乃高力士啊。”
杜預一口水差點嗆到。
這位相貌堂堂之人,竟然是大唐傳奇大太監高力士?
最後被封為齊國公的高力士?
高力士搓手道:“太後多次交代,要咱家向杜侯爺再三致意。朝廷對您,那可是信賴有加,太後評價您河嶽閑氣,岩廊重寶。器量深識,寬而有謀;術應通方,用而無滯。自經艱阻,實擁旌旄,遂能克複二京,折衝千裏。厥戎將殄,時乃之功,久勤啟沃,載竭忠讜,人之望也,還是國運所係···”
虧得這高力士乃是傳奇大太監,記性極好,吐沫星子亂飛,狂拍杜預馬屁,吧啦吧啦說了好話一籮筐,車載鬥量,至少省略一萬字。
杜預聽得不耐煩,但又不好打斷,隻好找個地方坐下來,微笑耐心聽著。
好不容易等高力士說的口幹舌燥,又身邊沒有茶水,被迫停下來找水喝,杜預急忙道:“請公公迴去,轉達杜預對朝廷和太後恩典的感激之情。我還是【出師表】那句話——臣受朝廷如此厚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高力士眼看他要走,急忙道:“呃呃,還有一句。太後和陛下,想要,嘿嘿,知道什麽時候,能返迴帝都?”
杜預眼波一閃,心說戲肉來了。
我就知道,太後那賤\/人,從來不肯做虧本買賣。
這就叫不見兔子不撒鷹。
她封賞我為【書生萬戶侯】,自然想要以小博大,讓我投桃報李,將兩京之地還給朝廷。
說白了,杜預並不是不想還朝廷,而是不敢還。
朝廷與杜預如今關係微妙,若杜預提前還了,或者給的太早,朝廷一旦恢複了兩京的統治和實力,便會重新快速迴複勢力,拿捏起杜預就容易得多。
肉,捏在手裏,朝廷就是狗,搖尾乞憐。
一旦喂出去,朝廷就變成狼,擇人而噬。
可杜預總不能說:“老子占了長安、洛陽,就是不讓你朝廷迴去?”
這跟他【出師表】中說的“還於舊都”,就相當矛盾了。
杜預淡淡道:“臣早已將兩京收拾妥當,隻等陛下和太後、朝廷,還迴舊都。隻要太後提出具體時間,一個旨意,臣馬上照辦。”
高力士大喜過望:“好嘞。難怪太後說,大唐能有杜侯爺這擎天保駕之臣,乃是國運所係、祖宗保佑呢。咱家這就迴去複命。”
他美滋滋返迴了金陵,第一時間向太後獻寶。
“太後,咱家幸不辱命,已經說服了杜預,讓他同意歸還兩京。”
太後、武親王、範相等精神一震。
他們眼巴巴盼望的,不就是杜預在前麵做牛做馬、衝鋒陷陣,當好炮灰,給他們打迴江山,再趕快滾蛋、最好死在北伐路上或者被蒙元殺了?他們好坐享其成?
“快說,杜預怎麽說的?”
太後聲音都激動顫抖。
高力士吐沫星子亂飛,說的天花亂墜。
太後臉色卻陰冷下來。
“還於舊都?”
“笑話!哀家不知道,朝廷隨時可以還於舊都嗎?”
“可軍權還在他手裏!”
“周圍的大州、郡縣,統統在杜預的掌控之下。”
“哀家、皇帝和朝廷,如果光聽這話,就搬迴長安、洛陽的話,豈不是自動送上去,讓杜預挾天子以令天下?”
“這到底是收複兩京,還是去做傀儡?”
高力士沒想到還有這麽多彎彎繞繞,被太後叱罵得發窘。
武親王李泌皺眉道:“母後,那杜預狼子野心,一路向北,攻城略地,已又攻占了鄴城,坐擁數十州郡,其勢力之大,已然超過了安祿山最強盛之時。”
“如今,他遲遲不肯將權力交還朝廷,其反心已明,反跡已現。”
“兒臣以為,應當向天下公開他的罪狀,號召天下人討伐這叛逆之徒。不能讓他再沽名釣譽,持續坐大。”
大爭之世,紛紛擾擾,你方唱罷我登場,鬼穀子那麽多弟子,若都要管起來,鬼穀子還修煉不修煉了?
事實上,隻要從雲蒙山鬼穀出師的學生,鬼穀子一概不再過問。是生是死,各有天命。
但這一次,他偏偏要插手張儀之事,也大大出乎張儀意料之外。
唯一解釋,他不是為個人恩怨,對付杜預,而是河圖洛書中的占卜和記載。
杜預,將徹底改變聖元大陸。
而鬼穀子,並不想要這種改變的發生。
雙方的矛盾,不是在於杜預與張儀的私人恩怨,而在於謀聖與杜預在聖元大陸未來走向的根本分歧。
這是路線之爭,是無法調和的根本矛盾。
除了你死我活,沒有第二種良策。
鬼穀子得到河圖洛書給出他想要的答案,卻陷入了更深的迷茫。
“一棵樹?”
“河圖洛書,這是什麽意思?”
“這樹,不是我們世界的。”
“此子,竟然是來自···”
“另一個世界?”
“他之所以能屢屢詩成鎮國,真正原因竟是··”
“那個世界,比我聖元詩詞水平更高?領先數千年之多?”
“原來如此··”
鬼穀子目光沉鬱。
他得到的答案,並不完整,但卻開啟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啟發了鬼穀子的想象力。
鬼穀子依靠身為謀聖、豐富的經驗、縝密的判斷,通過腦補,將杜預穿越者身份猜的八\/九不離十。
杜預若知道自己乃是穿越者的身份,竟被鬼穀子以莫大代價,一力破千巧,硬生生破譯而出,不知會否感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聖元除詩詞水平,確實不如華夏之外,其他方麵的實力能力其實遠在華夏之上。
比如,鬼穀子對河圖洛書的運用,就絕非華夏能比。
在河圖洛書上,鬼穀子能清晰看到杜預來自何方、去向何處,更可敏銳察覺到杜預吟誦過的詩詞出處。
半晌。
他冷笑一聲。
“我還以為,你真的是聖人出世、重新轉生。”
“原來,你不過就是個普通人。略懂一些詩詞,記性好一點,將你世界的詩詞都背誦下來,搬運到聖元··而已。”
“什麽天縱奇才,什麽大唐詩仙?”
“哈哈,哈哈哈!”
“一個文抄公!”
“可笑啊可笑。”
“我聖元大陸,這麽多強者,慘死在你手中。數之不盡的文人、美女為你的才華傾倒、仰慕,五體投地。原來你的本質,不過是一個潦倒的普通人。”
“因緣際會,你穿越重生在我聖元大陸,仗著腦子裏記憶的詩詞,就可以橫著走了?”
當搞清楚杜預的真實身份,不是猜測的聖人轉世後,鬼穀子反而對杜預更輕蔑、鄙夷。
他終於看破了杜預的虛實。
沒錯,杜預能屢屢創造奇跡,因他並不是本世界的讀書人。之前中行樂、大薩滿等以本世界讀書人來揣測杜預,自然屢屢落空,慘遭反殺。
杜預,並不依靠文宮,甚至不怎麽依靠才氣來取勝。
他最強大的力量,就是腦子裏記憶的詩詞。
唐詩,十萬首。
一招鮮,吃遍天。
聖元大陸,便任由他縱橫天下,無處不可去。
鬼穀子,聯想起自己在杜預手中屢屢吃癟的慘敗,邪光大作。
若杜預真的是聖人轉世,他二話不說,馬上停止一切敵對行動,甚至要翻過來幫助杜預一二,以防備杜預再次成聖後,對他謀聖下手。
但作為唯一窺破杜預穿越者真實身份的聖人,謀聖鬼穀子目光森冷——他自然不能坐視杜預繼續招搖撞騙下去,坐收漁利。
“穿越者···”
“果然是危險分子。”
“難怪,河圖洛書要提示我,將你扼殺在萌芽。”
“記憶,很了不起嗎?”
鬼穀子桀桀怪笑起來。
弄懂了杜預真實身份、力量來源,他反而輕鬆了許多,眼神越發冰寒。
“大唐詩仙?一介匹夫而已。”
“如今,人們迷戀他、信奉他、仰之彌高、奉為圭臬。”
“要先揭穿他不學無術的真麵目,讓天下人破掉對他的信仰,唾棄他,背叛他,他也就不攻自破了。”
鬼穀子目光陰沉,快速轉動著、算計著。
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杜預,自然不知道已經被鬼穀子盯上。他正在接旨。
朝廷的旨意到了。
旨意寫的文采縱橫、才氣風流:“茲有滁州杜預,風雲有感,星象降生。秉文武之姿,懷經濟之器。自兇狂構禍,區宇未寧,蘊忠貞以立身,資義勇而成務。加其識度宏遠,謀略衝深。故能掃清強寇,收複二京,建茲大勳,成我王業····”
一句話,杜預好活當賞,受賞封侯。
旨意最後,太後還特旨加封杜預為“書生萬戶侯”。
雖然杜預還未正式完成一個月收複全部國土之軍令狀,但明眼人都看得清楚——杜預這氣吞萬裏如虎、氣勢如虹,已經打過了河北,拿下偽燕都城、冀州最重要的核心大城鄴城,距離收複全部失地,隻是時間問題。
諷刺的是,杜預勢力急劇坐大,已然超過了安祿山最強盛時的地盤,朝廷反而對杜預的態度,越發謹慎、恭敬。
杜預謝過傳旨的太監,重賞之,詢問姓名。
太監諂媚道:“杜解元你不認識咱家了?咱家,乃高力士啊。”
杜預一口水差點嗆到。
這位相貌堂堂之人,竟然是大唐傳奇大太監高力士?
最後被封為齊國公的高力士?
高力士搓手道:“太後多次交代,要咱家向杜侯爺再三致意。朝廷對您,那可是信賴有加,太後評價您河嶽閑氣,岩廊重寶。器量深識,寬而有謀;術應通方,用而無滯。自經艱阻,實擁旌旄,遂能克複二京,折衝千裏。厥戎將殄,時乃之功,久勤啟沃,載竭忠讜,人之望也,還是國運所係···”
虧得這高力士乃是傳奇大太監,記性極好,吐沫星子亂飛,狂拍杜預馬屁,吧啦吧啦說了好話一籮筐,車載鬥量,至少省略一萬字。
杜預聽得不耐煩,但又不好打斷,隻好找個地方坐下來,微笑耐心聽著。
好不容易等高力士說的口幹舌燥,又身邊沒有茶水,被迫停下來找水喝,杜預急忙道:“請公公迴去,轉達杜預對朝廷和太後恩典的感激之情。我還是【出師表】那句話——臣受朝廷如此厚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高力士眼看他要走,急忙道:“呃呃,還有一句。太後和陛下,想要,嘿嘿,知道什麽時候,能返迴帝都?”
杜預眼波一閃,心說戲肉來了。
我就知道,太後那賤\/人,從來不肯做虧本買賣。
這就叫不見兔子不撒鷹。
她封賞我為【書生萬戶侯】,自然想要以小博大,讓我投桃報李,將兩京之地還給朝廷。
說白了,杜預並不是不想還朝廷,而是不敢還。
朝廷與杜預如今關係微妙,若杜預提前還了,或者給的太早,朝廷一旦恢複了兩京的統治和實力,便會重新快速迴複勢力,拿捏起杜預就容易得多。
肉,捏在手裏,朝廷就是狗,搖尾乞憐。
一旦喂出去,朝廷就變成狼,擇人而噬。
可杜預總不能說:“老子占了長安、洛陽,就是不讓你朝廷迴去?”
這跟他【出師表】中說的“還於舊都”,就相當矛盾了。
杜預淡淡道:“臣早已將兩京收拾妥當,隻等陛下和太後、朝廷,還迴舊都。隻要太後提出具體時間,一個旨意,臣馬上照辦。”
高力士大喜過望:“好嘞。難怪太後說,大唐能有杜侯爺這擎天保駕之臣,乃是國運所係、祖宗保佑呢。咱家這就迴去複命。”
他美滋滋返迴了金陵,第一時間向太後獻寶。
“太後,咱家幸不辱命,已經說服了杜預,讓他同意歸還兩京。”
太後、武親王、範相等精神一震。
他們眼巴巴盼望的,不就是杜預在前麵做牛做馬、衝鋒陷陣,當好炮灰,給他們打迴江山,再趕快滾蛋、最好死在北伐路上或者被蒙元殺了?他們好坐享其成?
“快說,杜預怎麽說的?”
太後聲音都激動顫抖。
高力士吐沫星子亂飛,說的天花亂墜。
太後臉色卻陰冷下來。
“還於舊都?”
“笑話!哀家不知道,朝廷隨時可以還於舊都嗎?”
“可軍權還在他手裏!”
“周圍的大州、郡縣,統統在杜預的掌控之下。”
“哀家、皇帝和朝廷,如果光聽這話,就搬迴長安、洛陽的話,豈不是自動送上去,讓杜預挾天子以令天下?”
“這到底是收複兩京,還是去做傀儡?”
高力士沒想到還有這麽多彎彎繞繞,被太後叱罵得發窘。
武親王李泌皺眉道:“母後,那杜預狼子野心,一路向北,攻城略地,已又攻占了鄴城,坐擁數十州郡,其勢力之大,已然超過了安祿山最強盛之時。”
“如今,他遲遲不肯將權力交還朝廷,其反心已明,反跡已現。”
“兒臣以為,應當向天下公開他的罪狀,號召天下人討伐這叛逆之徒。不能讓他再沽名釣譽,持續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