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猜測,武士彠處於落水之人,急於抓救命稻草的階段——他被太後盯上,想要傍上皇帝大腿,卻還沒有被皇帝信任。
而自己,很不幸成為武士彠的一個籌碼,用來綁定皇帝的籌碼。
這當然不符合杜預的利益。
他就算要找政\/治盟友,也不會找武士彠這種隨時會被抄家滅族的政\/治破落戶。
他就算要跟皇帝搭上關係,也要直接找皇帝,而不是被二道販子武士彠捆綁在一起。
要知道,政\/治最重要的問題,不是能力,而是站隊!
想當年,李白謫仙人多牛逼?
可他不就是站錯了隊,錯誤站在了永王隊伍中,還給跪舔永王寫了十一首《永王東巡歌》?結果導致身敗名裂,被流放夜郎?
在太後與皇帝兩者之間,杜預選擇他自己。
更不要提,你區區三品都督武士彠。
這就是杜預的底氣——詩成鎮國,就有這份從容與自信。
“如何?”
武士彠卻微微一笑,覺得杜預已經落入彀中,下一秒就要涕淚橫流,跪下大叫士為知己者死。
一個秀才,卻被堂堂三品都督、大唐功勳親自拉攏,抵足夜談,還不夠你炫耀的?
加上他表現出,一切盡在掌握中的氣勢,杜預不可能逃得過這溫柔的羅網。
他推過去一張紙:“若你別無異議,那就在這份奏折上簽名吧。”
杜預看過那張紙。
這張紙上,是一份武士彠寫給皇帝的表忠心奏折。
上麵粉身碎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了一大堆。
後麵,還有杜預的名字,需要他簽字。
無疑,這是一份政\/治投效書。
杜預如果簽了,那就徹底綁在武士彠的戰船上,要與他休戚與共、共同進退。
皇帝眼裏杜預價值越高,武士彠從杜預身上獲得的價值就越高。
窗外,人影攢動,甲胄帶寒。
武三思滿含殺氣的吆喝聲,不絕於耳。
帶甲武士盔甲撞\/擊聲,往來巡邏腳步聲傳來。
杜預深吸一口氣。
這是武士彠的兩手準備。
一麵是高\/官厚祿利誘,一麵是殺氣騰騰的威逼。
對方鐵了心,今日一定要讓他“失\/身”,投入他的陣營中。
否則,後果杜預知道。
杜預不能答應,但同樣不能不答應。
答應了,杜預就上了武士彠的賊船。
不答應,今晚這關杜預就過不去。
別以為,武士彠不會殺杜預。
他身為正三品的荊州水師都督,掌握十萬大軍,連朝廷王太後都不敢直接動手。
殺一個秀才杜預,又有什麽了不起?
在武士彠和武三思看來,杜預插翅難逃。
杜預淡淡一笑,突然撇開話題道:“我突然想起了一個故事。都督要不要聽?”
“什麽故事?”
武士彠臉色一沉,心中不悅,但不好發作。
杜預沒說不簽,隻是講個故事,你都不允許,太不拿人家當人看。
杜預淡淡道:“在我故鄉,有個美麗聰慧的少婦,被一位有錢有勢的登徒子盯上。”
“登徒子死纏爛打,一定要追求這位少婦,還贈送了她一對價值連城的東海明珠。要玉成好事。”
“少婦被逼無奈,給他寫了一首詩。”
“哦?”
武士彠哈哈大笑:“有趣,真是有趣。這故事我從未聽過。不知道那美女能寫什麽詩句呢?”
杜預悠然道:“【節婦吟】。”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你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婦,還要對我用情,此君非守禮法之士甚明,語氣中帶微辭,含有譴責之意。
這裏的“君”,喻指武士彠,“妾”是杜預自比,十字突然而來,直接指出武士彠的別有用心。
武士彠眉頭微皺,裝聽不懂。
杜預繼續道:“感君纏綿意,係在紅羅襦。”
我雖知君不守禮法,然而又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親自把君所贈之明珠係在紅羅襦上。表麵看,是感謝武士彠對自己的知己、知遇;如果深一層看,話中有文章。
杜預繼續悠然道:“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
這句話,說的是自己家富貴氣象,良人是執戟明光殿的衛士,身屬中央。
明光裏,便是大唐的宮殿明光殿。
但對於杜預這種區區秀才,已然詩成鎮國的情況,也可認為是前途光明、鵬程萬裏、不可限量。
杜預話鋒一轉:“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這兩句波瀾開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鬥爭激烈:前一句感謝對方,安慰對方;後一句斬釘截鐵地申明己誌,“我與丈夫誓同生死”。
表現出一個被引\/誘的少婦,內心經過激烈鬥爭,最後確定不改其誌,隻願與丈夫生死相依。
杜預擲地有聲,沉聲道:“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以深情語作結,一邊流淚,一邊還珠,言詞委婉,而意誌堅決。
當說到“恨不相逢未嫁時”,詩成鳴三州。
滁州、廬州、揚州,萬千百姓,都聽得清清楚楚。
整個大江之上,都迴蕩著杜預擲地有聲的聲音。
武士彠臉色陡然一變。
他本想製造“瓜田李下”嫌疑,逼迫杜預不得不就範,跟隨自己的勢力,沒想到杜預給他來了一招詩成鳴三州。
這比大喇叭還管用。
而且,杜預這首詩,寫的非常有特點。
他將一位被登徒子重金引\/誘的少婦,心理活動刻畫入木三分,寫得如此細膩,熨貼,入情入理,短幅中有無限曲折,真所謂“一波三折”。
此詩詞淺意深,言在意外,含蓄地表達了杜預的政\/治立場,通篇運用比興手法,以少婦麵對多金少爺欲拒還迎、終究忍痛割愛的角度,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態度。表麵完全是一首抒發男女情事之言情詩,骨子裏卻是一首政\/治抒情詩,題為《節婦吟》,即杜預用以明誌。
雖然武士彠用來常人求之不得的聲名地位、富貴榮華,來拉攏、引\/誘杜預加入起陣營、為其助勢,但杜預“富貴不能移”,像一個節婦守住貞\/操一樣的守住了自己的嚴正立場。
但武士彠是個手握重兵、炙手可熱的藩鎮都督,杜預並不想得罪他、讓他難堪,因此寫了這首非常巧妙的雙層麵的詩去迴拒他。
更妙的是,杜預還巧妙利用詩成鳴州,讓這首詩鳴三州之地!
如此一來,就算朝廷、太後和其他勢力,有人在暗中跟蹤這條船,看到杜預上了武士彠的賊船,也能聽到這首表明心跡的【節婦吟】,而不會誤判杜預加入了武士彠,相反卻明確了杜預拒絕武士彠事實。
武士彠試圖連哄帶騙、拉杜預下水,給其他勢力製造既成事實的圖謀,不攻自破。
武士彠愣了片刻,忍不住哈哈大笑:“好一個【節婦吟】。”
“當!”
船艙門被推開。
武三思全副武裝,斬刀雪亮,大步流星走進來喝罵:“杜預,你是敬酒不吃吃罰酒!竟然寫詩譏諷我爹是登徒子?今日\/你若不簽字,便是首鼠兩端,看不起我武家,我要斬下你狗頭。”
杜預斬釘截鐵道:“哦?我給武家出謀劃策,獻三個錦囊,結果卻要被斬殺?這到底是朝廷三品封疆的座艦,還是錦江\/賊的賊船?”
武三思麵色憋紅,大吼一聲就要砍下來。
武士彠虎目一寒,爆喝道:“滾!”
他一聲怒吼,猶如平地一聲雷。
武三思被罡氣,衝的滾了出去。
武士彠麵容一沉,抱拳道:“我教子無方,讓先生受驚。”
杜預笑了笑:“無妨。”
武士彠還想勸說,長歎一聲:“我一心為皇上,與我同行,並不算失節,反倒有從龍之功。杜先生為何堅決不從?”
杜預淡淡道:“我與武都督都有匡扶天下之誌。隻可惜要走的道路不同。我要走聖人之路,考科舉,求文名,著書立說,立言、立功、立德,不想過早卷入朝廷鬥爭。承蒙都督厚愛,若有諮詢,我必傾囊相授,但其他恕不能從命。”
杜預一臉“你要逼我,我就跳河自盡”氣勢。
武士彠心中暗罵。
大家都是千年狐狸,裝什麽聊齋?
你明明嫌棄我實力不夠。
但杜預【節婦吟】說得委婉又堅決,軟中帶硬,不卑不亢,讓他也難下決斷。
武士彠臉色數變,歎息道:“先生不願從我武家,我絕不敢強求。隻是小女已經被打入冷宮,我武家岌岌可危,還請先生教我。”
杜預心中冷笑。
教你?
威逼利誘,這是求教的態度嗎?
可見,大唐世家自視甚高,輕易不會與人平等相交。
所謂虎不與犬為伍。
若非杜預軟硬兼有,軟的有【節婦吟】,硬的能詩成鎮國,才震懾住傲氣衝天的武家,讓武士彠不敢輕舉妄動,如今早已被賣\/身為契,成了武家一條狗。
杜預心中有氣,冷笑不語。
武士彠自知有虧,若不大出血,別想讓杜預再發一言。
他一咬牙,拿出一枚貔貅令牌,推給杜預。
而自己,很不幸成為武士彠的一個籌碼,用來綁定皇帝的籌碼。
這當然不符合杜預的利益。
他就算要找政\/治盟友,也不會找武士彠這種隨時會被抄家滅族的政\/治破落戶。
他就算要跟皇帝搭上關係,也要直接找皇帝,而不是被二道販子武士彠捆綁在一起。
要知道,政\/治最重要的問題,不是能力,而是站隊!
想當年,李白謫仙人多牛逼?
可他不就是站錯了隊,錯誤站在了永王隊伍中,還給跪舔永王寫了十一首《永王東巡歌》?結果導致身敗名裂,被流放夜郎?
在太後與皇帝兩者之間,杜預選擇他自己。
更不要提,你區區三品都督武士彠。
這就是杜預的底氣——詩成鎮國,就有這份從容與自信。
“如何?”
武士彠卻微微一笑,覺得杜預已經落入彀中,下一秒就要涕淚橫流,跪下大叫士為知己者死。
一個秀才,卻被堂堂三品都督、大唐功勳親自拉攏,抵足夜談,還不夠你炫耀的?
加上他表現出,一切盡在掌握中的氣勢,杜預不可能逃得過這溫柔的羅網。
他推過去一張紙:“若你別無異議,那就在這份奏折上簽名吧。”
杜預看過那張紙。
這張紙上,是一份武士彠寫給皇帝的表忠心奏折。
上麵粉身碎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了一大堆。
後麵,還有杜預的名字,需要他簽字。
無疑,這是一份政\/治投效書。
杜預如果簽了,那就徹底綁在武士彠的戰船上,要與他休戚與共、共同進退。
皇帝眼裏杜預價值越高,武士彠從杜預身上獲得的價值就越高。
窗外,人影攢動,甲胄帶寒。
武三思滿含殺氣的吆喝聲,不絕於耳。
帶甲武士盔甲撞\/擊聲,往來巡邏腳步聲傳來。
杜預深吸一口氣。
這是武士彠的兩手準備。
一麵是高\/官厚祿利誘,一麵是殺氣騰騰的威逼。
對方鐵了心,今日一定要讓他“失\/身”,投入他的陣營中。
否則,後果杜預知道。
杜預不能答應,但同樣不能不答應。
答應了,杜預就上了武士彠的賊船。
不答應,今晚這關杜預就過不去。
別以為,武士彠不會殺杜預。
他身為正三品的荊州水師都督,掌握十萬大軍,連朝廷王太後都不敢直接動手。
殺一個秀才杜預,又有什麽了不起?
在武士彠和武三思看來,杜預插翅難逃。
杜預淡淡一笑,突然撇開話題道:“我突然想起了一個故事。都督要不要聽?”
“什麽故事?”
武士彠臉色一沉,心中不悅,但不好發作。
杜預沒說不簽,隻是講個故事,你都不允許,太不拿人家當人看。
杜預淡淡道:“在我故鄉,有個美麗聰慧的少婦,被一位有錢有勢的登徒子盯上。”
“登徒子死纏爛打,一定要追求這位少婦,還贈送了她一對價值連城的東海明珠。要玉成好事。”
“少婦被逼無奈,給他寫了一首詩。”
“哦?”
武士彠哈哈大笑:“有趣,真是有趣。這故事我從未聽過。不知道那美女能寫什麽詩句呢?”
杜預悠然道:“【節婦吟】。”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你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婦,還要對我用情,此君非守禮法之士甚明,語氣中帶微辭,含有譴責之意。
這裏的“君”,喻指武士彠,“妾”是杜預自比,十字突然而來,直接指出武士彠的別有用心。
武士彠眉頭微皺,裝聽不懂。
杜預繼續道:“感君纏綿意,係在紅羅襦。”
我雖知君不守禮法,然而又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親自把君所贈之明珠係在紅羅襦上。表麵看,是感謝武士彠對自己的知己、知遇;如果深一層看,話中有文章。
杜預繼續悠然道:“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
這句話,說的是自己家富貴氣象,良人是執戟明光殿的衛士,身屬中央。
明光裏,便是大唐的宮殿明光殿。
但對於杜預這種區區秀才,已然詩成鎮國的情況,也可認為是前途光明、鵬程萬裏、不可限量。
杜預話鋒一轉:“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這兩句波瀾開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鬥爭激烈:前一句感謝對方,安慰對方;後一句斬釘截鐵地申明己誌,“我與丈夫誓同生死”。
表現出一個被引\/誘的少婦,內心經過激烈鬥爭,最後確定不改其誌,隻願與丈夫生死相依。
杜預擲地有聲,沉聲道:“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以深情語作結,一邊流淚,一邊還珠,言詞委婉,而意誌堅決。
當說到“恨不相逢未嫁時”,詩成鳴三州。
滁州、廬州、揚州,萬千百姓,都聽得清清楚楚。
整個大江之上,都迴蕩著杜預擲地有聲的聲音。
武士彠臉色陡然一變。
他本想製造“瓜田李下”嫌疑,逼迫杜預不得不就範,跟隨自己的勢力,沒想到杜預給他來了一招詩成鳴三州。
這比大喇叭還管用。
而且,杜預這首詩,寫的非常有特點。
他將一位被登徒子重金引\/誘的少婦,心理活動刻畫入木三分,寫得如此細膩,熨貼,入情入理,短幅中有無限曲折,真所謂“一波三折”。
此詩詞淺意深,言在意外,含蓄地表達了杜預的政\/治立場,通篇運用比興手法,以少婦麵對多金少爺欲拒還迎、終究忍痛割愛的角度,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態度。表麵完全是一首抒發男女情事之言情詩,骨子裏卻是一首政\/治抒情詩,題為《節婦吟》,即杜預用以明誌。
雖然武士彠用來常人求之不得的聲名地位、富貴榮華,來拉攏、引\/誘杜預加入起陣營、為其助勢,但杜預“富貴不能移”,像一個節婦守住貞\/操一樣的守住了自己的嚴正立場。
但武士彠是個手握重兵、炙手可熱的藩鎮都督,杜預並不想得罪他、讓他難堪,因此寫了這首非常巧妙的雙層麵的詩去迴拒他。
更妙的是,杜預還巧妙利用詩成鳴州,讓這首詩鳴三州之地!
如此一來,就算朝廷、太後和其他勢力,有人在暗中跟蹤這條船,看到杜預上了武士彠的賊船,也能聽到這首表明心跡的【節婦吟】,而不會誤判杜預加入了武士彠,相反卻明確了杜預拒絕武士彠事實。
武士彠試圖連哄帶騙、拉杜預下水,給其他勢力製造既成事實的圖謀,不攻自破。
武士彠愣了片刻,忍不住哈哈大笑:“好一個【節婦吟】。”
“當!”
船艙門被推開。
武三思全副武裝,斬刀雪亮,大步流星走進來喝罵:“杜預,你是敬酒不吃吃罰酒!竟然寫詩譏諷我爹是登徒子?今日\/你若不簽字,便是首鼠兩端,看不起我武家,我要斬下你狗頭。”
杜預斬釘截鐵道:“哦?我給武家出謀劃策,獻三個錦囊,結果卻要被斬殺?這到底是朝廷三品封疆的座艦,還是錦江\/賊的賊船?”
武三思麵色憋紅,大吼一聲就要砍下來。
武士彠虎目一寒,爆喝道:“滾!”
他一聲怒吼,猶如平地一聲雷。
武三思被罡氣,衝的滾了出去。
武士彠麵容一沉,抱拳道:“我教子無方,讓先生受驚。”
杜預笑了笑:“無妨。”
武士彠還想勸說,長歎一聲:“我一心為皇上,與我同行,並不算失節,反倒有從龍之功。杜先生為何堅決不從?”
杜預淡淡道:“我與武都督都有匡扶天下之誌。隻可惜要走的道路不同。我要走聖人之路,考科舉,求文名,著書立說,立言、立功、立德,不想過早卷入朝廷鬥爭。承蒙都督厚愛,若有諮詢,我必傾囊相授,但其他恕不能從命。”
杜預一臉“你要逼我,我就跳河自盡”氣勢。
武士彠心中暗罵。
大家都是千年狐狸,裝什麽聊齋?
你明明嫌棄我實力不夠。
但杜預【節婦吟】說得委婉又堅決,軟中帶硬,不卑不亢,讓他也難下決斷。
武士彠臉色數變,歎息道:“先生不願從我武家,我絕不敢強求。隻是小女已經被打入冷宮,我武家岌岌可危,還請先生教我。”
杜預心中冷笑。
教你?
威逼利誘,這是求教的態度嗎?
可見,大唐世家自視甚高,輕易不會與人平等相交。
所謂虎不與犬為伍。
若非杜預軟硬兼有,軟的有【節婦吟】,硬的能詩成鎮國,才震懾住傲氣衝天的武家,讓武士彠不敢輕舉妄動,如今早已被賣\/身為契,成了武家一條狗。
杜預心中有氣,冷笑不語。
武士彠自知有虧,若不大出血,別想讓杜預再發一言。
他一咬牙,拿出一枚貔貅令牌,推給杜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