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大蝦。
但無疑,杜預這戰場上挺身而出、慷慨赴死的一擊,一下子就擊中了公孫大娘的致命處——少女劍聖情竇初開,對杜預芳心暗許,但礙於杜預早有婚約,無法有所幻想,情絲萬千卻無法排解,才一心要殉國於此,一了百了,省去多少情絲。
可杜預這冤家,卻在同袍生死一發之際,向她“深情表白”,還是用自己寬厚胸膛擋住致命一擊,這種公孫大娘最受不了、最浪漫的方式,一下贏得了女劍聖的心。
公孫大娘潸然淚下,任由熱淚流淌,咬緊芳唇道:“冤家,這裏是說這種話的地方嗎?”
杜預:“???”
不明所以。
女人,好複雜的動物。
史思明看到杜預,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怪叫道:“好你個杜預,納命來!”
他被逼到懸崖邊緣,還不是杜預搞的鬼?
隻要殺了杜預,李世民、才氣士兵將瞬間蒸發,叛軍就不戰自勝。
他距離杜預,隻有近在咫尺距離。
長戟如毒蛇出洞般,一擊刺出。
“給我死!”
這一擊,乃是史思明平生最強猛攻。
他乃堂堂妖尊實力,全部修為都凝聚在這追魂奪命長戟尖上。
哪怕哥舒翰再世,也不敢直纓其鋒。
何況,杜預隻是一介讀書人,還受了重傷?
史思明長戟頭上,唿嘯生風,劍芒吞吐,仿佛要將杜預撕成碎片。
杜預麵對史思明,卻毫無懼色。
他知道,自己身邊的隊友,可以依靠,托付生死。
“反賊,安敢如此?”
李世民橫眉立目,拉弓搭箭,一箭射來。
秦王破陣,可不是說說便算。
李世民擅長射箭,無數強敵慘死在他弓箭之下。
隻聽一聲脆響,白\/羽箭已深深沒入史思明的肩頭。
史思明慘叫一聲,但長戟如風,毒蛇般點向杜預咽喉,並未有絲毫動搖。
他知道,這一擊將決定安史之亂的成敗,更決定他史思明的命運。
眼看杜預就要慘死在史思明長戟之下,荀聖心思一動,就要插手。
“不能讓杜預死在史思明手中。”
誰知,在暗中一道黑色才氣衝天而起,擋住了他動手的路線。
“鬼穀子?”
荀聖目光一冷:“想不到,你堂堂亞聖,也要卷入這趟渾水中嗎?牽扯這麽深?”
鬼穀子謀聖,竟然直接插手安史之亂,並阻止荀聖出手救援杜預?
可見,安史之亂,他插手何等之深?又是何等陰險狡詐?
謀聖最擅長不著痕跡,借刀殺人,借助他人之手以陰險狡詐的手段將獵殺的目標殺死。
“這是針對杜預?”
荀聖冷哼一聲:“虧得你還是聖人,竟然如此下作?使用這等手段?”
但鬼穀子畢竟謀聖,亞聖文位。
亞聖與亞聖的交手,絕非一時半刻能分出勝負,足以擋住荀聖幹涉史思明、保護杜預。
謀聖鬼穀子,一雙鬼謀之眼,陰險閃耀,瞟向史思明。
“我能做到的,隻有這一步。”
“能否殺死杜預,逆天改命,就看你的了。”
史思明怒吼一聲,誌在必得,直取杜預。
眼看杜預就要慘死在史思明騎馬衝\/刺的長戟之下,背後突然閃過一道俏麗的魅影!
公孫大娘!
這位劍聖麗\/人,憤然而起,一劍刺穿!
劍氣如虹,劃破長空,震懾山河,勢如驚雷。
公孫大娘這一劍猶如天外來物,勢不可擋,劃破空氣,淩厲無匹,散發出一股狠辣無比的劍氣。
劍氣如虹,它橫貫長空,震懾人心,仿佛連天地都要在女劍聖無邊的劍意下顫栗。
公孫大娘,從未如此淩厲過。
她整個人都化為劍本身,與劍融為一體。
美人如玉劍如虹!
公孫大娘這石破天驚的一擊,乃是她目睹杜預為自己而重傷,即將死亡,對杜預的愛慕與激憤下,激發出體內最強的潛能打出的驚天一擊。
林暗夜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入石頭中。
正如飛將軍李廣那石破天驚的一箭,連他自己都無法再複刻,公孫大娘此時此刻的一擊,也打出了她平生再也無法複製的巔峰強度,一擊足以驚世駭俗。
噗!
史思明被公孫大娘,一劍刺穿了胸膛。
這一劍的劍芒,透體而出,哪怕史思明穿著防禦力強悍的明光鎧,又有妖尊強悍如鐵的肉身,依舊難擋公孫大娘這致命一擊。
噗··
公孫大娘猛然噴出一口鮮血,這一擊的力度,已然超過了她修為的上限,也因此受到內傷,吐出鮮血。
但史思明同樣慘遭重創、重傷。
公孫大娘這一劍,連大唐半聖裴旻都讚歎連連。
“這一劍,堪稱鎮國大學士地步。此女天賦高的可怕。我在她歲數年紀,劍術修為遠不及她。”
大唐軍民,齊聲歡唿。
誰能想到,史思明重創杜預後,竟然冒出一個公孫大娘,如此厲害?
公孫大娘並非將軍、元帥,本是一介江湖奇女子,卻慷慨赴國難,悍不畏死,在國家生死關頭與叛軍主帥決戰,更以絕世劍術重創叛軍頭目,光是這一輝煌記錄,便超過了無數大唐名將。
史思明,可是斬殺了哥舒翰的叛軍猛將啊。
可史思明並沒有死掉。
他妖尊修為,實力強悍到不可思議地步,哪怕被公孫大娘堪比鎮國大學士的一劍,洞穿胸膛,隻是重傷後退,卻依舊生龍活虎。
公孫大娘的劍氣,已然深入腠理,將他五髒六腑攪得天翻地覆。
但史思明強行壓下傷勢,長戟一擊斬飛了公孫大娘。
公孫大娘傷勢不輕,在空中噴出道道血箭,美麗而淒涼。
但史思明注意力,並不在公孫大娘身上。
他低吼連連,又一擊惡狠狠斬向杜預。
李世民的一箭穿心、公孫大娘一劍封喉,都無法殺死史思明,反而讓史思明越發瘋狂嗜血。
“你個小賊,給我去死!”
眼看史思明一擊要刺穿咽喉,杜預卻輕盈如燕。
秦王破陣舞,同樣作用在杜預身上,讓他擁有超乎尋常敏捷和昂揚戰意。
杜預一個華麗舞步,閃避開史思明致命一擊。
史思明長戟,擦著杜預鼻尖,電光石火,斬在地上,留下了深達數丈的恐怖戰痕。
“當火!”
史思明手臂都被震麻。
但他來不及作出調整,已然被杜預淩厲反擊。
“劍花秋蓮光出匣!”
杜預湛盧劍出鞘,劍芒吞吐,一瞬間斬過了史思明的咽喉。
史思明兇相畢露,麵目猙獰,眼疵欲裂,仿佛擇人而噬的出閘猛虎。
但他卻僵直硬在當場。
他的脖子上,不知何時出現了一道血痕。
血痕,越來越大,鮮血,越湧越多。
逐漸,噴湧而出,直噴上天,形成了一道三丈多高的血泉。
史思明至死不敢相信,他竟然慘死在讀書人杜預手中?
這看似弱不禁風、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讀書人?
他憑什麽能殺我?為什麽能殺我?
我可是連大唐名將哥舒翰都能斬殺的胡蠻猛將。
他至死不明白。
杜預抓住了公孫大娘,舍生忘死一擊,創造的那一刹那機會創造奇跡,以湛盧劍+詩詞殺死了史思明。
李世民放下弓箭,欣然一笑,隨之漸漸消失。
他連續射出弓箭,更居中支持秦王破陣舞,已然耗盡了才氣。
隨之消失的,是三十萬才氣士兵。
一首【秦王破陣詩】,一曲秦王破陣舞,杜預以鎮國詩,將詩、舞、樂、陣、曲、歌、賦,融為一體,才有如此驚世駭俗、驚人無比的效果,召喚出太宗李世民,擊破了反賊史思明。
杜預一劍揮舞,將史思明頭顱斬下。
史思明那奸賊的頭顱,帶著一蓬血雨,滿地亂滾飛起。
杜預將史思明的頭顱,奮力一擲,丟入叛軍從中,厲聲喝道:“反賊史思明,已經授首!”
“爾等還不快跑?”
聽到杜預響徹雲端的詩詞,再看到史思明的人頭輪滾,叛軍士氣徹底崩潰了。
無數叛軍,轉頭就跑,哭爹喊娘,作鳥獸散。
人仰馬翻,人馬嘶鳴,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大唐百姓的歡唿,震撼雲端,撼動四九城。
“史思明死了!”
“範陽節度使,叛將史思明被杜預殺了!”
“大唐必勝!長安必勝!”
“叛軍,窮途末路了。”
杜預的歡唿聲,響徹雲端,傳到了數百裏之外。
皇帝站在山頂,呆若木雞,目光呆滯。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他斷然大叫起來。從理智上、情感上,他都無法接受杜預能殺死史思明,拯救長安與水火這一事實。
安祿山、史思明,這兩個名字讓皇帝聞風喪膽,甚至不敢一戰。史思明可是連哥舒翰都斬殺的猛將,正是他指揮的長安潼關一戰,擊敗了哥舒翰二十萬精銳,讓皇帝徹底喪失了信心,才會不顧體麵抱頭鼠竄。
如今,史思明竟然慘死在杜預手中?
這對皇帝而言,不異與滑天下之大稽的玩笑!
殘酷,命運對他如此殘酷。
若早知道杜預這麽能打,他哪裏需要逃出長安?隻要安坐在大明宮中,坐等杜預擊殺史思明不就好了?
如今,他身敗名裂,杜預卻殺了史思明?
這豈不更加證明——他這皇帝不稱職、昏君嗎?
但無疑,杜預這戰場上挺身而出、慷慨赴死的一擊,一下子就擊中了公孫大娘的致命處——少女劍聖情竇初開,對杜預芳心暗許,但礙於杜預早有婚約,無法有所幻想,情絲萬千卻無法排解,才一心要殉國於此,一了百了,省去多少情絲。
可杜預這冤家,卻在同袍生死一發之際,向她“深情表白”,還是用自己寬厚胸膛擋住致命一擊,這種公孫大娘最受不了、最浪漫的方式,一下贏得了女劍聖的心。
公孫大娘潸然淚下,任由熱淚流淌,咬緊芳唇道:“冤家,這裏是說這種話的地方嗎?”
杜預:“???”
不明所以。
女人,好複雜的動物。
史思明看到杜預,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怪叫道:“好你個杜預,納命來!”
他被逼到懸崖邊緣,還不是杜預搞的鬼?
隻要殺了杜預,李世民、才氣士兵將瞬間蒸發,叛軍就不戰自勝。
他距離杜預,隻有近在咫尺距離。
長戟如毒蛇出洞般,一擊刺出。
“給我死!”
這一擊,乃是史思明平生最強猛攻。
他乃堂堂妖尊實力,全部修為都凝聚在這追魂奪命長戟尖上。
哪怕哥舒翰再世,也不敢直纓其鋒。
何況,杜預隻是一介讀書人,還受了重傷?
史思明長戟頭上,唿嘯生風,劍芒吞吐,仿佛要將杜預撕成碎片。
杜預麵對史思明,卻毫無懼色。
他知道,自己身邊的隊友,可以依靠,托付生死。
“反賊,安敢如此?”
李世民橫眉立目,拉弓搭箭,一箭射來。
秦王破陣,可不是說說便算。
李世民擅長射箭,無數強敵慘死在他弓箭之下。
隻聽一聲脆響,白\/羽箭已深深沒入史思明的肩頭。
史思明慘叫一聲,但長戟如風,毒蛇般點向杜預咽喉,並未有絲毫動搖。
他知道,這一擊將決定安史之亂的成敗,更決定他史思明的命運。
眼看杜預就要慘死在史思明長戟之下,荀聖心思一動,就要插手。
“不能讓杜預死在史思明手中。”
誰知,在暗中一道黑色才氣衝天而起,擋住了他動手的路線。
“鬼穀子?”
荀聖目光一冷:“想不到,你堂堂亞聖,也要卷入這趟渾水中嗎?牽扯這麽深?”
鬼穀子謀聖,竟然直接插手安史之亂,並阻止荀聖出手救援杜預?
可見,安史之亂,他插手何等之深?又是何等陰險狡詐?
謀聖最擅長不著痕跡,借刀殺人,借助他人之手以陰險狡詐的手段將獵殺的目標殺死。
“這是針對杜預?”
荀聖冷哼一聲:“虧得你還是聖人,竟然如此下作?使用這等手段?”
但鬼穀子畢竟謀聖,亞聖文位。
亞聖與亞聖的交手,絕非一時半刻能分出勝負,足以擋住荀聖幹涉史思明、保護杜預。
謀聖鬼穀子,一雙鬼謀之眼,陰險閃耀,瞟向史思明。
“我能做到的,隻有這一步。”
“能否殺死杜預,逆天改命,就看你的了。”
史思明怒吼一聲,誌在必得,直取杜預。
眼看杜預就要慘死在史思明騎馬衝\/刺的長戟之下,背後突然閃過一道俏麗的魅影!
公孫大娘!
這位劍聖麗\/人,憤然而起,一劍刺穿!
劍氣如虹,劃破長空,震懾山河,勢如驚雷。
公孫大娘這一劍猶如天外來物,勢不可擋,劃破空氣,淩厲無匹,散發出一股狠辣無比的劍氣。
劍氣如虹,它橫貫長空,震懾人心,仿佛連天地都要在女劍聖無邊的劍意下顫栗。
公孫大娘,從未如此淩厲過。
她整個人都化為劍本身,與劍融為一體。
美人如玉劍如虹!
公孫大娘這石破天驚的一擊,乃是她目睹杜預為自己而重傷,即將死亡,對杜預的愛慕與激憤下,激發出體內最強的潛能打出的驚天一擊。
林暗夜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入石頭中。
正如飛將軍李廣那石破天驚的一箭,連他自己都無法再複刻,公孫大娘此時此刻的一擊,也打出了她平生再也無法複製的巔峰強度,一擊足以驚世駭俗。
噗!
史思明被公孫大娘,一劍刺穿了胸膛。
這一劍的劍芒,透體而出,哪怕史思明穿著防禦力強悍的明光鎧,又有妖尊強悍如鐵的肉身,依舊難擋公孫大娘這致命一擊。
噗··
公孫大娘猛然噴出一口鮮血,這一擊的力度,已然超過了她修為的上限,也因此受到內傷,吐出鮮血。
但史思明同樣慘遭重創、重傷。
公孫大娘這一劍,連大唐半聖裴旻都讚歎連連。
“這一劍,堪稱鎮國大學士地步。此女天賦高的可怕。我在她歲數年紀,劍術修為遠不及她。”
大唐軍民,齊聲歡唿。
誰能想到,史思明重創杜預後,竟然冒出一個公孫大娘,如此厲害?
公孫大娘並非將軍、元帥,本是一介江湖奇女子,卻慷慨赴國難,悍不畏死,在國家生死關頭與叛軍主帥決戰,更以絕世劍術重創叛軍頭目,光是這一輝煌記錄,便超過了無數大唐名將。
史思明,可是斬殺了哥舒翰的叛軍猛將啊。
可史思明並沒有死掉。
他妖尊修為,實力強悍到不可思議地步,哪怕被公孫大娘堪比鎮國大學士的一劍,洞穿胸膛,隻是重傷後退,卻依舊生龍活虎。
公孫大娘的劍氣,已然深入腠理,將他五髒六腑攪得天翻地覆。
但史思明強行壓下傷勢,長戟一擊斬飛了公孫大娘。
公孫大娘傷勢不輕,在空中噴出道道血箭,美麗而淒涼。
但史思明注意力,並不在公孫大娘身上。
他低吼連連,又一擊惡狠狠斬向杜預。
李世民的一箭穿心、公孫大娘一劍封喉,都無法殺死史思明,反而讓史思明越發瘋狂嗜血。
“你個小賊,給我去死!”
眼看史思明一擊要刺穿咽喉,杜預卻輕盈如燕。
秦王破陣舞,同樣作用在杜預身上,讓他擁有超乎尋常敏捷和昂揚戰意。
杜預一個華麗舞步,閃避開史思明致命一擊。
史思明長戟,擦著杜預鼻尖,電光石火,斬在地上,留下了深達數丈的恐怖戰痕。
“當火!”
史思明手臂都被震麻。
但他來不及作出調整,已然被杜預淩厲反擊。
“劍花秋蓮光出匣!”
杜預湛盧劍出鞘,劍芒吞吐,一瞬間斬過了史思明的咽喉。
史思明兇相畢露,麵目猙獰,眼疵欲裂,仿佛擇人而噬的出閘猛虎。
但他卻僵直硬在當場。
他的脖子上,不知何時出現了一道血痕。
血痕,越來越大,鮮血,越湧越多。
逐漸,噴湧而出,直噴上天,形成了一道三丈多高的血泉。
史思明至死不敢相信,他竟然慘死在讀書人杜預手中?
這看似弱不禁風、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讀書人?
他憑什麽能殺我?為什麽能殺我?
我可是連大唐名將哥舒翰都能斬殺的胡蠻猛將。
他至死不明白。
杜預抓住了公孫大娘,舍生忘死一擊,創造的那一刹那機會創造奇跡,以湛盧劍+詩詞殺死了史思明。
李世民放下弓箭,欣然一笑,隨之漸漸消失。
他連續射出弓箭,更居中支持秦王破陣舞,已然耗盡了才氣。
隨之消失的,是三十萬才氣士兵。
一首【秦王破陣詩】,一曲秦王破陣舞,杜預以鎮國詩,將詩、舞、樂、陣、曲、歌、賦,融為一體,才有如此驚世駭俗、驚人無比的效果,召喚出太宗李世民,擊破了反賊史思明。
杜預一劍揮舞,將史思明頭顱斬下。
史思明那奸賊的頭顱,帶著一蓬血雨,滿地亂滾飛起。
杜預將史思明的頭顱,奮力一擲,丟入叛軍從中,厲聲喝道:“反賊史思明,已經授首!”
“爾等還不快跑?”
聽到杜預響徹雲端的詩詞,再看到史思明的人頭輪滾,叛軍士氣徹底崩潰了。
無數叛軍,轉頭就跑,哭爹喊娘,作鳥獸散。
人仰馬翻,人馬嘶鳴,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大唐百姓的歡唿,震撼雲端,撼動四九城。
“史思明死了!”
“範陽節度使,叛將史思明被杜預殺了!”
“大唐必勝!長安必勝!”
“叛軍,窮途末路了。”
杜預的歡唿聲,響徹雲端,傳到了數百裏之外。
皇帝站在山頂,呆若木雞,目光呆滯。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他斷然大叫起來。從理智上、情感上,他都無法接受杜預能殺死史思明,拯救長安與水火這一事實。
安祿山、史思明,這兩個名字讓皇帝聞風喪膽,甚至不敢一戰。史思明可是連哥舒翰都斬殺的猛將,正是他指揮的長安潼關一戰,擊敗了哥舒翰二十萬精銳,讓皇帝徹底喪失了信心,才會不顧體麵抱頭鼠竄。
如今,史思明竟然慘死在杜預手中?
這對皇帝而言,不異與滑天下之大稽的玩笑!
殘酷,命運對他如此殘酷。
若早知道杜預這麽能打,他哪裏需要逃出長安?隻要安坐在大明宮中,坐等杜預擊殺史思明不就好了?
如今,他身敗名裂,杜預卻殺了史思明?
這豈不更加證明——他這皇帝不稱職、昏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