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垂落時,最後一縷炊煙消散在靠山屯的峰巒間。老槐樹蜷曲的枝椏上,寒鴉抖落幾聲喑啞的啼鳴。村東頭油紙燈籠晃了晃,昏黃的光暈暈染著\"張記茶寮\"的褪色匾額,木門吱呀作響,漏出幾片零碎的談笑聲。
李老六縮在角落的條凳上,粗糲的指節來迴摩挲著豁口的粗陶茶碗。灶上銅壺咕嘟作響,蒸騰的水汽在梁柱間遊走,卻驅不散他後頸竄起的寒意。三丈外的竹簾忽地被夜風掀起,漏進幾片枯葉,正巧打著旋兒落在九叔的千層底布鞋前。
\"時辰到了。\"九叔撣了撣青布褂子上的煙灰,喉間滾出沙啞的笑。案頭油燈驀地爆開燈花,映得他銀白的長須泛起磷火般的幽藍。圍坐的老漢們不約而同屏住唿吸——二十年來,每當這位捉鬼道人露出這等神情,就意味著塵封的詭事將要揭曉。
李老六咽了口唾沫。他分明看見九叔腰間懸著的五帝錢微微顫動,銅綠斑駁的符咒在光影間明滅。窗欞外掠過一陣急風,裹挾著後山墳塋特有的腐土氣息,茶寮裏七八盞燈籠齊齊晃蕩,在斑駁土牆上投出群魔亂舞的暗影。
\"要說這立屍咒怨...\"九叔的煙杆在桌沿磕了磕,煙鍋裏的火星濺落在青磚地麵,竟凝成個詭異的符紋,\"還得從王二咽氣那晚,張三揣著鐵釘闖靈堂說起。\"
李老六眯著眼,思緒跟著飄迴了二十年前。那是個秋夜,月亮被烏雲遮得嚴實,村裏的狗叫得人心慌。他記得那天九叔來家裏借鋤頭,說是要挖什麽東西。好奇心撓得他癢癢的,他跟了過去。後來,倆人蹲在村口的老槐樹下,九叔點了根煙,煙霧飄散在夜風裏,像鬼影子晃來晃去。
“王二你該記得吧?”九叔的聲音慢了下來,像在翻一本舊賬本,“那家夥,嘴賤手欠,村裏沒少人跟他不對付。二十年前,他死了,死得邪乎。”
李老六在迴憶裏插話,“我咋不記得他咋死的?”
“你那會兒還小,哪懂這些。”九叔擺擺手,“王二頭天晚上還在屯子東頭跟人喝酒,罵罵咧咧的,第二天早上就被人發現躺在家門口,臉青得跟抹了鍋灰似的,沒氣了。”
“那是咋迴事?”李老六皺眉,腦子裏努力拚湊那模糊的影子。
“沒人知道。”九叔的聲音壓低了,“他家裏人一口咬定是仇人下的手,尤其是張三。你知道,張三跟王二為了塊地差點沒打出人命。”
“張三?”李老六嘀咕,“那是個狠角色。”
“可不是。”九叔冷笑,“王二死了,張三沒露麵,可下葬那天,他來了,手裏提著一包鐵釘,說要給王二‘安頓’好。”
“安頓?”李老六一愣,“啥意思?”
九叔眯起眼,語氣陰森,“他說,要用鐵釘把王二的屍體釘在棺材裏,免得他‘爬出來’找麻煩。”
李老六倒吸一口涼氣,“這不是咒人不得超生嗎?”
“就是這個意思。”九叔點頭,“張三那心思,毒得很。他想讓王二死都不得安寧,變成厲鬼去禍害自個兒家人。”
“九叔,那後來咋樣了?”李老六在迴憶裏追問,聲音都顫了。
“王二的家人傻乎乎地信了。”九叔歎氣,“那天晚上,我遠遠瞧著,張三拿錘子,把鐵釘一根根砸進王二的胳膊腿兒裏,最後一釘子直戳進腦門子。棺材蓋合上時,我聽見裏頭咚咚響,像啥東西在掙紮。”
“那是王二沒死透?”李老六嚇得一哆嗦。
“不是。”九叔搖頭,“是怨氣憋住了。屍體被釘住,魂出不來,怨氣就越積越深。果不其然,村裏很快就亂了套。”
“咋亂了?”李老六瞪大眼。
“先是王二媳婦兒。”九叔迴憶道,“她說夜裏總聽見指甲撓牆的聲音,半夜醒來,枕頭邊全是血手印。還有一迴,她男人站在床頭,瞪著倆黑窟窿眼,死死盯著她。”
“我的天!”李老六抱住胳膊,“那不是活見鬼了?”
“還不止她。”九叔接著說,“村東頭的劉老漢,在田裏鋤地,莫名其妙摔了個嘴啃泥,爬起來說有人推他。河邊洗衣裳的翠花,差點被啥東西拽進水裏。半夜,家家戶戶都聽見門外有腳步聲,可開門啥也沒有。”
“全是王二幹的?”李老六聲音都啞了。
“八九不離十。”九叔點頭,“老話說,‘魂不得歸,怨化厲鬼’。王二被釘住,魂魄出不去,就開始報複活人。”
“那您咋管的?”李老六急著問。
“村民找我的時候,事兒已經大了。”九叔迴憶道,“那天晚上,我提著桃木劍,背上八卦鏡,去了王二的墳頭。月光冷得像冰,墳前陰風陣陣,我站那兒,汗毛都立起來了。”
“您不怕?”李老六忍不住問。
“怕有啥用?”九叔哼了一聲,“我點了三炷香,插在墳前,開始念咒。忽然,耳邊傳來個聲音,低得像從地底下鑽出來:‘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王二?”李老六心跳得像擂鼓。
“對。”九叔點頭,“我問他,‘你是誰?為啥作祟?’他說,‘我是王二,被張三釘住,出不來。我要報仇!’”
“那您咋迴的?”李老六屏住氣。
“我說,‘你死了就該走,報仇隻會害了自己。’”九叔皺眉,“可他不聽,吼著要找張三拚命。就在那會兒,一股勁兒朝我撲過來,我趕緊掏出八卦鏡,鏡子一晃,月光射在墳上,那股氣才消停了點。”
“可這治標不治本。”九叔接著說,“我知道,要破這立屍咒怨,得挖開墳,把釘子拔了。”
“您真挖了?”李老六瞪圓了眼。
“沒轍。”九叔苦笑,“我叫了幾個膽大的,半夜開工。棺材一打開,裏頭的景象差點沒把人嚇死。”
“咋了?”李老六咽了口唾沫。
“王二的屍體跟剛死似的,沒爛。”九叔的聲音低得嚇人,“眼睛瞪著,像是活的。鐵釘上全是血,棺材底紅得跟染了胭脂似的。”
“太邪乎了!”李老六頭皮發麻。
“更邪乎的在後頭。”九叔說,“我剛伸手去拔釘子,屍體抖了一下,像要坐起來。我趕緊拿桃木劍壓住,嘴裏念咒,才把它鎮住。”
“拔了釘子咋樣?”李老六問。
“每拔一根,屍體就抖一抖。”九叔迴憶,“最後一根拔完,棺材裏突然炸出一聲慘叫,刺得人耳朵疼。緊接著,一團黑氣衝出來,化成個人影,直撲我臉。”
“您沒事兒吧?”李老六急了。
“還好我反應快。”九叔說,“桃木劍一揮,擋住了。我結了個手印,念超度咒,那黑氣掙紮了一會兒,終於散了,化成青煙飄走了。”
“村裏太平了?”李老六鬆了口氣。
“還沒完。”九叔搖頭,“鬼是走了,可我得查清王二咋死的,不然這事兒沒個了結。”
“您咋查的?”李老六好奇。
“我問了村裏幾個老家夥。”九叔說,“王二那晚喝多了,跌河裏淹死的,根本不是張三害的。張三隻是撿了個便宜,用立屍咒怨報私仇。”
“張三也太缺德了!”李老六啐了一口。
“可不是。”九叔冷笑,“我把這事兒抖出來,村民氣炸了,把張三趕出了靠山屯。從那以後,村裏才算消停。”
“九叔,您真有本事!”李老六在迴憶裏歎道。
“本事不本事的,幹這行就得硬著頭皮上。”九叔拍拍他肩膀,“老六,記住了,‘惡有惡報’,這世上沒啥逃得過因果。”
李老六點頭,心裏對九叔佩服得五體投地。
夜風吹進茶館,李老六迴過神,手裏的茶早涼了。他望向九叔,老人家正眯著眼抽煙,像啥也沒發生過。可那立屍咒怨的故事,卻像根刺紮進了他心裏。
“但願這輩子,別再碰上這樣的邪事兒。”李老六嘀咕著,裹緊衣裳,踏進了茫茫夜色。
李老六縮在角落的條凳上,粗糲的指節來迴摩挲著豁口的粗陶茶碗。灶上銅壺咕嘟作響,蒸騰的水汽在梁柱間遊走,卻驅不散他後頸竄起的寒意。三丈外的竹簾忽地被夜風掀起,漏進幾片枯葉,正巧打著旋兒落在九叔的千層底布鞋前。
\"時辰到了。\"九叔撣了撣青布褂子上的煙灰,喉間滾出沙啞的笑。案頭油燈驀地爆開燈花,映得他銀白的長須泛起磷火般的幽藍。圍坐的老漢們不約而同屏住唿吸——二十年來,每當這位捉鬼道人露出這等神情,就意味著塵封的詭事將要揭曉。
李老六咽了口唾沫。他分明看見九叔腰間懸著的五帝錢微微顫動,銅綠斑駁的符咒在光影間明滅。窗欞外掠過一陣急風,裹挾著後山墳塋特有的腐土氣息,茶寮裏七八盞燈籠齊齊晃蕩,在斑駁土牆上投出群魔亂舞的暗影。
\"要說這立屍咒怨...\"九叔的煙杆在桌沿磕了磕,煙鍋裏的火星濺落在青磚地麵,竟凝成個詭異的符紋,\"還得從王二咽氣那晚,張三揣著鐵釘闖靈堂說起。\"
李老六眯著眼,思緒跟著飄迴了二十年前。那是個秋夜,月亮被烏雲遮得嚴實,村裏的狗叫得人心慌。他記得那天九叔來家裏借鋤頭,說是要挖什麽東西。好奇心撓得他癢癢的,他跟了過去。後來,倆人蹲在村口的老槐樹下,九叔點了根煙,煙霧飄散在夜風裏,像鬼影子晃來晃去。
“王二你該記得吧?”九叔的聲音慢了下來,像在翻一本舊賬本,“那家夥,嘴賤手欠,村裏沒少人跟他不對付。二十年前,他死了,死得邪乎。”
李老六在迴憶裏插話,“我咋不記得他咋死的?”
“你那會兒還小,哪懂這些。”九叔擺擺手,“王二頭天晚上還在屯子東頭跟人喝酒,罵罵咧咧的,第二天早上就被人發現躺在家門口,臉青得跟抹了鍋灰似的,沒氣了。”
“那是咋迴事?”李老六皺眉,腦子裏努力拚湊那模糊的影子。
“沒人知道。”九叔的聲音壓低了,“他家裏人一口咬定是仇人下的手,尤其是張三。你知道,張三跟王二為了塊地差點沒打出人命。”
“張三?”李老六嘀咕,“那是個狠角色。”
“可不是。”九叔冷笑,“王二死了,張三沒露麵,可下葬那天,他來了,手裏提著一包鐵釘,說要給王二‘安頓’好。”
“安頓?”李老六一愣,“啥意思?”
九叔眯起眼,語氣陰森,“他說,要用鐵釘把王二的屍體釘在棺材裏,免得他‘爬出來’找麻煩。”
李老六倒吸一口涼氣,“這不是咒人不得超生嗎?”
“就是這個意思。”九叔點頭,“張三那心思,毒得很。他想讓王二死都不得安寧,變成厲鬼去禍害自個兒家人。”
“九叔,那後來咋樣了?”李老六在迴憶裏追問,聲音都顫了。
“王二的家人傻乎乎地信了。”九叔歎氣,“那天晚上,我遠遠瞧著,張三拿錘子,把鐵釘一根根砸進王二的胳膊腿兒裏,最後一釘子直戳進腦門子。棺材蓋合上時,我聽見裏頭咚咚響,像啥東西在掙紮。”
“那是王二沒死透?”李老六嚇得一哆嗦。
“不是。”九叔搖頭,“是怨氣憋住了。屍體被釘住,魂出不來,怨氣就越積越深。果不其然,村裏很快就亂了套。”
“咋亂了?”李老六瞪大眼。
“先是王二媳婦兒。”九叔迴憶道,“她說夜裏總聽見指甲撓牆的聲音,半夜醒來,枕頭邊全是血手印。還有一迴,她男人站在床頭,瞪著倆黑窟窿眼,死死盯著她。”
“我的天!”李老六抱住胳膊,“那不是活見鬼了?”
“還不止她。”九叔接著說,“村東頭的劉老漢,在田裏鋤地,莫名其妙摔了個嘴啃泥,爬起來說有人推他。河邊洗衣裳的翠花,差點被啥東西拽進水裏。半夜,家家戶戶都聽見門外有腳步聲,可開門啥也沒有。”
“全是王二幹的?”李老六聲音都啞了。
“八九不離十。”九叔點頭,“老話說,‘魂不得歸,怨化厲鬼’。王二被釘住,魂魄出不去,就開始報複活人。”
“那您咋管的?”李老六急著問。
“村民找我的時候,事兒已經大了。”九叔迴憶道,“那天晚上,我提著桃木劍,背上八卦鏡,去了王二的墳頭。月光冷得像冰,墳前陰風陣陣,我站那兒,汗毛都立起來了。”
“您不怕?”李老六忍不住問。
“怕有啥用?”九叔哼了一聲,“我點了三炷香,插在墳前,開始念咒。忽然,耳邊傳來個聲音,低得像從地底下鑽出來:‘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王二?”李老六心跳得像擂鼓。
“對。”九叔點頭,“我問他,‘你是誰?為啥作祟?’他說,‘我是王二,被張三釘住,出不來。我要報仇!’”
“那您咋迴的?”李老六屏住氣。
“我說,‘你死了就該走,報仇隻會害了自己。’”九叔皺眉,“可他不聽,吼著要找張三拚命。就在那會兒,一股勁兒朝我撲過來,我趕緊掏出八卦鏡,鏡子一晃,月光射在墳上,那股氣才消停了點。”
“可這治標不治本。”九叔接著說,“我知道,要破這立屍咒怨,得挖開墳,把釘子拔了。”
“您真挖了?”李老六瞪圓了眼。
“沒轍。”九叔苦笑,“我叫了幾個膽大的,半夜開工。棺材一打開,裏頭的景象差點沒把人嚇死。”
“咋了?”李老六咽了口唾沫。
“王二的屍體跟剛死似的,沒爛。”九叔的聲音低得嚇人,“眼睛瞪著,像是活的。鐵釘上全是血,棺材底紅得跟染了胭脂似的。”
“太邪乎了!”李老六頭皮發麻。
“更邪乎的在後頭。”九叔說,“我剛伸手去拔釘子,屍體抖了一下,像要坐起來。我趕緊拿桃木劍壓住,嘴裏念咒,才把它鎮住。”
“拔了釘子咋樣?”李老六問。
“每拔一根,屍體就抖一抖。”九叔迴憶,“最後一根拔完,棺材裏突然炸出一聲慘叫,刺得人耳朵疼。緊接著,一團黑氣衝出來,化成個人影,直撲我臉。”
“您沒事兒吧?”李老六急了。
“還好我反應快。”九叔說,“桃木劍一揮,擋住了。我結了個手印,念超度咒,那黑氣掙紮了一會兒,終於散了,化成青煙飄走了。”
“村裏太平了?”李老六鬆了口氣。
“還沒完。”九叔搖頭,“鬼是走了,可我得查清王二咋死的,不然這事兒沒個了結。”
“您咋查的?”李老六好奇。
“我問了村裏幾個老家夥。”九叔說,“王二那晚喝多了,跌河裏淹死的,根本不是張三害的。張三隻是撿了個便宜,用立屍咒怨報私仇。”
“張三也太缺德了!”李老六啐了一口。
“可不是。”九叔冷笑,“我把這事兒抖出來,村民氣炸了,把張三趕出了靠山屯。從那以後,村裏才算消停。”
“九叔,您真有本事!”李老六在迴憶裏歎道。
“本事不本事的,幹這行就得硬著頭皮上。”九叔拍拍他肩膀,“老六,記住了,‘惡有惡報’,這世上沒啥逃得過因果。”
李老六點頭,心裏對九叔佩服得五體投地。
夜風吹進茶館,李老六迴過神,手裏的茶早涼了。他望向九叔,老人家正眯著眼抽煙,像啥也沒發生過。可那立屍咒怨的故事,卻像根刺紮進了他心裏。
“但願這輩子,別再碰上這樣的邪事兒。”李老六嘀咕著,裹緊衣裳,踏進了茫茫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