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看起來有些麵熟,略一迴想,就想起了他的身份。


    剛才被那常總管訓得和孫子一樣的太醫裏麵,就有他一個。


    同樣是年紀一大把,這位太醫顯然沒有對方混的好,被劈頭蓋臉的一頓罵,連還嘴的勇氣都沒有。


    “老夫劉濟民,添為本朝太醫令,李大人還請留步。”這位頭發花白的劉太醫年紀一大把,一路小跑從王府追出來,此刻還有些喘不上氣。


    “劉大人找我,有急事?”


    李易心道難不成是皇帝陛下又犯病了?這次打死都不迴去,他就是懂一點現代急救知識而已,對於醫術可謂是一竅不通,畢竟這可是實打實的真本事,就算是他消化了全圖書館有關中醫的書籍,也成不了一代名醫。


    萬一皇帝真的駕崩了,他有不在場的證據,也怪不到他的身上吧?


    而且,這老頭自稱是本朝太醫令,景國皇家醫學院院長,可能也是整個國家醫術最厲害的幾個人之一,他都沒辦法,自己去了也沒用。


    劉太醫在原地站了一會,平複了一下心跳,然後才看著李易,笑著問道:“李大人懂醫術?”


    和京中大臣相比,太醫令的品級不高,但也比一個小小的從八品縣尉不知道高了多少,無需用“大人”這個稱唿。


    但他剛才可是親眼看到,陛下對於這個年輕人極為賞識,更何況剛才要不是他及時施救,恐怕自己現在也沒有機會站在這裏,而是和另一位醫丞商議誰第一個掉腦袋的問題。


    陛下的身體一直是他們最擔心的事情,這次忽然暈厥,有很大的可能再也醒不過來,即便是他當時在場,也不敢保證一定能將陛下救醒,從某種程度上說,眼前這位年輕人,對他二人有不小的恩情。


    就算拋開這些不談,作為一名醫者,他對於李易剛才救醒陛下的方法,也是極為好奇的。


    若是能將此法學會,日後再有類似的情況,倒也不至於手足無措,如果能推行天下,讓所有的醫師甚至普通百姓也掌握,那將會挽救多少條性命,乃是一件功在千秋,造福萬民的事情。


    “醫術?”李易聞言愣了一下,然後才看著劉太醫說道:“抱歉,在下對此一竅不通。”


    他這句說的倒是實話,心肺複蘇,人工唿吸這些東西,21世紀隨便抓個中學生都懂一點,難道他們每個人都懂醫術?


    劉太醫也隻是隨口一問,若是不懂醫術,剛才是如何救治陛下的?


    心中早就將他當成了身懷奇術的人。


    隻等李易肯定的答複,他就可以繼續深入這個話題,此刻嘴都張了一半,要說的話卻被堵了迴去。


    怔了一瞬之後,劉太醫臉上浮現出一絲幹笑,說道:“李大人太過謙遜了……,實不相瞞,本官是想向李大人請教,剛才救治……”


    說道這裏,劉太醫看了看李易身旁的宛若卿一眼,接下來的話卻沒有說出來。


    陛下此次微服出巡,連滿朝文武都不知道,在外人麵前,當然不能提起一星半點。


    宛若卿領會到了他的意思,看了看李易,笑道:“李大人還有要事,若卿就先走了。”


    “什麽李大人,都是朋友,不用這麽客氣。”李易擺了擺手,看著劉太醫說道:“劉大人,天色已晚,我還要送朋友迴去,不如我們邊走邊說吧。”


    “深更半夜,這位姑娘獨自行走的確有些不妥,我便陪李大人走走吧。”劉太醫看了宛若卿一眼,眉梢動了動,宛若卿會意,默默的走在後麵,和兩人保持了一段距離。


    這老頭子自作多情,有宛姑娘陪著多好,誰要他一個老男人陪著,李易心中這樣想著的時候,劉太醫已經小聲的開口:“不知李大人剛才救治陛下的方法,能否授予本官,李大人知道,陛下龍體欠安,若是日後再發生今日之事,我等也好及時救駕。”


    對於暈厥的症狀,即便是太醫署,目前也沒有什麽行之有效的方法,今日見到如此奇術,於公於私,劉太醫都不會放過。


    “原來劉大人想要學這“心肺複蘇”術。”李易這才明白,這老頭子追上來的目的在這裏。


    多大點事兒,這個世界沒有專利的概念,這又不像如意露配方一樣能夠賺錢,教給劉太醫,倒也是一件造福社會的事情。


    “心肺複蘇術?”


    劉太醫雖然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心”“肺”“複蘇”這幾個字他還是能理解的,再聯想到他能讓陛下在短時間內恢複脈搏,不正是“複蘇”的意思嗎?


    “李大人願意傳授?”他轉過頭,有些激動的看著李易問道。


    “這“心肺複蘇術”本就不是什麽不傳之秘,若是劉大人學會了,對黎民百姓也是一件幸事。”李易笑著說道。


    “李大人高義,本官先代天下百姓謝過李大人!”劉太醫對李易拱了拱手,正色道。


    “劉大人客氣……”李易擺了擺手,再次開口的時候,已經開始為劉太醫介紹有關心肺複蘇的適用場合、具體操作以及注意事項等。


    作為太醫令,景國皇家醫學院院長的劉太醫,此時卻像是一個渴求知識的學子一樣,臉上莊嚴肅穆,認真仔細的將李易說的每一句話都記在心裏。


    宛若卿跟在兩人身後不遠的地方,看著李易和那位大官侃侃而談,對方一臉認真嚴肅的樣子,俏臉上微微有些失神。


    初次見麵之時,他還是那個伸手向她討要桂花糕的陌生書生,為了一百兩銀子的獎賞,幫雲英詩社作了兩首詩詞,在她心中留下了不淺的印象。


    當然,那個時候,她還不知道他就是那寫出《鵲橋仙》,風靡整個府城的才子,等到第二次見麵的時候,是在舉行中秋詩會的錦繡園中。


    當日她被慶安府第二才子沈照為難,他以一首《水調歌頭》,震懾全場,沈照怒而撕詩,從此之後,名氣在慶安府大不如前,而他僅僅憑借兩首詩詞,就折得慶安府甚至景國第一才子的桂冠。


    他大抵也算是有史以來最為另類的第一才子了。


    從不參加詩會詞會,也不接受名媛千金的邀約,在城內經營的店鋪中售賣的奇物,再次風靡整個府城。


    她也是偶爾一次見他從店鋪離開,才知道原來勾欄隔壁的如意坊,竟是他的店鋪。


    每次進出之時,心中稍許期待著如同那次的巧遇,後來大抵知道了他的來去是沒有規律的,也沒有再遇到過一次。


    怎麽也沒有想到,在今夜的王府之中,兩人會以那樣的方式,再次產生交集。


    “為賦新詞強說愁……”


    她口中輕聲念著這一句,蒼白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笑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小書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小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小榮並收藏逍遙小書生最新章節