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留在揚州家中嗎?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又怎麽會跟隨···那杜預胡鬧?


    援軍到來,他原本歡天喜地,但看清楚對方隻有三人,又是一盆冷水。而再看清楚來的三個人中竟然還有自己留在家中的寶貝兒子裴十四,裴旻就更氣急敗壞。


    三個!


    隻有三個!竟然敢衝擊哈德旭的三萬狼人精銳?


    這些年輕人,到底怎麽想的?


    裴旻憋著一口中氣,怒吼道:“迴去!滾!”


    哪怕是杜預領銜衝擊,哪怕知道裴十四的劍術已得真傳,但裴旻依舊陷入更深的絕望。


    他與狼人激戰許久,知道哈德旭到底何等深不可測,更知道大唐江山社稷,隨著哥舒翰三十萬唐軍主力被全殲,已經完蛋了。


    一起走向滅亡的,還有他裴旻的命運。


    他裴旻身為大唐劍聖將軍,世代國恩深重,與國同休,乃是死得其所的宿命。


    但兒子裴十四,卻是他裴家唯一的希望。


    他怎麽能來?怎麽敢來?又怎麽能飛蛾撲火?來營救自己?


    裴旻絕望怒吼:“你們三個,給我滾!”


    “有多遠,滾多遠!”


    他絕望之下,甚至跳出簡陋的工事戰線,向狼人主動發動最後的拚死進攻,以求吸引哈德旭注意力,給杜預和兒子突圍創造條件。


    五千多揚州唐軍,看到統帥進攻,隻要能動的,也紛紛躍出戰壕工事,奮不顧身向蒙元狼人發動進攻。


    大唐劍聖,這次決死進攻充滿一去不迴的悲壯。


    “哈哈哈···”


    哈德旭終於反應過來,仰天狂笑。


    “三人?”


    “就區區三個人?也敢從背後進攻我哈德旭的狼人精銳?”


    “正好,剛才殺唐軍,殺得不過癮。”


    哈德旭貪婪地舔\/著嘴唇,獰笑道:“大可汗不讓我出頭露麵,恐怕引起諸國騷動,隻許我在關鍵時刻,對哥舒翰發動致命一擊,協助那史思明成就毀滅大唐主力的絕世大功。哼,來的人少了點,不過有杜預這大唐詩仙,再加上裴旻這大唐劍聖,大唐三絕,我一次能抓兩個,也算不無小補。”


    大唐三絕,乃是大陸公推劍聖裴旻的劍、草聖張旭的草書,還有詩聖杜預的詩。


    哈德旭貪婪成性,已經開始盤算,該如何抓捕杜預、裴旻、裴十四,向大可汗邀功請賞了。


    誰知,杜預豪情萬丈,嘯聚一口才氣,長嘯道:“【出塞】!”


    還未成詩,夜空中,一道才氣光芒已然刺破蒼穹,驟然降臨在杜預身上!


    文曲星,動!


    天上月亮,黯淡!


    銀河夜空,閃耀!


    戰場大地,顫抖!


    哈德旭、裴旻、王異、裴十四,愕然!


    要知道,杜預隻是說出了一個詩名,甚至內容還沒說出任何一個字啊。


    鎮國,竟然詩成鎮國?


    這是什麽節奏?


    特別是哈德旭,他身為狼人\/大酋,自然擁有超凡絕倫的智慧,甚至考中了蒙元帝國的進士,且是探花。


    沒錯,蒙元帝國也有科舉,考試的內容方式與其他各國別無二致。


    哈德旭身為狼人,竟能中了探花郎?


    可見他的才氣之強。


    哈德旭難以置信,厲聲喝道:“不可能,這詩詞【出塞】,平平無奇,每年至少要做上萬首。”


    【出塞】的意思,是出征塞外。凡是離開人族控製陰山要塞,前往蒙元草原進行征伐的詩,都可冠以【出塞】之名。可謂爛大街的白菜貨。


    那杜預為何隻是說出【出塞】二字,便震天動地、撼動寰宇,讓月色星空為之色變?


    王異、裴十四興奮地眉飛色舞。


    他們已經感受到,強大到令人戰栗的才氣,已從杜預身上撲麵而來,縈繞在他們身上,甚至刺激地他們也微微顫抖起來。


    他們預感,這將是一首震古爍今、名垂千古、甚至萬世流芳的鎮國詩,不,至少是鎮國詩。


    因為光是一個名字,杜預已經詩成鎮國。


    杜預語氣低沉,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仰頭望月,凝望著銀河高懸、寒意刺骨、屍骨如山、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悠然悲愴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轟!


    這月,依舊是秦時的明月啊。


    這關,依舊是漢代的邊關啊。


    但出關萬裏,去參加遠征的人,都還未迴還。


    他們,也永遠不會迴來了。


    因為···


    那漫山遍野的戰死屍山,還有淤塞黃河、為之斷流的血海,就是我大唐三十萬遠征健兒啊。


    已化為冰冷屍骨的他們,依舊是無數家庭魂牽夢繞、無數爹娘日夜哭泣、無數妻子夢裏之人啊。


    裴十四、王異的眼淚,瞬間滾落而下。


    而參與大戰、百戰餘生的裴旻,還有揚州五千殘兵,更是感同身受,熱淚奪眶而出。


    他們可是全程見證了潼關之戰之慘烈,更是親曆了整個夢魘般的惡戰、血戰。見到了哥舒翰帶領大唐軍主力,如何在史思明指揮的狡詐如狐叛軍,與蒙元帝國陰險如狼的偷襲之下,雪崩般徹底崩潰的。


    唯有見過這場戰爭之慘烈的人,才能深刻體會杜預“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那深入骨髓、令人頭皮發麻的悲壯、悲愴和悲涼。


    整個大唐,八十一個州,億兆子民,都聽得清清楚楚。


    上至天子,下至走卒,無不沉默。


    長安,大明宮。


    宮殿上,燈火通明。


    年輕的皇帝正在焦急而興奮地走來走去,急切想要知道結果。


    他不斷興奮發問。


    “探馬迴來了嗎?”


    “潼關之戰,有消息了嗎?”


    而大殿之下文武百官,靜靜矗立,局促不安,不斷竊竊私語。


    “唉,要是聽了杜預的話,堅守不出,隻怕不會這麽緊張啊。”


    “是啊,我也有些後悔了。應該聽杜預的。”


    “賭國運,賭贏了還罷了。一旦賭輸了,那後果?”


    人人都捏了一把冷汗。


    唯有田洪鳳,麵無表情,冷眼旁觀。


    範相汗流浹背,出列道:“陛下莫要心急。哥舒翰雖然再三抗拒,但陛下十四道金牌,嚴令他出戰否則就地斬殺後,他已與昨日夜裏,帶領三十萬大軍出關,東渡黃河,與叛軍主力史思明部決戰。”


    “根據戰前偵查的情報,史思明部隻有十四萬妖蠻叛軍,叛軍主力已經被安祿山帶去滁州,並在滁州之戰中被擊敗。大部分逃迴北狄,隻剩五萬多人。”


    “無論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大唐一邊。”


    “又有陛下的英明指揮,還有臣的居中調度,各地勤王之師還在源源不斷趕到潼關。”


    “據臣下所知,揚州將軍、劍聖裴旻,就帶著一萬多揚州兵及時趕到。哥舒翰手中軍隊遠超三十萬。”


    “此戰,必勝。”


    範相還在喋喋不休,自我表功。


    皇帝搖頭晃腦,眉飛色舞:“哈哈,不出朕之所料。此戰我大唐不僅要勝,而且要大獲全勝。朕要斬殺所有參加叛亂的北狄蠻夷,還有叛軍。統統滅三族。朕要將可惡的安祿山、史思明,還有叛軍頭目,統統押到長安來,在午門外讓那四百斤的肥豬,給朕跳胡璿舞。”


    “朕,要看看,他還怎麽跳得起來。”


    皇帝越說越是怨毒,咬牙切齒。


    對安祿山、史思明,他是一肚子恨意、怨氣衝天。


    無論如何,這次安史之亂,重創了大唐,將他的令名也毀於一旦。年輕皇帝恨不得能寢皮食肉,將安祿山、史思明這兩個辜負了大唐和他信任的胡人,千刀萬剮。


    範相精神一震,諂媚道:“老臣已經想好了,該如何舉行獻俘大典。先是陛下登上午門,觀賞北狄戰俘,再進行長安遊街,讓百姓看到俘虜叛逆的下場,最後架起一口大油鍋,上麵有兩個燒得通紅鐵鉗子,將安祿山丟上去,任他跳胡旋舞。隻要他忍不住,就會掉入油鍋裏。炸成大肥豬,外焦裏嫩,賞賜給長安百姓,人人生啖其肉。”


    “好!好主意!”


    年輕皇帝一拍龍案,興奮不已,大叫道。


    就在一對君臣興奮做白日夢時,田洪鳳冷眼旁觀長歎一聲。


    “怎麽?”


    年輕皇帝卻很在意田洪鳳的態度,傲然冷笑道:“田愛卿,你是可憐這些北狄蠻夷嗎?還是覺得朕沒采納杜預之建議,卻主動出擊,打贏了叛軍主力,讓你愛徒杜預很沒麵子啊?”


    田洪鳳麵無表情,搖頭道:“臣,不會在意我學生杜預的麵子,更不會在意蠻夷戰俘的命運。”


    “臣,在意的隻有大唐,還有陛下的安危啊。”


    “夠了!”


    年輕皇帝憤怒地青筋暴起,額頭突突,勃然大怒而起,霍霍走下龍椅,眼中噴火瞪著田洪鳳厲聲道:“你口口聲聲,說什麽關心朕和大唐,可你卻根本不相信朕能平定叛亂!”


    “你相信的,唯有你的學生——杜預!”


    “杜預說的,就是真理。”


    “朕說的,就是荒謬!”


    “你說,你是不是這樣想的?”


    年輕皇帝,盛氣淩人,恨不得將指頭戳到田洪鳳眼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門至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炮並收藏儒門至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