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獰笑道:“黃口小兒,會幾句詩文,便不知天高地厚,以為能隻憑詩文,將我佛門打敗?本座今日就讓你知道知道,佛家慈悲,但也設降魔金剛,佛祖之怒,流血千裏!”


    杜預一步步被吸向法海,眼看就要落在法海之手。


    不難想象,以法海已臻化境橫練功夫,杜預被“吸”過去下場何等淒慘?


    人群,驚唿起來。


    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杜預一直站在“理”字上,為朋友兩肋插刀,為百萬民眾請\/願,更一己之力摧毀了臨安四百八十寺,極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孰是孰非,百姓心如明鏡。


    哪怕最為虔誠的信徒,對佛門吮\/吸民脂民膏,造成百姓更加貧困,難道就沒有怨言?


    更別提更多的大宋人,讀書明理,更清楚佛門入侵大宋、深\/入人間的本質,無非是攫取香火、念力,以助其修行。


    君不見人間苦難如此之多,妖蠻橫行,也未見佛門佛祖、菩薩親自下凡統統滅殺?


    誰都不願看到,這仗義執言正直讀書人,命喪法海之手。


    眼看獰笑的法海,已經到了身後,杜預目光一閃,卻負手凝立虛空,大聲道:“君子持身,自養浩然正氣,雖百邪,難辟也。”


    法海愣了一下。


    徐士林也愣住了。


    浩然正氣?


    聖元大陸,有這個詞嗎?


    聖元大陸,佛門有佛光,道家有靈氣,連妖族都有妖氣,但讀書人有什麽?


    除了才氣神通,什麽氣也沒有。


    杜預乃是第一個提出讀書人“浩然正氣”這四個字的。


    他更斬釘截鐵提出,讀書人的浩然正氣,比任何門派的“功法”“百邪”,都段位更高,都“難辟也”!


    轟隆!


    杜預“浩然正氣”四個字一出口,萬裏無雲的晴空中,竟然平地起炸雷,於無聲處聽驚雷,炸出萬裏雷聲、道道雷光,響徹天地。


    仿佛一道無形環形衝擊波一閃而過,天與地煥然一新。


    徐士林的眼眶濕潤了。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可以肯定,杜預這句話在聖元大陸是開天辟地!


    “什麽是浩然正氣?”


    徐士林心中狂喜,又禁不住升騰起一團疑惑。


    不光是他,整個大宋讀書人都在翹首以盼,期盼著杜預解釋,預感這將是開辟鴻蒙以來,讀書人一次通天徹地的偉大變革!


    杜預淡淡一笑:“雖然不想這麽早,但法海你佛門欺人太甚,我也隻好提前發布出來。”


    “好教我輩讀書人,也能與你佛門、道家、妖蠻分庭抗禮,更勝一籌。”


    杜預沉聲道:“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徐士林如聞天籟,又問道:“敢問,何謂浩然正氣?”


    杜預想了想,微笑道:“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賽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之心,則餒矣。”


    徐士林身軀震顫,眼眸放光,跪拜在地:“今後,杜兄便是徐士林的恩師。士林當以師之禮侍奉您。”


    杜預環視臨安、大宋,又仰天看著若隱若現的文曲星,徐徐道:“浩然之氣,最宏大最剛強,用正義去培養它而不用邪惡去傷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滿天地之間無所不在。浩然之氣,與仁義和道德相配合輔助,不這樣做,那麽浩然正氣就會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樣疲軟衰竭。”


    “浩然之氣是由正義在內心長期積聚而形成的,不是通過偶然的正義行為來獲取它的。皎皎君子,持身如此,不隻為修身養性,更為浩然正氣存於天地之間。”


    轟!


    隨著杜預將儒家浩然正氣之理,第一次宣之於口,宣講在聖元大陸上,隻見空中天花亂墜、祥瑞顯世!


    祥瑞一出,竟是八種,分別是青龍、鳳凰、麒麟、玄鳥、白虎、玄龜、朱雀、白象!


    八獸獻瑞,分作兩班,龍鳳翻飛、玄武獻壽、朱雀歌舞、白象跪地····


    更有天花亂墜,異香撲鼻,天籟之音,徐徐奏響。


    更有玉筍、瓔珞、錦羈、彤墀等諸多異寶,降臨在杜預麵前。


    文淵閣轟然雷動,出現在虛空之上。


    文淵閣上,竟然飛出了一個亞聖!


    荀聖!


    荀聖麵色驚異,震驚地看著杜預。


    “方才,有人立言驚天,說出浩然正氣之言,可是你說的?”


    杜預肅然而立,誠懇道:“小子無知之言,不想驚動聖人。”


    荀聖滿臉驚奇、老懷欣慰:“想我列聖,整日冥思苦想,隻想找到一種能與佛光、靈氣、妖氣、魔氣對抗的讀書人之理論,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卻被你這小小秀才、神奇小子,一再立功立德立言,發現浩然正氣?”


    他仰頭看天,看著諸多祥瑞現世,感慨萬千:“自古長江後浪推前浪,我聖道後繼有人,我等老頭子,是時候退位讓賢了。”


    杜預莞爾一笑。


    這可是他所在時空,堂堂亞聖孟子說的話。


    浩然正氣,乃是儒家學說的核心要義。


    隻是在這沒有孔孟的時空,讀書人哪怕再占據優勢,詩書才氣,沒有浩然正氣、儒家正統學說,也難以對抗佛門、道家、法家、妖蠻、魔門等強大的異族。


    杜預不過文抄公,但這“浩然正氣”的理論卻石破天驚,震驚整個世界。


    法海看到荀聖,愣了一下,但還是不甘心,一咬牙向杜預撲來。


    杜預,毀了佛門在臨安四百八十寺院,他法海豈能善罷甘休?


    “你毀我佛門寺院,罪該萬死,還不伏誅?”


    法海揮動降魔杵,劈頭一擊,雷霆萬鈞,要將杜預打成肉泥。


    荀聖目光一閃,微微皺眉。


    當著他的麵,竟然殺杜預?


    這法海、佛門真是太狂了。


    荀聖正要出手相助,沒想到杜預卻沉聲道:“無需聖人動手,學生能料理了他!”


    荀子微微一笑。


    法海勃然大怒。


    眾人呆若木雞。


    杜預這是瘋了吧?


    竟然大言不慚,當著聖人的麵,說什麽他能對付法海?


    法海是那麽好對付的嗎?


    人家畢竟金山寺方丈,相當於堂堂的翰林!


    你一個秀才怎麽能與翰林相提並論?


    法海咆哮如龍,迅疾而來,一揮降魔杵向杜預轟擊而至!


    “小子,超度你!”


    杜預淡淡道:“承乾坤之正氣,立天地之威儀,自是成竹於胸,所行風雨無懼。”


    他每說一個字,便有一股浩然正氣,直衝天際、飛射雲霄。


    文曲星,動。


    天地之間,仿佛多了一股磅礴的浩然正氣。


    浩然正氣不同於道家之氣,佛家之光,是一股浩浩蕩蕩、氣勢澎\/湃、磅礴萬千的正氣,落在杜預身上形成了一座透明的“防禦壁”,穩穩擋住了法海雷霆萬鈞的狂怒驚天一擊。


    “怎麽可能?”


    法海大驚失色,虎目滿滿難以置信。


    他這石破天驚的一擊,哪怕杜預是兩榜進士都要重傷,舉人之下必死無疑,杜預一個秀才怎麽能擋得住?


    他仔細看去,隻見杜預說過的承乾坤之正氣,立天地之威儀,自是成竹於胸,所行風雨無懼,二十四個字,字字珠璣,重於千鈞,化為衝天才氣,穩穩擋在法海降魔杵前,使得千鈞之力的降魔杵不得寸進!


    “你,你,這是?”


    法海禿頭上,滿腦門都是冷汗。


    他不李姐。


    為何杜預隻憑一句“浩然正氣”,還有一首詩,便可擋住他的雷霆攻擊。


    杜預一指遠處西湖畔的雷峰塔。


    雷峰塔,是除了金山寺,臨安城中唯一沒有倒塌的佛塔。


    它傲然屹立在西湖之畔,高達七層,金銅鬥拱,飛簷翹角,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代表了佛門鎮\/壓一切的無盡威嚴!


    雷峰塔鎮西湖,鎖錢塘,坐斷東南形勝之地,聚斂半壁江山的香火願力,源源不斷直衝天際,輸向西方靈山之上,佛光籠罩臨安城,甚至能輻射到千裏之外的東海!


    金山寺與雷峰塔,一寺,一塔,表裏山河,互為犄角,是佛門在臨安最重要的建築,堪稱狠狠釘在大宋都城上一對釘子。


    隻要這兩座寺和塔不倒,佛門在大宋的統治根基,就不會動搖。


    但!


    杜預卻將矛頭,直指那座雷峰塔!


    他飛速念誦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文曲星降下的浩然正氣,在杜預手中,徐徐凝結成一道雷電長矛!


    這一擊,並不單純是杜預之功。


    甚至不是文曲星之力。


    而是江南數百萬被迫參加勞役、樂捐貢田、供養寺院的苦逼百姓,生活無依、苦寒未己的百姓,民怨沸騰、怨聲載道、衝天怨氣凝結而成的雷電長矛。


    浩然正氣根本,就是民心。


    民心,就是天心,民\/意,就是天意。


    讀書人一張嘴厲害,但並非他本人多厲害,而是他代表民\/意,敢於仗義執言,敢於質疑不公,敢於與邪惡鬥爭,為民請\/願!


    “雷峰塔,倒!”


    杜預一擊轟擊向雷峰塔。


    “哈哈哈···”


    法海仰天長笑:“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你再怎麽立功立德立言,也不過區區一介秀才,竟然妄語狂言什麽打倒雷峰塔?豈不笑掉大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門至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炮並收藏儒門至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