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杜預感動的不要不要的。
整個大明宮之上,竟轟然雷動。
響徹武媚娘溫柔的聲音。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雲霄之上,啼血杜鵑,子歸哀鳴!
仿佛是即將被一尺白綾絞殺的武媚娘,在向皇帝微笑永別。
但她越是不恨,越是癡愛,皇帝越是受不了。
這世界上,哪個男人能舍棄如此癡情的女子?
何況,近來太後、皇後幹涉皇帝的事,還少嗎?
杜預詩成鎮國,讓大唐轉危為安,皇帝興衝衝要招入朝廷來做官,結果被太後冷冰冰“絕天下幸進之路”給懟了迴來。
皇帝貴為天子,不要麵子的嗎?
朕連一個小小翰林侍讀,都決定不了?
何況,此人還詩成鎮國,有功與社稷?
新仇舊恨,氣上心頭。
皇帝目光幽幽,氣衝鬥牛,終於決定——是可忍孰不可忍!
要是眼睜睜看著武媚娘被太後殺了,他這皇帝威信何在?威嚴何在?還怎麽做下去?
“擺駕,冷宮。”
皇帝冷冷吩咐。
高力士冷汗津\/津,狠狠瞪了那侍女一眼。
他萬萬沒想到,這武媚娘還有如此手段?
區區一首詩,就能讓皇帝迴心轉意?護住她與太後硬杠?
“皇上,三思啊。”
高力士哀求。
皇帝一腳踹飛高力士:“你個狗奴才,這天下乃是我李家天下!朕乃是李家天子,後宮嬪妃生死,朕一言可決!”
冷宮。
三尺白綾,已經掛好。
劇毒鴆酒,準備妥當。
蠟燭,忽明忽暗。
大太監冷笑道:“武才人,你別耽誤功夫了。你詛咒太後,罪該萬死。太後旨意,你自己選吧。是白綾,還是鴆酒?”
武媚娘卻搖搖頭,一臉決絕:“我要麵見太後。那賤\/人誣告本宮。本宮有冤情,不能就死。”
她內心卻在惴惴不安,甚至絕望。
時間,已經拖不下去了。
可皇帝卻還是沒來。
她內心崩潰。
杜預,你這長恨歌,是否不管用?
“哼!感情這半天,你一直在拖延時間?”
大太監怒了:“來人,送她上路。”
誰知,一聲斷喝。
“朕,看誰敢?”
“皇上?”
大太監嚇得跪地。
武媚娘原本已經絕望的美眸,驟然一亮。
皇帝,來了。
杜預,神人也!
她精神緊繃,驟然鬆弛,終於天旋地轉,我見猶憐倒在地上。
皇帝一把抱住昏迷的武媚娘,冷冷道:“迴宮。”
之後,深宮之中,傳出了各種精彩的故事。
有人說,皇帝將武媚娘帶迴自己寢宮之中,不許任何人出入,以保護武媚娘不被太後所害。
也有人說,太後、皇後聽說此事,大驚失色,聯袂而來。太後以先帝遺詔斥責皇帝荒陰無度,但被皇帝硬氣、怒懟迴去。母子在大明宮中幾乎公開決裂。
還有人說,武媚娘寫【長恨歌】,感天動地,詩成泣鬼神,才從太後屠刀下逃得一劫。
盡管各種版本滿天飛,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
武媚娘,依靠【長恨歌】活了下來。
非但沒有死,反而居住在了皇帝寢宮之中。
長安人民,向來八卦。
【長恨歌】,也流傳出宮。
一日之內,長安紙貴。
上至高\/官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人人都在爭相傳頌著【長恨歌】。
家家戶戶,都傳哭聲。
“嗚嗚嗚!太感人了。”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不行了,我真的···我要去罵太後!”
“什麽惡毒太後,為何要拆散這對神仙眷侶?”
“太後把持朝政,罪大惡極,還逼皇帝專寵自己侄女王皇後。”
“琅琊王家,這是要取代李唐天下嗎?”
太後風評,被害。
到處流傳著對她不利的傳言。
隨著長恨歌,太後也從惡毒婆婆,升級為把持朝政、飛揚跋扈、陰謀篡位的老妖婆。
“砰!”
價值萬金的文寶筆架,被狠狠摔碎在地上。
“撕拉。”
珍貴的孤本古籍被撕碎。
“氣煞哀家!”
王太後披頭散發,狂怒如獅子,在屋子裏走來走去,瘋狂毀滅見到的一切。
“太後。”
王皇後眼圈紅紅,勸說道:“保重鳳體啊。”
王太後聲聲咆哮:“什麽長恨歌?哀家竟然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武媚娘這賤\/人,竟然將哀家醜化成這樣?我饒不了她。”
她如牛喘,頹然道:“真真想不到,一首詩竟然有如此不可思議。讓皇帝猶如中了邪般,拚死護著那賤\/人。”
王皇後更是嗚嗚哭泣。
皇帝對太後尚還有忌憚,對她就更是不假辭色,厭惡之情溢於言表。
此事過後,無論武媚娘死不死,她這皇後算是徹底失寵了。
“不對啊。”
王太後眼眸中閃過一絲精芒:“你有沒有覺得,這裏麵有什麽地方不太對?”
王皇後疑惑:“什麽不對?”
“武士彠,一介武夫。”
王太後冷冷道:“他的女兒,將門之女,哪有這麽大的才氣,能寫出【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種千古絕句?”
皇後也一拍腦門:“是啊,臣妾也在納悶。這長恨歌,能流芳千古的絕佳詞句,比比皆是。什麽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臣妾看了都動心,何況是皇上?”
“哀家問過高力士。之前,那狐媚子能狐媚皇上,依仗的也是三首好詩。”
王太後徹底恢複冷靜,將三張紙推給王皇後。
王皇後看了三首清平\/調,大吃一驚:“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此詩,妙絕!”
“你以為,這種詩是武媚娘那賤\/人能寫得出來的?”
王太後目光一寒。
王皇後靈光一閃:“太後的意思?別人代筆的?這些詩,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但句句都打在帝王心坎上。讓皇上都無法抵抗。”
“不錯。”
王太後麵色凝重:“此人,詩才奇高,天下奇才也。”
“若不能找到此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找到破解之法,隻怕你我今日之敗,還會繼續上演!”
“可··到底誰寫的呢?”
王皇後皺眉:“我朝人人會寫詩,天下之大,詩人處處,這不是大海撈針?”
太後眼中閃過一絲陰鷙:“要不說,你失寵一點不冤。前些日子,名震全國的鎮國詩【行路難】,你沒聽到?”
皇後失聲道:“太後的意思?是杜預?那個秀才?”
“除了他,再沒有別人!”
太後斬釘截鐵道。
“啊?您老人家如何斷定?”
皇後花容失色。
大唐人口億萬,詩人若過江之鯽,沒有一百萬也有八十萬。
憑什麽看到如此好詩,就斷定是杜預所寫?
“沒什麽證據,隻是哀家直覺。”
太後冷笑:“此人,應該是【長恨歌】、【清平\/調】的真正作者。”
“此人好大的膽子!”
王皇後勃然大怒:“既然敢助紂為虐,那就請太後下詔,將他索拿,或者當場格殺。”
太後目光一閃,正要說話。
王侄作為王家女子,能爬到今天的地步,絕非心慈手軟之人。
哪怕杜預詩成鎮國,若是礙事,她也照殺不誤。
一道飛鴻,化為書信。
太後看過書信後,略一沉吟道:“武士彠,果然今晚約會此人。”
“這就是他們勾結的證據。”
王皇後黛眉一挑:“若朝廷不方便出手,我給哥哥寫信,讓王家動手除掉這禍患也可。他本事越大,對我們威脅越大。”
太後搖搖頭,嘴角翹起一絲譏諷弧度:“此人卻詩成鳴州,寫了一首【節婦吟】,婉拒了武士彠。”
“啊?”
王皇後愣住了。
太後吟誦道:“此人說,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他若與武士彠勾結,隻怕唯恐做事不秘密,斷不會大聲嚷嚷。”
“此人在表明態度,竟然沒站隊。”
“倒是有幾分機靈。”
“要是他沒做節婦吟,哀家今晚就下令,將他格殺勿論!”
杜預不會想到,自己一首詩,竟有驚無險在鬼門關走了一遭,與死神擦肩而過。
若他表態不夠堅決,又或者沒有詩成鎮國,今晚都有殺身之禍。
在大人物的眼力,小人物就是一隻凡塵中螻蟻,碾死螻蟻不需要理由。
殺錯了人呢?
那就怪你命不好。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
當然,杜預詩成鎮國,也是一大護身符。至少他是一隻強壯的螻蟻,需要當權者謹慎對待。
太後閉目養神,指頭敲擊在太師椅上。
她半晌睜眼,冷冷道:“寫信給王異。”
“哀家要她徹查此人。”
“此人做過什麽詩,見過什麽人,說過什麽話,事無巨細,都要知道,以聖箋當日報來。”
“聖箋,一天一報?”
皇後心疼:“這杜預拉攏不成,殺了便是,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地主家,也禁不起這麽花啊?
“殺了?詩成鎮國之人,你一句話就殺了?”
太後冷笑道:“讓王異去試探,看他識不識相?”
皇後沉默半晌,話題又轉到武媚娘身上:“皇上寢宮中,那狐媚子怎麽辦?”
“你是皇後,六宮正主。”
太後冷哼道:“難道,你就不能想想辦法?要你何用?”
“是。”
王皇後委屈巴巴,眼眸閃過寒芒。
整個大明宮之上,竟轟然雷動。
響徹武媚娘溫柔的聲音。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雲霄之上,啼血杜鵑,子歸哀鳴!
仿佛是即將被一尺白綾絞殺的武媚娘,在向皇帝微笑永別。
但她越是不恨,越是癡愛,皇帝越是受不了。
這世界上,哪個男人能舍棄如此癡情的女子?
何況,近來太後、皇後幹涉皇帝的事,還少嗎?
杜預詩成鎮國,讓大唐轉危為安,皇帝興衝衝要招入朝廷來做官,結果被太後冷冰冰“絕天下幸進之路”給懟了迴來。
皇帝貴為天子,不要麵子的嗎?
朕連一個小小翰林侍讀,都決定不了?
何況,此人還詩成鎮國,有功與社稷?
新仇舊恨,氣上心頭。
皇帝目光幽幽,氣衝鬥牛,終於決定——是可忍孰不可忍!
要是眼睜睜看著武媚娘被太後殺了,他這皇帝威信何在?威嚴何在?還怎麽做下去?
“擺駕,冷宮。”
皇帝冷冷吩咐。
高力士冷汗津\/津,狠狠瞪了那侍女一眼。
他萬萬沒想到,這武媚娘還有如此手段?
區區一首詩,就能讓皇帝迴心轉意?護住她與太後硬杠?
“皇上,三思啊。”
高力士哀求。
皇帝一腳踹飛高力士:“你個狗奴才,這天下乃是我李家天下!朕乃是李家天子,後宮嬪妃生死,朕一言可決!”
冷宮。
三尺白綾,已經掛好。
劇毒鴆酒,準備妥當。
蠟燭,忽明忽暗。
大太監冷笑道:“武才人,你別耽誤功夫了。你詛咒太後,罪該萬死。太後旨意,你自己選吧。是白綾,還是鴆酒?”
武媚娘卻搖搖頭,一臉決絕:“我要麵見太後。那賤\/人誣告本宮。本宮有冤情,不能就死。”
她內心卻在惴惴不安,甚至絕望。
時間,已經拖不下去了。
可皇帝卻還是沒來。
她內心崩潰。
杜預,你這長恨歌,是否不管用?
“哼!感情這半天,你一直在拖延時間?”
大太監怒了:“來人,送她上路。”
誰知,一聲斷喝。
“朕,看誰敢?”
“皇上?”
大太監嚇得跪地。
武媚娘原本已經絕望的美眸,驟然一亮。
皇帝,來了。
杜預,神人也!
她精神緊繃,驟然鬆弛,終於天旋地轉,我見猶憐倒在地上。
皇帝一把抱住昏迷的武媚娘,冷冷道:“迴宮。”
之後,深宮之中,傳出了各種精彩的故事。
有人說,皇帝將武媚娘帶迴自己寢宮之中,不許任何人出入,以保護武媚娘不被太後所害。
也有人說,太後、皇後聽說此事,大驚失色,聯袂而來。太後以先帝遺詔斥責皇帝荒陰無度,但被皇帝硬氣、怒懟迴去。母子在大明宮中幾乎公開決裂。
還有人說,武媚娘寫【長恨歌】,感天動地,詩成泣鬼神,才從太後屠刀下逃得一劫。
盡管各種版本滿天飛,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
武媚娘,依靠【長恨歌】活了下來。
非但沒有死,反而居住在了皇帝寢宮之中。
長安人民,向來八卦。
【長恨歌】,也流傳出宮。
一日之內,長安紙貴。
上至高\/官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人人都在爭相傳頌著【長恨歌】。
家家戶戶,都傳哭聲。
“嗚嗚嗚!太感人了。”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不行了,我真的···我要去罵太後!”
“什麽惡毒太後,為何要拆散這對神仙眷侶?”
“太後把持朝政,罪大惡極,還逼皇帝專寵自己侄女王皇後。”
“琅琊王家,這是要取代李唐天下嗎?”
太後風評,被害。
到處流傳著對她不利的傳言。
隨著長恨歌,太後也從惡毒婆婆,升級為把持朝政、飛揚跋扈、陰謀篡位的老妖婆。
“砰!”
價值萬金的文寶筆架,被狠狠摔碎在地上。
“撕拉。”
珍貴的孤本古籍被撕碎。
“氣煞哀家!”
王太後披頭散發,狂怒如獅子,在屋子裏走來走去,瘋狂毀滅見到的一切。
“太後。”
王皇後眼圈紅紅,勸說道:“保重鳳體啊。”
王太後聲聲咆哮:“什麽長恨歌?哀家竟然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武媚娘這賤\/人,竟然將哀家醜化成這樣?我饒不了她。”
她如牛喘,頹然道:“真真想不到,一首詩竟然有如此不可思議。讓皇帝猶如中了邪般,拚死護著那賤\/人。”
王皇後更是嗚嗚哭泣。
皇帝對太後尚還有忌憚,對她就更是不假辭色,厭惡之情溢於言表。
此事過後,無論武媚娘死不死,她這皇後算是徹底失寵了。
“不對啊。”
王太後眼眸中閃過一絲精芒:“你有沒有覺得,這裏麵有什麽地方不太對?”
王皇後疑惑:“什麽不對?”
“武士彠,一介武夫。”
王太後冷冷道:“他的女兒,將門之女,哪有這麽大的才氣,能寫出【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種千古絕句?”
皇後也一拍腦門:“是啊,臣妾也在納悶。這長恨歌,能流芳千古的絕佳詞句,比比皆是。什麽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臣妾看了都動心,何況是皇上?”
“哀家問過高力士。之前,那狐媚子能狐媚皇上,依仗的也是三首好詩。”
王太後徹底恢複冷靜,將三張紙推給王皇後。
王皇後看了三首清平\/調,大吃一驚:“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此詩,妙絕!”
“你以為,這種詩是武媚娘那賤\/人能寫得出來的?”
王太後目光一寒。
王皇後靈光一閃:“太後的意思?別人代筆的?這些詩,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但句句都打在帝王心坎上。讓皇上都無法抵抗。”
“不錯。”
王太後麵色凝重:“此人,詩才奇高,天下奇才也。”
“若不能找到此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找到破解之法,隻怕你我今日之敗,還會繼續上演!”
“可··到底誰寫的呢?”
王皇後皺眉:“我朝人人會寫詩,天下之大,詩人處處,這不是大海撈針?”
太後眼中閃過一絲陰鷙:“要不說,你失寵一點不冤。前些日子,名震全國的鎮國詩【行路難】,你沒聽到?”
皇後失聲道:“太後的意思?是杜預?那個秀才?”
“除了他,再沒有別人!”
太後斬釘截鐵道。
“啊?您老人家如何斷定?”
皇後花容失色。
大唐人口億萬,詩人若過江之鯽,沒有一百萬也有八十萬。
憑什麽看到如此好詩,就斷定是杜預所寫?
“沒什麽證據,隻是哀家直覺。”
太後冷笑:“此人,應該是【長恨歌】、【清平\/調】的真正作者。”
“此人好大的膽子!”
王皇後勃然大怒:“既然敢助紂為虐,那就請太後下詔,將他索拿,或者當場格殺。”
太後目光一閃,正要說話。
王侄作為王家女子,能爬到今天的地步,絕非心慈手軟之人。
哪怕杜預詩成鎮國,若是礙事,她也照殺不誤。
一道飛鴻,化為書信。
太後看過書信後,略一沉吟道:“武士彠,果然今晚約會此人。”
“這就是他們勾結的證據。”
王皇後黛眉一挑:“若朝廷不方便出手,我給哥哥寫信,讓王家動手除掉這禍患也可。他本事越大,對我們威脅越大。”
太後搖搖頭,嘴角翹起一絲譏諷弧度:“此人卻詩成鳴州,寫了一首【節婦吟】,婉拒了武士彠。”
“啊?”
王皇後愣住了。
太後吟誦道:“此人說,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他若與武士彠勾結,隻怕唯恐做事不秘密,斷不會大聲嚷嚷。”
“此人在表明態度,竟然沒站隊。”
“倒是有幾分機靈。”
“要是他沒做節婦吟,哀家今晚就下令,將他格殺勿論!”
杜預不會想到,自己一首詩,竟有驚無險在鬼門關走了一遭,與死神擦肩而過。
若他表態不夠堅決,又或者沒有詩成鎮國,今晚都有殺身之禍。
在大人物的眼力,小人物就是一隻凡塵中螻蟻,碾死螻蟻不需要理由。
殺錯了人呢?
那就怪你命不好。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
當然,杜預詩成鎮國,也是一大護身符。至少他是一隻強壯的螻蟻,需要當權者謹慎對待。
太後閉目養神,指頭敲擊在太師椅上。
她半晌睜眼,冷冷道:“寫信給王異。”
“哀家要她徹查此人。”
“此人做過什麽詩,見過什麽人,說過什麽話,事無巨細,都要知道,以聖箋當日報來。”
“聖箋,一天一報?”
皇後心疼:“這杜預拉攏不成,殺了便是,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地主家,也禁不起這麽花啊?
“殺了?詩成鎮國之人,你一句話就殺了?”
太後冷笑道:“讓王異去試探,看他識不識相?”
皇後沉默半晌,話題又轉到武媚娘身上:“皇上寢宮中,那狐媚子怎麽辦?”
“你是皇後,六宮正主。”
太後冷哼道:“難道,你就不能想想辦法?要你何用?”
“是。”
王皇後委屈巴巴,眼眸閃過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