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孟,死於逆種文人之手。


    王倫,死於逆種文人之手。


    如今,連我王異也死於胡蠻逆種文人之手。


    王家啊王家,太後啊太後,你們寧可拚命打壓杜預,也不肯真的對逆種文人下手。


    親者痛,仇者快。


    這是為什麽?


    王異徐徐閉上美眸。


    她如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隻能祈求死亡來的更快一點,能給她一個痛快。


    她見過王希孟被逆種文人\/大卸八塊、屍骨無存的慘狀,也聽杜預說起過王倫慘死在李林甫口蜜腹劍的慘狀。


    無論王異多冷靜、殺伐決斷,她始終是個青春年少的女孩子。


    她不想死,更不想死的那麽慘烈。


    但命運,已然無情將她推到生死邊緣。


    “杜預···”


    這時,她腦海中不知為何,隻浮現出杜預那張可惡的臉。


    琅琊王家,甚至沒有被她寄托任何希望。


    不知在地下奔了多久,崔乾佑一躍而出,將她轉移到一處極其隱蔽的宅子。


    王異掃了一眼,更加絕望。


    這宅子顯然是北狄秘密安插在滁州的落腳地、安全屋。


    非常普通,非常隱蔽,哪怕王異重瞳,過目不忘,也無法辨認出任何顯著特征。讓她報官都不知身在何處。


    隻有一簇菊\/花,在燦爛正午陽光下,綻放正好。


    王異默然,吟誦道:“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也是杜預的詩吧?”


    崔乾佑將她丟在地上,負手而立淡淡道:“你身為五姓七望女子,卻一心要下嫁寒門,丟人不丟?”


    王異斬釘截鐵道:“我王異不以門第之見,門戶之別看人。杜預他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功勞大焉。總勝過你這等戕害國家、數典忘祖、自甘墮落的衣冠禽\/獸!”


    “啪!”


    她臉上已然多了一個青紫掌印。


    嬌靨紅腫起來。


    崔乾佑獰笑道:“我隻知道有崔家,不知有大唐!”


    “大唐天子,不配給我崔家提鞋。”


    “連天子求親,我崔家都不屑一顧。”


    “什麽國家不國家,朝代更迭、城頭變幻、誰主沉浮,唯我崔家萬古長存、門戶不易。”


    “待得風聲稍息,我便將你剝光衣服,掛在滁州城頭,掛上牌子,說你賜婚不成羞憤難當,自殺殉情而死。看你王家顏麵掃地,還如何能混五姓七望!”


    “你··”


    王異氣得嬌軀顫抖。


    “看你心中得意郎君,那杜預如何能救你?”


    崔乾佑獰笑道:“你這王家女,真是腦子進水。杜預拒絕太後賜婚,不肯娶你,今日還大婚迎娶別人,你還如此癡情?死有餘辜!”


    王異被丟入柴房,與遍體鱗傷的四麵觀音、八麵觀音囚禁在一起。


    杜預騎在馬上,突然兩側的繡樓上,一個繡球丟了下來,掉在他懷裏。


    眾人哄堂大笑。


    “杜解元豔福不淺,就算身為新郎官,也難擋女子情熱如火、暗送秋波。”


    “這是誰家小姐,實在情難自禁,明知不可而為之。”


    “唉,杜預你禍害了多少姑娘小姐姐啊?”


    “噗···讓我看看?”


    杜預拿到繡球,略掃一眼,又心虛看了看身後的新娘轎子,將繡球丟開:“咳咳,誰開的玩笑。哈哈?”


    這一幕,沒有引起任何人疑惑。


    畢竟,杜預大登科後小登科,又是解元郎又是皇帝太後賜婚,炙手可熱,如此茂才郎誰家女子不迷糊?


    丟下繡球示愛,乃是人之常情。


    人群中,數道犀利銳利目光,也不以為意。


    宋佳霖道:“如此良辰美景,豈能無詩以記?”


    馮正立即跟上:“就是。不可無詩!”


    趙明\/慧怪叫道:“誰作詩最好?”


    牛賀一指杜預:“解元郎!”


    三百舉人和全場百姓,異口同聲,紛紛附和。


    “請杜解元賦詩一首。”


    “如此盛況,良辰美景,豈能這麽過去?”


    “杜兄大才,我等洗耳恭聽。”


    田洪鳳、林如海等看著他們胡鬧,搖頭微笑不語。


    年輕,就是好。


    少年不狂,何時狂?


    杜預卻也不推辭,略一沉吟,淡淡道:“那就獻醜了。”


    眼看前麵,已快到他住的陋室草廬。


    杜預一指簡陋的茅草廬,搖頭道:“昔日齷齪不足誇。”


    才氣,衝天而起。


    滁州百姓,看陋室草廬,人人歎息。


    林如海老臉一紅。


    要知道,當年他曾經來杜預草廬,還當麵嘲諷杜預家徒四壁,窮酸一個。


    杜預作【陋室銘】,以懟他,還成為了名傳天下的名篇。


    如今,杜預功成名就、潑天富貴、唾手可得,說“昔日齷齪”,那是一點不錯。


    杜預又徐徐道:“今朝放蕩思無涯。”


    才氣,衝天。


    響徹在滁州城之上。


    以往不如意的處境再也不足一提,今日及第令人神采飛揚,興致高漲。


    宋佳霖怪叫:“你打算怎麽放蕩?”


    他從連續童生試不第,卻驟然高中,仿佛一下子從苦海中超度出來,登上了歡樂的頂峰。直接傾瀉心中的狂喜,說以往那種生活上的困頓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時金榜題名,終於揚眉吐氣,自由自在,真是說不盡的暢快。


    今日,終於可以大展拳腳、別開生麵、風雲際會、龍騰虎躍一番!


    前兩句,杜預隻是平鋪直敘,才氣雖衝天,卻也屬於平常並不出奇。


    故而,沒有引起太大反響。


    田洪鳳、林如海、溫山、陳煒等也隻是點頭微笑,並沒有太多品論。


    但杜預接下來,卻語不驚人死不休!


    他沉聲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他乃是解元,本就要全城看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從詩成鳴州,直接詩成鎮國!


    整個滁州,乃至整個大唐上空,都響徹了杜預這首震撼人心的詩!


    原本,杜預此時中的是鄉試,遊覽看花隻能在滁州,而非狀元才能探花的長安城。但用在此處,卻很是貼切——杜預已然大四喜,中了解元後他的目光,卻已然飄到長安,瞄準會試,目標狀元!


    長安探花,充分體現出杜預得意洋洋,心花怒放,迎著春風,策馬奔馳於鮮花爛漫長安大道,人逢喜事精神爽。


    杜預神采飛揚,不但感到春風駘蕩,天宇高遠,大道平闊,就連自己的駿馬也四蹄生風了。偌大一座長安城,春花無數,卻被他一日看盡,真是“放蕩”無比!


    情與景會,意到筆成,活靈活現,別有情韻。


    技驚四座,人人震驚。


    田洪鳳倒吸一口冷氣:“這都被他作出花來了?”


    林如海讚歎道:“尋常登科詩,每年都有,年年都做。但從未有人作出如此千古名句,並吟誦出“春風得意”“走馬觀花”這等妙語。隻怕將來會多兩個成語!”


    溫山也激動道:“不愧是杜預!就算是新進士們,做出的登科詩句,也不過是“滿懷春色向人動,遮路亂花迎馬紅”。可杜預並不留連於景物描寫,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覺上的“放蕩”,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還要“一日看盡長安花”!哈哈哈!我定要將這首詩,刊登在奏折上,向皇上稟報。”


    陳煒一臉壞笑:“莫說車馬擁擠、遊人爭觀的長安,不可能容他策馬疾馳,就算偌大一滁州,無數春花,一日都不能看盡吧?隻怕“長安花”不僅僅是指百花,又指美麗女子吧?”


    “嘿嘿嘿··”


    幾個老進士都心照不宣,嘿笑起來。


    考中進士後,那些達官顯貴、千金小姐傾城而出去看進士們遊街,這其中挑選佳婿、釣金龜婿的,自然大有人在。不少新科進士與老牌家族的聯姻,也在暗中商討、勾兌。


    杜預詩句還寫出沐浴皇恩、感恩戴德意思:“春風”,也可理解為皇恩浩蕩象征。所謂“得意”,既指心情上稱心如意,也指進士及第之事。


    這一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瞬間成為爆款名句,迴蕩在大唐、每一座城池中。


    連長安、洛陽、金陵等名城,都瞬間傳遍。


    每一個新科舉人、進士,都憋足了勁頭,想要想出比“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更吊的登科詩句,卻始終不得其法,最後隻能苦笑,引用杜預這首詩,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歡喜、興奮。


    杜預傲然環視,沉聲道:“此詩,名【登科後】。”


    滁州百姓,紛紛稱頌、傳唱。


    滁州四大青\/樓,蘇小小等樂府歌姬們,吹拉彈唱,輕啟歌喉,爭相傳唱【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詞曲,不斷迴蕩在滁州上空。


    暗中觀察的北狄探子,冷哼一聲。


    正在藏身地等待下手時機的崔乾佑,眼神冰冷,不屑一顧,啐了一口。


    “得意,我看你能得意到幾時?”


    他轉頭看向王異、八麵觀音、四麵觀音:“你們聽到了吧?還對杜預寄予厚望,想要他來救你們?哈哈哈,這小子小人得誌,一朝中舉,正春風得意馬蹄疾,要一日看盡長安花。哪裏想得到你們這些女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門至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炮並收藏儒門至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