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比你的高三老師,看到你們各個自我感覺良好,都不把高考放在眼裏,用心良苦,設計了一場非常難的模擬考,準備給考生們一番社會毒打,體驗人間險惡。


    之後,再給沮喪的你們,開個小灶,鼓勵一下,學生們就虛心多了。


    誰知,掛逼杜預拿著答案,開著金手指進了考場。


    一模擬,杜預直接滿分。


    打壓,變成了開掛。


    演習,變成了演戲。


    你說氣不氣人?


    想到這裏,杜預嘴角微翹。


    “書山學海啊,你想要我體驗社會毒打?我還是讓你先嚐嚐人間險惡吧。”


    他悠然道:“【尋隱者不遇】。”


    正在焦頭爛額的項羽,猛然一激靈,兩眼放光:“作詩了!哈哈,我怎麽忘了?我尚父會作詩啊?沒有什麽難題,是一首詩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就再來一首。”


    裴十四罵道:“閉嘴。好好聽著。”


    童子好奇盯著杜預,不相信他一首詩能找到自己師父。


    畢竟,師父是神人一枚,雲遊四海,神出鬼沒的。


    做首詩,能找到?


    杜預一指童子,微笑道:“鬆下問童子。”


    他又一指雪峰山:“言師采藥去!”


    杜預才氣,縈繞在山中。


    他的才氣,似乎不著一色,白描無華,是淡妝而非濃抹。卻渾然天成,濃淡相宜。


    配上周圍鬱鬱青鬆,悠悠白雲,這青與白,這鬆與雲,渾然一體。


    裴十四睜大眼睛,難以置信道:“如此神奇?杜兄大才!”


    以他的實力,能看得出杜預才氣早已超過了尋常秀才,甚至超過了舉人實力。


    才氣,無形無質,卻能體現出一個文人的內在力量。


    隻聽得山風凜冽、鬆濤陣陣,嘩嘩作響。


    這雪峰山,成片成片青翠中挺立隱含無限生機。


    卻見茫茫白雲,深邃杳靄,捉摸無從。


    那隱世的隱者,猶如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


    杜預踱了一步:“隻在此山中。”


    項羽又產生了一絲希望。


    杜預微笑道:“雲深不知處!”


    項羽惘然若失,無可奈何。


    裴十四,瞠目結舌。


    “······”


    因杜預這首詩,他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


    【尋隱者不遇】


    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區區二十五個字,便將一位隱者世外高人的風骨,勾勒的如此清晰。


    白雲顯其高潔,蒼鬆讚其風骨,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


    項羽、老夫婦、童子、老吳····


    各色人等,都瞠目結舌,讚歎不絕。


    “這詩,太絕了。”


    “從未聽過如此簡潔、又意境深遠的詩。”


    “區區幾句話,將隱者寫絕了。”


    “四句話,四個情緒,峰迴路轉,跌宕起伏,令人叫絕啊。”


    杜預的詩詞才氣,淩霄而上,迴蕩在九霄雲外。


    整個書山,都在劇烈搖晃、顫\/抖。


    雪峰山上下,迴蕩著杜預這首【尋隱者不遇】。


    第二重山,不,整個書山學海,都在迴蕩著【尋隱者不遇】。


    十國讀書人,都愕然抬頭,看向天際,各個咬牙切齒。


    “這詩詞是?”


    “杜預?又是杜預?”


    “除了他,還有哪個變\/態?”


    “不行,他來到這書山,已經做了多少首詩,還各個一句鎮國?”


    所謂文人相輕、加上都是少年心性,不甘落後,不想讓人專美於前,十國讀書人都對杜預如此驚才絕豔的表現,氣得跺腳,充滿了羨慕妒忌恨。


    可惜,更大的打擊在後麵。


    “好一個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那個似曾相識的蒼老聲音,在雲端之上轟然響起,聲如洪鍾大呂,將讀書人震得東倒西歪。


    文淵閣輪廓,出現在虛空中,一位半聖磅礴的身影,出現在書山學海的虛空之中。


    一眾學子大驚。


    因能在天空投影如此巨大,唯有聖人,至少半聖!


    一首詩,竟然驚動了文淵閣的半聖!


    正在騎馬狂奔的賈玉認了出來,急忙滾鞍下馬,恭敬參拜叫道:“參見司馬半聖。”


    這位竟然是大漢半聖司馬相如。


    正在奔波的歐陽斌、王倫、劉選文等,紛紛拜倒,恭敬無比。


    半聖,尤其是文淵閣半聖,已經是普通讀書人能見到的大人物極限。


    半聖,也是聖。


    能封聖的人物,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文淵閣能出動半聖,已經是人間行走的最高文位。之上,隻有聖人和亞聖,都是幾百年閉關不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隱世高人。不到人族生死存亡的時刻,他們不可能露麵。


    半聖司馬相如凝立在雲端,微笑俯瞰著雪峰山中杜預,微微頷首,眼中透出毫不掩飾的激賞,擊節讚歎道:“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淩滄洲!”


    十國讀書人,人人都傻了!


    因司馬半聖對杜預這句稱讚,意思是當你詩興濃烈之時,落筆可搖動五嶽,詩成之後,嘯傲之聲,直淩越滄海,橫跨大洲!


    十國乃是聖元大陸,而聖元大陸又不是這世界上唯一的陸地,神話傳說,海外還有數洲大陸。佛門說大陸有五:除聖元大陸外,還有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和北俱蘆洲。道家也有類似說法。


    司馬半聖對杜預稱讚,說他詩詞不光能迴蕩在聖元大陸上,還能傳到其他大洲,這稱讚堪稱溢美,因唯有聖人能往來其他大陸。


    杜預急忙叉手禮,以學生之禮見過半聖:“半聖謬讚!學生愧不敢當。”


    司馬半聖搖搖頭,目光柔和道:“不,我乃是當值半聖,自從你們進入書山以來,你已經做了三首,讓我忍不住擊節讚歎的詩。這第三次,我終於按捺不住現身。”


    “此【尋隱者不遇】,已近道矣。”


    “方才,你興會飆舉,搖筆賦詩,藐視一切,傲岸不羈,年紀輕輕,已有大家風範。”


    “若論才氣,此詩可評鎮國。”


    鎮國二字一出,十國士子一片嘩然,倒吸冷氣。


    歐陽斌、賈玉、王倫、劉選文等人:“·····”


    心態崩了!


    這還玩個蛋?


    杜預一路上,遊山玩水,吟詩作賦,左一個鎮國詞句,右一個鎮國詩句,這【尋隱者不遇】又隻差一步就是鎮國詩。


    連司馬相如半聖,都禁不住跳出來,為他擊節讚歎,溢美滿滿。


    我們跟在他後麵,連個合格陪襯都不算。


    甚至連他的馬尾都看不到。


    差距,要不要這麽大的?


    他們都是天縱之才,又都是出身名門,有的直接王孫貴族,心比天高、眼高於頂,打擊之大,可想而知。


    這簡直是羞辱。


    司馬相如每一句稱讚杜預的話,都是狠狠打在他們臉上的大巴掌,打得一個個逼王火\/辣辣。


    誰知,更大打擊還在後麵。


    杜預搖頭、拱手道:“鎮國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學生不要詩成鎮國,學生隻願尋得隱者,百姓得救。”


    司馬相如都呆了一呆。


    十國秀才,人人瞠目結舌。


    王倫怒吼一聲:“臭不要臉!”


    杜預明明都這麽優秀了,竟然還如此謙遜,對答如流不說,關鍵還以詩詞表明心跡,拔高境界,這貨的段位也太高了吧?


    司馬相如歎道:“你既有此兼濟天下、拯救蒼生誌向,又有這般經天緯地的才氣,天下還有什麽事,做不成的?”


    “我會為你三篇詩詞,一起寫卷首語。”


    “可惜,你【尋隱者不遇】,與【望廬山瀑布】和【題西林壁】一樣,才氣足以鎮國,但題材不符合鎮國詩要求,暫時不能整首鎮國,隻能一句鎮國。”


    “【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司馬相如微微含笑,徐徐消失:“我很期待你,走到第三重山,記得去【茹古涵今殿】。”


    這最後一句,微弱至極,唯有杜預能隱隱聽到。


    他自然知道,這是司馬半聖欣賞自己,給他開小灶、做了提示。


    “茹古涵今殿?”


    杜預心潮澎\/湃。


    這個詞,乃是後人對唐宋八大家韓愈的評語。所謂“茹古涵今,無有端涯”,乃是說韓愈的知識淵博,通曉古今,沒有他不知道的知識。


    光是聽到這詞,杜預就敏銳意識到,這書山中最珍貴的,絕非所謂的文寶、文丹、文獸等,而是·····


    真正的知識!


    讀書人胸懷天下,不以外物為榮,唯以無知為恥。


    “【茹古涵今殿】,第三重山嗎?”


    杜預反複咀嚼著這個詞匯,暗暗記下。


    半聖所言,必然極其要緊。茹古涵今殿,必有極大機緣。


    半聖消失,十國讀書人卻深受刺\/激。


    “啊啊啊!”


    “混賬杜預,我一定要第一個衝入桃花源!”


    劉選文名士風\/流不見了,騎著白鹿狂奔。


    杜預再怎麽詩成鎮國,也是尋隱者不遇!


    他要一點點去做任務,一步步去找桃花源。


    而我呢?


    卻可以趁著杜預將金狼軍注意力吸引過去,直接用白鹿尋寶山能力,直接偷家。


    它不香嗎?


    我得到了寶山,拿到了魔君石,你再詩詞鎮國又如何?


    “駕!”


    劉選文策鹿狂奔。


    不光是白鹿書院的勢力,杜預詩詞一次次鎮國,已經深深激怒了所有書山學海的強者。


    十大秀才,其餘之人,都在暗暗較勁,迫不及待要將杜預掀翻,暗暗瞄準遙遙領先的杜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門至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炮並收藏儒門至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